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破碎漏失地层钻探工艺关键技术探究
发布时间:2018-07-02 来源: 人生感悟 点击:
[摘 要]国内外文献讨论和研究较多的是水平段钻井过程中工程复杂、技术措施以及钻井液配方的优化和应用情况,对进入水平段之前上部井段复杂情况分析和研究较少。本文主要阐述了钻井过程频繁出现的复杂情况:大段泥岩段经常出现钻头泥包现象;部分地层层理发育,易发生力学坍塌,上部裸眼井段垮塌,出现卡钻;裂缝发育较好,地层连通性强,易发生井下漏失;蠕变地层钻井造成井径扩大;泥岩污染。对以上情况进行实例分析,同时从钻井液方面提出了预防及解决措施,减少因钻井液维护处理不当而引起的复杂情况,为钻井尽可能地减少复杂,为优质、高效、低成本钻井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破碎漏失;蠕变地层;井径扩大;井壁失稳;井下漏失;钻井液
中图分类号:S2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24-0185-01
破碎地層钻探一直是令钻探同行头痛的难题。在大段泥岩段钻井钻头被泥包;部分地层层理发育,易发生力学坍塌,上部裸眼井段垮塌,出现卡钻;裂缝发育较好,地层连通性强,易发生井下漏失;在蠕变地层钻井易造成井径扩大;泥岩污染,同时提出了钻井液维护处理存在的难题以及解决措施。根据钻井遇到的复杂情况进行分析和实践应用,对水基钻井液配方进行优化,加深对地层的认识,尽可能在钻井设计时更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与措施,减小复杂情况出现的频率,为优质、高效、低成本的钻井提供一定技术参考。
1 工程概况
研究区域构造位置位于盆地与高原结合部,古坳中隆低陡构造区与褶皱带之间,北受褶皱冲断带西延影响,南受褶皱带演化控制,其构造特征集二者于一体的构造复合体。根据区块多平台已钻井实际情况,在钻井过程中时常出现钻头泥包、卡钻、井壁垮塌、井下漏失、井径扩大、泥岩污染等复杂情况,这与地层变化情况、钻井工程参数、钻井液维护处理情况均有一定关系,导致了钻井难度的增加,延长了钻井周期,增加了钻井成本,
2 井下复杂风险分析与对策
钻井过程中复杂情况可归为井壁失稳、井下漏失以及钻井液污染3大类。
1)钻头泥包。在泥岩段钻井过程中,若钻井液抑制能力弱,流变性差,快速钻进时易发生钻头泥包现象。
2)卡钻。在钻井过程中发生较多的是井塌卡钻、压差卡钻和砂桥卡钻,卡钻程度各异,轻微的卡钻可通过主动划眼的方式解决掉,严重时易造成井眼报废、填井侧钻。A井使用聚合物钻井液复合钻进至井深1769.90m,上下拉划井壁,发现悬重770↑870kN,遇卡100kN,扭矩8.9↑17.0kN·m,采用循环间断上提下放活动钻具,出口返出大量掉块,未解卡,之后采用泡酸的方式解卡。A井用密度1.30g/cm3钻井液钻至井深3447.17m上提
钻具时遇卡,经处理未解卡,自井深2150m侧钻。3)井壁垮塌。上部为灰黑色页岩、黑色碳质页岩以及泥岩;而古生界的铝土质泥页岩为裂缝、层理发育地层,易垮塌,钻进中钻具碰撞、钻井液冲刷也易引发掉块垮塌。特别是在同一裸眼井段不同地层压力系数下,当钻井液密度控制不好波动范围大,就容易发生井壁失稳出现井壁垮塌。如地层压力系数发生变化,平台井中多次在该段发生垮塌,返出掉块尺寸大、数量多,上提密度均未能很好得以解决。4)井下漏失。各层系均发生过井下漏失,且地理位置不同,漏失情况各异。地层部分位于构造的主体部位,漏失通道以溶洞和大裂缝为主,开启性裂缝和承压能力较低是地层漏失的主要特点。漏失类型为裂缝性漏失和溶洞性漏失,漏失通道以溶蚀孔洞、大裂缝为主。恶性漏失和大溶洞置换性漏失、堵漏难度大是飞仙关组地层漏失的主要特点。易漏层段在某些钻井区块属于裂缝性漏失,过提高钻井液密度又易导致下部井段井漏,是一个钻井对立难题。5)井径扩大。长宁地区嘉陵江组地层垂厚约500~550m,特别是石膏、石膏夹膏质云岩为主,具有明显的塑性蠕变能力。采用聚合物钻井液、聚合物无固相钻井液在该地层钻进时,井眼直径变大,易形成大肚子,岩屑返出率低,钻进过程中易造成卡钻,起钻作业时易造成下钻遇阻。平台两口井测井数据表明,在井深778~891m的地层钻井过程中,井眼扩大率较大,部分井段出现大肚子,起下钻阻卡严重。6)泥岩污染。区块主要泥岩段,在钻进过程中,泥页岩会发生水化渗透现象,井壁与钻井液接触后吸水膨胀、分散,该段平均钻时为2~3min/m,岩屑返出量大,若钻井液抑制能力差,很容易水化造浆,导致钻井液膨
润土含量迅速上升,膨润土含量增加,引起钻井液的表观黏度、塑性黏度、切力上涨,滤失量增加,携岩能力差,同时严重时导致钻井泵压上涨,影响钻井施工。
3 钻井液技术难点及对策
根据以上所述工程地质特点,在钻进过程中的钻井液维护处理具有以下施工难点。①钻井易造成钻井液石膏污染,井眼尺寸扩大,因裂缝发育井下漏失的可能性较大。②大段泥岩钻进,易造成钻井液岩屑污染,黏度和切力、滤失量难以控制,同时具有钻头泥包,井壁失稳,卡钻等风险,层二段~一段裂缝发育较好,井漏次数较频繁,堵漏成功率低。③层理发育地层易发生区域垮塌,有卡钻风险,钻井液流变性及滤失量难以控制。④地层含硫化氢,地层压力系数变化,存在井壁失稳、防硫、防喷、防漏等技术难题。1)地层钻进可加入磺化类处理剂,提高钻井液的抗膏盐污染能力,保证钻井液性能的稳定。提前对钻井液进行预处理,在体系中加入一定量的Ca0,保持钻井液中Ca2+含量为300^-400mg/L,利用“同离子”效应,尽可能减小石膏层在钻井液浸泡时发生溶解,避免对钻井液性能造成不利影响。使用化学处理剂,即纯碱或者小苏打。钙侵发生后,pH值在可控范围内一般使用纯碱进行处理,如果pH值较高可使用小苏打,Ca2十+OH-+HC03-—CaC03+H2O。将井浆提前转化为KCl-聚合物钻井液钻进,维持体系中大分子包被剂的浓度在一定范围内,提高钻井液的抑制能力。2)大段泥岩段钻进时,保证体系中KC1的加量在7%以上含量为30000mg/L左右,保持足够的抑制能力,防止地层的水化膨胀、垮塌。加入封堵类处理剂,如沥青,提高井壁稳定性。为防止泥岩分散膨胀,控制劣质土相含量,采用聚合物强包被抑制剂与KCl结合使用,抑制地层的水化膨胀,防止垮塌。利用PAC-LV控制钻井液滤失量,提高泥饼的致密性和韧性,保持井眼稳定。控制好钻井液的pH值为8.0^-9.0,过高的pH值会促进泥岩水化分散。严格使用固控设备,振动筛、一体机、离心机,保证钻井液达到净化要求。3)要预防井壁失稳,①控制好钻井液密度,在井下正常的情况下尽量走设计高限,通过钻井液的液柱压力支撑井壁,平衡地层应力,避免地应力释放造成井壁失稳、导致井壁垮塌;②钻进该层位之前加入防塌类钻井液处理剂如:沥青、超细钙、FRH,FK-10等,改善泥饼质量;4)要预防井壁失稳,使用低滤失量、高矿化度和适当粘度的防塌钻井液,在破碎易塌地层适当提高钻井液密度;避免钻头泥包和抽吸作用引起的井壁坍塌。卡钻的预防措施主要是调节好钻井液性能,提高钻井液的润滑性能,降低泥饼的茹附系数,有效防止压差卡钻。
根据以上不同地层复杂情况,由钻井现场多口井实践推荐钻井液优化配方如下:(3%^-4%)膨润土浆+(0.1%-0.2%)NaOH+(0.2%-0.5%)聚合物包被抑制剂+(0.2%-0.4%)流型控制剂+(3%-4%)磺化类处理剂+(1.0%-1.5%)聚合物降滤失剂+(5%-7%)无机盐抑制剂+(l%-3%)胺基抑制剂+(2%-4%)防塌润滑剂+(0.3%-0.5%)CaO+(0.5%-1%)除硫剂+重晶石。
参考文献
[1] 陈胜,余可芝,邱文发,等.预防PDC钻头泥包的钻井液工艺技术[[J].钻井液与完井液,2016,30(1):38-40.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