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感悟人生

发布时间:2017-01-19 来源: 人生感悟 点击:

电影感悟人生篇一:电影《人生不能从来》观后感

电影《人生不能重来》观后感

儿保科 王静春 2015年11月26日晚,我院组织全院干部职工,集中观看了廉政电影《人生不能重来》。该片是一部撼人心灵的反腐新作品,它以落马贪官带给家庭的伤痛为主线,真实、生动地叙述了腐败分子拥有“一时风光”,却亲手毁掉了自己的一生,用短暂的一生破坏了自己幸福的家庭,揭示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各级领导干部保持自身廉洁、反对腐化堕落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影片内容全部取材于现实生活中所产生的真实案例。在当前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本片能够引起党员干部强烈的深思和感悟,从惩防并举、预防为主的角度上看,此片具有深刻的现实教育意义。

这部电影给我上了一次深刻的廉政教育课,对我进行了真诚有效的警醒与劝诫,使我深刻认识到因个人腐败给社会和家庭带来的巨大伤害。我不断反省自己要以剧中的案例为鉴,吸取教训,防微杜渐,警钟长鸣,自觉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牢固树立廉政为公、勤政为民的思想。下面是我观看后的感想:

一、要认真履行职责,正确使用手中的权力。作为医院儿保科科长和儿科临床医生,这种权力是医院和同事赋予我的崇高使命,是用来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为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的,绝不是用来谋取个人私利。要时刻牢记党的宗旨,做一个清清白白、

坦坦诚诚的人。在行使权力时如出现公与私的碰撞时,要认真思考,是否损害了党和国家的利益、是否损害了医院的形象、是否损害了他人的利益、是否破坏了社会的公平正义等等。时刻警醒自己“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用制度、法律约束自己的行为,坚决做到遵纪守法,廉洁从医。

二、要引以为戒,自重自省。在市场经济的社会里,受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影响,各种诱惑的浮现,时刻考验着我们,是否经得起考验,守得住底线,是否能管住自己的手,管住自己的嘴,管住自己的腿;是否做到不该拿的坚决不拿,不该吃的坚决不吃,不该去的地方坚决不去。影片中这个贪官的下场,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不断反思自己的言行,时刻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谨小慎微,牢记宗旨,努力做一名组织放心、病人满意的清白医务工作者。

三、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我作为一名儿科医生和一名母亲,一定要给科室同事、给女儿树立良好的榜样。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首先,引导科室人员和家人要有正确的权力观和金钱观,让他们认识到权力是把双刃剑,用不好就会危害自己和亲人。为他们营造廉洁工作、生活的氛围。其次,教育女儿从小要努力学习、勤俭节约、热爱劳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要懂得劳动创造财富光荣,学会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去创造辉煌的人生,而不是靠父母的权力去换取地位和金钱。第三,加强自身道德修养,以良好的道德、品行去

感染子女,潜移默化、言传身教,真正把自己的崇高的精神财富和思想财富留给子女,那才是最可观的、最可靠的财富。谨记林则徐家训:“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其寓意就是更加通俗直观地告诉我们林文忠公所讲的这个道理:无论子孙有才无才,留给他们金钱物质,绝不是明智的选择。 人生不能重来。人生也无法预知长短,但我们可以控制的,是人生的内容,是人生的质量,是生命的品质,是生命的宽度;人生不能重来。字写错了可以重写,画错了可以重画,路走错了还可以重新走过,但是人生之路,却永远不能重新来过。

电影感悟人生篇二:浅谈电影《活着》所蕴含的人生观

浅谈电影《活着》所蕴含的人生观

摘要:电影《活着》是张艺谋根据余华的同名小说进行改编的,片名虽然题为“活着”,却以各种死亡来突出要坚强的活下去,从亲人的死诠释出主人公——福贵活着的意义。“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显示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平庸和无聊”,余华在小说中如是说。 关键词:《活着》;张艺谋;人生观

张艺谋是一位优秀的导演,拍过不少优秀的影视作品,如《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等都体现出他独到的见解与在电影创作方面的造诣。作为一名影视巨匠,他的作品大多数都遵循现实主义方式的发展,通过对一个普通人的描写,体现出一个民族在那个时代的精神或者追求。而《活着》就是以福贵为形象,影射出在新中国成立到文化大革命时期之间百姓所处的生活环境,这部作品是我国大多数地主或是农民都曾经历过的缩影。这部电影以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引发观众深思、感悟,因此获得一致好评,也赢得了不少赞誉。

一、电影《活着》的剧情介绍

主人公福贵本是出身于地主人家的少爷,却不思进取,整日只顾赌博,是当时典型的纨绔子弟形象。其妻家珍苦口婆心的规劝福贵多次无果后,带着凤霞,拖着自己带有身孕的身子离开。而福贵也最终自家的所有家产全部输给了皮影班主龙二,父亲在为他偿还赌债后,举起拐杖说要打死儿子,却始终没能真正打到儿子,却后来自己翻到在地,撒手西去。父亲的死对这个家是一个莫大的打击,使得福贵从此必须到街头做买卖,但是,这并不足以养活他与年迈多病的母亲。后来,家珍带着凤霞与儿子有庆回来找到福贵,福贵也深知必须要养家糊口,便整日出去唱皮影戏挣钱。但是,一日突如其来的刺刀让他不得已远离家乡,被带到国民党军队里当壮丁,几年后成为共产党的俘虏才得以回到家乡与家人团聚。但是,母亲却已经离世,女儿凤霞也因为几天的高烧不退变成哑巴。由于当时正值土改时期,龙二被划分为地主而遭到枪毙,而福贵成分为城镇贫农而活着。但是,这并不代表他家从此可以过上平静的日子。唯一的儿子被区长无意撞死,然而,这位区长就是福贵当年出生入死的好兄弟春生。凤霞在村长的介绍下,与工人阶级组织头头万二喜结为夫妻,但是,苦难仍然没有放过福贵一家,凤霞因为大出血难产而死。在影片的最后,福贵,家珍,二喜与馒头活下来了,这对中国人提倡的亲情和家庭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二、电源《活着》与小说《活着》

《活着》是张艺谋根据余华小说改编而成,两者虽然不是相同的艺术手法,但是都体现出了福贵对悲剧的承受能力,使得观众更能感受到作品所蕴含的人生观。都是通过一个故事展现出那个时代的风貌,但是小说与电影带给我们的确是不同的心灵感受。小说运用第三人称进行创作,是一种冷漠的旁观者,在整个故事中完全是淡然和同情充斥着小说的结构框架。在余华的笔下,这个社会显得更加麻木不仁,在张艺谋的电影中,是主人公自己的经历与感受,观众能够真切、直观的感受到主人公的体验,从在观看电影的同时将自己置身于沉浮的人生与波涛的社会。电影始终坚持了张艺谋的现实主义手法,以主观的感受传递到每一位观众心中。

小说给读者的感触是更多的苦难与折磨,把福贵的命运描写的及其悲惨:父亲母亲先后去世、有庆抽血过度致死、家珍患病也辞世、凤霞难产而死、二喜被水泥板夹死、外孙意外被一碗豆子撑死,福贵的亲人相继离世。小说最后进剩下福贵与家中的老牛存活于世,在电影中对原著过多的死亡做出修改,给观众是一种不再压抑和沉重的气氛。但是电影中的死亡显得意外却又巧合,有庆因为四五天没睡好觉,困得不行,家珍心疼他,都舍不得叫他起来吃饭,但是后来因为老师让去学校炼钢铁,福贵因为不想让自家孩子落后而背着有庆到学校。但是,意想不到的是有庆却被当初患难与共的老朋友开车撞死。凤霞生产时由于当时正是文

化大革命时期,很多老教授被批斗,医院里全是些年轻的护士,家珍不放心,便让二喜请来王教授,谁知王教授却被7个馒头给噎着,根本救不了凤霞。

余华在小说中多次描写死亡好像有些远离现实,张艺谋对死亡的把握就显得客观而理性,既渲染了福贵悲剧性的一生,也把死亡的色彩进行淡化。张艺谋对小说的改编并不阻碍观众对那一时期的反思与影片中蕴含的人生观的理解,因此受到人们的赞誉和欣赏。

三、张艺谋在电影中蕴含的人生观

在影片中,皮影戏始终巧妙贯穿于电影之中。皮影的第一次出场是以赌场为背景,当时福贵都没有出场,也暗指了主人公的“人生如戏”。福贵在当晚运气不好,就到屏幕后面唱了几句,但那时却是一个十足富家子弟的形象,尽是娱乐与消遣。后来家道中落,他从龙二手中借来皮影箱,从此皮影在剧中就处于“戏中戏”的成分,反复在银幕上交相出现。皮影的出现并不单纯是为了活跃气氛,而是想突出表现福贵就如同皮影一样受人控制,对自己的人生根本无可奈何。皮影以一种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向人们揭示了那一时代的生活气息和历史沧桑。皮影在陪伴福贵经历了大半辈子之后,却在文革时期沦为“四旧”,一心想留住皮影的福贵在最后只得将之烧毁。皮影在火盆中被无情地燃烧着,福贵心里自然惆怅,整个画面给人一种震撼,一种伤痛。

影片中的福贵将人物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无论是纨绔子弟,还是街头买卖,亦或是平凡的农民,都表现得十分到位而具体。将那个时代的代表人物通过荧屏出现在观众眼前。《活着》这一部影片,为我们描述了一个具有坚韧的生命力的市井小民,他没有因为亲人的相继离开而选择死亡,而是“活着”,对生活存有希望的活着。从影片最后福贵对馒头的话就可以看出他对未来是充满信心的,他相信日子会过得越来越好,他仍然在希望中活着。正是由于他的希望,让他具有坚韧的生命力,不受痛苦的打压而顽强的活着。

四、结束语

《活着》这部无论是电影还是小说都广受好评的作品,以一种最直接的方式告诉我们,也应该树立这样一种坚韧的人生观,不管什么事情发生千万不要轻易言弃。而且,从电影中,我们也都达成了一个共识:人是为活着本身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活着。 参考文献:

[1]贾燕军.从电影与小说的双重视阈解读《活着》[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2,06:107-108.

[2]魏家文,楚亚萍.从《活着》看余华小说的生命意识[J].毕节学院学报,2010,10:82-85.

[3]李凤.电影《活着》中的生死感悟[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12:353-354.

电影感悟人生篇三:《人生》观后感

《透过历史的另一面镜子

——中国古代典型女性赏析》

局外人的眼光看巧珍与高加林的人生

看完《人生》这部电影之后,对其中的人物高加林以及巧珍的印象最为深刻。巧珍是一个十分真诚用于追求幸福的农村妇女,她痴情的对待高加林,最后却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幸福,让人看了有一些伤心。高加林这个人物在我看来是一个悲剧人物,他的悲剧性源于他的性格,他不愿脚踏实地,特别是在他在街头卖馒头的场景,我印象很深,包括后来他想要通过黄亚萍到城市去发展,都深深的注定了他的人生必然是悲剧的。下面我想展开说一下巧珍和高加林这两个人物。

巧珍是一个“大字不识一斗”的农村女孩,家人多次给他相亲,但她心中始终有一个自己喜欢的人——高加林。她一直喜欢高加林,但是因为高加林是高中毕业生,而且还在学校里当老师,所以一直未曾说出来。后来由于高加林的被一个村干部的儿子却带失去了工作,回到农村当起了农民,这是巧珍才觉得机会来了,于是她和高加林建立了恋爱关系并且公布于众,全村人都知道了他们的恋情。他们追求自由恋爱,无可厚非,但是巧珍忘了一个问题,他不知道高加林想要的是什么,她只想要安稳幸福的生活,即便是一辈子当农民,而高加

林心中有一个梦——走出去。巧珍天真的和高加林说:“以后我干活,你在家看书。”在今天看来俨然是一个女汉子,一肩扛起男人要扛的事。她干得了又脏又累的农活,又会在厨房做饭,绝对是一个好媳妇,如果她一开始就喜欢马栓,就和马栓在一起,她就会有一个美满幸福。但是因为她选择了高加林这只急于飞出去的好高骛远的鸟,换来的是痛心与忧伤。不过我觉得巧珍最后还算是幸福的,因为马栓毕竟喜欢她,承诺会给她幸福,会对她好。这真真切切的现实,要好过高加林那不切实际的未来。有时候人们会说“门当户对”是旧观念,但是我觉的婚姻中“门当户对”是很重要的,在当今社会这不仅是说家庭的的社会地位、财富数量,更多的是男女双方的教育状况、价值观、人生观是否差别太大。所以巧珍一开始的选择就存在了错误,但最终她和马栓结婚,虽然让人感觉有一丝凄凉,但是有一个爱自己喜欢自己的人愿意娶自己也算是一件幸福的事

电影感悟人生

,所以我觉得巧珍爱上高加林是她悲剧人生的开始,马栓的出现终结了她的悲剧人生。

但对于高加林来说,他的一生就是一个悲剧。

且不说高加林开始的时候工作被别人取代了,这是官员裙带关系所害的,说到这不得不提一下其实这个裙带关系对高加林这个人物的悲剧人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先说一下高加林当农民时的表现,像一个愣头青一样拿了一个锄头在那使劲掘地,只因心中怨气。我想说一句话他吃不得苦,特别是他父亲让他到镇里卖馒头的时候,他畏首畏尾,怕丢脸,看到画报里的大城市的场景,就浮想联翩,真是一个不脚踏实地的人,用现在的流行语就是不接地气。我们老家有

一句俗语“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所以我觉得高加林的命运是他的性格决定的,也许有人会说时代决定了他的悲剧人生,但是当时已经改革开放,只要勇于闯一闯,一定会有好生活。我敢肯定高加林的叔叔回来当大官的时候高加林一定心里盘算着如何通过这个关系找个好工作,离开农村,或者说从开始高加林就想找一个捷径离开农村,要不然最后他也不会想要依靠黄亚萍父亲的关系到南京工作。说实在的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是定律,但是为了往上爬不择手段就是不好的了。试想一下,如果没有人告发高加林的行为,他就回到南京工作,和黄亚萍在一起生活,他会不会一辈子抬不起头,会不会被黄亚萍父母看不起,毕竟他是依靠关系到南京工作的。高加林最后因为被告发所以又回到了农村,这时他似乎醒悟了,他拒绝了黄亚萍的爱情,想要追寻巧珍真诚的爱,但是巧珍已经嫁人,所以最后只剩下了遗憾,真心希望高加林能够改过自新,脚踏实地,那样成功就离他不远了。

人生有太多变数,我们要记得自己的追求,自己的本真,用真诚对待真爱,接地气的生活,坚持自己的原则,恪守自己的道德,让人生少一些遗憾,多一些值得回忆的事,不要让人生有太多不堪回首。

相关热词搜索:感悟 人生 电影 人生感悟经典名言 感悟人生的经典句子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