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丢”了的丝绸之路与李希霍芬的推演

发布时间:2018-06-28 来源: 人生感悟 点击:


  谈论丝绸之路,总要说到“丝绸之路”概念的创造者李希霍芬(Ferdinand von Richthofen,1833—1905)。这位德国地理学家先是一八六八至一八七二年间在中国做了四年的地质调查,然后一八七七年在德国出版《中国:亲身旅行及以旅行为基础进行研究的成果》第一卷(Chma.Ergebnisse eigener Reisen und darauf gegriindeter Studien.Erster Band.Einleitender Theil.Berlin:Dietrich Reimer 1877)。“丝绸之路”的说法,正是这本书提出来的。与书的出版同步,李希霍芬还发表了讲演《论截至公元二世纪为止的中亚丝绸之路》(Ueber die centralasiatischen Seidenstrassen bis zum 2.Jahrhundert n.Chr.,in:Verhandlungen der Gesellsehaft for Erdk unde Berlin Ⅳ 1877),讲演时问是一八七七年六月二日。它基本就是书中相关内容的精简版,论证更加紧凑、简明。讲演还迅速被翻译成英语,一八七八年一月刊发于《地理杂志》(Geographical Magazine)。
  目前一个比较常见的说法是,李希霍芬把丝绸之路定义为一条主要存在于公元前一一四至公元一二七年问,以丝绸贸易为媒介将中国与中亚以及印度连接起来的交通路线。其实,这个说法是不准确的。李希霍芬的确是基于丝绸贸易的视野在谈丝绸之路,“贸易”可以说是丝绸之路的关键词(参看唐晓峰:《李希霍芬的“丝绸之路”》,载《读书》二0一八年第三期)。中国向外(往西)开展“丝绸贸易”(Seidenhandel),李希霍芬依时间先后分为两个阶段。间接丝绸贸易作为第一阶段,指丝绸离开中国以后要经过反复交易,方可交易到中亚。直接丝绸贸易作为第二阶段,指丝绸从中国直接交易到“图兰低地”(即中亚)。第二阶段“开始于公元前一一四年,当时第一支商队往西出发”,“结束于公元一二0年,统治着整个第二个阶段的汉朝力量已然黯淡”(ueber,104)。这显然是指中国在汉代开拓的丝绸之路,在李希霍芬那里汉代丝绸之路开始于公元前一一四年,结束于公元一二0年——并非公元一二七年。
  弄错了李希霍芬所说的汉代丝绸之路结束时间的,首先是德国学者赫尔曼(Albert Hermann,1886-1945)。赫尔曼说:“‘丝绸之路’这个名词大概最早是李希霍芬在用,且专指那条中亚丝绸之路,即公元前一一四至公元一二七年问中国同乌浒河、药杀水附近的国家,同印度之间进行丝绸贸易的中亚丝绸之路。”(Die alten seidenslraβen zwischen China und Syrien,Berlin:Weidmann 1910,10)赫尔曼在这里对李希霍芬的观点做了错误的概括,却产生长远影响,以至于我们现在对李希霍芬的丝绸之路概念仍然有着并不准确的认识。赫尔曼除了把李希霍芬所说的汉代丝绸之路的结束时间弄错以外,竟然还把李希霍芬所说丝绸之路的内容弄错了,以为李希霍芬所说的丝绸之路就是中亚丝绸之路、汉代丝绸之路。
  李希霍芬所说的丝绸之路,并不专指中亚丝绸之路。他所说的中亚丝绸之路,也并不专指以张骞“凿空”西域为依托而形成的中国汉代丝绸之路。对李希霍芬来说,中国汉代丝绸之路只是一种中亚丝绸之路,而所有的中亚丝绸之路都是丝绸之路的东段。当然,李希霍芬没有使用“东段”这个词。丝绸抵达中亚以后通过安息(一般认为就是帕提亚帝国)反复交易而到达罗马帝国,李希霍芬明确地说这是丝绸之路的“西段”(der westliche Theil,参看China,496)。中亚丝绸之路之为东段,可以从这个说法里推断出来。换言之,李希霍芬所说丝绸之路的整个“西段”被赫尔曼给弄丢了!赫尔曼认为“西段”是丝绸之路不可或缺的内容,丝绸之路是从中国到叙利亚(罗马帝国)的丝绸之路。实际上,李希霍芬早就是这样认为的。
  由于重视丝绸的贸易,李希霍芬就从西方的权威地理著作——托勒密的《地理學》——那里整理出了丝绸从中国向西输送的路线,并称作“托勒密丝绸之路”(die Seidenstrasse des Ptolemaeus)。托勒密关于东方地理的记述,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马里努斯。不过,马里努斯的著作已经失传,只能通过托勒密而略有所闻。所以,托勒密丝绸之路在李希霍芬那里又是“马里努斯丝绸之路”(Seidenstrasse des Marinus)。李希霍芬的书里有一幅著名的“丝绸之路”路线图,路线有蓝、红两种颜色。蓝线是李希霍芬根据“中国史料”(chinesischen Quellen)整理的汉代丝绸之路,东起沙洲(敦煌),西至中亚为止。红线是李希霍芬整理的马里努斯丝绸之路,东起长安,西至西亚,横贯亚洲。这幅路线图也直观地表明,李希霍芬所说的丝绸之路是横贯亚洲的丝绸之路,汉代丝绸之路又或者中亚丝绸之路是丝绸之路的东段。
  更恰当的概括应当是,李希霍芬在确立了“丝绸之路”视野以后,格外重视对丝绸之路东段进行研究。丝绸之路东段的路线,并不就是托勒密《地理学》所描述的那样。李希霍芬要借助中国史料,对丝绸之路东段进行修正(China,500)。红线东段自长安至沙洲与蓝线重合,出沙洲后不久便与蓝线分离,沿婼羌往西至于阗,复与蓝线重合至莎车、疏勒,然后又与蓝线分离,至蓝氏城(并由蓝氏城继续向西)。红线东段与蓝线只有两段重合,此足见蓝线之意义。更为可观的是,蓝线固然只是丝绸之路东段,路线却相当丰富,非红线东段所能比。简单地说,蓝线出沙洲以后,在且末分为南北两道。北经龟兹、姑墨至疏勒,复由疏勒向西至大宛,抵撒马尔罕。南经精绝、扜弥至莎车,复由莎车向西至大夏,至蓝氏城。疏勒与莎车之间还有路线相连,南、北两道互通。
  李希霍芬给作为丝绸之路东段的汉代丝绸之路,确立开始与结束的时间,同样也是以中国史料为基础。“小布罗塞”(Brosset jeune,即Marie-F6licit6 Brosset,1802-1880)翻译成法语的《史记·大宛列传》,深为李希霍芬所倚重。可以想到,如果小布罗塞在某些字词的翻译方面置入了特别的(甚至错误的)理解,李希霍芬便很有可能为之所引导。把“第一支商队往西出发”当成汉代丝绸之路的开端事件,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受到了小布罗塞的误导。

相关热词搜索:丝绸之路 推演 弄丢 霍芬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