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语”与教师素质】教师素质

发布时间:2020-02-21 来源: 日记大全 点击:

  古人云“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要提高国语教学质量,就必须注意教师的人格作用。可以说,教师的人格就是教师的一切。   国语,在我国现行教育中普遍称为语文,如果一个语文教师在邪恶面前不怯懦、在困难面前不低头,正直善良,同情弱者,扶持落后者,关心上进者始终有一颗火热、诚挚的心,有一双公正、诚实的眼睛,保持健康的心口如一的语言,总想着带给学生鲜活的思想。那么学生就会对你产生信赖感、亲切感,深深地被你的魅力所吸引,学生就会对你所教的语文感兴趣。我国古代有。亲其师,方能信其道”之说,用人格力量征服学生,现在称之为“人格效应”。有了“人格效应”,教学质量肯定会提高。
  那么,一个语文教师的高尚人格从哪里来的?它来自教师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热爱,来自崇高的思想境界和强烈的历史责任感,来自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理解,来自对真善美的执著追求和对假恶丑的切齿痛恨,来自深刻的人道主义思想和宽阔博大的胸怀,来自对教材透彻而正确的认识,来自和学生共同奋斗的内在需要。
  语文属于人文学科,人文学科是反映社会生活和文化艺术的科学,它除了能给人以知识、能力和智力外,还具有思想教育、情感熏陶、道德感染、培养性格、意志和审美观念等功能。同时,语文学科又是一门工具性、思想性、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这些性质与特征,决定了语文教学目标的多元化,不仅有知识、能力、智力方面的目标,而且还有认识、教畜非智力因素方面的目标,这就是说,语文教育的整体目标,不仅在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知识素养,而且还在于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而要想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思想水平和学识水平。
  教师的思想魅力来自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同时也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密切相关。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经常学习哲学,关心时事,思想敏锐,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懂得深邃的哲理。当一名教师摆脱了“匠人”的呆气,愿意向学生说心里话,愿意与学生交流思想,当学生发现了教师的实事求是的精神,体会到老师的思想活力,教师的点拨弥补了自己的思想和知识的缺陷时,他就会不由自主地由迷恋教师的讲课而喜欢上这门课,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事实上,语文教材中那些内容精美、历久不衰的佳作,感染力强,容易吸引学生,但为什么学生还会感到语文课枯燥无味呢?有些小说,为什么学生课下初读时兴味盎然,而在课堂上经老师讲解后反而索然无味呢?除了与教师陈旧的教学模式有关外,还有一点,就是某些教师的教学观点过于保守,照搬教学参考书,人云亦云,没有独到的见解,如学习《故乡》,在分析了闰土的种种不幸之后,一定要冠以这“正是揭示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揭示了当时社会的弊端”的中心(人教版教参云),将一个活生生的闰土贴上历史标签。其实,在文中,作者又何尝没有对“我”与闰土之间的隔膜产生悲哀情感呢?由此可见,教师缺乏思想的深度,唯上唯书,怎能使学生情绪高涨,提高教学质量呢?!
  庄子说过,“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一个教师的知识储备不足,教学中必然捉襟见肘。一个业务水平很高的教师是非常受学生欢迎的,甚至成为学生崇拜的偶像,这种崇拜可以变成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
  语文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朗读能力,无论什么文体,语文教师读起来,应是字正腔圆,琅琅上口,优美动听。语文教师掌握丰富的词汇,与其他学科的教师相比,语文教师应该是一本“活字典”。语文教师还要有过硬的背功。语文教师的厚积,应包括背诵大量的诗文。背诵课文令学生头疼,如果老师常常出口成章,名篇佳段不离口,学生除了佩服老师的文学功底外,还会主动背诵,欲与老师比高低,展示自己才华的心情就难以按捺了。语文教师还必须加强文学艺术修养,这种修养体现在教学中,实际上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文贵独创”,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感受艺术作品中的言外之意,得到艺术的熏陶。例如教《荷塘月色》这篇课文,若逐段讲析,肢解课文,必然使学生感到枯燥,这就需要教者从艺术的角度去发掘。若注重朗读、设置情景,让学生去体会作者在文中流露的那种“淡淡的哀愁与淡淡的喜悦”,从而深刻地理解情与景之间的关系,效果要好得多。
  在中学各门学科中,语文课的综合性最强,内容覆盖面广,所以语文教师应成为一个“杂”家。从国际国内重大新闻到科技最新成就,从流行歌曲到流行服饰,都与语文教学息息相关。只有更多的引入时代的活水,才能激活课文中蕴含的艺术生命力。

相关热词搜索:国语 素质 教师 “国语”与教师素质 教师素质 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