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中华道德慈善文化,急需扎根教育
发布时间:2018-06-27 来源: 人生感悟 点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基础工程”,并为此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健全学生资助制度”“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办好继续教育”等部署。笔者以为,在这教育部署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最为重要。
当今为什么急需扎根教育,即我们老祖宗留传给我们的圣贤教育呢?中国近两百年来,受西方列强的侵略和欺凌。西方人绝大多数接受的教育是功利主义教育,鼓励竞争、斗争,优胜劣汰,弱肉强食,适者生存。他们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原则是利害,有利则是朋友,兄弟;没有利,就成为冤家对头。这种功利主义教育使人们将人情看得很淡,很薄,不但对外人,而且对父母兄弟也非常淡薄,为争遗产,常对簿公堂。
我们的老祖宗都懂得“见微知著”,看到一些细微之处,就会联想到往后有很多不好的影响。《论语》里孔子每日忧虑四件事,“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最近《人民日报》有一篇张贺撰写的文章《从国歌谈爱国主义》,指出“值得警惕的是,近年来网络舆论中出现一种现象,即贬低爱国主义精神,否定爱国主义情感,贬损爱国志士和民族英雄,以至于如果有人公开说自己爱国就会引来冷嘲热讽。在某些人眼里,爱国主义成了一个邪恶的字眼,认为爱国主义侵犯了个人自由,压制个人权利。”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是爱国主义。中华爱国主义文化是中国人的命根子,某些国家长期以来对华文化战略就是“亡人之国,先亡其文化”。中华文化血脉倘若在我们这一代中国人身上断了,中华民族的根就会断,其结果是我们中国人没有了中华民族的身份,中国这个文明古国会像古埃及、古巴比伦等古国一样宣告衰落,成为历史的陈迹。我们要记住习近平总书记的话。他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要努力从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形成的和积累的优秀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智慧,延续文化基因,萃取思想精华,展现精神魅力。要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推进中华优秀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现在世界的动乱不息,整个世界充满危机意识。早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英国史学大师阿诺德·汤因比呼吁,解决二十一世纪的社会问题,只有靠孔孟学说和大乘佛教。在英国人的心目中,汤因比是一位现代圣人。他的话在英国有很大的影响力,现在英国的不少学校,从小学到大学都有佛经课程和儒学课程。不少英国学者学习了中国传统文化以后认识到,世界的动乱、生态危机和各种社会问题的根源是人心问题,是人心的污染,是人的贪欲的高度膨胀。这些问题,政治解决不了,军事解决不了,经济解决不了,科技也解决不了,只能靠教育而教育又必须遵循汤因比的遗言。
我们的老祖宗不仅留传给我们优秀的文化,而且教导我们怎么通过教育,接受和发扬祖国的优秀文化。教育是有不同层次的。教育首先抓扎根教育,换言之,抓做人的教育。
中国圣贤教育、扎根教育首先是家庭教育。家庭教育从小抓起,所教的是一个人一生要力行的。家庭教育,父母是启蒙老师。父母不仅传授“家训”“家道”,让他们的儿女明理,而且也要求子女帮父母做点家务,所谓“习劳知感恩”。儿女干点活,才懂得父母的辛劳,才会感恩。
我们的圣贤教育,是筑扎实做人的根基。倘若成年了,过去没有受过扎根教育,必须补这个重要的做人的课程。倘若已养成不良风气,诸如贪吝之心,好名好利之心,乃至“骄、奢、淫、逸”之心,包括笔者在内,更需要接受“补习教育”,从而“如斩毒树,直断其根。”圣贤的扎根教育的基础教材,修身的基础教材是《弟子规》《感应篇》和《十善业道经》。《大学》讲“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修身才能齐家,继之治国,平天下。
中国古人历代的治国理政是以礼治天下,以孝治天下。西方國家是法治,用法律治国。中国以礼、以孝来治国,兼顾到天理、国法和人情。一个重要理念是怎样对自己?怎样对别人?对自己要清净,对别人要仁爱。礼治,有个人的自律,个人的生活规范,也有人群、团体的生活规范。
《弟子规》强调的是“孝亲尊师”,并扩大到孝敬、尊敬所有的人。《入则孝》列出孝的具体内容,比如“出必告,反必面”“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又比如《出则悌》讲“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事诸父(叔、伯),如事父,事诸兄(堂表兄弟),如事兄”。《弟子规》是儒家的根,是伦理道德教育。
“孝”的意思是很广泛的,“孝”字,上面是个“老”,下面是个“子”,意思是上一代跟下一代是一体,谓之“孝”。《弟子规》讲了孝、悌、信以后讲“仁”
“仁”是仁爱,跟“亲爱”的意思不一样。“亲爱”是从情上建立的,仁爱是从理上建立的。知道自他不二,万物一体,是真爱,永恒不变。“孝”和“仁”的圆融,也是我们对宇宙人生的整体的看法。
《太上感应篇》是道家的经典之作,跟《弟子规》一样,是做人的根基,专门讲做人重要的是明因果报应之理,要辨别善恶,要断恶修善。《太上感应篇》自然是讲感应的。何为感应?古人有个比喻,“感”好比下种;“应”好比开花结果。有感必有应,又比如,我们身体,“牵一发而动全身”,你拔一根头发,小事一桩,这是感,你会一身不舒服,就是应。感应也可以说是因果关系。学《弟子规》,人们会羞于作恶,耻于作恶;学《太上感应篇》人们会不敢作恶。
为什么这么多的人敢妄作妄为。根本原因在于他们不相信因果,不相信有神明,不相信有天堂和地狱。地球上所有灾难都是人类的不善所感召的。“举头三尺有神明”,有司命之神。不管你信不信,你信有;不信,还是有。中国古人记载这类事的典籍很多,最容易找到的书,有诸如《聊斋志异》《阅微草堂笔记》《子不语》等。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