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积的数学日记

发布时间:2017-01-25 来源: 日记大全 点击:

面积的数学日记篇一:三角形面积的妙用数学日记

三角形面积的妙用

10月26日天气 阴

星期五到了,我快快乐乐地回到了家。

这时我看到爷爷眉头紧锁着从门口走进来,嘴里还嘀咕着什么。我疑惑不解地问道:“爷爷,你怎么了?”“说了,你也不懂。”爷爷唉声叹气地说道。我不服气地反驳道:“别小看我,或许我还能帮你的忙呢!”爷爷拗不过我只好把事情的原委对我说了。原来,村里为了方便居民出行,要将一条长20米,宽6米的人行道铺上地砖,要求用底是10分米,高是8分米的三角形地砖来铺,村长派爷爷明天去城里买地砖,可爷爷忘了问要买多少块了。我一听,来劲了,这不是我们刚学过的三角形面积吗?我高兴地对爷爷说:“爷爷,我来帮您!”爷爷瞪大眼睛说:“就你?一个黄毛丫头?”看见爷爷怀疑的目光,我就把方法一五一十地对爷爷说:“先算出长方形人行道的面积,再算出一块三角形的面积,然后把长方形的面积除以三角形的面积,不就能知道要买几块了吗?”爷爷听后觉得有道理,满意地直点头。我连忙拿来笔和纸来算,长方形面积:20×6=120平方米=12000平方分米,三角形的面积:10×8÷2=40平方分米,12000÷40=300块,再多买10块备用,总共买310块就够了。爷爷竖起大拇指说:“我的孙女长大了,靠得住了。”我得意地说:“那是,以后可别小看我哟!”

今天,我可高兴了,不仅帮了爷爷的忙,还懂得了数学在生活中的用处真大,以后我一定要更加努力地把数学学好。

评:小作者能敏锐地捕捉到生活中的细节,从中体会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增强了学数学,用数学的信心,同时帮爷爷排忧解难,富有情趣,充满浓浓的亲情,让我们看到学数学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体验到了学习数学的意义和价值。

面积的数学日记篇二:五年级数学日记

梯形的面积

顺昌县元坑中心小学五(1)班 廖书妍

指导教师 叶丽梅

2014年11月7日 星期五阴

老师常常告诉我们,自己动手,多动脑筋,再难的问题也能轻松解决,这不,在探索梯形的面积公式一课中,我就体会到了这一点。

在这一课中,老师让我们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找出梯形的面积公式。大家的方法都是:将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底是梯形上底与下底的和,平行四边形的高是梯形的高,于是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那么,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还有没有其它的方法也能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呢?”我反复思考,自己动手,终于又找到了两种不同的方法。方法一:将一个梯形沿两腰的中点处剪开,成两个高相等的梯形,再将一个梯形倒过来,与另一个梯形拼成一个平形四边形,拼成平行四边形的底等到于梯形的上底加下底的和,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梯形高的一半,因为梯形面积等于拼成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所以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方法二:把一个梯形沿对角线分成两个三角形,这两个三角形的高都是梯形的高,其中一个三角形的底是梯形的上底,它的面积=上底×高÷2;另一个三角形的底是梯形的下底,它的面积=下底×高÷2;梯形的面积=上底×高÷2+下底×高÷2,根据所学的乘法分配律,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看来,解决问题的方法,有许多种,只要你肯动脑筋。 点评:数学知识的海洋里有无穷无尽的奥秘,只要我们认真观察,仔细思考,再难的问题也能轻松解决。小作者把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运用到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的同时,能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动手操作,运用剪拼等方法,找出了另外两种不同的梯形面积的推导方法,可谓是“学习的有心人”,见解独到,内容完整,给人以“学以致用”的领悟。

面积的数学日记篇三:数学日记20篇

3月 4日晴

名字

每当我走进校园,眼前就会出现十分醒目的一个牌子,上面写着一句话,那就是“在生活中学数学,在生活中用数学。”是啊!在生活中我们总也离不开数学,如果不学习数学,就会闹出许许多多的笑话。

就拿我几年前发生的一件事来说吧!那天,我起得早,妈妈让我帮她到楼下去买些早点,说完我就带着五元钱下楼了。来到楼下,买了早点,就付了钱。老板说:“这些总共是二元五角,我找你二元五角。”说完,就把钱交给了我,我见了,连忙说:“不对不对!你少给了我一元,应该找我三元五角才对呀!”老板听了,傻了眼,犹豫了一会儿,对我说:“小朋友,是你算错了,就是找你二元五角呀!”我一听,急得争了起来:“叔叔,是您算错了,明明就是三元五角嘛!”一旁的老板娘见了,用一口带有生气的方言,对我叫道:“瞧这孩子,年纪不小了,怎么连最基本的算术都不会!”在那儿吃饭的人听了都“哈哈哈”地笑了起来,我看了看,难过地跑回家,把事情的前因后果都告诉了爸爸妈妈。爸爸妈妈听了,也笑得前俯后仰,我生气地说:“连你们都笑我!”爸爸连忙解释道:“不是我们爱笑你,这是因为你没理解,没去思考数学中的‘元角分’。那我问你两张五角等于多少。”

“一元。”

“那两张二元等于多少?”

“当然是四元喽!”

最后,我终于在爸爸的解释中明白了自己的不认真。从此我再也没犯过同样的错误。

这个笑话,我都不会忘记,它给我一个教训,永远印在我的脑海里。 同学们,一定要认真学数学,数学可不是那么简单的家伙。学后一定要记着:在生活中学数学,在生活中用数学。

4月 12日 星期日

名字

下午放学时,数学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道家庭作业,要求大家想办法测算一次性筷子的体积,并用数学日记的形式将测算过程记录下来。这道家庭作业,表面上是一次数学实践活动,实际可能寓意更深,因为一次性筷子的使用与环保有关。

一回到家,我就静静地坐在书桌前思考这个问题。一次性筷子的形状是一个不规则的立体图形,怎样才能测算出它的体积呢?我思来想去,一会儿抓耳挠腮,一会儿摇摇头??

终于,有了一点眉目。我可以将一次性筷子放入装满水的容器中,这样容器中的水就会溢出来,溢出水的多少不就是筷子的体积吗?可是筷子比水轻,会浮在水面上,又该怎么办呢?可不可以用石头或胶布之类的东西将筷子固定住呢?我想应该是可以的,但这些办法测定起来又都太麻烦了,要是有更简便的方法该多好啊!经过冥思苦想,我终于自豪的笑了。

4月 6日 阴

名字

今天中午,我正在做数学暑假作业。写着写着,不幸遇到了一道很难的题,我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个所以然,这道题是这样的:

有一个长方体,正面和上面的两个面积的积为209平方厘米,并且长、宽、高都是质数。求它的体积。

我看见后,心想:这道题还真是难啊!已知的只有两个面面积的积,要求体积还必须知道长、宽、高,而它一点也没有提示。这可怎么入手啊!

正当我急得抓耳挠腮之际,我妈妈的一个同事来了。他先教我用方程的思路去解,可是我对方程这种方法还不是很熟悉。于是,他又教我另一种方法:先列出数,再逐一排除。我们先按题目要求列出了许多数字,如:3、5、7、11等一类的质数,接着我们开始排除,然后我们发现只剩下11和19这两个数字。这时,我想:这两个数中有一个是题中长方体正面,上面公用的棱长;一个则是长方体正面,上面除以上一条外另一条棱长(且长度都为质数)之和。于是,我开始分辩这两个数各是哪个数。最后,我得到了结果,为374立方厘米。我的算式是:209=11×19 19=2+17 11×2×17=374(立方厘米)

后来,我又用我本学期学过的知识:分解质因数验算了这道题,结果一模一样。解出这道题后,我心里比谁都高兴。我还明白了一个道理:数学充满了奥秘,等待着我们去探求。

6月9日星期二

名字

傍晚,我在奥林匹克书中看到一道难题:果园里的苹果树是梨树的3倍,老王师傅每天给50棵苹果树20棵梨树施肥,几天后,梨树全部施上肥,但苹果树还剩下80棵没施肥。请问:果园里有苹果树和梨树各多少棵?

我没有被这道题吓倒,难题能激发我的兴趣。我想,苹果树是梨树的3倍,假如要使两种树同一天施完肥,老王师傅就应该每天给“20×3”棵苹果树和20棵梨树施肥。而实际他每天只给50棵苹果树施肥,差了10棵,最后共差了80棵,从这里可以得知,老王师傅已经施了8天肥。一天20棵梨树,8天就是160棵梨树,再根据第一个条件,可以知道苹果树是480棵。这就是用假设的思路来解题,因此我想,假设法实在是一种很好的解题方法。

5月 10日星期日

名字

今天我又遇到一道数学难题,费了好大的劲才解出来。题目是:两棵树上共有30只小鸟,乙树上先飞走4只,这时甲树飞向乙树3只,两棵树上的小鸟刚好相等。两棵树上原来各有几只小鸟?

我一看完题目,就知道这是还原问题,于是用还原问题的方法解。可验算时却发现错了。我便

面积的数学日记

更加认真地重新做起来。我想,少了4只后一样多,那一半是13只,还原乙树是14只;甲树就是16只。算式为:(30—4)÷2=13(只);13—3+4=14(只);30—14=16(只)。答案为:甲树16只,乙树14只。

通过解这道题,我明白了,无论做什么题,都要细心,否则,即使掌握了解题方法,结果还会出错。

4月 6日 星期一

名字

今天,妈妈给了我10元钱去超市买东西。我买了一串鞭炮用了钱的2/10,又买了棒棒糖四根用了钱的1/10,还买了7个汽球,用了钱的2/10,最后买了一把梳子,用了钱的4/10,一共用了

2/10+1/10+2/10+4/10=9/10。还剩下一元钱只好还给妈妈了。到家后,妈妈吃了棒棒糖的1/4,爸爸吃了棒棒糖的1/4, 我吃了棒棒糖的1/4,还剩下一根,我送给了隔壁的小强哥哥吃。

5月9日 天气:阴 星期六心情:开心

名字

明天就是周末了,我在晚上去胜佳超市买了很多零食,我买了2包喜之郎水果果冻(2元)、一瓶600ml的雪碧(2.6元)、一条益达口香糖13.5g(2.2元)、一桶品客薯片番茄味(13.5元)、一包旺旺小馒头50g(2.3元)和一包上好佳冰柠檬硬糖120g(3.2元)。我一共用了2+2.6+2.2+13.5+2.3+3.2=28.6(元)。

相关热词搜索:面积 数学 日记 关于面积的数学日记 圆的面积数学日记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