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的精准扶贫研究

发布时间:2019-08-26 来源: 日记大全 点击:


  摘要:精准扶贫是我国新时期扶贫战略思想之一,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所在,而民族地区精准扶贫工作是国家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临夏回族自治州为例,分析临夏州中药材产业扶贫实践情况,提出民族地区在中药材特色产业扶贫过程中存在产业化水平不高、技术人才匮乏和中药材价格波动大三个方面的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从打造民族特色中药品牌、建立特色产业扶贫综合体和建立产业分类动态预警机制并精准保护扶贫结果这三方面给出了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精准扶贫可能的路径选择,以期为精准扶贫工作提供参考,达到脱贫致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关键词:精准扶贫;中药材;特色产业;民族地区;临夏回族自治州
  一、前言
  党的十六大明确了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十七大阐释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十八大以来则明确提出了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特别是十八届五中全会郑重确立“精准扶贫”理念,提出把“精准扶贫”作为实现“十三五”规划的重要内容。在会见基层民族团结优秀代表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全面深入阐述了加快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提出确保民族地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新时期深入推进民族地区加快科学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实行扶贫政策以来,我国经济水平整体有了提升,但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一些地区经济发展比较缓慢,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统计监测报告(2011)》显示,2010年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达到80.1%,比2000年提高20.5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高2.05个百分点。但是主要民族地区所在的西部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程度只有71.4%,位于四大区域实现程度最低,同时也是近十年来年均增长速度最低的区域。
  当前,我国正处于建设“十三五”规划的关键阶段,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实现2020年总目标的重要部分,而精准扶贫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根本需要,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最艰巨、最繁杂、最重要的任务。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民族地区扶贫开发工作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
  在精准扶贫提出后,《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将特色产业增收工作列为实施扶贫开发十项重点工作之一,“十三五”规划也将特色产业扶贫划入脱贫攻坚重点工程,民族地区特色产业成为精准扶贫的重要内容。
  关于精准扶贫与民族地区特色产业这两者的概念,前人学者的总结各有不同,这里我们主要指出其一般定义。民族地区特色产业是在少数民族地区一定区域范围内,以特色产品、特色资源(包括自然资源、社会资源)为基础,以现代工业、农业技术为依托,以市场经济运作方式为手段,围绕特色产品、特色资源进行综合开发而形成的区别于其他传统产业,经济效益较高,发展前景广阔,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的特色产品的产业体系[1]。其具有不可替代性、地域性、民族文化性、可持续发展性和竞争性的特征;而精准扶贫是粗放扶贫的对称,指针对不同地区、不同人口的贫困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2]。精准扶贫的核心内容是做到“真扶贫、扶真贫”,“探真贫、访最贫”。其要求扶贫政策和措施要针对真正的贫困地区和家庭,通过将扶贫资源对准贫困对象,对贫困人口有针对性的帮扶,从根本上消除导致贫困的各种因素和障碍,减少贫困人口或消除贫困,达到可持续脱贫致富、提高生活质量的目标。
  精准扶贫结合民族地区的具体情况,利用当地特色产业进行精准扶贫,完成从简单的“输血”到自己“造血”的转变,这样有助于振兴民族地区经济,促进民族地区的快速发展,实现各民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走向共同富裕的远大目标。
  基于以上研究背景、概念和意义,本文从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着手,以临夏州中药材产业为例,对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精准扶贫的路径进行探索,以期为后来的专家,学者提供参考。
  二、临夏州中药材产业扶贫实践情况
  (一)临夏回族自治州基本情况
  临夏回族自治州(简称临夏州)是中国两大回族自治州之一,1956年11月设立。临夏州位于黄河上游,东临定西市,西倚青海省,南靠甘南藏族自治州,北濒兰州市,是甘肃西南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和汉藏贸易枢纽。截至2012年,临夏州幅员面积为8169平方公里,下辖1市5县2民族县;总人口为215.02万人。
  临夏州地形复杂,自然气候变化多样,七分之二的耕地分布在高寒阴湿、干旱和二阴地区,具有特殊的光热、水、气、土地等资源,尤其是临夏州的康乐县、积石山县、和政县和临夏县的一部分地区,种植粮食作物成本高、产量不稳,但此地貌十分适宜中药材的种植。
  (二)临夏州中药材发展现状
  1.种植面积和品种。据调查,2008年临夏州中药材种植面积为0.19万hm2,涉及20個乡、160个行政村、农户数19 000户;2009年临夏州中药材种植面积为0.32万hm2,涉及25个乡、200个行政村、农户数2400户;到2012年临夏州中药材种植面积扩大到0.65万hm2,涉及38个乡、350个行政村、农户数41 000户。种植的中药材品种主要有当归、党参、柴胡、甘草、黄蔑等。
  2.种子及种苗来源。种子和种苗主要由外地公司和企业提供,其次是农户自留种,还有一些群众从不正当渠道自购,同品种或种苗在不同乡镇之间由于来源渠道、供货时间不同,价格也有较大的悬殊。
  3.产业化运作情况。随着中药材的发展,临夏州相继成立了一些中药材合作社由合作社运作找销路的方式发展中药材,合作社通过固定的渠道,与外地企业签订销售合同。这些经济合作组织对促进中药材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未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关热词搜索:精准 扶贫 特色产业 民族地区 研究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