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发布时间:2019-08-07 来源: 日记大全 点击:
摘要:以《核电站与环境安全》为例,重点介绍通识课程教学改革开展的实施措施。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识教育与专业基础扎实的本科生为目标,分别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及成绩考核等环节进行了改革,包括混合式教学、案例法教学、小组英语研讨、在线平台、名家讲座等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实践措施,最后系统评价了该通识课程的建设成效与存在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核电站与环境安全》;通识课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TU4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17-0111-03
一、引言
早在2003年,武汉大学在全国率先掀起通识教育改革,原有公共基础课改为“通识教育课”,开创“武大通识1.0”。经过10年的经验积累和大力建设,至2013年已形成“武大通识2.0”。2016年,积极借鉴世界一流大学人才培养理念与海内外通识教育体系现状,武汉大学进行通识教育课的第三次改革,正式开启“武大通识3.0”。自2016年起,武汉大学出台《武汉大学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武汉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通识教育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文件,旨在对通识教育实施顶层设计和系列改革,进一步加强通识教育,重构通识课程体系。因此,如何确保通识教育课程的高品质教学与顺利实施,关系到通识教育改革的成败和高等教育目标的实现。本文以笔者讲授的通识教育课程《核电站与环境安全》为例,就如何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等方面开展了充分讨论,力争形成新颖的适于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法与体系。研究成果可为通识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提供有效借鉴。
二、课程概况
《核电站与环境安全》是武汉大学通识教育体系中的一般通识课程,旨在拓展学生核视野、拓宽核电知识面、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宽眼界、熟悉核电发展趋势的优秀复合型人才。该课程总课时32学时,2个学分,至今开设已近10年,上下学期各开设一次,每学期选课人数通常稳定在90—99人。课程内容涉及世界能源消耗与核电发展现状、中国核电发展现状与发展历程、核电站主要装置与运行原理、核电站放射性废弃物处理、核辐射与人体健康、核电站安全体系与安全防护、核安全文化与公共关系处理等基础科学知识。
通识教育课程的特殊性给选择合适的中文教材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目前并未有针对《核电站与环境安全》的专用教材。笔者根据国家能源局等单位的出版资料自拟了课程参考教材与授课课件,主要考虑以下几个原则:优先考虑权威部门资料与数据,知识点难度适中,知识体系尽可能与“核工程及核技术专业”保持一致。
三、教学改革
(一)混合式教学
区别于传统教学方法,将“线下教学”与“线上自学”两种模式有机结合,引导学生由课堂上“蜻蜓点水式”的一知半解向课下更深层次的自主学习。尽管传统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占了主流,但实质上是一种“填鸭式”的教学,受到一线教师的广泛诟病[1],而“线下+线上”模式能够有效弥补传统课堂教学的固有缺陷。对于《核电站与环境安全》这门课程,笔者将以下四个方面内容放入线上资源:重难点微视频、练习题库、课堂作业、核电工程风云录。重难点微视频主要针对课程重点、难点知识而录制,旨在增进学生对重要知识点的把握和疑难知识点的理解。将搜集整理的难度适宜的核电相关练习题,按照授课章节进行划分归类,组建练习题库供学生在线对所学基础知识进行实时巩固。将预先设计好的课堂作业在线发布给学生,供学生们在线完成并及时在线反馈,以便授课教师能够随时了解与评价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及掌握程度。为了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串联知识体系,特别将科普主题纪录片“核电工程风云录”引进线上课堂。该片以弘扬科学精神、宣传科学思想、提倡科学方法、传播科学知识为定位,是中广核集团与中央电视台联合摄制的国内第一部反映核电工程建设全过程的专题片。该片完全契合笔者所讲授的《核电站与环境安全》这门通识课程,学生观后普遍反馈效果良好。该片不但能深刻系统地增进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更能增强课程教学的生动性与学生对知识学习的参与程度。
(二)案例法教学
传统教学方法乏味无趣,易影响学生的积极性与学习效果,案例教学法引导学生针对特定的代表性案例进行分析、审理与讨论,能显著调动学生主动分析、主动思考和主动交流等多方面的能力。然而,案例教学法并非完美无缺,存在时间花费较多、缺乏实证调研、既有典型案例少、师资与学生本身的素质要求较高等应用上的限制[2]。
《核电站与环境安全》课程遴选美国三里岛核事故、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等代表性案例,利用案例教学法可使学生们尽可能真实地感受到核电事故及危害,启发学生们进一步树立核安全防范意识。典型核电站事故的案例教学过程与实施思路,如下图所示。该案例教学从设计、实施、反馈与总结四个部分入手,包括两个模块,即教师模块(案例精选与设计等4个部分)和学生模块(案例预先学习与思考等4个部分)。教学过程中,重點在分析美国三里岛与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发生过程、后续处理与严重影响及后果,难点在查明事故发生的主客观原因与深层次启示,最后由学生针对事故原因提出事故解决方案且经过小组讨论后予以进一步优化。值得注意的是,核事故案例教学更加明确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与教师—学生互动交流,使得通识课程愈发生动有趣,使学生更加真实地感受到核电事故的危害与核安全的重要性,达到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双赢的目的。
案例教学法在《核电站与环境安全》课程中应用,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核电知识的理解,更使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进行灵活运用;不仅使学生注重培养分析与预防核电事故的能力,更使学生在核电与核能利用方面的综合素质得以提高。
(三)英语小组研讨
近年来,随着武汉大学国际化交流(英、美等国家高校)的深入发展,单纯的中文教学模式已逐渐难以满足部分本科生的选课要求和职业定位[3]。为促进人才培养的国际化、主动与国际人才培养体系对接,《核电站与环境安全》这门课程尝试引入“大班授课、小组研讨”的教学模式,目的是为了实现“教”与“学”并重。其中,“大班授课”以教师为主体,“小组研讨”以学生为主体。“大班+小组”的创新性教学模式,克服了大多专业教育以“教”为主的情况,将学生视为主体并在教学过程中提升到更重要的位置。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