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人才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19-08-20 来源: 日记大全 点击:
[摘要] 信息化人才是信息社会与企业建设的关键因素,本文根据信息化人才的特点与指标设立原则,建立了层级评价模型,为信息化人才的培养提供依据。
[关键词] 信息化人才 评价
当今时代,一个国家能否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根本的决定因素不是资金的多少和自然资源的贫富,而是取决于富有创造能力和应用能力的人才的数量和质量。竞争的焦点是在人才的培养上。信息化是推动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在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现代化发展进程中,信息化人才作为发展信息化的“第一资源”,在信息化建设中发挥着基础性、战略性和决定性作用[1]。所以,把握信息化人才培养评价取向,构建一个科学的创新型实用人才培养评价体系,营造一种创新的人才培养环境氛围,成为加强企业发展的必要动力。
一、信息化人才的特点
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对“信息化人才”的定义也在创新。信息化人才不同于其他产业的人才,有其自身成长的路径与发展特点。通过对于信息化人才的界定,可以总结出其具有如下特点。
1.生命周期短暂
信息产业发展快,技术更新更快,这就要求信息化人才必须随时发现信息化领域的最新知识和信息,及时发现新情况、新的知识需求,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以适应信息技术的变化,避免被信息技术进步的步伐淘汰。但是相当比例的信息化人才不能够坚持终生学习,来维持住其持续创造价值的能力,而转入其他竞争较弱,行业入门槛较低的行业,相对于其他行业的人才来说,信息化人才的生命周期短暂。
2.忠诚度较差
信息时代技术竞争的加剧导致信息对于人才竞争也更加强烈,信息化人才是当今信息社会最稀缺、最渴望获得的专业技术人才,对于信息化人才有迫切需求的单位会不停地以各种优厚待遇和条件去吸引其他单位的信息化人才来本单位工作,同时信息化人才的流动也为信息化人才本身更新知识提供了技术平台,这也就导致信息化人才相对于其他行业人才的单位服务周期短,流动性强。
3.较强的学习能力与综合运用能力
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迫使信息化人才只有通过不断更新自己的信息技术知识,才能胜任信息技术岗位的职责,具有较强的技术竞争能力。同时信息化的推广与普及涉及到信息社会的方方面面,在信息化的进程中必然要涉及到其他行业的专业知识,信息化人才必须做到既懂信息化技术、又了解行业的专业知识,并且还要具有将行业专业知识与信息技术综合应用的能力。
二、信息化人才评价指标设立的原则
1.灵敏性
要求指标体系能准确敏感地反映信息人才的工作状态及工作业绩,及时反映信息人才的真实状态。因为不同的信息人才从事的信息工作不同,这就要求评价指标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能反映其最本质、最重要的表现。
2.可测性
要求评价指标都能用精确的数值表现,包括可直接通过统计调查获取的客观存在的指标以及通过评分方法求得的主观指标。但是有些指标不能用准确的数据来描述和表达,可以定性地加以阐述,从而全面反映信息人才的现状和趋势。
3.动态性
信息人才的产出过程是动态的,他们的研究领域处于不断地被确定、推翻、再次确定的发展过程,所以信息人才评价的相关信息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特别是一些从事基础信息理论研究或在科技前沿领域研究探索的信息人才,由于其所从事的科研工作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的特点,其才华和业绩在短期内很难充分展现出来。
三、建立信息化人才评价体系的措施
1.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
近年来国内对人才评价标准体系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如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渚海英等建立了引进人才学术评价指标体系,河海大学的李红光用AHP法构建了高层次人才指标体系[2],等等。这些成果都有较强的参考价值。笔者认为,由于国内外环境和信息化人才的特殊性,单一的细化测评量表在实际操作中往往不能达到选拔和考核人才的目的,应结合信息化人才的特点,制定分级指标,如下表。
2.完善信息化人才评价的配套制度环境
信息化人才评价机制应该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贯穿于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每一个环节中,同时又具有其相对独立性。评价机制只有与引进制度、培养制度、激励制度、考核制度形成有效联动时,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信息化人才培养工作中,应进一步完善信息化人才的引进、培养、使用相关的配套制度,并与信息化人才评价工作有机结合,从而建立起系统的高信息化人才评价机制。构建信息化人才的评价机制,还需要有良好的文化环境。首先,在决策者层面,应充分认识到构建评价机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树立以发展为本的评价理念。成立专门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对构建系统性的评价机制予以政策上的指导和支持。其次,要拓宽信息化人才评价渠道,注重群众民主监督,坚持组织、群众和专家相结合。
总之,为了对信息化人才进行科学和公正评价,必须掌握更多的适用的信息,并确定必要的标准和规范来科学考察其能力、业绩,从而保证专业技术人才评价工作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敏芬:我国信息化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情报,2005,(11):30~34
[2]李光红杨晨:高层次人才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24(4):186~189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