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作品的理念和价值探析

发布时间:2019-08-07 来源: 日记大全 点击:


  摘要:课程作品指教育专家在长期的教学改革实践中精心设计的、蕴涵其教育理念和独特风格的典型例案的总称,包括课案作品、课堂作品和课感作品。它是教育专家课程体系的主观的具体呈现和展示。课程作品体现了建构者的教学改革背景,蕴涵了独特的教育理念和教学风格,具有长久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课程作品;独特理念;独特风格;价值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08)05-0006-02
  
  课程作品指教育专家在长期的教学改革实践中精心设计的、蕴涵其教育理念和独特风格的典型例案的总称,包括课案作品、课堂作品和课感作品。它是教育专家对课程体系的主观的具体呈现和展示。戏剧家通过戏剧作品展示本人的戏剧创作实绩、戏剧艺术造诣、创作水平和艺术素养,小说家通过小说作品展示自己的创造能力,教育专家则通过课程作品展示和反映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艺术风格。
  
  一、课程作品的基本理念
  
  1.课程作品建构的理论依据
  (1)课程作品建构的结构理论
  曾祥芹认为,“现代科学的各个门类都可以构成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工程科学三个层次”[1]。就课程内涵而言,目前大致有两种不同的理解:一种观点认为,课程与教学是两个并列的概念,前者指教学内容,后者指教学方法;另一种观点认为,课程涵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如果采取第二种观点,课程的层次结构为课程论—课程教学—课程作品。课程作品应属于“工程科学”的范畴,目前这方面的研究尚显不足。
  (2)课程作品建构的哲学理论
  从哲学辩证的角度分析,课程论属于应用理论学科,课程论所研究的基本理论对于课程教学和课程作品具有指导作用,课程教学对课程理论具有检验作用,课程作品是在课程理论指导下的课程教学的结晶。它彰显了课堂教学改革的成果,对于教学实践具有直接借鉴价值。如果只重视课程理论和教学实践研究而忽略对作为教学改革成果结晶的课程作品的研究,对于课程研究的极终目的来说,是本末倒置。因此,重视课程作品研究,就是抓住了课程研究的主要矛盾。
  (3)课程作品建构的心理学理论
  教育专家的“角色意识”是课程作品建构的心理学依据。韩雪屏认为,“当一个人认识到自己在某一条件下所担当的社会角色和社会对他相应的角色期望时,便产生了角色意识”。“专家型、学者型的教师必将成为未来教师的重要角色之一”。“教师应及早地、自觉地投身于教育科学的研究中去,不仅做教育实践家,而且要成为一个教育理论家”[2]。作为已经硕果累累的教育改革家,他的角色意识与一般教师自然有所不同。他们的角色意识就是充任教学改革的先锋和指导者。教育专家的这种角色意识促使他们打造更多的“课程作品”,并且靠它们影响和指导广大教师的教研和教改活动。于漪、钱梦龙、魏书生等教育专家应邀进行的上百次的演讲和“做课”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2.课程作品是以课堂教学为轴心的课程体系的具体展示
  (1)课程作品体现了建构者的教学改革背景
  课程作品的诞生具有专家教改的背景。如果说生活体验是小说家创作小说作品的基础,那么,教育专家的教学改革实践则是其创作课程作品的基础。与小说家相比,教育专家课程作品创作的温床是长期的教学改革实践,而非“杂取种种人”。小说情节可以虚构,课堂作品完全是教育专家长期教学改革实践的产物。他们从对教育弊端的反思中悟出教学改革的方向,产生教学改革的动力和行动。教学改革的行动产生教育理念和独特风格,进而精练出课程作品。课程作品是教育专家“反复”教改实践的产物。宁鸿彬老师在谈到《故乡》一文的教学感受时说:“我教《故乡》20多年,直到退休前才感到满意。”宁鸿彬老师退休前的十多年正是他进行语文教学改革的“旺季”。因此可以说,课程作品《故乡》,是宁鸿彬长期教学改革实践的产物,蕴涵了他独特的教育理念和教学风格。
  (2)课程作品蕴涵了创造者独特的教育理念和教学风格
  作为教育专家,可能做过无数次观摩课和示范课,但能真正属于课程作品的并不多。判断教育专家所呈现的是否属于课程作品的标准,除了具有长期的教学改革实践背景之外,最客观的标准就是是否真正体现了他的独特教育理念和教学风格。如著名教育专家于漪从事语文教学50年,做课无数,《于漪文集》收录了她的大量教案和教学感受文章,其中在第三卷收录了6篇阅读教学实录[3],可谓“千锤百炼”之作,然而以上述标准来衡量,只有《春》、《晋祠》堪为典型的课程作品。《春》体现了她一贯倡导的“熏陶感染塑心灵”的独特教育理念和“声情并茂”的教学风格;《晋祠》蕴涵了“面向全体学生”,教师要“做学生脑力劳动辅导员”和“立体化”的教学理念[4]。又如宁鸿彬教的《分马》,钱梦龙教的《孔乙己》,魏书生教的《得道者多助》等文章,都是如此。
  3.课程作品各部分之间的辩证关系
  (1)课堂作品是课程作品的核心
  课程作品的三部分构成了课程作品的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它们相互依存,又彼此区别,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在这个有机整体中,课案作品、课堂作品、课感作品的逻辑顺序不可颠倒。在三者中,课堂作品是主要方面,是课程作品的核心。这是由课堂作品的功能和特性决定的。首先,课堂作品反映了课堂教学的过程,它融学生的学、教师的教和教学内容为一体,同时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其次,课堂作品承载着检验课案作品和为课感作品提供论据的功能。课案作品是否适合课堂教学,必须经过课堂教学的检验,课堂作品的形成过程也是对课案作品不断补充和优化的过程。课感作品是作者对课堂作品反思的结果,课感作品的形成过程必然把课堂作品作为主要的论证对象。第三,课堂作品蕴涵着比课案作品和课感作品更丰富的教育理念,更充分显示了教育专家的教学个性。第四,课堂作品与课案作品和课感作品相比,有着直观、可操作的特点,有着示范、借鉴和启迪的功能。
  (2)课案作品是课堂作品形成的基础
  在课程作品这个系统工程中,课案作品承担着课堂作品所必需的前期预备工作。教育专家在教学改革实践中,反复“打造”课堂作品,其前期工作就是反思课堂教学,修改教学方案。课堂作品形成的过程如图1所示:
  
  图1课堂作品的形成过程由图1可知,课堂教学优化为课堂作品的过程,首先是从课案开始的,课案作品是课堂作品形成的基础。
  (3)课感作品是课堂作品的理性阐释
  课感作品是对课堂作品的反思,因此,课堂作品是课感作品反思的前提。这种反思的过程就是对课堂作品的理性分析和阐释。从课堂作品的组成体系看,课感作品的反思主要是教育专家对课程作品的反思。其内容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本人对课堂教学的感受,另一方面是吸纳别人对课堂教学的评价,此外还包括教育专家吸收和借鉴其他教师的教学经验。这些反思具体体现在对他的课堂作品的阐释上。教育专家多以课后感的方式阐释课堂作品的教学目标、教学设计的思路和策略,以及课堂教学的成败得失,反思的结果就是他的课感作品。因此,课感作品能起到进一步优化课案作品和改革优化课堂作品的作用。
  
  二、课程作品的价值分析
  
  由于课程作品是教育专家在教学改革实践中创造的精品,它蕴涵着教育专家独特的教育理念和教学个性,所以它具有长久的借鉴价值。而且距我们所处的时代越近,借鉴价值就越大。这很容易联想到孔子的课程作品《各言其志》[5]所蕴涵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启发式教育思想和独特的谈话式教学风格,至今仍有借鉴价值。2001年6月,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各科课程标准,它回顾、总结和吸收了20世纪中后期教育研究和教学改革成果,并指出,要“积极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和优秀的中小学教师投身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开展中小学课程改革的研究工作,并积极参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践”,“各中小学教研机构要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中心工作”[6]。由此可见,从事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工作的教师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力军,其中作为精英的教育改革专家自然是这个“主力军”的先锋和示范者,他们精心打造的课程作品理应对当前的教学改革有很大的示范作用和借鉴价值。
  教育专家创造的课程作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充分体现了它的价值。其理论研究价值是:课程作品理念研究是教学论和课程论的重要内容;课程作品理论是课程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作品评价是课程评价体系的重要内容。其教学实践价值是:课程作品是评价教师教学的重要依据;课程作品是教师教学个性的主要标志;课程作品的示范和启迪作用;课程作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曾祥芹.1985年文章学研究的新进展[J].语文导报,1986(3).
  [2]韩雪屏.语文教育的心理学原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3]于漪文集[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
  [4]于漪.语文教学谈艺录,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5]杨伯峻.论语译注•先进篇[M].北京:中华书局1980.
  [6]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许佳〕

相关热词搜索:探析 理念 课程 价值 作品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