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素质教育改革考试方式
发布时间:2019-08-08 来源: 日记大全 点击:
[摘 要]高校课程考试是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它不仅要完成对学生经历一个教学过程后学习程度的评价任务,而且还要检查教师的教学效果与水平,诊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反馈教与学过程中的各种信息,对学生学习起到重要的激励作用,是教学工作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文章针对我校现行课程考试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借鉴国内外高校考试方面的成功做法和经验的基础上,以经济类课程为例,提出了课程考试改革的几点设想。
[关键词]素质教育 考试方式 改革
作者简介:夏丽萍(1972年4月-),女,江苏滨海人,盐城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剧,知识经济的已见端倪,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在为高等学校的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对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高等学校纷纷结合自身特点,与时俱进,开展了一系列行之有效、影响深远的教育教学改革活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这一时期,我校也明确了“培养高质量的应用性人才”的根本目标,通过各种措施和途径,不断深化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管理等方面的改革,大力加强专业、课程、实验室、教师队伍、学风教风等教学基本建设,使学校的教学工作各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在这些成绩的背后,我们也深刻的认识到一些与教学改革趋势不相适应的现象,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不深入,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创新能力欠缺,教学效果不明显等。在分析造成这些现象原因的过程中,传统的不合理的考试制度,作为制约教学改革的瓶颈因素逐渐凸现出来。
一、现行课程考试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课程考核是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它不仅要体现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目标,而且要反映课程的性质与要求。就其本质而言,考试是一种有目的、有对象的考核和检测手段,它通过问题的提出、解答以及对答案的评判,达到对个体科学和真实的判断。
而目前我校绝大部分课程的考核仍然是沿袭传统教育观念下的单一知识评价工具,片面强调考试的结果和评判,偏离了素质教育的目标,不能正确地反映课程性质要求和人才培养的要求,使得现行考试中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对考试的功能存在认识误区。考试的主要功能包括:评价功能、督促功能、反馈功能和导向功能。考试的基本功能是评价功能,同时,督促、导向功能也是考试的一项重要功能。以现代教育理念看,课程考试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评价教学效果,更重要的是要督促、引导学生学习。只有这样,课程考试才能真正成为促进学生知识和能力增长的有效工具。但目前高校考试中普遍存在着“重评价、轻导向”的认识误区,比如要求阅卷教师严格按照标准答案中的步骤给分,考试分数要符合正态分布等等,结果造成教师只注重评价成绩,不注重改进教学;学生忙于应付考试,不注重能力和素质的提高。
(二)考试内容不尽合理。考试内容局限于教材中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缺乏对学生知识、能力与素质的综合考察,记忆性成份所占比重过大,造成普遍存在的“划范围、圈重点”。考试题型中,客观性试题比例大,综合性思考题、分析论述题少,使得考试成为对死记硬背的一种鼓励,很不利于学生思维、分析、综合能力的培养和创新精神的形成。而且有的专业课程已建立的题库多年不变,不能反映学科理论的最新发展,也不能客观评价学生的学习质量。
(三)考试方式单一。现行考试方式以闭卷和开卷考试为主,而对于开卷、半开卷半闭卷、口试、操作考试、演示考试及笔试与面试相结合等考试形式采用较少,注重笔试,理论考核内容多,实践能力考核内容少,缺乏对学习过程的考核。即使有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两个部分,考试成绩一般也占总成绩的70%以上,平时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30%以下,造成了学生中普遍存在“平时松、考前紧、考后忘”的现象。这种平时松、考前紧、考后忘的现象,不利于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素质的提高,不利于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还有可能滋长投机心理和浮躁作风。同时,仅仅通过一张试卷很难涵盖全部教学内容,考试知识覆盖面窄,考察点代表性差。因此,以这样的成绩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是不科学、不公正的,也很难据此评价教学效果。
(四)考试管理不严。目前,虽然高等院校都在不断加强考试管理,但考试管理的受重视程度仍不够,管理随意性较大,缺乏统一有效的制度。即使制定了一定的制度也大多流于形式,没有相应的监督机制,从而导致有制度也难以得到贯彻和实施。比如,很多课程任课教师从出题、阅卷到登录分数包干,或者是虽推行了教考分离,但制度落实不到位,这就严重降低了考试的公正性与科学性。另外,考试作弊现象屡禁不止,补考、缓考制度管理也不够严格。这些都严重地影响了考试功能的正常发挥和教育目的的完全实现,破坏了正常的教学秩序,破坏了良好的学风、校风的建设,严重影响了高校的教学质量。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考试作为教学的指挥棒,不合理的考试制度并未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反而束缚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限制了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制约着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因此,必须改革不合理的考试制度与方法,重视和大力推进有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和创新精神形成的考试内容和方法的改革。
二、西方发达国家考试方面的成功做法
一定的考试内容和方式是受相应的教育理念所支配的。西方发达国家在教育理念和考试方面很值得我们借鉴吸取。
在美国,十分注重教学过程中的考核。通常采用教师提前布置讨论题目,课堂教学有赖于参与式教学,教学不重视是否有正确答案,每个题目由学生分析、讨论甚至争辩,学生参与的质量决定着考分的25%~50%。学校还经常把学生置于实践环境中,使他们不得不绞尽脑汁用学过的理论和经验,弄懂他们不熟悉或不明白的问题,强迫自己不断向智力和能力的极限挑战,形成一种面向实践的定势,这种教育有利于学以致用,锻炼学生思想的敏锐性。学生为了能争取抒发自己独到的见解,往往互不相让,这种激烈竞争的环境锻炼出学生坚强的意志,强烈进取心和自信心。
在英国,提倡以能力为基础的学习和考核方法,根据学生习得的能力而不是累积的学分来加以考核。高校逐渐不重视期终考试,大多数学生的学位分数有50% 来源于考试之外的其他途径,比如学位论文、考场之外的论文写作活动等。
在考试方式上,西方发达国家有阶段考试、口试、试验和实地考察、答辩、专题讨论、口头演示、同学评价、设计、制图或模型、图片演示、个人研究项目,以计算机为基础的评价、资料分析、图书资料选用、课堂表现、论文、作文、实习和社会实践、开卷考试、闭卷考试等二十几种考试形式。其显著特点之一就是每一种形式都有配套的设施和措施为后盾,以保证整个考试的科学、公正、公平和有效性。发达国家这种环环相扣的考核和考试方法,既培养了学生综合分析的思维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能比较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能力,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三、课程考试改革的几点设想
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应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突破口,突出考试内容的多元化、考试方式的多样化、试题答案的非标准化,留给学生较大的选择空间,注重学生个性特长的发挥,积极营造宽松、灵活的教育教学环境。
借鉴国内外高等学校考试方面的成功做法和经验,并结合我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本人对我校课程考试改革提出以下几点设想:
(一)结合不同课程的特点,采取多元化的考核方式方法。可以根据课程对基础知识的要求和应用程度来确定该课程的考核方式。就经济类课程而言,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特点,同时随着经济环境与相关因素的变化又使本课程体系具有更新变化快的特点。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其性质与特点采用不同的考核方式: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