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坚守与探索 毕节交出一份 怎样的答卷|毕节交建集团
发布时间:2020-02-12 来源: 日记大全 点击:
“1985年7月22日早晨,幽静的广顺路17号省委常委小楼会议室,贵州几大班子的要员们整整齐齐坐满一屋子,等待着与新来的省委书记见面。不一会,门口步入三个人,一个是已决定调京的省委书记朱厚泽,一个是苗族省长王朝文,并肩进来的另一个是新面孔:高高个子,容光焕发,气宇不凡。大家都知道,他就是中央刚派来的全国最年轻的省委书记胡锦涛。那年他才四十岁出头。”原贵州日报社总编辑刘学洙在发表于《百年潮》杂志的文章中如此回忆胡锦涛到贵州就任时的场景。
“党中央调我到贵州工作,从到贵州的第一天起,我就把自己和贵州17.6万平方公里土地的发展振兴,和贵州2900万各族人民的富裕幸福连在一起了。”这是胡锦涛当时的履新感言。对于很多地方农村群众还吃不饱、穿不暖的贵州,该如何发展振兴、如何让人民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胡锦涛上任第三天便深入农村工厂,历时半个月,走了十二个县,行程一千余公里。
当年6月2日,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登载了一篇《新华社贵州分社记者来电告急/赫章县有1.2万多户农民断粮/少数民族十分困难却无一人埋怨国家》的调研报告。时任中央书记处书记习仲勋对此批示:“请省委对这类地区,规定个时限,有个可行措施,有计划有步骤地扎扎实实地多做工作,改变这种面貌。”
胡锦涛来贵州后第一次下乡,便专门到毕节地区赫章县恒底区,深入两个贫困村寨,走访了十多家农户,停留了一天。据随行采访的刘学洙先生回忆,胡锦涛在一家低矮的茅草房前,与一妇女交谈。那妇女瘦矮得有如未成年人,背上背着娃儿,手里抱着一个嫩娃儿,瘦小得惊人,绕膝还有两个稍大的男孩和女孩。这么穷,却生得这么多。胡锦涛临走时,环顾四周大片青山,草丰叶茂,郁郁葱葱,颇有感慨地说:这一大片山,只养活十几户人家,还这么穷。只要门路打开,不会富不起来!
“纳(雍)威(宁)赫(章),去不得。”当时的赫章县在毕节地区是贫穷落后的典型,而毕节地区又是贵州省贫困的代表。直到1987年,毕节地区全区人均工农业总产值仅为288.9元,农民人均收入只有184元,人均粮食不足200公斤,未解决温饱人口达300余万,农村贫困人口占其总人口的53.68%,人口自增率21.29‰,森林覆盖率仅为8.53%。
更为严重的是,由于长期的落后及生存条件恶劣,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为了暂时的生存,烧山开荒种粮,林、灌、草、植被遭到严重破坏。而开荒的多少,取决于劳动力的多少,多子多福成为一种普遍的观念,导致人口膨胀。“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环境越不好,越要多生;越多生,生态越恶化”,贫困与生态恶化互为因果,伴随人口的剧增而愈演愈烈。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治理,将导致大片土地石漠化,从根本上将失去人类在此生存的基本条件。
改变“经济贫困、生态恶化、人口膨胀”恶性循环怪圈的门路在哪儿?
在深入实地调查研究后,胡锦涛创造性地提出在毕节地区建立以“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为主题的试验区。1988年6月9日,经贵州省委、省政府上报,国务院批准建立毕节试验区。
从此,毕节开始了今天被许多专家学者评价为“科学发展试验”的探索与实践。
时至今日,在20年的坚守与探索中,毕节试验区交出了一份什么样的答卷?
2008年8月20日至28日,在初秋的和煦阳光中,本刊赴毕节试验区调研组历时9天,在散落于乌蒙山区的一个个山村里,听父老乡亲们讲述毕节试验区20年来的变化故事。
相关热词搜索:毕节 答卷 交出 20年坚守与探索 毕节交出一份 怎样的答卷 20年坚守与探索 毕节交出一份怎样的答卷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