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视域下“安全第一”的教育学思考
发布时间:2019-08-09 来源: 日记大全 点击:
摘 要 “安全”意在风险世界中寻求人身心的和谐统一,“第一”的功利化倾向将学校管理“安全”置于排斥风险的真空之中,从而导致“安全”本意的割裂与教育目的的异化。坚持回头即岸式的教育内省,保持与教育功利的适度紧张是为当下所趋。
关键词 风险 安全第一 教育目的
一、基本概念
1.安全
在古汉语中,“安”者,静也;“全”者,完也。作为复合词,“安全”所表达的是古人对人的自我存在状态的一种期望与描述,即“心”的平静和“身”的无损。英语中的“safety”(安全)表达的也是一种状态(state),即“远离危险的威胁而处于不受伤害的状态”(notbeing dangerous or in danger),引申意为“平安地带”。由此,我们可以将“安全”界定为:主体在认识和改造客体的社会生产实践中,为规避风险,保全自我而追求的主客体之间的确定性关系。它表现为“免于恐惧、紧张的充盈心理,必要的技术与工具保障,源于经验反馈的伦理道德规范以及促进社会发展的社会建制”[1]。就其本质而言,“安全”是主体对自我生存环境的主导性把握,具有动态性、预期性和可控性,其内涵有三:(1)与风险的彼此共生性,无风险,即无安全;(2)实践主体自我身心的和谐统一,“心燥”“身损”是为紧张;(3)实践主体与环境间的圆融无碍,“胜天”“畏天”不足为道。
2.安全第一
“安全第一”即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必须在符合物质条件和工作程序的环境下进行,将危险与有害因素消除或置于可控制之下,防止人身伤亡、财产损失及环境污染等破坏性结果的发生,从而在根本上促进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其内涵有四:(1)“安全第一”是一种生产理念,强调有序、高效生产的保障性前提不容忽视,“第一”不是等第序数的限定,而是基于成本收益的比较,从风险防范层面对“安全”重要性的描述。换言之,“安全第一”并不绝然排斥或否定特殊环境下的“风险性”生产。(2)“安全第一”是一种生产价值取向,体现出对生产者作为“人”的尊重。(3)“安全第一”在实践内容上更多指向于物质产品生产的整个环节与过程,具有循环往复的周期性。(4)“安全第一”可以分解为“量化”的、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控制性的生产流程。
二、“安全第一”的教育适切性辨析
1.“安全第一”的教育适切性
(1)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人”是教育的本体性前提
教育既非先天之物,亦非神灵恩赐,更不是动物本能,而是人之生命所特有的、永恒的自我改造。其中,改造的现实场域是人的世界;改造的方式与内容是人的社会劳动;改造的对象是人本身;改造的目标是人的种生命与类生命之间的和合统一。人是社会生产实践中最活跃、最具能动性和革命性的因素,是任何教育实践得以施行的本体性前提。缺失“人”的所谓“教育”无非是神灵的荣光和动物的遗传。
(2)按部就班的程式化流程——教育目的的可分解性
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总体要求,是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质量规格。無论广义的期望和规定,还是狭义的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目标,教育目的都可以在教育规律的约束情境下被渐次分解为不同维度的单元组合,并以其各自不同的场域规则在殊途同归中达到教育目的的整体实现。学校教育的产生与发展即是对可分解性教育目的的有效实现做出的制度化安排。
2.“安全第一”的教育非适切性
(1)教育育人本真的不可逾越性
教育虽然具有社会生产性,但是与有形物质产品的社会生产相比,教育具有鲜明的无法用数量进行限定的属人性。教育不仅要授“谋食之技”于教育对象,满足其以“物”的方式在世界中的自然性存在;而且更重要的是将“谋心之术”内化于教育对象,满足其以“神”的方式在世界中的社会性存在。总之,教育对象通过教育既要“活命”,还要“活人”。“活命”而不“活人”的教育是“坐监”式的奴化教育;“活人”而不“活命”的教育是“温柔”的吃人教育。对此,鲁迅先生在《老调子已经唱完》一文中有非常犀利的讽喻:坐监是实在最安稳。但是,坐监却独独少一件事,这就是:自由。
(2)教育风险于人的发展必要性
风险是一个现代性范畴,用以描述“给人的存在和发展带来挑战乃至威胁的各种不确定性,以及对这种不确定性的不可预知性”[2]。它是“主体理性与欲望之间的权衡与博弈的结果,是人为了满足自身的欲望并对理性的过度自信和怂恿而带来的副产品”[3]。教育风险即是教育实践中可以用概率度量的不确定性,其在根本上源于人的发展的复杂性,是一个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可能性与选择性、共性与个性相统一、生活与生长并进且充满无尽风险的开放性过程。正如德国哲学家马·舍勒(MaxScheler)所言:“人就是能无限制地向世界开放的X。”[4]而“风险对于人之存在的意义,就是在有风险的创造活动中实现自身的存在和发展,风险是人展现自身存在的方式”[2]。因风险存在的确定性而“痛哭回返”的人生沮丧或放弃是对人存在价值与意义的迷失。人类历史上出现的自我保全的禁欲主义和自我满足的纵欲主义,都是风险情境下对人的发展的割裂和异化。
三、“安全第一”教育适切性的异化表现与原因
依“安全”本义,“安全第一”是一个多维、立体认可风险的概念表述,其涵盖人的心理、生理与环境三个维度,而不是仅限于生理安全本身。但是在当前的学校管理中,“安全第一”已被简约为排斥风险的一维、平面概念,“安全第一”即人身安全第一,除此无它。
1.表现
(1)一票否决制
即在群体投票的决策中,只要出现一个反对声音,该项决策就不能通过,它体现了绝对民主理念下的全体一致原则。一票否决制因管理成本低、收益高的科层优势使其成为政府管理模式选择上的主动偏好,并因政府的权威性而被广泛应用于社会治理层面的诸多领域。在学校管理中,“一”是数量上的绝对限定,指校园管理中的任何一个安全事故,尤其是校园的学生人身安全属于零容忍。“否决”是性质上的绝对判断,指向于学校教育者的职务晋升、政绩优劣、机会有无及单位个人评优等绩效考核。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