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发布时间:2019-08-11 来源: 日记大全 点击: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大会,正式推出490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这在国内是第一次,在国际上也是第一次。这是教育部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努力写好高等教育奋进之笔的一项重要举措。目的是进一步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推进我国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深入发展,推动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变轨超车”,提高教育质量、推进教育公平,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近年来,由教育部大力推动的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取得显著成效。这些成绩的取得,凝聚了全国高校和广大教师的心血与智慧,得到了各地教育行政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力量的鼎力支持,特别是有一批有远见卓识的高水平大学的校长、一大批院士、一大批教学名师亲力亲为、引领带动,作出了积极贡献。下面,我就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讲三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看大势:认清新时代高等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政治论断,明确了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也指明了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时代坐标。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中,高等教育的地位日益重要,作用日益凸显。
第一,强国建设呼唤高质量的高等教育。党的十九大提出,到2035年,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这一目标,正像总书记深刻论述的那样,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这意味着高等教育的地位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高等教育的目标更高了、任务更硬了、时间也更紧迫了。我们必须按照党的十九大对教育事业的总体部署,扎根中国大地、服务国家战略,加快教育现代化步伐,以更大的力度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创新,通过输送高质量人才和输出高水平成果,为现代化强国建设提供引领和支撑保障。
第二,人民需求期待高质量的高等教育。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后大众化阶段,即将迈入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开始成为每个人职业生涯的“基础教育”。从整体上看,我们的高等教育与人民群众的期待相比还有距离,还不能充分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对优质多样高等教育的需求。因此,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就要提供更多有选择的高等教育,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多样化需求,为每个学生提供人生出彩的机会;就要提供更高质量的高等教育,让学生学有所获,实现更好的就业;就要提供更有特色的高等教育,不断探索富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不能用一个版本克隆所有的大学;就要提供更加公平的高等教育,以人民为中心,让更多的学生能够享受到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成果和红利。
第三,国际竞争需要高质量的高等教育。当前,中国正在大踏步地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我国高等教育也开始冲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第一方阵,开始与国际高等教育最新发展同频共振。追赶与超越、借鉴与自主、跟跑与领跑交织交融,世界高等教育开始倾听中国的声音,开始融入中国的元素。我们必须扎根中国、融通中外,立足时代、面向未来,坚定不移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不断增强我国高等教育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二、看趋势:认清新科技革命引发高等教育的深刻变革
进入21世纪,以信息技术发展为牵引的新科技革命加速演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随着信息技术和人类生产生活交汇融合,互联网快速普及,全球数据呈现爆发增长、海量集聚的特点,对经济发展、社会治理、国家管理、人民生活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我们要认真研究新科技革命已经和将要引发的高等教育的深刻变革,主动应对。
新科技革命将催生经济社会的重大变革。今天,我们面临的是以信息技术为代表,包括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航空航天、海洋技术等在内的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已经深刻影响到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推動了新一代产业和新业态的异军突起。本世纪初,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任何知识学习的设想,到今天已经成为现实,不过才十多年的时间。而信息技术本身还在不断发展,从互联网到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再到虚拟仿真技术、人工智能,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信息技术的渗透力、穿透力无比强大,近年来无数的实践证明,无论哪个领域忽略或拒绝信息技术的融入,都可能是毁灭性的,而各领域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发展,已经产生了极大的融合效应与发展空间。
信息时代将催生教育的深刻变革。当今人类知识呈几何速度增长,大学不仅要关注教什么、怎么教,而更应该关注学生怎么学、学到什么、学得怎样、怎样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这就是大学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体现在理念上,更要落实在行动上。我们的大学教师都要认真研究这个问题,我们教的东西,是不是学生想要的?我们的教法,是不是学生能够接受的?我们今天的教学,是不是有利于学生长远的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人们获取知识的手段变得更迅捷,获取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得到更大拓展,现在的大学生都是互联网的“原住民”,他们对互联网有一种天然的亲切感,从互联网上得到的信息更能为他们所接受。因此,利用信息技术的手段和方法改造教学,是实现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对大学和每位教师的重大考验与挑战。
慕课正在成为世界各国争夺教育主导权、话语权的重要阵地和焦点领域,并日益成为争夺教育对象、进行价值输出的重要载体。弯道超车是在体制内跑,变轨超车是开辟新路径,是革命性变化。网上来云里去,我们就是要用 “互联网+”、虚拟仿真、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推动大学教学的“变轨超车”,从形式的改变转变为方法的变革,从技术辅助手段转变为交织交融,从简单结合物理变化转变为深度融合化学反应,把线上线下教育深度融合变成一种真正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技术、教学方式、教学模式的变革,不仅关注课堂教学,也要关注实践教学,掀起一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变轨超车。
三、看态势:认清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形势与任务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