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环保投资项目【三个人的节能环保故事】
发布时间:2020-02-12 来源: 日记大全 点击:
一个大学生,一个政府机关公务员,一个企业管理者兼家庭主妇,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节能不仅仅是一项国家经济政策,还是一种科学的生活方式。甚至可以说,没有科学环保的生活,节能减排这棵大树就没有根深叶茂的土壤。
苏舟:我不是苦行僧
“不,我不是苦行僧!”
20岁的大三学生苏舟坐在我的对面,单纯、热情,带着一点青春的执拗。“苦行僧”是他的绰号。我们的谈话从这里开始。
“同学为什么这样叫你?”
“去年全班乘火车到泰山旅游,我带的开水没了,火车上的开水也没了,我坚持不买瓶装水,熬了一天――就是这样。”
这被同学们称为“水门事件”的故事,其实只是“苦行僧”名号诞生的一个触媒。早在一进大学,同学们就发现了苏舟的另类:不用纸巾,随身揣一块奶奶辈的布帕;不用一次性餐盒与一次性筷子,自备饭盒和勺子;不单洗一件衣服,总是凑够了三件再洗,漂过内衣的水再漂外衣;送同学的生日礼物不包装;买东西拒绝商家免费提供的塑料袋……
一开始苏舟很让人觉得另类。
一种观念总要有人先去倡导,一种方式总要有人先去践行,苏舟就是走在前面的那个人。当然,最初他是孤独甚至痛苦的。因为“另类”而被“边缘化”,他在男同学中几乎没有朋友,更重要的是,一个他甚是心仪的女同学拒绝了他的表达,捎带着讥讽。
可贵的是,除了在某些夜晚黯然神伤,这些都不具备阻止他继续前行的力量。
转机发生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自习时间,校长来到苏舟所在的班级,神情激动,举着一封信,问:“谁是苏舟同学?”
机敏的同学判断,苏舟有好事。反之则是“谁是苏舟”。
那是苏舟写给校长的绿色校园环保节能建议书,信中列举了学校现存的种种浪费污染现象,如校园观景灯过于密集,教室与试验室里白天也开着长明灯,洗衣房水龙头直径过大,食堂还在使用一次性餐具,夏天行政办公室空调温度过低……苏舟建议,减少观景灯密度,教室人走灯灭,白天尽量不开灯,洗衣房水龙头换成小口径,澡堂和开水房插卡计费,宿舍安装电表,食堂取缔一次性餐具,小卖部禁止使用塑料袋……
“同学们,这是多么可贵的绿色环保节能意识!我为我们有这样的同学感到骄傲……”
苏舟的位置空着,此刻,他正在校园后山拾捡垃圾,这是他每周必做的功课。
校长宣布,校长办公会将提交并讨论一系列整改措施,第一步是校园照明、用水、用电的节能改造。
校长责成苏舟所在班级收集和拍摄校园现存种种浪费和污染现象的照片,做一次展览;指定苏舟所在学院主办一次“绿色节能校园生活”的主题演讲比赛。
校长呼吁:“同学们,你们将是社会的领跑者,要让科学和文明在你们那里薪火相传。让我们都向苏舟同学学习,从节约每一度电、每一张纸、每一滴水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细节做起,从我做起!”
同学的目光纷纷投向那个空着的位置,而主角的缺席,似乎收到更好的效果。
苏舟因此由边缘而主流,且精英与先锋了。
2008年6月23日,美国迈阿密“市长会议”通过了一项逐步淘汰瓶装水的决议,瓶装水因其所使用的塑料容器与运输的能耗使得它在美国将成为历史名词。有同学与苏舟打趣:“这该也不是你的建议吧?”
在演讲活动的组织过程中,一位女同学成了苏舟的女朋友,很俗套的是,她就是曾经拒绝过苏舟的那位。我很“八卦”地问道:“你最喜欢苏舟什么?”
“有理想有行动,有激情有耐心。”
这样的“四有新人”谁不喜欢?
谭盈科: 像我这样的人再多一点就好了
谭盈科毫不谦虚地说:“像我这样的人再多一点就好了!”他留着板寸头,一身休闲服,开着一辆小排量的轿车,轿车和他彪悍的外形一点不相称。了解他身份的人,这样的感受就更深了。
30岁的谭盈科是政府公务员,妻子是某私企高管,年薪不菲。论经济实力,他该买一辆很有派头的车才是。“其实我连这一辆都不想买呢,如果不是家离单位太远的话。” 谭盈科坦白地说。
为什么?
油耗增加资源消耗,尾气增加环境污染。
很多人不以为然:你一个人不开车能节约多少能源减少多少尾气?
谭盈科:“所以说像我这样的人再多一点就好了。”
他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就从开车说起吧。买车是为了方便,比如上班节约时间。但谭盈科反而比没有车时起得更早了,回家时间也更晚。他的理由是,早出晚归避开上下班的高峰,避免在塞车中等待,能减少油耗和气体排放。道路通畅时匀速驾驶,不超车不猛刹车,也能减少油耗。夏天驾车不开空调,哪怕在高速路上,总是开窗降温。谭盈科的油费比别人要少很多。
谭盈科说,节能减排不光是国家的经济政策,也是人们的生活方式。节约环保如果不能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不能成为主流的生活方式,那么节能减排只能是一个空远的目标。
谭盈科曾因公分别到美国和日本学习过一年,他在美、日接触并接受了一种观念:“一种文明的进步、停滞或衰退,或者是人均能源消耗的增加、持平或减少;或者是能源开发利用效率的提高、持平或下降;或者是能源开发利用对环境和社会造成的冲击的减少、持平或增加。”他解释,这就是说,文明的果实结在能源的藤上。
海外归来,谭盈科将家里的电器全部换成节能型,节能灯、节能冰箱、节能洗衣机,回收利用空调冷凝水拖地冲厕,垃圾分类整理。
在单位,谭盈科也身体力行采用各种节能措施,纸张双面打印,复印机用时才开机,饮水机水开后立即关闭电源,关闭电脑主机同时关掉显示器电源,楼道灯换成声控灯,夏天空调不低于26度,冬天不高于20度,办公用纸使用再生纸张……
谭盈科的举动最初让同事很不适应,甚至有人说他“作秀”。时间长了,却也纷纷被他带动起来:有的同事放弃了自驾车上班,改坐公交,甚至走路上班;有的同事将家中电器换成节能型……
现在,谭盈科的同事们都习惯了不使用一次性办公用品,4楼以下不乘坐电梯,白天尽量不开灯,人走灯灭,公务出行尽量拼车,不用高压清洁水冲洗车辆……
谭盈科说,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可惜节能环保的观念尚未深入人心。有人视铺张浪费为“有面子”,车小一点就觉得“跌身份”。崇尚节约、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还受到很多积习的阻挠。
所以他骄傲地说:“像我这样的人再多一点就好了,一批人带动一批人,我们这个社会是不是很快就能呈现出新的面貌?”
谭盈科的眼中闪烁着热情急切的光芒。
欧美美:我在意的不是水费,是水
全中国人都在叫嚷保姆难找,40岁的欧美美也在此列,但她得不到一点同情,因为每个保姆都是满怀希望来到她家,最后均怨怅而去――非是工资低待遇差,而是因为女主人太抠。
欧美美的家庭属于保姆喜欢的那一类:既没有行动不便的老人,也没有嗷嗷待哺的婴孩,儿子在外省上大学,家中就夫妻两个。因为工作紧张,欧美美需要一个住家保姆帮助煮饭和打扫卫生。做完两项工作,看电视或是逛街,一切自便。欧美美还承诺,干满一年,可以帮助对方在自己所在企业下属公司谋一个合同工的工作机会。
迈进她家家门的那一刻,保姆的心情都是欣喜的。然而就在上卫生间的时候,立刻发现这个家与别的家庭的明显差异――卫生间没有冲水或是抽水设施,只有一个庞然大桶,桶里浮着一个瓢。水不很清澈,像是漂过衣服。水桶边上是一台老式双缸洗衣机,排水管直接通向水桶。
女主人温和地介绍:“上完厕所用瓢舀水冲冲,一瓢就够了。”
保姆无一不装假无意地问道:“你们家怎么不用全自动洗衣机,脏的进去干净的出来,不用人动手,多方便呀!”
女主人答:“这种洗衣机用水可以控制,洗了小件再洗大件,最后把水收集起来冲厕所,挺节约的。”
接下来保姆还发现,这个家庭没有饮水机,喝水要用壶烧;没有一次性杯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水杯;没有空调只有电扇,电扇也只有一台,扇子倒有3把。最不能接受的是,没有淋浴设备,洗澡用盆装着水一把一把地擦洗。
保姆的切身感受是,这个家庭看起来事儿不多,实则相当麻烦――洗衣服要拧;喝水要烧;垃圾要分类整理;淘米水要收集起来浇花;煮饭用热水,提前15分钟把米泡上;洗菜水最后一道留着洗碗,洗碗水最后一道留着冲厕所;看电视声音不要太大,看完立刻把插头拔下;买菜要拎个篮子……
难道欧美美的家庭经济条件很差吗?保姆很快探到底细,男主人是私营企业主,女主人是企业中层管理人员。
保姆迂回地在男主人面前建议:装个莲蓬头嘛,你们工作了一天,回家冲冲多放松呀。
男主人笑笑:“你欧姐节约惯了,这样倒是可以省不少水。”
什么节约,就是抠门!
每个保姆都干不长。换上三五个,欧美美在家政公司的名声就不好了,保姆们传颂着她家的经典事迹――用旧衣服做拖把,相约都不去她家“过苦日子”。
这一天,欧美美又打电话到家政公司找保姆,公司经理委婉地说:“你们家的生活质量是否太低了?你这种情况在我们这里确实不太好找人。”
欧美美:“我们家的生活质量怎么低了?”
负责人:“比如你们家用水。其实,现在水费也不贵。”
欧美美:“我在乎的不是水费,是水。”
对方语塞。
这不表示问题能够解决。欧美美很纳闷,节约环保的生活方式怎么就成了“过苦日子”呢?
在朋友的帮助下,又一个保姆走进欧美美家,她将愠然离去还是融入女主人的生活,答案尚未揭晓。
相关热词搜索:三个人 节能 环保 三个人的节能环保故事 节能环保小故事 节能环保的故事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