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尚武精神对比及重拾尚武精神
发布时间:2018-06-25 来源: 人生感悟 点击:
摘 要:尚武精神的传承和发扬是中华文明流传发展至今的重要原因之一。古时中华民族尚武之风盛行,而现今社会民众尚武精神较之古时有所不及,且随着社会的变更与发展,古尚武精神与当代尚武精神涵义有所不同。文章应用文献资料法查阅相关资料,说明古今尚武精神的差异,并且举例说明古代社会各个阶层尚武之风的浓厚,尚武精神的兴盛,以及当今社会尚武精神在社会民众间的缺失,并分别从国家体制、社会重视、史实了解、课程设计、家庭培养、自我意识等几个方面为当今社会下人民重拾尚武精神提出可实施的建议和方法。
关键词:尚武精神 中华文明 社会阶层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839(2018)2—0030—0 3
1 尚武精神释义
尚,尊崇;武,武术,军事;尚武,尊崇武术,崇尚军事。尚武精神,尊崇武术,崇尚军事,并使用武力对抗对手的过程中所具备的精神品质。[1]其表现为崇德、尚武、英勇、顽强、奉献、爱国等精神品质。
2 古尚武精神之兴盛
发源于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王国,起源于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发源于印度河、恒河流域的古印度以及起源于长江、黄河流域的古代中国,是人类历史文明发展起源的四大文明古国。经过数千年历史的洗礼,四大文明古国唯独中华文明流传至今未曾中断,这与自古根植于中华儿女血脉中的尚武精神有莫大干系。
2.1 古代国家统治者尚武精神的体现
古代中国历朝历代的建立巩固与覆灭无不体现人民的尚武精神。秦国起初羸弱,皆因实行商鞅变法,秦国从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进行彻底的改革,并且奖励军功,商鞅曰:“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争,各以轻重被刑……”《汉书》中记载:“商君为法于秦,战斩一首赐爵一级,欲为官者五十石……”自实行商鞅变法后,秦国实力逐渐强大,秦王嬴政便开始谋划吞并六国之计。公元前237——公元前221年,秦国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统一全国,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的国家。秦国的统一先决条件之一便是秦军具备英勇不屈的尚武精神,秦国将士皆以在战争中立下军功为荣,极大地提升了将士的积极性,使军队战斗力得到很大提高,这才使得秦军在连年征战中连战连捷,逐一灭掉各诸侯国。
秦朝之后的历朝历代统治者也都具备尚武精神。汉朝时期,汉武帝数征匈奴,大将军霍光平定楼兰等,唐朝时期在唐太宗李世民和唐高宗李治的领导下先后灭掉东、西突厥,并北征高丽,太宗曰:“今天下大定,唯辽东未宾,后嗣因士马盛强,谋臣导以征讨,丧乱方始,朕故自取之,不遗后世忧也。”此话深切体现出唐太宗李世民所具备的尚武精神。唐太宗以天下为己任,为国家统一,社会安定,臣民幸福,而誓死征讨外族势力,维护唐王朝的统一。一句“朕故自取之,不遗后世忧也。”是唐太宗具备尚武精神的点睛之笔。
2.2 古代民间尚武精神的体现
起初在先秦的社会结构中,士阶层是贵族阶层与平民阶层之间的过渡阶层,他们因为有勇力和武艺,所以被特别选拔出来,作为武士。长期以来,“士”阶层一直都是武士阶层。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社会的大动荡时期,各诸侯国为开拓自己疆域国土,不断壮大本国军事力量,因而也需要大量的士兵军队,习武之风在民间也愈演愈烈,这也使得社会掀起了一股浓烈的尚武之风,而由此“士”作为一个独立的阶层而正式出现。[2]
各国大兴“养士之风”,各路王侯将相礼贤下士,以诚相待争相招揽天下士人,借此来巩固自己的地位增加自己的声望。而士人们也会主动选择自己所效忠的君主,以此来实现自己的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这一时期对于“士”的人才竞争,也促进了当时社会的尚武之风,更多的平民习武练武,极大地促进了“士”阶层的活跃和发展。
那时的学校教育或社会教育中,教授知识的老师都被称之为“夫子”,这一称呼便是从军官称谓“百夫长”“千夫长”等演化而来[3],由此也可见当时之世尚武之风大盛,其影响力也渗透在社会的各个方面。
3 今尚武精神之涵义
现如今,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中国自改革开放后,社会走上了现代化主义的快车道。政治稳定,中国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逐渐增大;经济繁荣,我国现今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文化传播,世界各个地区都辦有孔子学院,不少学校也开设有中文课程等。这也都极大地促进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播与交流。现今社会稳定和谐,尚武精神也不单是古时所谓的军事武术战斗等含义,今尚武精神相对于削弱了其在军事,武力等方面的释义,当今社会是和谐社会,自新中国成立后的六十多年来,国家几乎已无战事。且随着科技的进步,军事战争已逐步告别了古时冷兵器时代的刀枪肉搏,取而代之的是高科技军事化武器的对比和运用。尚武要义已从练武报国转变为习武修身,尚武明德,民众为了增强自我身体素质,愉悦自我心理健康,促进自我性格发展,是更加面向全体社会大众的尚武精神,在和谐社会主要表现为大众体育的尚武精神。其要义是一种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崇尚勇武为特征,团结一致,和谐共处,积极奋斗,刚健有为的民族精神。[4]
4 今尚武精神之缺失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安逸的生活则麻痹了民众的尚武精神,人们享受着舒适的现代化生活,对于自己的身心健康,身体素质等却不加以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逐渐淡漠,民族精神有所涣散,这也导致了当今社会不少民众群体尚武精神的缺失。
4.1 青少年尚武精神的缺失
随着我国的繁荣昌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基本的衣食住行都有保障,居民也都逐步走向小康社会,加之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使得当代青少年生长在安定和谐的社会家庭氛围中。而此种社会环境以及不少家庭对于青少年的过于溺爱,导致当代青少年出现不少身心健康问题。身体健康问题如青少年的近视眼群体不断增多且呈现年轻化趋势,身体肥胖在青少年群体中也更加普遍。心理健康问题如青少年心理承受能力脆弱,过于自我,做事我行我素,喜欢独来独往,且易产生焦虑、自卑等心理。有的青少年在父母的溺爱中生活自理能力差,有的大学生甚至将自己的脏衣物拿回家里由父母清洗,且一些青少年不善与人交流,性情软弱。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