主持人语态形容 浅析电视新闻主持人语态的新发展

发布时间:2020-02-23 来源: 日记大全 点击:

  【关键词】主持人 语态      多元化时代促进了电视节目的进一步繁荣,传播信息、普及知识、提供服务、娱乐大众,电视节目承担了丰富而多样的功能。在诸多节目形态中,新闻类节目依旧是影响最大的节目形态之一。电视新闻节目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媒体的竞争力和收视率。“新闻立台”成为许多主流媒体的共识。这一特点的形成是由电视新闻节目独特的社会作用和自身价值决定的。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我国电视节目的初兴到如今的繁荣发展,电视节目的改革浪潮不断。然而,作为最为敏感的电视新闻节目,改革的步伐一直小心翼翼。如果说,1993起《东方时空》《焦点访谈》《新闻调查》等节目的创建是新闻节目的破冰之旅的话,其最主要的意义就在于改变了电视新闻的语态即叙述方式。孙玉胜说:“始于1993年的电视新闻改革在理念上是从实验与电视观众新的‘说话方式’,也就是新的电视叙述方式开始的。”这样一批节目的兴起,使电视新闻节目的叙述态度更为真诚平和,对观众的意见更为重视和关心,从而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在电视观众中有口皆碑。如果说,九十年代的电视新闻改革尚处于改革开放背景中的话,那么,如今的电视媒体早已湮没在一片追求娱乐感的浪潮之中。电视新闻的改革再次被推到了风口浪尖,在此背景中电视新闻语态该有怎样新的发展,成为我们不得不思考的又一重要问题。
  
  一、娱乐化背景下的困境
  
  当下媒体时代,娱乐已成为一种霸权。《快乐大本营》《幸运52》《超级女声》《梦想中国》《舞林大会》《加油好男儿》……娱乐化的益智与真人秀节目此起彼伏,电视媒体娱乐化浪潮的泛滥,是整个社会娱乐化语境在媒体的延伸。在商业竞争激烈、社会分层加剧的今天,娱乐无疑成为一种市场语境中的精神寄托。正如美国批评家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一书中所提到的:“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在消费主义原则的支配下,娱乐渗透到生活的各个角落。尽管这种娱乐不过是一种难以兑现的生活允诺,但是商业社会已经彻底改变了人的动机、态度。”在这样的生存语境之中,电视媒体无疑成为生产大众文化与流行文化的主要载体。各种明星轮番上阵,文化快餐一道接着一道,刺激着大众的感官,给予他们莫名的快感。不论是都市贵族,还是郊区贫民都卷入这场虚伪的游戏之中,欲望越膨胀,娱乐越疯狂。伴随着大众传媒的普及,娱乐因子正在广泛滋生蔓延,娱乐传媒正在呈现一体化趋向。娱乐正在改变传媒的形态,传媒正在实现娱乐的扩张。电视的娱乐化生存不是电视主动的选择,而是电视作为传媒为了实现受众需求满足的必需。如经济学家斯密所言:“一切生产的最终目的必然是消费”。电视生存依赖于生产,电视生产不能脱离最终目的的消费。在竞争形势影响到电视生存的时候,电视节目不再单纯表现为艺术创作,而是商品的生产制作。大众传媒需要还原大众情感需求,而大众需求对于电视来说就是消费需求。
  于是,在道德的坚守与商业的追求、社会效益与商业效益的平衡之中,媒体陷入了一种尴尬的境地。电视新闻栏目在此间扮演的角色更为显著,体育与娱乐类节目,由于天然的远离政治,在娱乐化背景中显然较为适应。而作为新闻类节目,尤其是非纯商业性电视台的新闻节目该如何实现这一转变,成为既形式新颖又为观众所喜闻乐见的节目,成为一个紧迫而不得不解决的问题。我们前面提到的九十年代初期兴起的一批新闻节目,虽然在人性化表达方面有了较大的提升,选材也更贴近大众生活,但在娱乐化背景下,那种正襟危坐的叙述方式,也越来越不受市场的宠爱。在此环境下,民生类新闻节目的大量涌现,因其贴近群众,如邻居朋友,把家长里短娓娓道来,成为了电视新闻节目的新宠。但紧接着便有了一个更为紧要的问题:民生类新闻节目与传统的新闻节目相比,是否仅仅是选材的不同,答案当然是否定的。经深入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作为一种适应娱乐化背景的新的新闻形态,其带来的变化是颠覆性的,不但是一种新闻制作理念的变更,它把主持人推到了一种更为重要的位置上,与传统的字正腔圆的“传声筒”角色不同,主持人在对事件阐述与评论中,成为一名文化传播者的角色,传播什么文化,如何传播无疑是主持人底蕴、机智、幽默等素质的集中体现。“民生”带来的语态新发展,文化的表达和讲述的语态也往往成为一档民生新闻节目成败的关键。
  
  二、“民生”带来的语态新发展
  
  民生新闻的产生和繁荣,是娱乐化背景下电视媒体在社会与市场效益博弈中的妥协和新平衡。前面我们已经提到,除了题材的选择和选题的策划之外,民生新闻对主持人的叙述语态和讲述方式有着更高的要求。在讨论之前,我们不妨看看在此之前我们所经历的各种语态。可以说,在新中国新闻事业确立的同时,也确立了新闻播音与主持中的播音腔――体现在播音语言的特点上就是规范性、庄重性、鼓动性。它是新中国播音风格爱憎分明、刚柔相济、严谨生动、亲切朴实在语言上的共性要求和方向。很长一段历史时期里,播音腔的形成与阶级斗争的激烈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播音语调爱憎分明,生动有力,播音语态中强烈的政治色彩和宣教色彩成为共识,一口铿锵有力的普通话成为人们心目中的专业标杆。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日趋开放的经济环境才逐渐把播音从神坛上请下来。播音语言的“自然、晓畅”被普遍认为是话语的本质形态。只不过当时的文化环境中,主持人的语态风格仍很呆板,官方口气抹煞了作为节目主持人文化表达的可能性。
  在娱乐化的氛围中,电视新闻的娱乐化倾向在内容上走向了从“阳春白雪”到“下里巴人”的转变,不仅注重软性新闻,就是硬性新闻也要尽其所能去挖掘其中的娱乐化因素,从报道方式上加入大量人情味元素,强化事件的戏剧悬念或煽情刺激的方面。在这样一种新闻策划中,我们看看这些娱乐性的元素对新闻语态的改造。
  个性化表达。娱乐时代,主持人的个性表达被提到了十分重要的位置。一个有个性的主持人往往是节目成败的关键。例如北京电视台的《第七日》。元元作为制片人和主持人,以极大的热忱,强烈的责任感,敏锐的眼光关注老百姓的喜怒哀乐,又以刀子嘴豆腐心的热心肠和伶牙俐齿,在屏幕上讲述着一桩桩可称为“政府镜鉴,群众喉舌”的事。很快,这个贴近百姓的栏目,这个别具一格的主持人在北京电视台可以覆盖的地区吸引了观众的眼球,赢得了可观的收视率,在众多的新闻节目中脱颖而出。从她的节目中,不难看出元元策划构思节目的创新意识,主持驾驭节目的总体能力,独树一帜的语言风格。个性化的精彩评点,是元元标志性的语言风格。在这档节目中,她意识到新闻评论类节目的主持人“说话的分量”,于是在点评的话语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双管齐下,狠下功夫,有股子“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劲头。元元精彩独到、幽默俏皮的点评,京味口语,干脆利落的语言风格得到观众的认可和赞赏。元元的简述与详说,评论与调侃,提醒与批评,摆事实与掰理不端架子,不失品位,语言中透露出关注和责任。说其点评精彩独到,既指观点的独到,也指语言风格的独特。元元主持人的定位有很强的平民意识,她坚持平民化观点,同时以自己开阔的视野,开放的思维,“短、平、快”的语言组合和明快的节奏附丽于京味口语之上,让老百姓于熟悉亲切的话语方式当中,又觉出现代气息的新鲜和蕴含其中的深长意味。元元的京味在用词和节奏上有一定的控制,并非越土越好,更不是昔日皇城百姓的慢条斯理!对某些一哄而起的不规范现象,元元讽刺中带有幽默!对国际新闻,元元也尝试着轻松调侃,其主观色彩中的立场并不发生偏移,与百姓笑谈时事的潇洒劲不谋而合。
  噱头。新闻报道中大量噱头的加入,无疑与娱乐化的时代更为吻合。在新闻竞争激烈的今天,江苏城市频道的《南京零距离》却成为了全国身价最高的地方新闻栏目。在这档节目中主持人孟非不仅用专注的目光和近乎虔诚的心态去记录、报道平常百姓的日常生活,对他们充满质感的生存状态和心灵状态得以展现,而且在评述的过程中还极其注重噱头的运用,抖包袱、冷幽默、事件与事件之间的过渡丝毫不显生硬造作,而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极大地扩展了新闻的视野,也使得观众在会心一笑中有了更深刻的反思。孟非在节目中被观众看好,在于能将新闻说得有味道。一是对重要的有特点的新闻事件进行点评,二是开设“孟非读报”,给主持人表达自己思想的空间。“孟非读报”现在是《南京零距离》收视率最高的时段,其中直陈观点、不隔靴搔痒的态度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当然我们要看到。噱头的运用并非空穴来风。娱乐化时代许多节目之所以看似热闹却得不到观众好评的重要原因就是玩笑的低级无聊。
  
  三、改革与坚守
  
  几十年来,电视所追求的“权威”和“大气”,被片面理解为它来源于新闻宏大、抽象的用词和播音员“庄重”的语气。居高临下的语态中保持着与观众的一种既定距离,使观众产生审美疲劳感。但是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电视节目的改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既需要社会文化语境的形成,也需要传媒人自身的努力和推动。而在娱乐化的时代氛围中,也并非所有的新生事物都是值得肯定的。娱乐文化虽然有利于整个社会个性的解放,但也有其固有的缺陷。媚俗、低级、无聊等都是新闻改革过程中应为我们所重视和避免的。电视新闻改革过程中,既要敢于迈开步伐,也要有所坚守。新闻从改变语态开始,其实质是要拆除横亘在电视和观众之间的界限和屏障。但也必须看到,这仅仅是一个开始,那种与意识形态、文化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相匹配的话语方式,仍然像“顽症”一般束缚着传媒人的思维和表达,陈旧的新闻话语依然盘踞在各种新闻节目中。正因为此,改变“语态”就显得那么迫切,而这仍必须从媒体人自身的观念变革开始。■
  
  参考文献
  1、孙玉胜,《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2003年,上海生活,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
  2、吴郁,《当代广播电视播音主持》 2005年,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3、[美]波兹曼,《娱乐至死》,2004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单位:安徽电视台新闻中心)

相关热词搜索:语态 浅析 新发展 浅析电视新闻主持人语态的新发展 中央电视新闻主持人 中央新闻主持人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