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好一朵美丽的茉莉歌词
发布时间:2020-02-17 来源: 日记大全 点击: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文艺作品在走出国门的道路上经历了漫长的求索。五光十色、异彩纷呈的舞台背后是中国文艺界人士将民族艺术奉献给世界的艰难与辛劳。当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国的民族艺术被西方接纳、认可时,应当分析这些优秀文艺外宣作品的成功之道,期待未来有更多的中国艺术家站在世界的文艺殿堂,赢得更多的喝彩。
《云南映象》――“移动式”中国民族博物馆
有人认为,中国的文艺作品如果想走出国门,唯一的出路是走民族路线。因为民族文化是不同国家的人情感中独有的天然优势,如意大利人的优势是美声,英国人的优势是芭蕾舞。但是,仅有民族特色的内容是不够的,只有采取国际化的形式和运作模式才容易被世界接受,《云南映象》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云南映象》取材于中国云南少数民族舞蹈,选取当地群众演员,展现原汁原味民族风情。《云南映像》被推广到海外,如同把一座经典而独特的“中国民族博物馆”搬运到国外,呈现给西方观众。
2004年11月,《云南映像》首次随中央外宣办、国务院新闻办参加为配合国家领导人访问南美而主办的“感知中国――中国文化南美行”中外文化交流活动,远赴巴西、阿根廷演出,拉开了国际巡演的序幕。《云南映像》在圣保罗和布宜诺斯艾利斯演出近十场,得到了当地观众的喜爱,演出几乎场场爆满,南美数十家主流媒体对此进行了追踪报道。
“本土化”改编演出内容
《云南映像》在南美演出成功后,在国际上产生了轰动的反响,国际演出商竞相向剧团提出了合作意向。在接下来两年的时间里,剧团安排了大概200多场国际演出。为了让海外观众与《云南映象》产生共鸣,剧团对节目内容进行了大胆的“本土化”改革。
首先,是给《云南映象》改名,英国文学家詹姆斯?希尔顿在其著名小说《消失的地平线》中描写了人间仙境香格里拉,剧团利用这部小说在西方的深远影响,将《云南映像》改名为《香格里拉》。其次,是在节目内容上的变革。一是节目长度由原来2小时45分钟缩短为工小时40分钟左右,以适应国外观众的观赏习惯。二是歌舞集的第一场《太阳》被删除,主要是由于演出所用的各种鼓由于体积太大,进不了飞机舱门,无法运抵国外。这是一条不容忽视的经验,专业化的国际演出团队,要有固定的程序和标准,细节上要考虑到道具的远程运输。三是从澳大利亚请来舞美、灯光等专业技术人员为《云南映像》在与国际技术环节的对接方面进行改造,通过编写程序实现了对灯光效果的控制。整个演出达到了在任何地方,一张电脑软盘就可以完成对灯光控制的程度。演出人员也大幅缩减,最终出行的演出人员只有20多人。
国际化营销策略
北京派格太合环球传媒为了进一步在海外推广《云南映象》,同美国公共电视台、美国著名演出经纪公司William Morris、著名娱乐公司ClearChannel、欧洲著名娱乐集团STAGE共同组成了一流的专业制作和营销团队,启动《云南映像》在全球各大城市的巡演。基于《香格里拉》(《云南映像》海外版名)在国外演出的良好反响,派格公司采取了与美国合作方“共同投入、收益分账”的运营形式,舞美重新制作等需要前期投入的140万美元,就是由派格公司和美国合作方各投入一半。由于中方派格公司掌控着《香格里拉》的版权,因此资金投入上的对等意味着双方平等的合作关系。
当谈到与美方的合作关系,北京派格太合环球传媒公司总裁孙健君说:“双方采取的是单一项目合作的方式,今后我们更倾向于采取成立一个合资公司的方式,来全力打造和经营《香格里拉》这个品牌性的文化产品。特别是如果《香格里拉》能经过一段时间商业巡演的考验,那么也不排除这个公司有运作上市的可能性。”
《十二生肖》――跨国团队联手攻“兽”
生肖信仰是中国人最重要的信仰之一。在西方,了解生肖文化的人也越来越多。“十二生肖”相当于西方的:“十二星座”,很多西方人也愿意通过生肖来找到自己的东方归属感,“十二生肖”渐渐成为世界性的文化信仰,“十二生肖”的故事也逐渐被世界各国人民所熟知。
基于此,中国儿童艺术剧院院长周予援选择了《十二生肖》题材作为中国儿艺2008年的演出重头戏,并邀请到曾经执导2000年悉尼奥运会“自然”部分的澳大利亚籍导演彼得(PETER LWILSON)先生来到中国,执导大型原创视觉舞台剧《十二生肖》。该剧由周予援担任艺术总监,中国儿艺优秀青年编剧慕星撰写剧本,中国儿艺的优秀导演焦刚任编舞及副导演。中国儿艺著名音乐人程进作曲。国际舞美设计大师理查德(RICHARD JEZIORNY)担任舞美总监,知名灯光设计师菲利普(PHILIPLETHLEAN)也加盟了该剧的创作。
塑造全人类接纳的舞台形象
十二生肖造型新颖,这些中西合壁、既古典又时尚的形象设计意在得到世界各国观众的接受。彼得导演认为特别直观的东西是没有想象空间的,所以剧中的十二生肖不是完全的动物化,如龙是京剧中花脸形象,演出时还会有画在纸上的龙变成二维图像再变成一条三维的龙腾飞在剧场内。蛇的造型是一身绿色的紧身高开叉旗袍,马是新潮的朋克造型。羊的造型是演员穿上用棒针织的毛衣,一边演一边织着毛衣,棒针插在头上代表羊角。
《十二生肖》舞美总监理查德,杰卓尼说:“我们所呈现的是中国十二生肖动物的现代版本组合,这些动物来自传统的中国并具有可辨认的现代特征。”
在这个故事中,鸡唤醒了清晨,羊带来了温暖,鼠教会剧中的主人公小女孩站立,狗教她走路,虎教她发声,兔教她聆听,猴教她写字,猪和她嬉戏,马教她勇敢,蛇和牛帮她搭建房屋。一切都温馨而充满创意,让人展开想象的空间,身临童话般美好的意境。反映全球关注的话题
《十二生肖》的风格不仅仅是一出热闹的儿童剧,它还以形象的方式讲述了一个人类和环境之间的生态主义故事。这个视角应该是生态主义批评的视角,也许孩子们并不理解,但是简单的故事背后却隐含了跳出中国古代传说的意味。
《十二生肖》借用“十二生肖”的形象,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烘托一个全球关注的主题――保护水资源,体现着这个跨国团队的价值观取向和社会责任。水资源缺失不仅仅是中国也是全球关注的话题,《十二生肖》不仅要将中国的传统民俗文化带向世界,同时也将通过这样的一部作品引发更多人对于水资源缺失的关注。
《大红灯笼高高挂》――洋瓶国酒香飘海外
改革开放之初,中国芭蕾舞演出剧目只有《红色娘子军》、《天鹅湖》等少数几部,《大红灯笼高高挂》是第一部用最短的时间被世界接受并喜爱的 中国芭蕾舞剧。该剧在世界芭蕾舞界引起前所未有的震动,欧洲各国媒体好评如潮,中央芭蕾舞团还因此获得有舞蹈奥斯卡之称的英国“国家舞蹈大奖”最佳外国舞蹈团的提名。外国人眼里的《大红灯笼高高挂》就像中国人眼里的《天鹅湖》一样经典和具有代表性。
西方艺术展现东方情节
由张艺谋执导的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改编自中国20世纪90年代出品的一部同名影片,讲述了上个世纪20年代一位男主人和他的三个妻子之间复杂的感情故事,故事充满了悲剧色彩。
对于不甚了解中国文化的美国观众来说,要通过芭蕾舞这种形式真正理解剧情并不容易。但《大红灯笼高高挂》通过舞台布景、灯光设计、音乐编配以及演员服装造型、舞蹈动作的设计等,深刻地表达了剧中人物的内心情感,观众不知不觉地被场景引入到故事之中。
美国华盛顿州的国会众议员布赖恩?贝尔德先生曾观看过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的片断,他和妻子慕名观看了芭蕾剧演出后说,“舞剧的情节与电影不太一样,但我们大致看懂了剧情,这是一部悲剧。”美国的《新闻日报》发表评论说,芭蕾舞一般没有导演,而中央芭蕾舞团的《大红灯笼高高挂》却可能使用了世界上最好的导演。芭蕾舞来自西方,用芭蕾舞来讲述发生在中国的故事,给这门艺术赋予了中国特色。
服装、舞台背景的中国式改良
与古典芭蕾舞剧不同的是,《大红灯笼高高挂》剧在舞台服装上创新性地使用了改良式旗袍,对剧情不能完全理解的外国观众也能兴致勃勃地领略中式旗袍芭蕾的魅力。张艺谋推行的让外国观众“看得懂”的芭蕾原则,从服装到色彩渗透到了整个舞剧的每一个细节。
《大红灯笼高高挂》芭蕾舞剧的舞台背景还巧妙地运用了中国式屏风,通过组合变化来烘托剧情。该舞剧除了用“足尖上的艺术”展示凄婉的戏剧情节外,还采用了民间建筑、特殊服饰、华丽灯光等表现形式,让很多国外观众深深地被这种“中国式芭蕾”所吸引。
为配乐注入中国国粹
音乐是舞剧的灵魂,《大红灯笼高高挂》取得成功,音乐功不可没。该剧音乐出自当今乐坛的领军人物旅法作曲家陈其钢之手。在《大红灯笼高高挂》的音乐创作中,中西合壁的创作尝试在剧中张弛有度地展现。
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透了中国传统与西方艺术的结合,音乐亦是如此。柔美的西方芭蕾、中国上世纪30年代的农村背景和传统京剧,为了这三者的有机结合,作曲家陈其钢在音乐形式与语言上做出了特定的选择。首先是乐队形式,在芭蕾舞团管弦乐队的编制之外增加了京剧女声、二胡、京胡、笛子、管子、柳琴、唢呐以及四个民族打击乐器,同时还在台上安排一个四人京剧乐队,此外,为了配合剧情还特意将四十五把算盘作为打击乐器发给乐队队员演奏,这个中西混合编制的乐器群组为这部舞剧的音乐从形式到内容带来了无限的活力和创造力。
责编 王 眉
相关热词搜索:茉莉花 美丽 好一朵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歌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