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涌:应意识到中国金牌强势背后的弱势
发布时间:2020-06-09 来源: 人生感悟 点击:
奥运会的头几天,中国队在射击、击剑等项目中虽然偶有失手,但夺金潮势不可挡,榜上的金牌总数,已经是美国的一倍。美国队不仅要在其游泳项目的超常发挥,而且必须期待田径上的霸权能够进一步强化,否则,在金牌总数上就会败北。至于昔日的霸主俄罗斯,如今已经不是中国的对手了。对半个多世纪前还有“东亚病夫”之称的中国,这样坐二望一的成就当然骄人。不过,狂喜之中冷静分析一下中国队所获得的金牌,则会帮助我们感知中国体育面临的结构性问题。
奥运会项目简单地说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职业项目,如篮球、足球、网球等等。这些项目,本身有极高的商业价值,一流队员多像姚明一样,身价千万,靠打球谋生,是地道的职业选手。这类项目,本来是被以业余为宗旨的奥林匹克运动所排斥,如今虽然有些喧宾夺主,但尚不是奥运的主流。
第二类是田径、游泳等项目。这类项目是奥运的正宗,以业余为宗旨。但是,因为这些项目观赏性强,商业价值不断提升,每个精英运动员都能拿到一大堆商业赞助。比如菲尔普斯,这次如果拿了八金,赞助他的泳装公司Speedo就会额外给他100万美元的红利。这点钱比起姚明的收入来也许是小意思,但对于露面有限的游泳运动员来,则是一笔不小的财富。这笔财富加上其他收入,不仅使这些精英运动员能够全心全意地训练,而且用得起一流的教练、医生、营养师等等,实际上也职业化了。
第三类则是射击、举重、赛艇、跳水、乒乓球、体操等项目。这些项目在世界大部分国家都没有商业价值,队员基本是业余的。比如美国的赛艇运动员,拿了世界冠军还要到商店去打工。
冷战时代,体育成为苏美两大阵营的“面子游戏”。苏联、东德、罗马尼亚等国家通过举国体制,靠国家的大规模投入,以计划经济的方法经营体育。美国等西方国家则挖掘有商业化潜力的项目,以市场经济的方法与之抗衡。结果,在田径、游泳等有商业潜力的项目上,美国尚可与苏联、东德有一争;
但在没有商业潜力的项目上,则大败而归。到冷战后期算一下金牌奖牌总数,美国不仅败给苏联,甚至败给东德。
冷战结束后,苏联、东德、罗马尼亚的体制迅速瓦解,在奖牌排行榜上的位置迅速下降,自雅典奥运会开始让位于中国。但是应该看到,中国的崛起,虽然和中国国力大幅度提升有关,但更大的原因,恐怕还是苏联东欧国家放弃计划经济体制后留下的真空。这个真空,主要都集中在前面所说的第三类项目上。比如,在体操、跳水等项目上,苏联、罗马尼亚国家一直压中国一头,如今已经没有问鼎的实力。中国的对手已经不复存在,中国垄断金牌自然容易。在女子举重等项目中,中国队几乎没有对手,因为这个项目在别的国家几乎没有几个人玩。而在前两类职业化或者有巨大商业潜力的项目中,美国等西方国家继续保持优势,中国尚难与之竞争。
看看前几天中国队的金牌,基本全是射击、举重、体操、跳水这些第三类项目。中国在这些项目上培养了大量的专业运动员,而对手则多半是业余运动员,除了训练之外还要自己谋生。这样的优势自然很大。而在足球、篮球、田径、游泳等项目上,中国运动员则缺乏上佳表现。
事实上,中国正在向市场经济迈进,必须有新的方式来推动体育的发展。在一个游泳池拥挤得如同煮饺子的国家,谁有心思欣赏水球?如果我们最终放弃了计划体制,还能创造这些骄人成绩吗?所以,占据金牌榜首位不仅应该让我们振奋,更应该让我们意识我们所存在的一些弱势。(中国青年报)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