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乡村课程思想对农村校本课程开发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9-08-07 来源: 日记大全 点击:


  [摘 要] 校本课程在国家课程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农村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是在相对闭塞的环境中进行的,有其自身的特点。陶行知是我国历史上首位揭示农村、农民和农村教育三者关系的教育家,也是乡村教育的实践者。他的乡村课程思想对当下农村校本课程开发来说无疑是一笔难得的财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陶行知;乡村教育;农村;校本课程开发
  [中图分类号] G4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2-1128(2009)05-0064-05
  
  陶行知先生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在反传统教育和反洋化教育的斗争中,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批判性地汲取古今中外各种教育思想的精华和总结自己教育实践的经验,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以生活教育理论为主要内容的一整套教育学说。他的教育学说是既符合中国国情,又符合现代社会发展思潮的一种现代教育思想。他从事的教育活动完全是为提高人民觉悟,为人民谋福利的,特别是以提高广大农村劳苦大众的觉悟为主旨。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农业大国,乡村教育是陶行知关注的中心。他认为,教育界面临的“根本问题,便是中国乡村教育之根本改造”①。“建设适合乡村实际生活的活教育”②,开发适合乡村教育的课程是其关键。陶行知为此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通俗易懂而又博大精深的乡村教育课程思想。
  
  一、陶行知乡村教育课程思想的主要内容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国家实现全民小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农村的发展依靠农民,农民素质的提升关键在于农村教育的不断发展。当前,校本课程开发在农村中小学课程改革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体现农村中小学办学特色,满足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陶行知的乡村课程思想在当前仍生机勃勃,对新农村改革和农村校本课程开发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课程是中国教育尤其是乡村教育最紧迫也是最重要的问题,“课程为社会需要与个人能力调剂的工具”③,课程是乡村学校教育的中心,只要课程问题得以圆满解决,其他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三农”问题一直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中关系全局的根本性问题。陶行知是中国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先行者,他用毕生的精力致力于中国乡村教育事业,提出了符合中国农村实际的乡村教育思想。他从乡村教育具有改造社会的重要意义出发,提出乡村教育是立国的根本大计。陶行知反对纯文字、培养书呆子的课程,批评“中国乡村教育走错了路!他教人离开乡下向城里跑,他教人吃饭不种稻,穿衣不种棉,做房子不造林;他教人羡慕奢华,看不起务农;他教人分利不生利;他教农夫子第变成书呆子;他教富的变穷,穷的变得格外穷;他教强的变弱,弱的变得格外弱。前面是万丈悬崖,同志们务须把马勒住,另找生路!生路是甚么?就是建设适合乡村实际生活的活教育”④。陶行知认为,乡村教育的出发点是开办中心学校,以乡村实际生活为中心,中心学校也是试验乡村师范的中心。中心学校的具体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康健的体力,劳动的身手,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趣,团结自治的精神”⑤。乡村学校的课程目标就是依据乡村实际生活,培养学生自立、立人的觉悟和首脑并用的能力。
  生活教育理论的主要内容就是“生活即教育”和“社会即学校”,即过什么样的生活就受什么样的教育,乡村教育是与乡村生活密切相关的。乡村教育的课程应根据学生的需要和能力,分析乡村的环境,乡村“实际生活向我们供给无穷的问题,要求不断的解决。我们朝着实际生活走,大致不至于迷路”⑥。适合乡村教育的课程内容包括:国语;文字、算术;中国历史;中国地理;科学;音乐、图画;武艺;园艺、畜牧、养蚕、养蜂、养鱼、其它农艺;游戏、运动;土木、缝纫、洒扫;处世待人;医药;卫生、体育等。⑦ 此外,陶行知还非常强调科学课程,他认为农民大都害了“笨头笨脑病”,所以都粗手粗脚,要用科学来培养农民的科学头脑,不断开发现代农业的宝库。陶行知选择和实施的乡村教育课程内容结合学生所处的农村环境,既全面又具有针对性。
  陶行知开展和实施乡村教育的过程就是不断开发课程资源的过程。由于当时所处的时代和环境,课程资源的缺乏是阻碍乡村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持续、广泛地开发课程资源成为乡村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陶行知灵活运用“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和“教学做合一”等生活教育理论中的重要思想,提出“全部的课程包括了全部的生活,一切课程都是生活,一切生活都是课程”⑧,将乡村生活中一切有助于教育发展的事物作为课程资源加以开发,乡村中各种人物、文化等无不成为重要的课程资源。
  课程与教材有着密切的联系,依据生活教育理论,陶行知认为乡村教育的教材是一种活生生的范例,主要功能在于启发学生的悟性和奠定其在生活中创造的基础。教材的编写应考虑学生的需要,随着乡村社会的发展和生活的变化不断调整、完善,教材的体例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乡村教育内容灵活选择。教材的编写者和编写方式可以多元化,但编写者要了解学生,熟悉乡村教育的实际情况。教师在教材的选择和使用上应该拥有较大的权利和自由,富有灵活性和弹性,不能完全迷信教材。
  陶行知认为,乡村教育的课程实施就是“教学做合一”,这也是生活教育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即“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⑨ 乡村学校的课程实施活动包括:早上六点钟整理学校,教师和学生同做,抹桌、扫地、擦窗……;晨会活动有升旗、唱歌、校长或教师谈话、清洁检查等;课堂教学活动要与乡村生活联系,利用各种机会将文字运用到实际需要上去;放午学之前,教师或年长的学生做报告,学生再将报告讲给家里人,并传达家人的反映;此外,还有探究学习、园艺活动、团体设计等。⑩陶行知主张教学做合一,让学生亲自去做,和农民一起做,使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得到锻炼,养成他们改造农村,发展农业的能力。
  陶行知反对统一考试,认为传统的会考使“学生是学会考,教员是教人会考,学校是变成了会考筹备处。会考所要的必须教,会考所不要的不教,甚而言之不必教……所要教的只是书,只是考的书,只是《会考指南》。教育等于读书,读书等于赶考”{11}。应该“停止那毁灭生活力之文字的会考,发动那培养生活力之创造的考试。创造的考试所要考的是生活的实质,不是纸上的空谈”{12}。单一的文字性考试不仅难以考核学生获得的知识和能力,也害人误国。他倡导一种“活”考核,即创造性的考试,对课程的考核本身不是目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生活力的发展。课程的优劣要看它是否能够引导学生去行动,去思考,去创造。
  此外,乡村教育课程的开发、选择、试验、实施和评价都需要一流的教师,“乡村教师做改造乡村生活的灵魂”,而“乡村师范学校负有训练乡村教师改造乡村生活的使命”{13},“乡村师范之主旨在造就有农夫身手,科学头脑,改造社会精神的教师”。陶行知认为,乡村教师要融入乡村生活,“心里要充满那农民的甘苦……必须有一个农民甘苦化的心才配为农民服务,才配担负起改造乡村生活的新使命”{14}。乡村师范学生“必须有农事或土木工之经验”,“凡是小名士,书呆子,文凭迷的都最好不来”,“不会种菜,不算学生”,“不会煮饭,不得毕业”{15}。也就是说,优秀的乡村教师不但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和教学基本功,还应具有开拓和创新精神,才能真正与学生和农民共同学习、生产,促进乡村及其教育的发展。

相关热词搜索:乡村 启示 校本课程 行知 思想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