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阅读题的方法和技巧_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

发布时间:2019-02-17 来源: 日记大全 点击:

语文解题关键:阅读题的答案要尽可能在作品原文中寻找,尽量找出大家相对认可的“标准答案”。

现代文

安徽省2003年中考选用的是著名作家雷抒雁的散文《阳光,是一种语言》,试卷第6题问:第五段中,作者说“一切都会不复存在”,又说“一切又都不是空虚的”,为什么?面对这道考题,有的考生无从下笔,乱扯一通;有的考生灵感大发,围绕人生的意义作长篇大论;更有甚者,引用哲学理论来论证,虽然文章写得长,文字用得美,可就是不能得分,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关键是考生忽视了命题者的本意,忽视了对原文的把握。其实,我们根据提示,将目光紧紧锁住文章第五段,是不难找出答案的:“阳光产生的美丽是短暂、虚无的意境,但是这一切对人的影响又是实实在在的(让你激动的、奋进的。)”

重视局部分析,忽视了对文章的整体把握,或断章取义,或文不对题。

确定某一词语、语句在文章中的具体意义,往往离不开对文章的整体把握,这样才不会出现“断章取义”、“文不对题”的问题。

据河南省的一位阅卷老师反映,该市2003年的考生在完成中考阅读题时,就出现了这种现象。一篇题为《话说“天真”》的文章是这样收束的:

天真有时是诗,有时是睿智,有时是幽默,有时也是洞见。

对于天真,最妙的回答是一个七岁小孩为“天真”造句:“今天真热”。

考题问:在作者眼中,天真到底是什么?

不少考生把文章前面的内容都忽视了,只是不假思索地将结尾的这两段话照抄过来,这种做法显然不妥。其实,只要综观全文,可以很快从文章四个自然段里分别找出作者对天真的看法:

①天真只能是性情的流露;②天真接近无邪,无不洁之念;③天真是“真”由“天”而出,它得乎天性,不关技巧,无法模仿。

懂得从原文中寻找答案,但不辩事理,不懂概括,喜欢照搬原文。

这类问题主要出现在议论文和说明文之中。为了说明或论证一个观点,往往会运用大量的事例,或具体阐释,或形象说明,我们只有学会筛选信息,辨别事理,才能有的放矢的答题。

例如江苏南通市2003年阅读文段《世纪之交的科学随想》后有这样一题:杨振宇认为中国和美国在教育方式上的差异是什么?

不少考生把横线上的语句照搬而来,答案写了一大段,却是费力不讨好。其实,那些具体的数据只是证明观点的论据,是对观点的具体阐述,真正的答案是:“美国的学生可以跳跃式学习”、“中国学生可以通过按部就班的训练成才”。

开放性试题的答案很不规范,内容脱离实际脱离原文。

我们一方面鼓励创新、倡导个性,另一方面又必须强调尊重原文、尊重生活,否则极易丢分。去奶奶湖北天门市的一道阅读题就失分严重:在《闻起来像妈妈一样》的这篇散文中,文章第8-13自然段用迪泰写给史密斯小姐的若干封短信表明迪泰的“进步与成功”,行文时从第五封信起省略了内容,试题要求考生发挥想象,补出第五封信。不少考生把这道题看成了单一的书信写作,忽视了对原文的全面了解,没有扣住这些信件的共同特点——迪泰的“不断进步与成功”;也有考生以为这是一道普通的主观题,写作时忽视了书信的格式。

完成阅读类考题时,如果能做到把握整体、锁定局部,认真筛选信息,巧妙概括内容,那么对付难题的法宝就找到了。

语文网知识拓展: 不少考生不懂这种基本要求,写出的答案不是“概括不全”,便是“不着边际”。

相关热词搜索: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 现代文阅读题答题技巧 初中语文答题技巧总结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