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农村信用社员工的人事管理工作

发布时间:2019-08-16 来源: 日记大全 点击:


  当前,随着农村信用社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以效益为中心的运作机制确立后,以企业身份参与市场竞争。而优胜劣汰是市场竞争的规则,再加上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形势所带来的影响,农村信用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农村信用社虽然制定了一系列制度、对策去解决经营效益不高、资产质量较差、风险程度较高等问题,但是,如何使制度得以落实、对策得以实施,人是最重要的因素。如何充分发挥广大员工的积极性,使员工与农村信用社形成唇齿相依、唇亡齿寒的命运共同体,是农村信用社在市场竞争中“搏浪”取胜,从根本上走出经营困境,达到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成为新形势下农村金融主力军目的的关键。
  健全激励机制,营造农村信用社与员工命运捆绑共同发展的良好氛围
  众所周知,人的本性之一,就是有着一种满足自己需要的欲望。一旦需要有了明确的目标,就会立即转化为动机,从而激发自身去行动。所以说需要是人的行为之源,是人的积极性的基础和原动力,也是激励的依据。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于 1943 年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同样适用于农村信用社激发员工工作热情,从而促进农村信用社健康稳定发展。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包括两个方面。首先,他把人类多种多样的需要,按照它们上下间的依存程度,概括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等5个层次,这5个层次构成了人类的需要体系。人的需要结构,不仅有层次性,而且还具有递升性、主导性、差异性和例外性。当前我国农村信用社员工的收入在本地还过得去,可以说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得了基本的满足。因此需把农村信用社员工的价值需求取向导向更高的层次,使员工自愿地将自己的命运与农村信用社的发展捆在一起,形成高层次的命运共同体。这涉及到众多因素,而健全激励机制是其中重要因素。
  一、实施精神激励,培育农村信用社精神。农村信用社精神是“农村信用社之魂”。农村信用社精神可以使农村信用社产生一种内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激励员工群体释放深层能量,在振兴农村信用社过程中产生新的创业追求。因此,农村信用社要充分发挥党、团、工、青、妇机构健全的优势,在日常工作中注重培育和提炼具有农村信用社特色的农村信用社精神。首先,运用目标激励,树立农村信用社精神。农村信用社的经营者,要把农村信用社的效益目标与员工的利益目标联系起来,形成目标双向激励,使员工自觉地将自己的利益目标同农村信用社的效益目标挂钩,从而充分发挥和调动工作积极性。其次,深化思想启迪,振奋农村信用社精神。农村信用社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不断宣传、精心培育农村信用社精神,使之深入员工内心,得到广泛认可和接受,并体现在具体行动中,不断丰富农村信用社精神的内涵,振奋农村信用社精神。第三,要通过典型引路,强化农村信用社精神。先进模范人物是农村信用社精神的杰出代表,农村信用社要调动一切手段,大力宣扬先进模范人物的事迹和奉献精神,让他们的精神植根于广大员工心中,鞭策、激励、影响和带动每位员工,使每個员工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共同推动农村信用社精神向深度和广度发展。第四,塑造文化氛围,渲染农村信用社精神。农村信用社要通过农村信用社文化的“硬件建设”如修缮、美化工作环境,改善员工学习生活条件,开展健康有益的文化体育活动等,促使员工感受、领略到农村信用社大家庭的多姿多彩,陶冶情操,提高自身素质,滋养农村信用社精神,进而在农村信用社员工中形成共同的使命感和归属感,上下一致的群体意识、和谐协调的内部关系,使整个农村信用社成为一个团结奋进的命运共同体。
  二、以改革为动力,实施竞争激励。农村信用社应将现行的干部人事制度和劳动用工制度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相适应,与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大势相适应,引入“人人是人才,赛马不相马”的选才理念,对各级各类管理人员实行聘任制,定目标、定责任,员工凭技术和敬业精神竞争上岗,对不能胜任岗位工作或严重违反劳动纪律的,实行内部待业或予以辞退。另外,还要改革分配制度,拉开在岗与不在岗,以及不同岗位之间的收入差距,激励员工敬业爱岗,甘于吃苦,争创一流。
  三、尊重信任员工,实施情感激励。农村信用社经营者必须以真心地关怀、尊重和信任感化员工,通过尊重和满足员工个人需要和正当要求,关怀员工个人的政治进步、经济利益和生活疾苦,信任和支持员工的工作,进而激发其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自觉地与农村信用社捆在一起,形成牢固的共同发展体。
  四、实行培训激励机制。从员工角度来看,学习提高是人的天性,员工不仅重视工作的完成,而且也越来越看重从工作中可以学习到哪些新知识、新技巧,是否可以使自己逐步增值,适应时代进步及农村信用社发展的需要。每个人都希望能有机会进修培训。通过培训可以使员工获得发展,满足员工自我实现的需要。从内部人力资源的利用看,人力资源的培训开发不仅能够更经济、更可靠地获得人才,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的质量,而且培训开发还能够有效地激励员工,能够培养员工对企业产生持久的归属感及对企业忠诚。所以,农村信用社必须建立一套公平、良好的培训机制,提供灵活的培训方式,增加员工的学习机会,为员工提供一个自我发展和提高的平台,使员工的个人价值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和尊重,调动员工积极性。
  切实推行“人本”管理,加强农村信用社与员工在命运共同体形成中的互动关系
  从人本角度来说,法人代表是农村信用社最高领导人,相当程度上直接代表着单位,对单位举足轻重。管理者是人,被管理者也是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处理得当与否,直接关系着命运共同体的培育和形成。从政治层面上讲,抽象意义的“主人翁”,与产权意义、利益分配上的具体“当家人”之间有一种互动关系,要使二者结成命运共同体,管理者必须想方设法与被管理者融洽相处,并把被管理者的积极性、潜在的对农村信用社的归属感充分调动起来。
  为此,经营者首先要转变经营观念和作风,摆正主人与公仆关系,积极营造一种有利于命运共同体形成的民主环境,摒弃陈旧观念,增加重大事件的透明度,定期不定期向员工通报农村信用社运行情况、存在问题及近远期工作目标,让员工了解农村信用社,掌握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事情,如有关信用社改革方案、措施、进展,工资调整等问题,经常收集员工的合理化建议,并融入农村信用社的重大决策中,使每个员工感受到自己为农村信用社着想而提出的合理化建议被肯定和接受的愉悦,从而进一步自觉主动地将自己的工作与农村信用社的发展融合起来,自觉服从管理者倡导的价值标准,自觉遵守组织原则和行为准则,真心实意地为农村信用社生存和发展出谋献策。只有在这个融洽的环境里,员工才能找准自己存在的价值,并坚定地与农村信用社团结起来,凝聚起来,形成一个牢不可分、相依而存的命运共同体。
  同时,管理者作为农村信用社的代表,可以做一些有利于员工形成共同价值追求的事情来融洽二者之间的关系。一是管理者要用自身的观念、素质、言行去影响被管理者,如信用社主任可用自己的言行、爱国精神去激发员工的爱国、爱社精神,用自己的道德观念和自己的职权去倡导员工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二是真诚地关心员工,尽量满足员工的合理需求,关心员工的冷暖,积极主动为员工排忧解难,让员工感受到农村信用社这个“大家庭”给予的温暖,从而增强员工对农村信用社目标和价值标准在思想上的认同性和实际工作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呼唤出员工的权利感和责任感,诱发出员工的首创精神。三是尊重每个员工的价值和贡献,为员工提供创造性劳动的条件和机会,使他们不断得到提高,发挥自己的聪明才干,做出贡献,实现自我价值。四是管理者应注意把农村信用社的利益分配机制同情感管理机制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共同价值观念的形成和导向作用,使员工形成“农村信用社创益我受益,我为农村信用社增效益”的心态,以忠诚的奉献精神来报答农村信用社,与农村信用社同舟共济,目标共创,难关共渡,以此最大程度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作者单位:广东肇庆高要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相关热词搜索:管理工作 农村信用社 如何做好 人事 员工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