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项目教学在职业教育实施中的问题及改造
发布时间:2019-08-07 来源: 日记大全 点击:
摘 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不断向前推进,项目课程在课堂层面的实施过程中必然要涉及到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模式,“传统”的项目教学直接运用于职业教育中存在一定的问题,需从项目教学的内容、活动、情境以及结果四个要素出发,对其进行“职业教育化”的改造,以更好地适应项目课程的理念及职业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
关键词:“传统”项目教学;职业教育;项目课程;改造策略
作者简介:朱丹丹,女,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 刘磊,男,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评估。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18)05-0006-05
随着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项目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尤其是项目课程实施落脚到课堂层面的时候,对项目课程课堂教学的关注也开始逐渐升温。项目教学和项目课程缘起是一致的,但是随着课程论和教学论的发展,项目课程和项目教学就各自形成了不同的课程模式和教学模式。在此所提及的项目课程是职业教育化的项目课程,它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的独立模式和体系,但是,项目教学却没有被职业教育化,这也是本文缘何将其冠以“传统”之名,即具有普遍意义,从起源到现在所形成的项目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在特定的学习集体(项目小组)中,根据学习兴趣和生活经验提出问题或活动的愿望(项目创意),对活动的可行性做出决策(是否立项),并围绕既定目标(项目成果)决定学习内 容和学习方式,自行计划、实施和评价学习活动的教学活动。[1]那么,“传统”的项目教学是否适合职业教育的项目课程,如果有不适,该从何入手实施改造,这正是笔者本文试图思考的问题。
一、“传统”项目教学与职业教育的适应性
从概念层面分析,未经“职业教育化”的项目教学在基本理念与职业教育项目课程趋于一致,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传统”项目教学模式就可以直接搬过来用于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的课堂实施中。
(一)基本理念趋于一致
项目课程是指“以工作任务为课程设置与内容选择的参照点,以项目为单位组织内容并以项目活动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模式”。[2]它不是针对一门课程而言,而是强调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过程中建立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课程体系。有学者将职业教育的项目课程的理论基础总结为联系论、结构论、综合论及结果论,而这四论的具体内涵也切合了项目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两条特征,前三论强调打破学科课程体系,契合了项目教学的“跨学科性”,后一论揭示了职业教育项目课程最为核心的思想——结果驱动,和项目教学的特征“成果导向性”又是一致的。可以看出,未经“职业教育化”的项目教学在基本理念上是适合职业教育的项目课程。
(二)实施存在适应性问题
项目教学虽着重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性,但这与职业院校目前学生的学习能力有着很大的矛盾,诸如此类,在实施运用中遇到的问题不为少见。正是由于没有意识到要对传统的项目教学进行“职业教育化”的改造,很多教师表示,项目教学在职业教育实施中存在诸多困难,更有学者通过观察研究发现,“尽管项目化教学很受学生欢迎,但学生仍表现出诸多不适应。不少学生还习惯于传统‘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法,学生主体的意识不强,主动去‘做’不够;部分学生对项目化教学缺少必要的心理准备和角色认同,在工作过程中不能很好地转换角色,不能按企业工作角色来要求自己;部分学生对小组或个人完成工作任务一时难以适应,感叹负担过重,课后查找资料、完成项目时间紧,因而课后任务完成质量有高有低,逐渐在班级形成两极分化现象。”[3]
未经过“职业教育化”改造的“传统”项目教学,无论是单纯地作为一种教学方法还是作为一种教学模式运用于职业教育,都表现出诸多的适应困难。抓住事物的本质核心才能解决问题,项目教学包含四个核心要素——内容、活动、情境、结果,这四要素既体现了项目教学的内涵特征,也概括了项目教学实施的逻辑过程,笔者试从传统项目教学的四要素入手,基于问题实施改造。
二、职业教育视野中“传统”项目教学待改造之处
在职业教育课堂中观察发现,教师在运用项目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出现“标题式”项目教学和“程序式”项目教学两种情况。[4]前者套用项目教学的形式,后者直搬项目教学的程序,然而并没有取得应有的效果。从职业教育视角出发,具体来说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内容上学科为中心
项目教学始终围绕着完成项目的任务展开,而项目任务又可以物化为完成项目的作品。“传统”项目教学的项目内容是以典型的产品制作为主要的学习内容,项目的作品并不仅仅局限于通常意义上所说的实物作品,即用材料制成的,可以触摸的物体,而且包括语言类、图片类及表演类的作品等,项目作品不是以单一形式出现,而是多种形式作品的总和。
在职业教育视野中,“内容”要素存在的问题有:一是项目的选定强调学生的兴趣,因此,在传统项目教学中的项目,基本上是学生和教师合作选取项目,选择存在太大的自主性,给教师带来很大的压力,而且选择的项目不是过大就是过小;二是教学的内容仍然是学科式的内容体系,项目只是以附属的形式存在于教学过程中。这一问题更为普遍。
(二)活动上教师被边缘
活动是项目教学过程中的关键要素,亦是项目教学的核心。“传统”项目教学的活动流程基本上是学生确定问题,做出计划,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在这个过程中,要求学生能够对问题进行研究,收集信息,分析信息,选择信息,合成信息,并将新获得的信息与以前所学的知识联系起来,等等。
在职业教育视野中,“活动”要素存在诸多问题。在传统项目教学中,对教师的角色描述普遍在强调弱化教师的主体地位,教师提供一般的指导,甚至在传统的项目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有时候被这样描述:“配角”“充当外行”,等等,目的是将更多动手动脑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这在职校课堂教学实施中容易导致以下问题。(1)“活动”被异化为“操作”。由于教师在任务中缺乏对整合理论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的实践性问题进行合理设计,因此,所谓为完成项目任务而进行的项目活动就被肢解成为“操作”,学生沉溺于操作层面的自动化与精熟程度。(2)职校学生本身学习能力有限,学习的主动性也并不是很强,往往在未经改造的项目教学“教师角色”的宣传下,教师在活动中过度放任,结果自主学习变成自由学习,造成学习效果的低下。(3)活动中共同体的缺失。在项目活动中,教师虽然分立了项目小组,但是在现实中,小组只是形式化的存在,小组内部之间没有形成内在的学习需求,学生们只是原子式的集合而非共同体,并且出现“单一声音的控制和多种声音的消亡”[5],小组内部只有部分学生掌握话语权,教师在管理过程中也嚴重存在忽视多种声音的状况,经笔者观察,这一点在课堂教学中表现的尤为明显。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