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视域下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互动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8-06-25 来源: 人生感悟 点击:


  摘 要: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以及数据分析统计法,对太原市大学城部分高校的场地设施、体育教师和体育专业学生现状以及部分社区体育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结论为:(1)社区体育场地设施严重不足,社区体育指导员匮乏;(2)高校体育具有师资、场地设施和科研资源的优势;(3)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互动严重脱节。在此基础上,根据生态文明的理论,提出了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互动发展思路。
  关键词:高校体育 社区体育 互动发展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839(2018)2—0149—04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举措。生态文明的实质就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形态,是一种更为高级的文明形式。城市社区体育做为政府为社会提供体育服务功能的平台,在当前中国体育生态文明建设中,以其独特的魅力发挥着重要作用。而縱观我国城市社区体育的发展现状,其在场地设施、人力等资源方面还不能够完全满足广大人民的健身需求。周边高校作为所属辖区的一部分,具备人才和场地设施的相对优势。两者如果按照生态文明的理论相互协同和谐发展,实现资源全面共享,不仅能够解决社区体育发展中存在的资源短缺问题,对于高校来说也可以促进学校体育社会化发展,使广大师生更好地了解社会、适应社会,实现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的目的。
  1 研究对象及方法
  1.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互动发展。调查选取太原市大学城中的晋中学院、太原理工大学,太原师范学院3所高校的体育教师、体育专业学生以及周边的朗润园、安宁嘉园、田森嘉园、书林世家、烟草家园5个社区内参与健身的社区居民。
  1.2 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研究利用大同大学图书馆和校园网络资源查阅了与本课题相关的文献10篇。
  1.2.2 问卷调查法
  根据课题研究需要,设计了三份问卷,一份对社区居民进行调查,在 5个社区内随机抽取部分居民进行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200份,回收问卷185份,其中有效问卷175份,93%的问卷回收率,94.5%的有效回收率。第二份是对3所高校内的体育教师进行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50份,回收问卷48份,其中有效问卷48份,96%的回收率,100%的有效率。第三份是对3所高校内体育专业学生进行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50份,回收140份,其中有效问卷135份,93.3%的回收率,96.4%的有效率。
  1.2.3 访谈法
  通过访谈方式对大学城内高校体育教师和体育专业学生进行访问和座谈,了解到学校体育人力、物力资源现状及发展空间。通过对社区的体育指导员以及居民进行访问和座谈,了解到社区体育活动开展情况以及群众的健身需求,并对所访谈内容进行分析。
  1.2.4 数据统计法
  将研究调查中获取的数据等信息资料利用Excel2003处理进行处理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太原市周边社区体育现状分析
  2.1.1 社区体育场地设施情况调查分析
  由表1可知,5个社区内羽毛球场和篮球场数量较多,基本每个社区最少有一个,而网球场在所调查的5个社区中数量则为零。这就说明,篮球和羽毛球作为大众化的体育健身项目,社区居民能够在社区内进行简单的球类运动,而网球场地的建设以及维护花费资金较大,网球运动的技术难度较高,在没有专业指导员指导的情况下,社区居民很难将其作为平时的锻炼项目。同时也表明社区内的体育场地设施不是很多,不能够完全满足社区居民在工作之余的健身锻炼。
  2.1.2 社区居民选择健身项目特征调查分析
  由表2可知,社区居民在选择健身项目时,选择跑步、散步人数最多,占60%,选择器械健身次之占43%,而选择骑自行车的人数最少占11%,可见,社区居民在选择健身活动时没有创意,选择内容陈旧、单调,更愿意把跑步与散步作为平时工作之余最主要的活动类型,而对于游泳、骑自行车健身,则不是很感兴趣,同时也表明,社区内场地设施的不足,使居民难以做出更多的选择。
  2.1.3 社区居民参与体育活动地点调查分析
  由表3可知,大部分社区居民闲暇时间参加的体育活动集中在非正式的体育场所,如:公园、广场、街道、路边等等,其中公园、广场占人数的82%,街道、路边占人数的63%。而在较正规的体育场所进行健身锻炼的人数相对较少,利用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的占29%,利用收费体育场地设施的占28%,利用企事业单位体育场所的占38%。这就说明,居民在选择健身场地是仍以免费为主,高校内体育场地设施对社区的免费开放,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居民选择健身场地的状况。
  2.1.4 社区居民体育指导员情况调查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见表4),在社区健身人群里有63%的人没有接受过专业人员的指导,仅10%的人有健身人员的指导。通过调查可知,社区中专业体育指导员仅占30%,而兼职的体育指导员占70%。说明在社区体育运动的人群中,对体育运动的专业性追求并不是相当严格,大多数是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着不同形式的体育锻炼,多由个人兴趣爱好决定。可见,社区体育指导员不足,不能对参与健身的绝大多数居民进行指导,同时人们对请专业指导员的想法并不是很多,省钱、自由等多方面的原因使得专业体育运动人员出现在社区体育锻炼中并不是经常的现象,甚至有的地方根本没有。

相关热词搜索:视域 体育 互动 生态 高校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