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拯救阅读危机 NPO拯救就业危机
发布时间:2020-02-22 来源: 日记大全 点击:
发展非营利组织不是解决社会就业问题的万能秘方,但它是一种值得我们探索的发展方向和路径。 2008年4月24日,由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同盟和润灵公益事业咨询联合主办的“YTC2008非营利组织高校宣讲暨招聘会”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堂举办。
据润灵公益事业咨询的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具备大学生就业潜质的非营利组织大概在300家,这300家组织平均每年可以提供500至900个就业岗位,可以大大缓解大学生就业的压力。
招聘会共吸引了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近20家大学的应届毕业生参与。会场内人头攒动,但更多的人持观望态度,大多数毕业生把非营利组织作为择业中政府和企业之外的第三选择。
对于我国当下出现的经济高增长与高失业并存的局面,很多人从技术进步、产业结构、扩大招生规模等多种角度加以解释,却忽略了全社会系统对劳动力的承载力。
社会系统是由政府、企业和非营利组织三个部门共同组成。企业出于对利润最大化的追求,必须以效率为轴心,对劳动力的容纳能力有限;政府部门以民主和公平为轴心,客观上需要精简机构、转化职能,对劳动力的容纳能力也有限。介于两部门之间的非营利组织,则以公益为轴心,具有利润的非分配性、组织目标的非营利性等特征。基于此性质,它的就业容量、就业准则、就业准入等就不完全等同于其他两部门,弹性较大。
当今世界非营利组织最为发达的美国,非营利组织的受薪雇员每年有1000多万人,从1977年到2001年,美国非营利部门就业年增长率为2.5%,吸纳劳动力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政府和企业。发展非营利组织、充分利用非营利组织的就业效应已经成为美国的基本国策。
近年来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迅速,但总的说来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法律地位还很模糊或者不合法,尤以“草根组织”为最。另外,非营利组织内部也未形成校园招聘和培训体系,校园招聘的惯性没有养成。再加上非营利组织自身宣传力度不足,导致大学生对非营利组织的运营模式、人力资源制度以及人才需求情况不甚了解,使得目前大学毕业生群体大多数仅把非营利组织作为就业的无奈选择。
因此,要扭转当前我国“无就业增长”的现实,首要的是走出只有营利组织或者说是经济部门才能创造或提供就业机会的误区,树立社会系统三部门都可以创造就业机会的理念,打破市场力量和政府力量对就业的绝对垄断,发展非营利组织这种就业效果明显的大容量就业载体。另外,政府要为扩大非营利组织的就业容量提供良好的法律支撑,非营利组织自身也要完善机制建设。
从长远角度看,解决就业问题是非营利组织应该担负的道德使命、道德义务、道德责任,成为理性高度的自觉认识。当然,发展非营利组织不是解决社会就业问题的万能秘方,但它是一种值得我们探索的发展方向和路径。
相关热词搜索:拯救 危机 就业 NPO拯救就业危机 拯救危机 拯救汉字危机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