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合作组织:希望与期待] 对组织的期待
发布时间:2020-02-22 来源: 日记大全 点击:
作者简介 奥斯莫纳昆•易卜拉伊莫夫,吉尔吉斯斯坦作家、著名政论家、学者,吉尔吉斯斯拉夫大学和伊斯坦布尔国际大学教授,语言学博士,吉尔吉斯斯坦科学院通讯院士。现任伊斯坦布尔国际基金会主席,曾任吉尔吉斯共和国副总理、国务秘书、总统高级顾问、总统新闻秘书,吉尔吉斯驻印度、孟加拉、斯里兰卡、尼泊尔等国大使等职,并有20余年的教学生涯和学术研究生涯,发表过论文200多篇,专著多部。
摘要吉尔吉斯斯坦位于中亚中心,与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和中国接壤。和所有中亚国家一样,吉尔吉吉斯坦目前正在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面临巨大的财政困难:经济增速放缓,失业状况加剧,如何继续发展,和哪些国家合作,借鉴哪些国家的经验,为本国选择怎样的政治和经济道路等问题已成为吉尔吉斯斯坦政界最关注的问题。本文试从上海合作组织,文化交流和吉中关系的发展等方面对上述问题做出探讨。
关键词上海合作组织 吉尔吉斯斯坦 中亚 中国情结
中图分类号:D8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4812(2009)06-0063-70
吉尔吉斯斯坦是位于中亚东北部的内陆国。吉尔吉斯斯坦北与哈萨克斯坦相连,西界乌兹别克斯坦,南同塔吉克斯坦接壤,东南和东面与中国为邻,没有出海口。众所周知,中亚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丰富。前苏联时期,吉尔吉斯斯坦名为吉尔吉斯(Киргизия),独立后改国名为吉尔吉斯斯坦(Кыргызстан),正式全称为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吉尔吉斯斯坦有80多个民族,其中95%以上的人口由8个民族组成:其中吉尔吉斯人占64.9.9%,俄罗斯人占12.5%,乌兹别克人占13.8%,乌克兰族-1.8%,哈萨克人0.9%日耳曼族和塔吉克人各占0.8%。
苏联时期,中亚五个加盟共和国之间没有差别,同为一个国家的组成部分,中亚五国执行统一的经济政策,拥有相同的意识形态。但是,苏联解体后,五个国家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各国选择的方向大相径庭,以致各国之间一度禁止邻国公民过境,关闭空中航线,去邻国要办理签证。例如,从政治体系来看,哈萨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之间的差别丝毫不亚于韩国和朝鲜之间的差别。除塔吉克斯坦之外,其他中亚四国的语言都属于突厥语系,但又各具特色。五国在国家独立发展的道路上皆举步维艰。
当前,中亚国家正在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五国都面临巨大的财政困难:经济增速放缓,失业状况加剧。因此,所有中亚国家人民正和全世界人民一样,正在深思如何继续发展,和谁合作,以谁为榜样,为本国选择怎样的政治和经济道路,所有这些问题都令中亚国家甚为关切,并致力于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这些问题并非肤浅的短期问题,而是一个关键问题。笔者认为,当前的经济危机并非短期现象,也不是像禽流感一样具有强烈危险蔓延性的症状,但是克服这一危机是必须的。当前的经济危机还有另一个根源,讲到这里,不妨回顾一下马克思和亚当•斯密。前者批判资本主义并预言这一社会制度即将消亡,而后者则竭力美化资本主义,然而真理则总存在于二者之间。也许,正是中国找到了这个黄金分割点,这是一个重要命题。本文将以上海合作组织,文化交流和吉中关系的发展为脉络展开论述。
一、上海合作组织成立的意义
翻开历史,到底谁第一个想到成立上海合作组织这样一个合作机制的已经无从考证。而上合组织的总部设于上海,上海代表着正在崛起的一个崭新的中国,也是不懈奋斗的中国式梦想的体现。
2001年6月15日,上海合作组织的宣告成立为上海增添了新的象征意义,从那时起,上海成了一个新的传奇,一个新的象征,中国和俄罗斯两国领军的欧亚次大陆各民族梦想的象征。中国和俄罗斯之间是广袤的中亚大地。这里有无边的草原和皑皑的雪山,这是一个潜力还远未充分开发的地区,一个古老民族和新兴独立国家聚居的地区。中亚各国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时间还不长,各国独立史尚不足20年。
坦率而论,中亚国家在独立之初确实未能充分认识到中国的潜力,对中国的关注度也不够。但是,上合组织为中亚各国展现了一个全新的中国。独立之初,中亚五国对中国一无所知或者知之甚少,中国的经济改革模式对中亚国家完全陌生,尤为重要的是,中亚国家不了解中国在经济建设中对西方市场经济模式的继承和摒弃。说起来,中亚各国以及俄罗斯意识到中国经济实力迅猛发展的方式相当可笑。具体情况是这样的:90年代初,中亚各国人民开始走出国门,到当时援助中亚的欧美国家考察,并顺便带回一些精美实用的礼品。但是,回到家拆开包装一看,全部是中国制造。起初很多人一笑置之,甚至还流传过许多笑话。但是,类似情况多了,玩笑越来越少,中亚国家开始更认真地关注中国,关注那里发生的一切。幽默和笑料时代就此宣告结束。从此,欧亚大陆各国开始逐步自然地转向中国。
今天,已经没有人能说得清,历史也没有记载,究竟是谁率先提出让几个大陆国家在一个统一的组织框架下开展合作的构想。但是,这个构想的确非常有创意。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今天的上合组织既是其各成员国的希望之托,也是其期盼所在: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对和平与睦邻友好的期盼、对深入了解对方国家生活和文化的期盼。
二、对上合组织现状及未来的思考
应当说,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既在情理之中,也符合历史潮流。今天我们可以肯定地说,上合组织已经是一个成熟的组织。去年,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七次会议在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举行,与会各方再次重申,上合组织潜力巨大。
上海合作组织以中国和俄罗斯两个大国为主导。当然,中俄都有各自的利益,但是从目前状况看,双方共同利益很多。地处后苏联空间的中亚五国也正在思索和权衡各自的国家利益,这完全正常,也可以理解。
首先,中亚国家对中俄间的良好信任关系非常欢迎。年轻的中亚国家最不想夹在两个关系紧张的国家之间,奉行“东张西望”的外交政策,听听中国说什么,揣度俄罗斯想什么,因为对于中亚国家来说,中国和俄罗斯同样重要。作为一个人口不多的国家,要时时面临抉择,或者说在两列背道而驰的列车之间游走,绝非易事。上合组织使中亚国家避免了这种命运,即便就这一点,我们也要深深感谢上合组织。
其次,中亚国家正面临着发展经贸关系和文化交流的新机遇。简言之,就是可以不用飘洋过海到美国和欧洲去购买物美价廉的商品,在临近的中国就可以买到,正如俄罗斯人所谓的,“就在街角”。对中亚国家来说,这就像大清早不用跑到隔壁村子去借筛子滤牛奶,邻居家就有现成的。中亚人民对此感受颇深,正是上合组织令其感受到这种差别。
第三,上合组织之所以能够吸引中亚国家,因为该组织符合中亚五国的具体利益。首先,中亚各国出于国家安全、领土完整、打击恐怖主义和原教旨主义的考虑。上合组织意味着,如果中亚国家之间出现问题,有协商解决的可能。中俄两个大国既可以出面仲裁,也可以以利益相关的邻国身份,承担起上合组织赋予的和平发展、对话和合作的责任。毋庸置疑,面对21世纪的诸多挑战,尤其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上合组织有能力开展对话和互利合作,这是中亚国家尤为重视的优先方向。
当然,谁都不仅想采购,也想销售,即发展互惠贸易。但目前吉中贸易主要还是吉尔吉斯斯坦从中国进口,对中国的出口量还很小。这是吉尔吉斯斯坦国内的共识。吉尔吉斯斯坦并非不想扩大对中出口,也不是中方为吉方设置障碍,很遗憾,吉尔吉斯斯坦还没学会用更低的成本生产比中国货质量更好、更有竞争力的产品。而且,苏联突然解体,中亚国家原有的供销体系瓦解,导致吉尔吉斯斯坦生产部门几近崩溃,甚至出现罕见的去工业化趋势。的确,哈萨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靠出口能源维持着较快的经济发展,乌兹别克斯坦从韩国吸引了巨额投资,大力开采金矿,而且还成功地保持了皮棉生产的垄断地位。此外,天然气出口也是乌兹别克斯坦经济的主要增长点。苏联解体后,塔吉克斯坦卷入了旷日持久的内战,国民经济蒙受巨大损失,内战对经济和文化的破坏至今未能彻底消除。
吉尔吉斯斯坦拥有丰富的水电资源,金矿和其他矿产资源储量丰富。得益于独特的自然风貌、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完善的投资法规,旅游、住宅建设、食品加工等行业发展态势良好,也是国民经济的主要增长点。目前,吉尔吉斯斯坦政府做出决策,大力兴建水电站,向各国出口电力,也包括出口中国。吉尔吉斯斯坦经济发展机遇良好,具备快速增长的可能。
吉尔吉斯斯坦国内普遍认为,中国对吉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机遇,甚至可以说是一个意外的机遇。吉中两国有相当长的共同边界,两国一贯保持睦邻友好关系。中国不仅是吉尔吉斯斯坦的机遇,也是欧亚大陆各国的机遇:发展贸易、吸引投资、开发旅游资源的良好机遇。吉尔吉斯斯坦致力于建设与中国之间的信任关系,完全有希望成为中国最友好、最可靠的邻国。笔者认为,这种关系已经令两国受益良多。
但是,问题到此还没结束。吉尔吉斯斯坦和其他原苏联国家一样,对中国、中国文化和语言的了解还远远不够。如果在全吉尔吉斯斯坦举办一次中国知识竞赛,最聪明的吉尔吉斯人也就能说出3个中国城市的名称,北京、上海,加上乌鲁木齐,还有两三个中国的省份,其余就一无所知了。吉尔吉斯人的中文水平也还不高,比如笔者个人就只会说“你好!”。
因此,上合组织是能够让吉尔吉斯斯坦系统全面填补这些空白的机制,我国对它寄予很大的希望和期待。
三、上合组织是否应该确立自己的哲学和学说?
这绝不是个无足轻重的问题,而是一个意义重大的问题。笔者认为,上合组织应该有一个自觉的纲领,该纲领应以简明道理和价值观为基础。该纲领制定时要考虑到,其成员国既有10多亿人口的中国,也有只有五百万人口的吉尔吉斯斯坦。所以,上合组织应当是一个公平公正的组织。打个形象的比方,身躯庞大的大象不应当一不小心踩到身边一岁的小马驹;此外,大象不应该仅仅因为自己块头大、需求多就从小马驹口中夺食,否则就会造成彼此之间的不信任和猜疑。相反,各成员国在历史道路上前进应该是身材高矮不一,但整个小团体和平友好、步调一致的行进。比如,在这群动物里我看到两头大象、几匹年龄不一的小马驹,甚至还有一峰小骆驼、几匹骏马,愉快地在洒满阳光的道路上阔步前进。笔者很喜欢吉尔吉斯斯坦儿童描绘的这幅色彩斑斓的画作。
但是,上合组织不应当膨胀到无限大,或者扩张到难以控制的规模,不要发展成庞大复杂无法达成共识和做出决策的组织。更重要的是,不要让上合组织良好的初衷失去意义,并因为不够灵活而失去价值。20世纪人类历史一次又一次证明,如果缺乏最基本的清晰的思路,不考虑兼容与和谐,任何良好的联合体或者联盟意图都可能退步到荒谬的地步。以北约为例,该组织几乎涵盖了全球半数国家,而且北约还在扩张,准备发展乌克兰和格鲁吉亚入约,如果还有哪个国家提出申请,北约也都会向其敞开怀抱。这种做法的原因和目的究竟何在呢?答案未可知。但有一点是明确的,这一军事组织无休止的扩大已经引起很多方面的担忧。
以上例子旨在说明,任何事情都有底线,都有恰当可控的边界。如何控制其规模,到什么极限必须叫停,这是政治家和领导者的课题。当然,对上合组织也一样。目前看来,上海合作组织必须扩大,要在现有水平上进一步丰富多样。但是该组织必须是灵活有益的,尤为重要的是,应当是有效可控的。笔者想特别强调一点,这一切取决于该组织的哲学,取决于其成员国的愿望和各成员国人民对该组织的期望值。
笔者可以断言,中亚国家,原苏联加盟共和国,不想加入任何全球性的军事联盟,也不想成为地缘政治游戏的玩家。同样不想成为某些人手中的筹码,更不想扮演傀儡的角色。
中亚五国人民,原苏联公民,最清楚什么是集团对峙,什么是冷战。中亚各族人民对这一切已经极其厌倦,绝不希望有朝一日一切卷土重来。
所有中亚国家都有野心,但这个野心是经济野心,不是地缘政治野心,也不是军事野心。中亚国家需要和平,需要合作。与所有国家开展合作,包括远邻和近邻,但是优先并首先与近邻合作,所以中亚五国非常欣赏并赞同上合组织的理念。
当然,务实高效也是上合组织面临的重要任务,要避免机构臃肿和官僚主义。避免一味空谈和简单地签署各种文件。应当在既定的领域开展工作并力图取得成果,而且,这些成果应该造福于上合组织成员国各国人民。去年上合组织比什凯克峰会期间,乌兹别克斯坦对组织发展提出了意见,这应该成为一个信号,各方均应对此给予充分重视。
究竟哪一种哲学能够得到接受并且能够得到遵循的呢?问题并不这么简单。上合组织2001年签署了公约,有自己的宪章,还有很多非常务实的声明。尽管如此,该组织还是应当斟酌一下自己的意识形态和存在哲学,以便人们更好地了解,这究竟是怎样一个组织,它为什么存在。但有一点笔者是非常明确的,我们应当真正像和睦邻居一样共存,并努力赋予“睦邻”这一古老概念更深层次、同时完全迫切和现代的含义。这也就意味着,不干涉别人的家事,而且,所有的邻居要明确、负责地关心每家每户的福祉和安全;互相帮助;在共识的基础上一道做出决策、解决问题,而不是基于房子的大小和家庭成员的多少解决问题。大房子不应该遮住小房子的阳光,为小房子造成不便。当然,和睦邻居应当彼此了解并为此付出努力。否则就谈不上相互信任,只会有神话和传说,而且很难和睦相处。如果有两个邻国长期相互敌视,则将难上加难。
四、离开文化交流贸易合作如同躯壳没有灵魂
自古以来贸易就是文化交流的先行军。丝绸之路就是最好的明证:驼队将商品和其他物品运至远方的民族和大陆,这必然会引起对文化的兴趣。换句话说,贸易作为先行军,不可避免地与文化交流并行。众所周知,欧洲各国一直在不懈地寻找印度,想到印度购买茶叶和香料,尽管每一次他们到达的都是美洲大陆。但是,当欧洲人终于开辟了印度之后,他们采购的并非只是茶叶,还带回来了印度的文化。欧洲和中国的关系也大致如此,中国瓷器进入了欧洲,中国人发明的造纸术和纸张也大受欧洲国家的欢迎,这些都迅速地勾起了西方对中国文化的积极深切的关注,这种关注保留至今。不同文化之间的接近和文明间的对话就从这里起源。其实,从原则上讲,着眼当下,贸易交流依然走在文化交流之前,这丝毫不值得大惊小怪。中亚各国和中国的贸易经济合作逐年扩大,这为各国间文化、教育和科学的发展带来了巨大机遇。
到市场购物,吉尔吉斯人早就不问产品的原产国了,因为货架上半数以上商品肯定是从中国进口的。现在中国医学开始大行其道。以前笔者家挂过一幅描绘长城的画,现在,笔者家人都用中国手机,品中国茶,中国茶的确口味非凡。不过,笔者最近购得的比较得意的物品是一盘中国音乐的光盘,开车的时候放放这些曲子,能够平静心绪,并令人忆起上海。笔者去年第一次到上海,但是马上就喜欢上了这座城市。这当然是一个个案,但即使是个案,也证明了一条古老的真理:贸易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总是会引起对文化的兴趣,笔者就是如此,现在笔者的耳朵已然弃欧美音乐而择中国民乐。
贸易就是贸易,无可厚非,但是脱离于文化合作的贸易就仿佛一具没有灵魂的躯壳。因为文化首先是双方要相互信任和理解。没有信任和理解就无法建立真正的国家间关系和政府间关系。
五、浅谈中亚和文化欧亚主义
欧亚主义的文化特征何在?谈到这个话题,不能不回顾一下历史,中亚历来是不同宗教、不同文明和不同地缘政治利益交织,甚至说相互冲突的地区。约一千年前,伊斯兰教传入中亚,萨马尔罕、布哈拉和喀什成为中亚伊斯兰教的发源地。整个20世纪,尤其是前苏联时期,是中亚五个加盟共和国空前崛起和繁盛的时期,欧洲文化逐渐成为文化的主体。与苏联各民族的密切融合促进了中亚地区歌剧、芭蕾舞、高科技、教育、文化和电影事业的长足发展。中亚地区成为文化和地缘政治位置特殊的欧亚主义的载体。
也许有人会问:您如何理解欧亚主义?这首先是欧洲文化与伊斯兰文化的综合体,对世俗文化忠诚和宗教温和主义,对大学崇拜和对个体尊敬。俄语和俄罗斯文化是我们的欧亚主义的关键元素。但是,笔者不得不承认,苏联解体后,这种影响大大被削弱,有可能还将继续被削弱。
耐人寻味的是,吉尔吉斯坦、哈萨克斯坦和其他中亚国家的年轻人开始逐渐倾向于中文。赴中国留学的中亚学生的人数逐年递增,笔者相信,这已经成为一种新兴趋势,而且这一趋势还将继续发展。相信中国的年轻人也会对中亚地区表现出积极的兴趣,这些年轻人的队伍也会逐步壮大。
以上现象原因何在?根源无疑在于中亚五国共同的邻国中国日益增长的经济潜力,以及中亚各国同样逐步增强的经济实力。
今天,我们有足够的理由为我们国家之间建立起的这种紧密的贸易联系感到高兴,但是,目前我们还没有充足的理由为我们的国家之间建立起的文化、教育和科学联系感到骄傲。上海合作组织恰恰是该领域的有力杠杆和促进因素。上合组织是一个巨大的历史收获,中亚各国、俄罗斯和中国,穿越了千百年的道路走到今天。当前,继续发展上合组织,为其增加具体工作,建立直接有效的文化对话和合作,制定良好的纲领和计划是全体成员国的神圣职责,摒除过去积累的疑虑和偏见最为重要。
究竟要摒弃哪些疑虑和偏见?第一点疑虑指的是中国移民扩张论,有些人指出,吉尔吉斯斯坦总共只有550万人口,仅相当于中国一个中等城市的人口数。的确,广袤的中亚大地上总共也就居住着6千多万人,这也就是中国一个小省份的人口数。
第二点疑虑来自于传统的“老大哥”恐惧症或者叫做强邻恐惧症,担心强大的邻国在有限的情况下干涉我们的内政。中亚国家至今依然清晰地记得19世纪俄罗斯的扩张,也很清楚,美国如何试图成为21世纪的霸主。我们绝对不希望有人将自己的规则强加于我们,也坚决不允许任何力量干涉我们的内政,不管这个力量是谁。吉尔吉斯斯坦独立后与中国之间的承诺充分证明,中国不是美国,中国自身也不希望别国干涉其内政。我们相信这是中国有意识的长期政策,这也令我们对安全合作和文化交流成果丰硕信心倍增。
六、谈“中国情结”―我们为何青睐中国?
接下来对“我们为何青睐中国”这个问题做出解答。究其根本,我们都想探究中国经济成就的秘密。经济危机爆发后,这一兴趣如果说没有被翻三倍的话,至少也已倍增。一些学者认为,早在前苏联时代我们就该走中国式道路,戈尔巴乔夫选择美国经济学家,参照巴尔采罗维奇(译者注:波兰政府副总理,主张“休克疗法”)和杰弗里•萨克斯(译者注:美国经济学家)制定的经济改革路线是错误的;另一些专家指出,成功的秘密在于中国的经济管理;还有一些分析人士强调,批判和拒不接受资本主义的马克思和构想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亚当•斯密均有失偏颇,真理恰恰应该在二者之间,中国选择的正是这样一条道路。的确,当前的经济危机引发了诸多问题,而且,其中也包括涉及基本秩序的问题,必须要为这些问题找到答案。在这一具体背景下,对中国的兴趣,对这个国家经济体系、政治体系及其文化的兴趣只会有增无减。
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从另一个方面来看,中亚地区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崛起的中国对本地区的发展是一个绝佳的机遇,但是,吉尔吉斯斯坦对中国、中国语言和民族心理的了解还不够。中亚地区差不多人人懂俄语,很多人讲英语、德语和其他语言,出国留学的青年学生人数逐年递增,但是对中国的了解进展尚嫌缓慢。不过可喜的是,促进这一过程的条件皆已具备。
吉尔吉斯人的中国情结还因为中国的编年史和其他史料记载了我国的历史。几千年以来,中亚人民和中国人民比肩为邻。但是中亚人民的生存方式与中国不同,中亚人基本以游牧为主,经常更换居住地。大约在一千年前,吉尔吉斯人和哈萨克人从南西伯利亚和阿尔泰地区迁移到如今的中亚地区定居,我们的史料和很多古代文献均已失传。2003年联合国大会正式通过决议庆祝“吉尔吉斯国家年”,即吉有文字记载的历史2200周年,在当年的庆典活动中,中国政府将一本名为《中国历史编年中的吉尔吉斯人》送给我国作礼物。试想一下,如果没有这本书,如果不是这本书里记载了吉尔吉斯人祖先的生活,记载了吉尔吉斯人和中国的外交关系,吉尔吉斯人就无法纪念这一重要的具有历史意义的年份。最重要的是,据该书记载:大约在2200年前,吉尔吉斯民族已经建国,吉尔吉斯可汗与中国皇帝的通信能够保存至今。中国著名的史学家司马迁清晰准确地记载了这一史实。相信这本著作中只收录了中国涉及吉尔吉斯民族史料的一小部分,因此吉尔吉斯人想学汉语的热切愿望不难理解,学会了汉语,我们还能增进对本民族的了解,以及对中亚其他古老民族历史的了解。
汉语是地球上10多亿人使用的语言;是孕育了古老文化和哲学思想的语言;对我们吉尔吉斯人而言,汉语还是一个经济强大、科技前景广阔的国家的语言;是我们山水相连的邻邦的语言,神明要求我们与这个国家建立互利、平等、全面的经贸、科技和文化合作;亦是我们邻国的语言,这个邻居从不曾用强国或者人口大国的立场对待我们这些新独立国家,而是致力于睦邻友好、平等的伙伴关系,和平共处。
七、怎么办?
“怎么办”才能让彼此之间的这种兴趣在国家和非政府层面继续保持?笔者准备从一个多年担任国家要职的政治家的角度出发来阐述这一问题。
比什凯克、阿拉木图和杜尚别均开设有与外国联合办学的高校,这种办学模式为国家间的交流架起了一座座桥梁。例如,比什凯克有数所联合大学:一所中亚美国―吉尔吉斯大学、两所吉尔吉斯―土耳其联合大学、一所吉尔吉斯―科威特大学等等。用英语授课的英语学校正在筹办中,英语、德语和法语培训班和短期班也比比皆是。
中文大学暂且不谈,比什凯克有几个汉语培训班呢?笔者只听说有一家某个吉尔吉斯商人私人创办的中国文化中心,此外,比什凯克两家大学开设有汉语培训班,这显然远远不够。其他中亚国家汉语培训的现状也不出左右。
笔者认为,外语知识在建立文化联系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互译对方国家的书籍、电影、电视节目也相当重要。如果中国能在中亚国家举行“文化日”活动,联合出版新闻杂志,开设类似CCTV-9的中央电视台对外俄语频道,情况就会大大改观(中央电视台俄语频道现在已开通――译者注)。笔者个人很爱看CCTV-9。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设有俄文广播部,多年以来,其节目制作质量有了长足的提高。几年前,国际台的俄文广播实力还较弱,节目质量也不高,那时的俄文水平就更不要提了。如今,这种情况有了极大的改观,但是,完美无止境,丰富内涵和提升专业水准应该永远是继续努力的方向。
笔者认为,开设一所由吉中两国共同出资的吉中大学的条件已经完全成熟。
中亚各国均已经理解并认识到这一点。的确不能让我们伟大的邻邦成为Terra incognita(译者注:无人了解的土地)。我们需要成立先进的中国研究中心,赋予汉语教学首要意义。为此需要各种各样的书籍、课本、词典和指南,需要互换学生和教师。这些工作目前都还十分不足。
八、结束语
吉尔吉斯俗语说得好“远亲不如近邻”,中国就是我们的近邻,真理也就孕育在这一事实中。
笔者想以自己不久前的亲身经历,一个有代表性的事件作为本文的结束语。有一次,笔者家中电路故障,请来电工来做一般修理。检查后发现要去商店买一些小配件,零件迅速买来,全部是中国产品。笔者问这些产品质量如何,电工言说:“仅就有这些配件本身而言,尽管是中国制造的,您都应该心存感激。试想,如果没有我们的中国兄弟生产这些普通人能够消费得起的必需品,你我的生活将会怎样”?电工还说,任何零件都不可能永远不坏,但只要有需要,我们总能毫不费力地买到新零件。
笔者陷入了深深地思考,电工的话颇有深意。离开中国,不仅是我们吉尔吉斯人,全世界各国人都会艰难很多。如果没有中国这个中亚国家历史邻邦的亲密关系,中亚地区亦会艰难许多。
吉尔吉斯斯坦很欣慰地听到,今年中国就能成功地摆脱经济危机。世界上终于有一个国家能够率先挣脱这一泥沼。我们希望,这一事实能够对全世界产生积极影响。同时,这一事件对中国本身亦意义重大。
首先,这一定能激起全世界范围内对中国巨大的兴趣和关注。笔者认为,这将是中国在成功举办奥运会之后的又一次胜利,并将揭开中国经济发展史崭新的一页。
此前笔者认为,现代中国可以分为两个历史阶段:奥运前阶段和奥运后阶段。现在看来还要加上一种划分:危机前的中国和危机后的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也将成为同样意义深远的事件,这就是提高中国的信誉和形象。
当前中国正面临着更艰巨和重大的任务,如何保持并进一步巩固这一良好形象。
笔者相信,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将主要取决于这一形象的稳定性和牢固程度,这一形象是中国人民用艰苦的劳动和不懈的努力亲手创造的。当今世界,只有形象能够产生效益、吸引投资,并塑造巨大的威信。
笔者真诚地希望,中国能够做到这一切。也希望中国人民不会被取得的成就冲昏头脑,这是很有可能的。有朝一日,中国人民也许会觉得自己是最聪明和最强大的,会渴望迫使别国遵照中国的意志和观点行事,就像如今的美国一样。这将是很不光彩的一天,因为从那一天起中华民族将不再是伟大的民族,而仅仅是富有的民族。美国是一个富裕的国家,但是,美利坚民族不是伟大的民族,从挑起美伊战争以及开始虐待战俘的那一天起,美国就失去了成为伟大民族的权利。回想苏联当年,跻身超级大国行列后,苏联也曾想将自己的意志和生活方式强加给别国,但是这加速了苏联的灭亡。吉尔吉斯斯坦愿意看到中国的发展,如果中国发展了,作为中国邻国的吉尔吉斯斯坦也会受益。上合组织应该,也一定能够促成这种良好的带动关系。
我们期待看到这样的前景,我们对此寄予厚望,我们相信这能够实现。
(杨波译)
收稿日期:2009年7月
相关热词搜索:上海 期待 组织 上海合作组织:希望与期待 上海合作组织 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