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生相【转基因背后的NGO众生相】

发布时间:2020-02-22 来源: 日记大全 点击:

  尽管孟山都、杜邦等跨国公司在转基因生物上的投入多被指为居心叵测,但是洛克菲勒基金会和比尔与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在此问题上的大手笔很少被拿来说事。作为相对置身经济和政治集团之外的NGO,以其非营利性、非政府性的本质在转基因生物发展上被赋予特殊的使命。
  
  生命科学产业的发展是近20年的事,其孕育的巨大的希望被一些NG0视为解决粮食危机的曙光,但是许多环保组织并不看好基因改良作物提供的食物,他们称这种食品是“弗兰肯斯坦食物”,意谓转基因植物将造成生态灾难。
  
  ■国际舞台的对手戏
  
  2000年1月,《科学》上登出一篇关于创造“黄金水稻”原型的重量级论文发表的消息。“黄金水稻”可以通过基因改造使通常营养贫乏的胚乳或精米变得富含β-胡萝卜素(维生素A的前体)。“黄金水稻”立即引起洛克菲勒基金会的关注,基金会决定资助欧洲的科学家们开始研究“黄金水稻”。
  在全球饥饿和微量营养元素缺乏症问题上,生物技术掌握着潜在的解决方案:营养强化,作物基因改造。因此,以资助食品强化、营养补充和饮食多样化方面研究的比尔与梅琳达?盖茨基金会,也对转基因技术表现出极大兴趣。
  2005年7月比尔与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出资750万美元推出全球健康计划,首要目标是研发一种超级木薯,它既有高含量的铁、锌、蛋白质和维生素,又能抵抗木薯花叶病以及困扰非洲农民的褐条病毒。
  木薯是撒哈拉以南地区超过2.5亿非洲人的主食,营养并不丰富的木薯导致饥饿和营养不良在平民中相当普遍。
  “我想要看到的是,亿万贫穷人口的营养水平和健康水平得到改善。”比尔与梅琳达-盖茨基金会的农业发展高级项目官员劳伦斯?肯特说。其他基因改良拥护者也希望木薯不是唯一在尼日利亚种植的生物强化食品。劳伦斯-肯特期待更多营养元素出现在主食中,“我们肯定能帮助数十亿人改善生活。”
  但是一些环保组织对转基因态度没有这么乐观,“在全球范围内,基因改良作物都处于管理混乱的局面,在非洲亦如此,这里正在变成实验室。”
  防止转基因生物潜在的政治、经济、特别是环保危险是环保组织的主要战斗目标。在绿色和平组织提供给消费者参考的《避免转基因食品指南》里明确指出:为了你及家人的健康,为了地球的生态环境,请对转基因食品说“不”!
  据称。《避免转基因食品指南》的下载量非常大。特别是在食品相对充裕的欧洲,人们对食品短缺的恐慌已被对食品安全的担忧所取代。疯牛病、二恶英污染事件后,公众更是心有余悸。
  2010年3月2日,欧盟委员会宣布,批准欧盟成员国种植德国巴斯夫公司研发的转基因土豆。这是欧盟近13年来首次为转基因食品种植开。绿灯”,随即在欧盟内部引发了一场激烈的抗议和争论。
  “转基因土豆携带着一种具有争议性的抗生素耐药细菌,目前还无法保证这种细菌不进入人们的食物链。”国际地球之友(FOEI,是一个国际间70余国环保组织组成的网络)发言人海克?莫德豪尔批评说,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并没有定论,欧盟委员会的决定是将利润摆在了民众健康之前。
  环保组织坚信,在污染和伤害之前预防转基因悲剧的发生是十分必要的,利益集团有义务向消费者公布转基因生物可能存在的风险。
  在绿色和平组织及瑞典农业局的法律援助下,基因工程研究与信息委员会(一个法国的反转基因团体)迫使百年的孟山都公司第一次公开它对三种类型转基因玉米进行毒性研究的实验数据。法国卡昂大学对此实验数据反复地推敲得出结论:这些实验中用到的老鼠确实显现出明显的肝脏及肾脏中毒的迹象。
  
  ■国内NGO缺位
  
  “在外人看来我们是反对转基因技术,实质我们反对转基因草率的商业化,草率地进入食物链,草率地大规模释放到环境中,不能现在看到一些现象就仓促使用。”方立锋是绿色和平食品与农业项目主任,随着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讨论的逐渐升级,他所在的绿色和平组织受到越来越多中国消费者的关注。
  记忆中的绿色和平组织,曾单身前往安奇卡岛阻止美国在那里进行核试验,也曾驾着橡皮艇在海上拦截捕鲸船。当转基因技术进入消费者食物的时候,绿色和平组织又一次;中在了最前方。
  2005年,绿色和平组织在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张启发接受媒体采访时捕捉到一个信息:湖北种了转基因水稻!此时农业部尚未颁发一例水稻转基因安全证书,怎么可以进入商业化生产?绿色和平组织立即进入湖北调查,发现不仅武汉周边种有千亩转基因水稻,而且在湖北、广东市场上有销售。绿色和平组织第一时间将调查结果告知农业部门,要求加强监管。
  “有人指责我们是极端环保组织,我们只是认为应该把这项技术在实验室再1亭留一段时间,不能先污染再治理。”方立锋表示,每次绿色和平组织都刽哿调查研究形成一个结果,告知政府相关部门,并以新闻发布会的形式,告知社会公众。“老百姓有权知道自己吃的是不是转基因食品。”
  在国际NGO对转基因生物发展积极行动时,中国NGO的动作似显迟缓沉闷。就在中国的“土”大豆与美国转基因“洋”大豆战到白热化地步的时候,中国大豆协会曾酝酿诞生,以保护中国大豆市场。最终中国大豆协会以流产告终。清华大学教授王名对此的评价是:“这种市场经济类NGO在中国存在的两个典型问题正是‘非政府组织的政府性’和‘非营利组织的营利性’。”
  当然与毒奶粉事件发生后国内NG0做出的反应相比,关于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国内NGO毕竟有所动作。比如科学松鼠会就在网上旗帜鲜明地提出支持转基因。作为科普类NGO,科学松鼠会坚持向公众剥开转基因的神秘外壳。
  只是不知道科学松鼠会的动作能否剥开国内NGO的外壳,为老百姓“吃”的问题站出来,教育类、环保类…--支持也好,反对也罢,国内NGO需要行动。

相关热词搜索:众生相 转基因 NGO 转基因背后的NGO众生相 北京西站骗局背后众生相 北京西站骗局众生相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