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显“这一篇”的逻辑关联和主体价值
发布时间:2019-08-07 来源: 日记大全 点击:
从语文课程论和教学论的角度来审视教材节选课文和整本书,有必要厘清两者之间的关系,发现各自价值,揣度教学目标定位和课堂教学设计。选文既是一座开放的宝山,可以鸟瞰全貌,也可以欣赏一方风景。结合个人教学实践的理解和领悟,我以为,如何借助“这一篇”带动整本书的阅读鉴赏,无论是教授“这一篇”,还是整本书阅读鉴赏,都需要从整体上把握观照,“这一篇”是整本书的“这一篇”,以点带面;整本书又是以“这一篇”为样本和特质的整本书,面中取点。我们需要点面结合,将两者有机嫁接,促成语文教学资源的整合,达成语文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一、节选课文与整本书的辩证关系溯源
1942年,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论中学国文课程的改订》一文中指出:“国文教材似乎该用整本的书,而不该用单篇短章,……退一步说,也该把整本的书作主体,把单篇短章作辅佐。”因为在叶圣陶先生看来,“单篇短章”的教材“将会使学生眼花撩乱,心志不专,仿佛走进热闹的都市,看见许多东西,可是一样也没有看清楚,”“并且,读惯了单篇短章,老是局促在小规模的范围之中,魄力就不大了;等遇到规模较大的东西,就说是两百页的一本小书吧,将会感到不容易对付”。而以“整本的书”为教材,“就学生方面说,在某一时期专读某一本书,心志可以专一,讨究可以彻底。在中学阶段内虽然只能读有限的几本书,但是那几本书是真正专心去读的,这就养成了读书的能力;凭这能力,就可以随时随地读其他的书以及单篇短章。遇见其他的书也就不至于望而却步。还有助于练习精读和速读,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于“整本书阅读与研讨”的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有了新的要求,如课程结构必修其课程7个、选择性必修课程9个、选修课程9个当中,都有“整本书阅读与研讨”;课程要求“学生通过阅读整本书,拓展阅读视野,建构阅读整本书的经验,形成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提升阅读鉴赏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入学习和思考,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且在附录2“关于课内外读物的建议”中列举了大量古今中外的经典著作,这些都能让“学生在阅读中拓宽视野,领略人类社会气象与文化,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与思想文化修养,丰富精神世界”。
二、选文典例分析
1.局部与整体。《林黛玉进贾府》人物出场艺术、描写人物善于抓住人物的个性特征。诸多描写技法值得学生学习借鉴。林黛玉这个形象特别值得审美品鉴。如果我们读了《红楼梦》全文后就会有一个比较完整的印象。现今人们不喜欢林黛玉可能是因为她的清高自许、目下无尘,不现实,也不会做人,人家一俗你就不理人家。林黛玉才华横溢,出口成章,魁夺菊花诗,技压柳絮词;忠诚专一,惟情至上,为了心爱的人可以连命都豁上;从不懂勾心斗角,永远倾心相待;绝不会逼着你起觅什么金封什么侯,只要两情相悦、心心相印就足够了。这样的女性是“水做的”,是我们所无法企及的。“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这是她自己的真实写照。我们可以把林黛玉与《红楼梦》中众多的女性进行了比较:宝钗有其艳而不能得其娇,探春有其香而不能得其清,湘云有其俊而不能得其韵,宝琴有其美而不能得其幽,可卿有其媚而不能得其秀,香菱有其幽而不能得其文,凤姐有其丽而不能得其雅。她是美丽的象征,她是智慧的化身,她是一株绛珠仙草。这,就是全面客观的林黛玉形象。事实上这一人物形象在本文中表现得还很不够。我们必须以此为突破口,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打开一个突破口,引导学生去自主合作,进行“人物形象”专题式深入探究式学习,才能准确把握人物形象,达到应有的认知广度和深度。因此,我们不难发现,此类选文,局部脱离整体,会导致理解的偏差,需要由此及彼,有意识地进行拓展深化。
2.特质与共性。《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一章,明暗线索交织,一波三折、铺垫伏笔结构技巧娴熟,环境描写极具特色。课堂设计可以紧扣“风雪”,抓住“风雪”在小说中的作用这个关键问题展开研讨,使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认识本文的思想意义,了解这部作品的艺术特色,体会到环境描写在小说中所起的作用。在此基础上类比拓展,比较一下其小说文本在行文结构技巧和环境描写的技巧方法,从而进一步印证、强化和巩固,达到借鉴、迁移和运用的目的。从这个角度看,选文和整本书体现了个性与共性的辩证关系。知识统帅着选文,选文主要是知识点和能力点的载体和例证作用。所以,我们的教学策略主要围绕知识和能力点教学。
3.认知与审美。在一定意义上说,“这一篇”和整本书内在主旨指向往往具有一致性。道德情感价值观和核心素养的培养理应在选文研习过程中得以渗透。在理解“风雪”在文中主要作用的过程中,结合人物及其在情节发展中的发展变化,让学生感受到了林冲这个人物在妥协中挣扎,在挣扎中最终走向反抗的飞跃,学生明白了“风雪”与“火”是对林冲人性的一次极大的考验,知道了封建社会的黑暗现实,及人要在逆境中抗争才能有出路的意识,真正让学生受到了“真、善、美”的熏陶。
4.建构与演绎。《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运用了多种艺术表现手法,着力描写了林冲从一个封建统治集团的依附者,被徽宗宠臣高俅陷害得家破人亡,终于投奔梁山,成为农民英雄的转化过程。林冲是被逼上梁山的,他是“官逼民反”的生动写照。课堂设计可以通过梳理故事情节的来龙去脉,建构人物形象的典型价值和深刻的社会意义,他的悲剧不是一个性格悲剧,而是一个社会悲剧。《水浒传》中“逼上梁山”的主题在这篇选文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就是作者塑造林冲这个典型形象,对我们认识当时的社会的意义所在。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用“官逼民反”的模型去探究和演绎其他草莽英雄的人物性格和命运,达到举一反三,以少胜多的教学效果。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是《论语》中文学性最强的名篇,通过这一篇章的研习,我们通过冰山一角感受到圣人的思想和智慧,体悟孔子的教育思想,深刻认识孔子晚年的矛盾思想和“礼乐治国”的理想。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组织《论语》专题研究性学习,以人物为线索,打乱原书顺序,纵读《论语》,领悟古圣先贤的智慧与思想。
《边城》的诗意首先来自浓郁的湘西乡土气息。它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描绘了湘西边地特有的风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爱情悲剧,凸显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与心灵的澄澈纯净。教材选文可以说是这一写作意图的集中体现,充分品味节选章节的文学价值和魅力,就能洞悉整部小說的精髓和要义,以来印证演绎小说的其他章节,有利于学生从局部的角度体悟整本书的主旨和魅力。
三、教学内容的确立和处理策略
1.教好教材。教教材,有别于语文综合性学习。“这一篇”与整本书阅读鉴赏主次有别,在教学实施层面,我们需要深度解析探寻两者之间在形式、内容和旨趣方面的内在逻辑联系,进而筛选恰当的突破口、比较处、探究点、拓展区等。《语文课程论基础》对语文课程和学科教学有着充满智性、深刻精辟的论述,作为“定篇”的选文,必须强化熟读经典,把经典篇章读透嚼烂。朱自清先生认为了解和欣赏经典本身就是目的。我们探究的重点在于“定篇”到底是什么,即发挥其教学的主体价值。
一是文本拓展。我们需要分析探寻“这一篇”与其他篇章或章节的内在的逻辑关联。关键在于对教材选文“这一篇”教学研习价值的挖掘、确立和整合,我们需要高度重视和突出“这一篇”的主体地位,发掘其文本的特质,探寻其独有的文学价值、审美价值和语用价值。关键在于立足教材选文,恰当拓展深化。
二是长文短教。解决长文短教上的关键在于选好突破口,选好关键问题,不要面面俱到,只求突破一点,再由此及彼,再由点到面,实现教学预设的目标。
2.用教材教。从课型上说,用教材教实质类似于综合性学习。跳出选文教选文,虽不只讲选文,却处处不离选文,这样的效果比单纯讲课文效果要好得多。挖掘探究“这一篇”的特质和独特的研究学习价值,作为“例文”的选文,旨在举一反三,强化类比迁移,借鉴运用。我们探究的重点在于“例文”到底例什么,主要关注怎么读和写。
因此,选文并不是什么都要学,都要讲,从原理上讲,课程内容不是教材的简单复制,它们只是教师依据学生具体的学情遴选取舍,自主选用。涉及对选文进行必要的剪裁、加工、重组和整合,围绕特定的主题来确立具体的教学内容和研习要点。
[作者通联:湖北枝江二中]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