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践行陈鹤琴教育思想探析
发布时间:2019-08-08 来源: 日记大全 点击:
【摘要】阐述了陈鹤琴教育思想的内涵及其对高职教育的启示,并以应天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介绍高职教育如何践行陈鹤琴教育思想。
【关键词】陈鹤琴教育思想 高职教育实践 创新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9C-0090-02
陈鹤琴(1892~1982年)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教育家,被誉为中国儿童教育的奠基人。他一生从事幼儿教育研究与实践,创立了中国近现代幼儿教育和幼儿师范教育的科学体系,并在长期的教育研究与实践中所形成“活教育”思想,不仅极大地丰富了我国幼儿教育理论,对高等职业教育也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本文阐述陈鹤琴教育思想的内涵及其对高职教育的启示,并以应天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介绍高职教育如何践行陈鹤琴教育思想。
一、陈鹤琴教育思想的内涵
陈鹤琴师从杜威(John Dewey,1895-1952),并受到蒙台梭利(Maria Montessori,1870-1952)思想和精神熏陶。他的教育思想融合了西方科学“求真”意识和中国传统文化“仁爱”精神,主张走进生活,着力培养学生能力和创造性的“活教育”。“活教育”理论内容包括目的论、课程论、方法论三大部分。
(一)活教育的目的论。有感于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病,以及当时国家所面临的民族生存危机,陈鹤琴明确提出教育的目的在于“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首先,他认为人之所以异于其他动物,就因为人是一种社会的存在,人不能离开社会而独立生存下去,必定要与其他人相互发生关系。因此教育的首要目的是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与别人友好相处。其次,他强调要做一个与其他国家的人有所不同的“中国人”,培养每一个国民热爱自己的祖国、热爱自己的民族。再次,他认为我们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中国,应当具有时代精神,做“现代中国人”。
(二)活教育的课程论。针对传统教育把书本作为学校学习的唯一材料的实际状况,陈鹤琴提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材料”的课程论。他认为,传统的教育课程内容是固定的,教材是呆板的,大自然、大社会才是我们活的书、直接的书。但“活教材”并不是否定书本知识,而是强调在与自然、社会的接触中,在亲身观察和活动中获得经验和知识的重要性,主张把书本知识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三)活教育的方法论。陈鹤琴主张采用诱导式、启发式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通过实践和探索获得知识。他提出教学的基本原则是“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强调亲身实践的重要性。在儿童教学方式上,他倡导打破以学科组织的传统模式,改成活动中心和活动单元的形式,具体包括五个方面的活动,即健康活动、社会活动、科学活动、艺术活动、文学活动。这五种活动犹如人手的五根指头,是相连的整体,所以又称为“五指活动”。此外,他还提出17条教学原则和13条训育原则等一系列教育法则。
二、陈鹤琴教育思想对高职教育的启示
(一)实践是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是陈鹤琴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这里的“做”,其本质就是实践。在幼儿教育中他强调,“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他积极鼓励学生走出封闭的教室,融入到广阔的社会大课堂,亲眼观察、亲耳倾听、亲身感受、亲自实践。
当前高职教育改革的方向,就是强调学校的教育要与社会发展、市场需求、岗位需要紧密结合。因此,陈鹤琴所倡导的从实践中获得知识的理念对高职教育具有很大的启发性。比如,在人才培养方案上,高职教育应突出技能培养,通过产学结合,实施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如订单培养、2+1模式等;在课程设置上,应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着力构建“以职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在教学方法上,应以学生为主体,通过社会实践、实习实训,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社会,增强动手能力和职业技能。
(二)创新能力是人才培养的关键
陈鹤琴一直大力倡导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要敢于实践和独立思考,勤于观察和探求真理,善于想象和创新。他提出的“做现代中国人”应具备五个基本条件的其中一条就是要“具有创造力”。他认为,学生的创造性源自对生活、社会、大自然的不断探索,这是书本上无法获得的。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普遍重视技能的培养,学生也看重实践训练,但往往是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不求甚解,技能训练也大多停留在“熟能生巧”阶段,这样培养出来的“职业人才”充其量只是高级机器人,学生创新能力严重缺乏。以创业能力为例,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毕业生创业比例不到1%。高职教育培养的不应只是“操作工”,而是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引导和启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大胆尝试、勇于探索。学校则为学生提供创新学习的条件和机会,比如观察生活、了解社会、熟悉职业的机会。还应创造宽松的学习氛围、对于学生一切自主探索行为给予支持和鼓励、在学生遇到挫折时要及时给予关心和帮助等,让学生始终保持创新的动力和信心。
(三)高等职业教育应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陈鹤琴提出,教育最根本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会“做人”,主张学生在生活和大自然中学习做人。他提出的“做现代中国人”的五个基本条件,是对国民知识、能力和精神等方面的综合塑造。
当前我国高职教育有一些功利主义倾向,学校普遍追求“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技能训练,忽视对学生科学素养、人文素养、道德素养的全面培养。这种专业化教育,再加上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优越,备受父母宠爱,在学校和社会常自我为中心,影响了学生的素质培养。高职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满足职业需要的技能,还要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如爱心(爱生活、爱自然、爱国家、爱人类),诚实、守信的品德,健康的心理以及追求真理的精神。
三、应天职业技术学院践行陈鹤琴教育思想的主要举措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