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与思】 行与思 作文
发布时间:2020-02-17 来源: 日记大全 点击:
1963年,作为北京广播学院(今中国传媒大学)新闻系的首届毕业生,张振华被分配到了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以下简称国际台),开始了37年的对外传播生涯。从记者、编辑到台长、总编辑,他以对事业的赤诚之心,一路前行,一路求索。
两个起点
1985年张振华任国际台副台长,1993年至2000年任台长、总编辑。这段时间正是国家与传媒迅速发展的一个历史黄金期。为了适应国家对外传播的需要,他和台领导及全台同事积极谋求国际广播事业的开拓与发展。
国际台作为传统的对外广播,一直以来主要通过国内发射台进行短波广播。由于信号的不稳定性、定向性和定时性,对外广播的覆盖、收听和传播效果一直不理想。为此,在上世纪90年代,国际台对发射台进行了改造、升级,同时积极开展同美国、巴西等国电台的合作,将国际台的节目通过他们的中波台、调频台在当地播出,这种“借船出海”的方式部分解决了上述困扰。而此后,随着互联网成为破解短波广播固有局限的新手段,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起,国际台着手建立自己的网站。到2000年网站已用9种语言开始了网上广播,并被确定为国家五大重点网站之一。1999年,国际台又启动了电视国际新闻报道业务,向100多家电视台供稿。加之1985年、1992年先后创办的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和《世界新闻报》,国际台在上个世纪末开始了由单一的广播媒体向集音频、视频、网络和平面媒体于一身的新的复合型传媒转变。
与此同时,以1997年迁入新楼为契机,国际台43种语言广播的制作、播出完成了由原来的模拟技术向数字技术的转变。
张振华认为,这两个转变对国际台而言是历史性的,但又仅仅是个起点。如今的国际台,已在美国、加拿大、意大利、肯尼亚、蒙古、印尼等多个国家拥有了58个整频率落地电台、160多家调频或中波合作电台;已使用61种语言文字做网络广播;同时开办了网络电视及“环球奇观”等数字电视频道。一个新型现代媒体已经具备了更新的实力和影响力。
有作为才有影响力
张振华认为,国际台作为国家的对外传播媒体,其影响在国外,根基则在国内。只有强基固本才能立得住、站得稳。而只有大力拓展业务,用作为争得地位才是强基固本之路。
1991年,他提出邀请国家主席每年新年通过国际台向外国听众和华人、华侨作新年广播讲话。这一建议得到了国际台、广电部及中央有关部门的支持,于是从1991年起,杨尚昆、江泽民、胡锦涛三位国家主席一年一度的新年广播讲话就成了国际台岁末年初最具分量的一个终篇和开篇。这一方面在各国听众中树立了国家及领导人的形象,同时也提高了国际台的权威性。
改革开放以来,很多地方都希望加大外宣力度,却苦于没有渠道,而加强地方外宣也是国际台的责任所在。1994年,张振华向广电部和中央外宣办提出报告并获得支持,当年由两部联合召开了首届全国广播外宣协作会,提出要“建立以国际台为龙头、以地方台为依托的全国广播外宣协作网”,共同打造“广播大外宣”。1995年,国际台正式开办了日播节目“中国之窗”,由全国31家省区市电台分日提供介绍本省市文化历史、改革发展情况的内容。从此,广播外宣不再各自为战,形成了互利、合作、共赢的新模式。
随着中国同世界的关联度越来越大,1980年,国际台开始在国外建立记者站,开展国际报道业务。1987年,上海《解放日报》副总编陆炳麟找到张振华,希望使用国际台的国际报道,双方很快开展了合作。此后不到一年,全国有100多家报纸、电台、电视台都成了国际台国际报道的用户。这不仅促进了中国媒体国际报道信源的多元化、丰富性,而且也提升了国际台的影响力和从业人员的士气。
“哲学的思维与哲学的质感”
张振华从事对外传播工作多年来,围绕对外传播的科学性、有效性进行了持续的思考与探索,先后出版了《往事如金》、《求是与求不》、《道法之问》三部文集。
1988年张振华参加中宣部新闻研修班的结业论文《树立宏观和辩证意识增强对外传播的效果》被《新闻战线》杂志1989年第7、8期采用。编者加了这样的按语:“此文值得一读。它讲的虽是对外宣传的问题,但要树立宏观和辩证意识,提高宣传的科学性、艺术性和平稳性,这对我们的国内宣传来说,同样具有参考价值。”文中对于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改革开放既“欢迎”又“忧虑”的矛盾心态的分析颇具前瞻性。这种忧虑、担心、戒心正是后来盛行的“中国威胁论”的先兆和病灶。
张振华认为,随着中国的发展,世界各国对中国的关注度不断增强,从而进入了一个群说中国、杂说中国甚至是乱说中国的时代。而无论是当年的“中国崩溃论”,后来的“中国威胁论”,还是现在的“中国超越论”、“中国责任论”,都不无舆论绑架、使绊子之意。鉴于此,张振华认为,对外宣传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要向世界说明一个真实的中国。他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有了长足的发展,已经是个大国,但还不是强国,正处在大而趋强的过程中,还有许多短板和弱项。因此,有关中国的对外报道既要从中国自身的纵向坐标对比中充分报道发展与进步;又要从与发达国家对比的横向坐标以及我们追求的彼岸目标中报道差距与不足。总之,既要以中国的眼光看中国,又要以世界的眼光看中国;既要以历史的眼光看成绩,又要以未来的眼光看不足。他认为,对外传播必须讲究辩证法,比如既要坚持以我为主,又要考虑听众需求。过分强调前者会失去受众,过分强调后者则会迷失自我。再比如,既要坚持正面报道为主,又不能回避问题。既要防止高八度的正面宣传的负面效果,又要争取问题报道的正面效应。他认为,现在新闻报道中,“崛起”、“腾飞”、“盛世”之类的用语过多,对内不利于培养国民的理性,对外则会给“中国威胁论”、“中国责任论”提供口实。
张振华认为,中国发展既改变了自己,也改变着世界,而世界对此并未做好准备。各国出于不同的考虑,欢迎、支持者有之,忧虑、担心者有之,失落、恐惧、意欲围堵者也有之。中国的发展对自己是一个坡,对世界是一个坎。面对各种涉华舆论,既不可不加区分一味地喜听赞歌、接受颂扬,甚至放大吹捧;也不可对各类逆言不加区分地过度重视、过度反应。
总之,他认为无论是国内报道还是国际报道,都要保持一种大国心态,进而形成一种大国语态,都要追求一种“哲学的思维与哲学的质感”,这样才能收到最佳传播效果。
张振华1963年进入国际台,先是在泰语广播部工作了6年,他称之为“入门”,即初步了解了什么是对外广播;接着在日语广播部工作了14年,他称之为“入道”,即开始明白应该如何做对外广播。2000年他退出国际台的领导岗位之后,转入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工作,仍然关注时代的发展,思考着广播电视外宣工作。他认为,内知国情、外知世界是做好外宣工作的根本基础,二者缺一不可。而在中国与世界之问架起一条相通、相知、相近、相亲的桥梁则是外宣工作的根本使命,因为国相近在于民相亲。国际台同仁经过几十年日复一日的工作,为国家在世界赢得了许多了解与友情。国际台台展上展出的各国听众赠送的各类纪念品和国际台南草坪上日本听众赠送的樱花、松树(张振华称之为“樱松园”),就是这种友情的见证。
今年12月,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将迎来70周年纪念日。作为一个老对外广播工作者,看到现任台长王庚年同志提出的“中国立场,世界眼光,人类情怀”、“构建现代广播体系”的战略构想正在变成生动的实践,看到国际台在中国对外传播事业中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张振华感到十分高兴和欣慰。
责编:吴奇志
相关热词搜索: 行与思 勤于学 善于思 敏于行 行与思 名句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