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克中:价格是怎么形成(决定)的?

发布时间:2020-06-04 来源: 人生感悟 点击:

  

  检验价值理论是否正确,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看它能否完美地解释价格形成的问题。

  在现代社会,物几乎都表现为商品形式,商品形式的物,必须以价格为让渡条件,所以我们每个人无时无刻不在与商品价格打交道。但是面对纷繁复杂的商品世界和变化万千的价格现象,我们真的理解了价格的本质了吗?价格是怎么形成的?劳动价值论说,有一个由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和有一个由市场供求决定的价格,后者以前者为中心,围绕前者运动,就形成了我们看到的价格;
边际效用价值论说,价值是由所有物中那个最末尾、最不重要的物的效用决定的,而价格是由供给价格和需求价格两个相反的力相互作用,取得平衡的结果。两种说法,哪个正确?其实哪一个也不正确!正确的价格形成机制简单到令人难以置信,用六个字便可以表述清楚:供求决定价格。

  

  一 一点准备知识

  

  或许有的人还没有读过我以前的关于价值理论的文章,一些传统的思维认识还占据在头脑里,所以这里有必要先澄清两个概念。

  就是价值和价格。什么是价值?价值是物的可度量的一个属性,确切地说就是物的效用属性。与物的其他可度量属性一样(比如“轻重”、“长短”等),当说到物的价值的时候,就是指要对物的效用进行度量了。比如说某物价值1000元,就是说该物的效用(对人的用处)用货币(通用的效用物)度量的结果是1000元。这和说某物重50公斤,或某物长1公尺都是一样的。物“重”50公斤,“重”是对物受地球引力大小的这一属性的度量,“50公斤”是对度量的结果的指称,叫“重量”;
物“长”1公尺,“长”是对物占据空间位置这一属性的度量,“1公尺”也是度量结果的指称,叫“长度”;
物“价值”1000元,“价值”是对物效用大小这一属性的度量,“1000元”同样是度量的结果指称,叫“价值量”,或者叫“价格”。于是我们就知道了:

  “重”和“重量”,

  “长”和“长度”,与

  “价值”和“价值量”或“价格”,

  它们都是同一回事。

  没有人认为“此物重50公斤”这句话说的是“重”是一个量,“50公斤”是一个量,这是两个不同的数量;
也没有人认为“此物长1 公尺”这句话说的是“长”是一个量,“1公尺”是一个量,这也是两个不同的数量。那么好吧,我们也千万别把“此物价值1000元”这句话中的“价值”看成是一个量,“1000元”看成是另一个量,“价值”与“1000元”就成了两个不同的量。从句法结构看,“重”和“重量”、“长”和“长度”、“价值”和“价格”本来都是一个确切、说明关系,而不是两个并存的量的关系。

  但是,劳动价值论与边际效用价值论却都认为价值与价格就是并存的两个量的关系。

  

  二 劳动价值论关于价格形成的理论

  

  劳动价值论认为,价值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由“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的平均的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1]比如,让我们假设,按照上边规定的条件,生产一只玻璃茶杯用了1个社会必要劳动小时。这1个小时就是茶杯的价值。于是茶杯就有了价值。

  那么什么是价格呢?马克思认为:“价格本身只不过是价值的货币表现罢了。”[2]按照这样的说法,价格就是价值被用货币表现出来。比如一只玻璃茶杯价值是一个小时的劳动,用货币来表现这一个小时的劳动,让我们假设是用了1元人民币,于是这1元人民币就是茶杯的价格。这样茶杯也就有了价格。

  茶杯首先有了价值,然后用货币把价值再表现出来,于是就又有了价格。价值与价格是一个本体与表现材料的关系。这就好象先有一个人,然后再把一套警察的服装给他穿上,于是我们就称呼这个人叫“警察”。这样说,似乎还不太离谱。因为毕竟价格是因价值而生。先有价值,后有价格,价格是价值的一套装饰服装。通过这套服装,人们体会到了价值的存在。

  可惜的是马克思并没有把这虽然不正确(从前边例子可知,价格=1000+元,即数字+货币单位,而不是什么表现货币),但还可说得过去的逻辑贯彻到底。当他想进一步说明为什么价格是波动的时候,他就忘记了自己已经给价格规定的定义,直接就把价格和价值作为两个不同的量对立了起来。他说:“价格和价值量(指价值,马克思把价值量等同于价值——郑)之间的量的不一致的可能性,或者价格偏离价值量的可能性,已经包含在价格形式本身中。”[3]

  他起初认为价格是价值的表现材料。因为社会里没有人看到过价值的真实存在,价值必须借助于货币才能表现出来。就好象神,谁也没有看见过,怎么知道它的存在?通过画像,通过泥塑,人们就看到了神。价值也是这样,没有人看到过价值,所以要通过货币,用货币把价值表现出来,这就是价格。但是现在他又认为,价值与价格又不是本体与表现材料的问题了,而是真实存在的两个量的问题了。

  于是接下来他就可以利用两个量的关系来解释他的价格波动现象,也就是确立他的价值规律理论了。

  他说:“商品价值量表现着一种必然的、商品形成过程内在的同社会劳动时间的关系。随着价值量转化为价格,这种必然的关系就表现为商品同在它之外存在的货币商品交换的比例。这种交换比例既可表现商品的价值量,也可以表示比它大或小的量,在一定条件下,商品就是按照这种较大或较小的量来让渡的。可见,价格和价值量之间的量的不一致的可能性,或者价格偏离价值量的可能性,已经包含在价格形式本身中。但这并不表示这种形式的缺点,相反地,却使这种形式成为这样生产方式的适当形式,在这种生产方式下,规则只能作为没有规则性的盲目起作用的平均数规律来为自己开辟道路。”[4]

  很明显,马克思把价值看成是一个量,把价格看成是另一个量,并且价格的量虽然来自价值的量,但还可以大于或小于价值的量。为什么会这样?因为马克思始终认为,价格是人想象的、观念的东西,而价值才是实在的东西。既然是观念的、想象的东西,那么它可以自由伸缩也就不奇怪了。

  恩格斯在解释马克思的“价值规律”时也是这样说的:“商品价格对商品价值的不断背离是一个必要的条件,只有在这个条件下并由于这个条件,商品价值才能存在。只有经过竞争的波动从而通过商品价格的波动,商品生产的价值规律才能得到贯彻,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这一点才能成为现实。”[5]

  根据马、恩的解释,我们不难了解他们对价值、价格的关系的系统看法,这就是:一个商品的价值的量是由社会劳动时间决定的,而价格的量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价值构成价格的一条中轴线,而价格就围绕着这条中轴线上下波动。从一个长时间段来观察,价格向上的波动幅度都会被价格向下的波动幅度所抵销,所以价格与价值是相等的。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当价值转变成生产价格以后的情况。

  这就是马克思的价值、价格理论,也是所谓的价值规律理论。

  我想说,价格波动是一个现象,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但把价格的形成和波动机制做如此解释决不是事情的真相。现实世界绝对没有一个所谓的可以让价格围绕它运动的价值中心。事实上当人们说到价值的时候,就是指在商品社会中物有效用,但是还不知道或者不想指出具体是多少;
当人们说到价格的时候,就是说把价值(物的效用)用具体的数字和单位表示出来了。比如说,这张桌子有价值,就是说,这张桌子对人有用,可以做为交换品出售,但价值(用处)多大,尚不不知道;
如果说这张桌子1000元,那么就意味着人们不但知道了桌子有价值(用处),而且知道了具体的价值(用处)是多大,1000元就是桌子的价格。事情就这么简单!

  马克思说什么价值的实体是劳动,劳动用劳动时间来计量。我们知道,劳动时间不可能直接等同于价格。即使我们知道某企业生产一只玻璃杯用1小时的劳动时间,我们也不可能知道怎么去和1元人民币相等?另外就玻璃杯的产品来说有数十万种之多,价格也千差万别,谁能找出它们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谁又能根据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给出价格?

  马克思也意识到了,他的理论使价值和价格脱离了关系,没有了必然逻辑联系,于是不得以就想出了让价格围绕价值波动的主意。很可惜,他说的这个价值,谁也没有见过,完全是个子虚乌有。经济学是门实证的科学,不管你论证得如何天花乱坠,违反生活逻辑就是假的。生活告诉我们,价格确实可以围绕一个东西波动,但那不是价值,而是成本!没有人见过价格围绕价值波动是个什么样子,但所有生产者几乎都体会过价格围绕生产成本波动的滋味,并且这个波动也根本不是什么向上的波动一定要有向下的波动来抵销,还说什么经过一段时间,最后让总价格等于总成本。价格波动,一般而言,都是在成本线以上的涨落,偶尔会到成本线以下,如果长时间停留在成本以下,生产将无以为继。

  其实用不着什么大智慧,认真的读者只要去翻一翻物价统计资料,就知道,价格的变动曲线绝对不是像有一条中心线贯穿着,并且上下波动幅度可以相互抵销的那种样式。一般都是呈现不规则的上升的趋势。随便举例,上世纪五十年代,一桶石油1.6美元,七十年代是10美元,如今是70多美元;
1945年,每盎司黄金是35美元,如今是670多美元。即使去除通涨因素,也没有人按照上述指标可以画出像马克思所说的那种图象来。因为从根本上说那就是一种虚构,是想象出来的。

  我曾经说过,依据劳动价值论,马克思就不能解释那些没有人类劳动的物化而有价格,或只是勉强与劳动沾上点边而有巨大价格的东西,像处女地、文化艺术品、文物、各种稀缺之物,等等。解释这类东西,马克思就用一些不着边际的话来搪塞,或者说这些东西没有价值但有价格,价格也是虚幻的;
或者说这些东西不在他的讨论范围之内,是特例。从这里也可以看到他陷入的捉襟见肘和不能自圆其说的窘态。因为我已经说过这些问题了,在此恕不赘述了。

  总之,马克思的价值、价格二元构造说,不能解释现实社会的价格运动,因为他的劳动价值学说就是一个虚构。

  

  三 边际效用价值论关于价格形成的理论

  

  边际效用价值论关于价格形成的理论是混乱的,没有一个严密的逻辑体系。有时,不加任何论证就把价值与价格混为一谈;
有时又撇开价值于不顾,煞有介事地去寻找价格,更多的时候是用他们那个所谓边际效用递减理论把效用直接等同于购买价格。

  萨缪尔逊就是这样给出的经典说明:“一个具有固定收入而面临一系列既定市场价格的消费者,只有按以下安排时能达到最大满足或最大效用之点(或均衡):每元边际效用相等的规律。对每一种物品——如鸡蛋和唱片——的需求会达到如此的程度,以致花费于它的每1元(或每一分钱)所得到的边际效用正好等于花费于任何其他物品——如面包或音乐——的每1元(或每一分钱)所得到的边际效用。”[6]

  当人们批评边际效用论者不曾或根本无法给边际效用概念规定一个统一的度量尺度和单位的时候,他们就把购买货币拿出来,来充当统一的度量尺度和单位,但是他们从来没有人解释过,为什么购买货币和货币单位可以成为效用的度量工具,并且还是那个最边际的效用?也就是说为什么那个1元可以成为鸡蛋、面包、唱片的度量尺度和单位?其实在商品条件下用货币和货币单位来度量物的效用并没有错,但那度量的绝不是什么边际效用,而是该物在某个具体时空条件下具有的正常效用;
另外,该物的效用是用该物的价格表示出来的,而不是用不同的个人的收入和购买量来表示的。边际效用价值论者之所以发生这样的错误,就在于在他们的头脑中从来没有建立起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念,他们不知道V=D/U(V,价值;
D,需求;
U供给)的存在,所以在他们的观念中,供给和需求永远是分离的。这一切都导源于马歇尔的经典理论“均衡价格”。

  马歇尔在他的《经济学原理》中,先制造出一个需求价格,画一条需求曲线。按他的说法,需求价格与该商品的需求数量呈反比率关系,价格越高,需求的数量就越少,价格越低,需求数量就越多,用曲线在坐标系中画出来就是一条由左上向右下弯曲的曲线。

  有了需求价格再制造出供给价格。与需求价格走势相反,供给价格是随着价格的上升而供给量增加,也就是说,一种商品的价格越高,愿意出售该商品的人也就越多,商品量也就会增加,在坐标系中反映出来的图形也与需求价格相反,是一条由左下向右上弯曲的曲线。

  确立了需求与供给的价格曲线,再把两条曲线合并到一个坐标系。如果需求价格大于供给价格,对供给有利,供给就会增加,随着供给增加,需求价格就会降低,直至两者相等;
如果供给价格大于需求价格,(点击此处阅读下一页)

  就对供给不利,供给就会减少,随着供给量的减少,需求价格就会上升,直至两者相等。两条曲线的交点,这就是“均衡价格”。

  用马歇尔的话来解释这一切,就是:“如产量(在一个单位时间内)是使需求价格大于供给价格的产量,则卖主的所获不仅足以使他们认为值得把这样一个数量运往市场去卖,而且会多拿出一些,这时就有一种倾向于增加出售数量的积极力量起着作用。反之,如产量是使需求价格小于供给价格的产量,则卖主的所获就不足以使得他们认为值得把这样一个数量的货物运往市场;
因此那些处于怀疑的边际,正在犹豫是否应当继续生产的人,就会决定停止生产,从而就有一种倾向于减少出售数量的积极力量起着作用。当需求价格等于供给价格时,产量没有增加或减少的趋势。它处于均衡状态之中。当供求均衡时,一个单位时间内所生产的商品量,可以叫做均衡产量,它的售价可以叫做均衡价格。”[7]

  马歇尔企图用需求价格与供给价格来共同确定一个新的价格,但他忘记了需求价格与供给价格本身就是价格,并且它们中的任何一个都不能离开对方而存在。也就是说,无论需求也好还是供给也好,如果需求离开了供给,也就没有了“需求价格”,如果供给离开需求,也就没有了“供给价格”。也就是说,任何价格都是需求与供给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可能只有需求或只有供给就可以产生价格。这就好比在自然条件下,只有男人与女人结合才能生孩子,不可能只有男人或只有女人就可以生孩子。可大师却告诉人们一个新的生命的诞生是这样的:首先由男人生一个孩子,然后再由女人生一个孩子,最后把两个孩子合起来,于是就诞生了一个新的孩子!

  产生这种奇特的思维方法并不奇怪,因为他有充分的理论根据:“我们讨论价值是由效用所决定还是由生产成本所决定,和讨论一块纸是由剪刀的上边裁还是由剪刀的下边裁是同样合理的 ,的确,当剪刀的一边拿着不动时,纸的裁剪是通过另一边的移动来实现的。我们大致可以说,纸是由第二边剪裁的。[8]

  学过初中物理学的人大概都知道,剪刀的两边必须同时发挥相同作用才能实现剪开一片纸的目的,而我们的理论大师竟然告诉人们,在两片剪刀中有一片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甚至还可以说“纸是由第二边剪裁的”!这就难怪他能够发明出“供给价格”和“需求价格”了。大师不具备力学的常识知识,并且还把这种错误的观念推广到经济学领域,自以为正确。不正常的是,类似的错误,至今无人指出来,可见我们的经济学存在着多少“皇帝的新衣”!

  让我们进一步来追问一下,所谓的均衡价格真的就“均衡”吗?如果它不均衡,你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寻找到它,有什么意义呢?

  生活常识告诉我们,市场价格随时都在变动着。如果你是一位消费者,比如你两个星期前花2.5元买1斤鸡蛋,一个星期前花3元买1斤鸡蛋,现在鸡蛋价格又变成了3.5元/斤,那么请问,你可知道哪一个是鸡蛋的均衡价格?老实说,没有人能回答得出来。道理很简单,价格就是由V=D/U决定的。无论需求或供给哪一方面发生变化,价格都会发生变化。所以所有的价格都是“均衡价格”——一个时点的供求平衡;
同时所有的价格又都不是均衡价格,因为从较长的一段时间来看,个别时点都处在一个不平衡的过程中。这就是价格变化的真谛。

  当然,负责任的政府,为了维护社会的稳定,必须要把一些生活必须品的价格维持在一个长时间的相对的稳定水平上,于是人们就把这种情况视为供求平衡。供求平衡是否就是均衡价格呢?不是。供求平衡是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着眼,即从D与U两方面,特别是从供给方面进行调节,把价格V限定在一个相对狭窄的的波动幅度内,这与求什么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然后又求什么均衡价格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均衡价格是没有意义的概念,是对价格现象的一种歪曲理解,通过公式V=D/U就可以知道,谁也不可能从D/U(需求/供给)中看出平衡;
而供求平衡说的是社会在了解了价格本质后,力求使V(价格)在较长时段内不发生较大波动的一种状态,这是社会能够做到的。

  掀开马歇尔先生的均衡价格学说的神秘面纱,我们其实看到的是再简单不过的一场对个别交易行为的描述。也拿他举的茶叶的价格形成为例,我们看到,茶叶的价格是这样形成的:喝茶的首先开出一张买茶价格的清单,卖茶的也开出一系列出售价格。在买茶与卖茶的价格清单上,正好有一个价格是重合的,于是茶叶的买卖就成交了,茶叶的“均衡价格”也找到了。我们看到,这其实是他把市场上常见的个人讨价还价现象和过程叙述了一番而已。不同之处就在于他用一张供给坐标图代替了卖者的讨价过程,用一张需求坐标图代替了买者的还价过程,最后用一张结合了的坐标图代替了成交结果。当然,如果作者像我这样告诉人们,说茶叶的价格就是卖茶的和买茶的两个人经过不停地讨价还价,最后成交的那个结果,人们肯定会哑然失笑。这也叫重大的理论发现?但马歇尔的上述理论今天还被许多人信奉并被传播着。

  茶叶的价格,或者其他商品的价格,是不是真地像马歇尔说的那样是由买卖双方讨价还价的结果?如果不是,那么正真正的价格形成机制,又是怎样的呢?

  

  四 客观效用价值论关于价格形成的理论

  

  为什么在某一时空条件下,某一物的价值必须表现为这样一个量或这样一个比率,而不是另一个比率,具体地说,为什么在此时、此地某物是这样的一个价格,而不是另一个?劳动价值论和边际效用价值论的解释都是错误的,不能令人信服,那么正确的解释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

  在进入主题之前,仍然有一些预备性的工作需要进行:

  首先,我们应该对市场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市场就是人们进行商品交换的场所。凡是存在商品交换的地方都可称之为市场。根据这样的定义,我们就可以对市场进行一个粗略的分类。市场就其规模而言,可以分成大中小型或超大型、超小型市场;
就其地域范围而言,可以分成国际、国内、城市、农村等市场;
就其有无固定场所而言,可以分成有形和无形市场;
就其 一次性交易的规模和是否与消费环节直接相联系而言,可以分成批发或零售市场……,市场种类的丰富多彩,说明交换在当今社会中占据的重要地位。

  既然交换在市场中进行,那么价格自然也在市场中形成,换句话说,离开市场便无从确定一种东西的价格。但是确实也存在这样的情况,即人们有时不通过任何交换也能对某物进行估价、评价,于是有人就误以为离开交换,照样可以确定物的价值或价格。其实不然,估价和评价的结果不是真正的价格。何以见得?当把该物重新放回到市场上的时候,价格不一定就与估价或评价相一致就是证明。众所周知,估价与评价仅仅是一个参考价;
另外,估价和评价一般都是以该物存在的市场价为基础进行的,如果没有市场,估价和评价就都不存在了。我之所以反复强调不能离开交换去谈论价值或价格,那是因为在价值理论问题上发生的所有错误都与此有关系。

  因为价格与市场相联系,那么同一种物在不同的市场里就会有不同的价格。虽然现代交通和通信已经十分发达,但由于各地供求条件的变化和其他原因,仍然会使价格产生差异。所以我们必须知道,价格都是与具体市场联系在一起的,没有一个不变的、可以普遍通用的市场价格。这其实不是市场价格的缺点,而是优点,不同市场价格的差异,恰恰是商品流通存在的条件。

  其次,还得顺便提一提货币问题。货币是什么?货币是效用物经过漫长的交换过程,逐步演化而来的。人类最早的交换是实物交换,即1匹布=2只羊那样的交换,后来从众多实物中筛选出一两种最普遍、最容易被大家接受的物。他们经常与所有的东西交换,逐渐被大家认可、接受,于是实物货币就出现了。后来人类发明了金属和金属工具,金属是制造金属工具的材料,而金属工具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所以它们最为众人所需要,这样金属和金属工具就逐步代替了其他实物成为了货币。金属工具成为了货币后,就被人为地逐步缩小和减重,到后来就渐渐丧失了实物功能,成为了专职地执行货币功能的金属货币。金属货币有两种,一种是称量金属货币,另一种是铸币。称量货币就是随用随称量,金属铸币就是按一定成色和分量,铸造成固定形状的货币,这是称量货币的进一步发展形式,是适应交换方便化、便捷化、大众化需要的产物。铸币的进一步发展就是纸币化。纸币是中国人最早发明和使用的。纸币的出现,其意义应不在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下。纸币的本质是信用。现在货币正在经历自身发展演变的又一个重要时期,就是由有形货币向无形货币(信用卡、电子货币等)的转化时期。也许过不了多少年,人们要想知道曾经在历史上流通的货币是什么样子的,只有到博物馆去参观了。总括起来,整个货币历史的发展过程就是这样的:

  杂乱交换→实物货币→金属实物货币→金属铸币→纸币→无形货币

  看得出,货币的发展史其实就是一个由具体物到概念,由实用到信用的过程,但不管货币形态如何变化,货币的效用物的本质不会变化。货币就是通用效用物,所以用货币来度量所有物的效用才能成为可能。这是劳动价值论和边际效用价值论者都不知道的道理。

  最后要了解的概念还有垄断和竞争。纯经济意义上的垄断和竞争是一对对立的概念。垄断就是独占。在交换中凡凭借对货品或货币数量的控制、支配来达到影响价格的行为都叫做垄断;
与垄断行为相反,竞争可定义为:在交换中没有人拥有并实现可以明显影响价格变化的商品和货币数量。垄断又可分为买方垄断和卖方垄断。买方垄断是指货币集中在少数人或组织手重,对购买形成的垄断;
卖方垄断是指商品集中在少数人或组织手中对出售形成的垄断。经济学中谈到的垄断,大多是指卖方垄断,这是经济生活中最普遍的现象。各个国家的反垄断法也都是针对这一现实而制定的。买方垄断一般出现在对初级原材料的购买方面。分散的、众多的初级产品或原材料的生产者与少数大公司和组织的购买者形成一种交换关系,后者可以利用政治、经济、技术的垄断地位对前者实行压低价格收购,形成非公平交易。

  竞争就是由众多生产者和众多购买者形成的交换关系,在这里任何个人都不可能以自己的货物或货币来左右价格的走向。所以经济学中的市场竞争概念包含三个层面、四种力量。首先是买与卖之间的竞争,这是一个层面,有两种力量,其次是买方之间的竞争;
这是一个层面,一种力量;
再其次是卖方之间的竞争,这是一个层面,有一种力量。总之,任何一个价格的形成都会受到来自三个层面和四种力的作用。从需求方面看,需求者内部之间的竞争,会将价格提升,需求与外部(供给)之间的竞争将会把价格降低;
从供给方面看,供给者内部之间的竞争,会将价格降低,供给与外部(需求)之间的竞争会将价格抬升。

  有了以上的知识,下面就让我们看一看,在某种具体的市场条件下价格是怎么形成的。

  (一) 静态的价格决定

  ⑴ 为了使我在这里的描述尽可能符合实际和历史的真实,还是让我们从实物交换开始。假设在实物作为货币的时期,有两个人来到了同一个市场,一个人带到市场的是4只羊,另一个人带到市场的是2匹布。在整个市场上只有他们两个人,并且也恰恰是有羊的人想用他的羊交换到布,有布的人也想用他的布交换羊。在没有其他的人参与的情况下,他们构成的关系非常简单:每个人既是买者又是卖者,竞争的力也只有一个,就是需求与供给的竞争;
另外摆在他们面前的选择也只有一个:要么成交,要么不成交。成交的数量比我们也假设来自他们每个人所拥有的全部数量(不是全部数量,不影响我们的分析,只不过结果不同罢了)。这样羊和布就实现了交换。用价值理论公式表示出来,羊的价格与布的价格分别是:

  V(布)=D/U=4只羊/2匹布=2只/匹

  V(羊)=D/U=2匹布/4只羊=0.5匹/只

  1匹布的价格是2只羊,1只羊的价格是0.5即半匹布。老实说,这例子中的数字和交换比例带有很强的理想色彩,我只是为了分析的方便,才这样假设的。真正的交换发生和演进的历史过程是很艰难和复杂的,人不可能一下子就进入像这样的数目不对等的交换关系之中。人类交换和价值发展的历史其实是经历了五个阶段的,即①任意价值、②一对一价值、③数目对等价值、④固定价值和⑤市场价值。这是我在研究人类交换历史时发现的(见我的《商品经济和产权制度原理》一书)。数目不对等交换,已经是进入市场价值交换时代了。

  ⑵ 现在让我们从实物交换时代跃进到纸币时代,让交换以纸币为媒介来进行。还以上述例子为例。我们假设市场上只来了一位卖羊的人和一位买羊的人,买羊的人是卖布的人转化而成的。原来他是用布来买羊,(点击此处阅读下一页)

  现在是用纸币来买羊了。纸币(包括金属货币)与布的区别是,纸币只能从事购买行为,他没有任何具体效用物可以出售。所以市场从此就被划分成了两极,一极是出售者,或叫做供给者,专门为他人提供具体的效用物,另一极是购买者,或叫做需求者,他们不提供任何具体的效用物,而是用通用效用物——货币去实现对所有具体效用物的需求。买和卖被清楚地区分开了,与此同时物也就有了具体的用统一的货币表现的价格。还可以说,人类终于寻找到了一个统一的度量工具可以对任何物的效用进行度量了。

  我们假设卖羊的赶来4只羊,而买羊的人也只有400元某种类的货币。在没有任何同类交换作为参照系的情况下,他们进行了交换,结果就是:

  V(羊)=400元/4只=100元/只

  羊的价格是每只100元。

  ⑶ 现在假设在一个市场上,卖羊的只有一个,他带来4只羊,而买羊的却有3个人A、B、C,他们分别的出价是:500元、400元、300元,并且都希望整体一次成交。很明显,卖羊的会把他的羊首先卖给A,因为他的出价最高。这时羊的价格就变成了:

  V(羊)=500元/4只=125元/只

  羊的价格是每只125元。

  这个例子就是我们平日所说的卖方垄断。虽然有三个人出价愿意购买,但与有羊者成交的只有一个人。在这种情况下,买与卖的竞争已不是唯一的竞争力量,又增添了买方之间的竞争,买方之间的竞争,把价格抬升。使得价格由原来的100元/只变成125元/只。

  ⑷ 与上例的情况相反,让我们假设,市场上来了三个卖羊的A、B、C,他们分别带来了2只、3只、4只羊,而此时买羊的却只来了一个人,他带来了300元钱。他们也都同意整体一次成交。于是竞争就在卖羊者之间展开了,结果当然是有4只羊的人得以与买羊的人成交了,羊的价格就是:

  V(羊)=300元/4只=75元/只

  羊的价格变成了75元/只。这个例子说明什么是买方垄断。在羊的价格的形成中除去有买与卖之间的竞争,还有卖者之间的竞争。卖者之间的竞争将价格压低。

  ⑸ 现在让我们假设一个完全竞争的例子。假如有两个卖羊的A、B,分别有3只、4只羊;
同时也有两个买羊的C、D,他们分别想用300元和400元买羊。这些人同时出现在市场上,并且也都希望整体一次性成交。如果不考虑影响交换的其他各社会因素,他们之间的任意交换的可能性就只有两种。如果A与C交换,那么B必须与D交换;
如果A与D 交换,那么B则与C 交换。就是:

  ① A~C,B~D;

  ② A~D,B~C.

  ① A与C交换,3只羊对300元,1只羊的价格是V=300元/3只=100元/只,B与D交换,4只羊对400元,V=400元/4只=100元/只.

  ② A与D交换,3只羊对400元,1只羊的价格是V=400元/3只=133.3元/只,B与C交换,4只羊对300元,1只羊的价格是V=300元/4只=75元/只.

  在①种情况下,我们可知,一只羊的市场平均价格是V=∑VF÷∑F=(100元/只×3+400元/只×4)÷(3+4)=100元/只.

  在⑵种情况下,我们可知一只羊的市场平均价格是V=∑VF÷∑F=(133.3元×3+75元×4) ÷(3+4)=100元/只

  我们可以看到,所谓平均价格,就是把市场上同类产品的各个不同的个别成交价格加以平均获得的。平均价格总是等于总需求与总供给的比率,所以我们的价值理论公式V=D/U,既适用于个别交换的价值获得,也适合于不同市场范围的总量水平的平均价值的获得。个别交换形成个别价格,整个市场中的交换,形成市场平均价格。

  在这里我特别要强调的是,不要把市场平均价格与市场价格相混淆。市场平均价格是我们用加权平均的方法,计算出来的,是市场价格的平均数,这是从统计学意义上来审视的物的价格,是只存在于人的头脑中的价格概念,并不一定是真实存在的价格。而市场价格是市场上真实存在的该产品占绝大多数或占统治地位的价格。在上边的例子中,在①情况时市场价格是100元/只,因为该市场只有这样一个价格;
但在②情况时,市场价格就是75元/只,因为以75元/只交换了4只羊,而以133。3元/只,交换了3只,所以市场价格是前者,而不是后者。在一般经济学中,人们总是把一个市场中的同类产品设想为单一的一个价格,实际上是错误的。市场只有一个价格的情况就是平均价格,而平均价格不一定是真实的价格存在;
我们平日所说的市场价格是指市场上占较大比例的某一价格,但这并不否认还存在其他不同的价格,这才是真实的市场价格。再举例说,比如在一个市场中,有10人个卖樱桃,其中6个人卖15元/斤,2个卖20元/斤,还有2个卖25元/斤。樱桃的市场价格就是15元/斤,樱桃的市场平均价格就是18元/斤。

  末了,我还想补充说明一下。在上述假设完全竞争的②例中,我们假设A与D、B与C相交换,如果不从纯理论出发,而是从现实出发去考虑问题,这种交换实现的可能性到底有多大?A与D 相交换,形成的羊的价格是133。3元/只,而B与C交换形成的价格却是75元/只,对于出售者A来讲,他十分高兴,而对B与D来讲就不乐意了,因为B每只羊只卖了75元,,比A少得了将近一半,而D与C相比,D 又多花了一倍的钱,却买到了与C相同的东西。根据竞争原理,B 要想不吃亏,就要与A展开竞争,选择D,而D要想不吃亏就不能贸然选择A,而是要选择B,这样,B与D首先成交,,剩下A与C成交,结果与①相同。我想说,在一个市场中,只要存在竞争,在信息交流不受阻碍的情况下,极端的交换情况,像②那样,基本上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的(有时也不能完全避免),也就是说,每个人的交换,在寻求交换伙伴的过程中,自然也就可以体现个别价格与平均价格的相接近。这就是为什么在市场上同类产品的价格,虽有差别,但不会非常悬殊的道理。

  (二)动态的价格决定

  以上我们是用静态的眼光来考察价格的形成,既假设在一个封闭的市场中,将买者和卖者加以固定,又假设他们全部成交,没有任何剩余。但这远不是真正的市场现实。真正的市场现实是一切都在不停地变化、运动中,所以我们必须用运动的眼光,而不是用静止的眼光来观察价格的形成、波动和走向。永远静止不动的价格是没有的。即使所谓的“均衡价格”,也必须在运动中实现。这就好比陀螺的平衡站立,必须依靠旋转来维持一样。

  当然在未进入动态考察以前,我们还必须先建立一个观念。这就是市场的连续性或价格的连续性的观念。所谓连续性,就是在同一区域中的今天的市场与昨天的市场,昨天的市场与前天的市场,都是同一个市场的延续,进而今天的市场价格同时也是昨天市场价格的延续,尽管进入市场中的人员、销售的商品、市场规模都在发生变化,但是今天的市场总是以昨天的市场为起点和参照系的。这就说明,价格是一个连续性最强的东西。虽然我们今天的某种商品的价格与从前的某个时代的价格已经完全的不一样了,但是我要说今天的价格其实与从前某个时代的价格是有着血脉的联系的。这正像人是一代一代传下来的,不可能有跳跃一样,某些基本生存资料的价格也是一代一代衔接的,没有跳跃。知道了这一点,我们才能理解,为什么某物一在没有进入市场之前就有了这样的一个价格,而不是另外的一个什么价格。但是这个从过去继承来的价格只是作为今天价格的开始,而今天价格的变化,则又是另一回事了。

  下面就让我们在一个完全竞争的、动态的市场中看一看价格的运动规律。

  我们假设市场上到来三位卖羊的人A、B、C,他们分别拥有2、2、4只羊,而同时来到市场上的买者只有二人D和E,两人总共打算买6只羊。D买4只,E买2只。A、B、C、D、E一到市场上来,按照上一个交易日的最后价格,卖羊的和买羊的都把价格定在100元/只。经过询问、讨价和还价,A、B、C均不降价,于是买家D就与C成交了,花400元买了C的4只羊。当C与D离开市场以后,A、B才发现,市场上的买者只剩下了E,E发现市场上只剩下自己,并且羊还很多,于是E明确表示他只买2只羊,并且价格要低于100元。这时A、B就面临着同样的选择:要么不卖,将羊牵回家,要么出卖,但为争得E的购买,必须降价。这时A、B为了卖出自己手中的2只羊,在E面前就展开了竞争。在A、B 竞相降价的时候,E就可以大获其益了。我们假设,最后B把价格降到了90元/只,A认为这个价格不能接受,他宁愿把羊牵回家去。于是B 与E成交了,成交的价格是每只羊90元。市场上还剩2只羊没有成交,被A牵回家去了。

  在这个交易日里,共成交了6只羊,羊的平均价格是:V=(100只×4+90元/只×2)÷(4+2)=96.6元/只,羊的市场价格(占市场大多数的价格)是100元/只。但羊的价格走向是下降的,由100元/只下降到96.6元/只。

  接下来的一个交易日。由于上一个交易日的价格下降,卖羊的人认为不合算,因此这个交易日卖羊的人数就减少了,羊也就随之减少。我们假设,卖羊的人只来了A、B二人,他们分别带来了2只和3只羊。但由于受到上一个交易日羊价下跌的鼓舞,买羊的人反而增加了,分别来了三位,他们是D、E、F,他们想购买的数量是4、3、2只。在市场上经过一番交涉,沿袭上个交易日的价格,B和E成交了,每只羊是90元。B、E走了之后,D、F发现,原来市场上只剩下了A的2只羊。显然他们之间必须争夺,才能决定羊被谁买到,但这时90元/只的价格已不能打动A了,于是他把他的2只羊的价格一下子提到110元/只。在这个价位上F让步了,因为他根本没有带够支付110元/只的价格款。这样D就以110元/只的价格购买了A的2只羊,F落得个空手而归。

  经过这个交易日,我们看到,羊的价格又上升了,由每只90元,上升到110元/只。羊的平均价格是:V=(90元/只×3+110元/只×2)÷(3+2)=98元/只,羊的市场价格是90元/只。

  第三个交易日。由于羊的价格上升,卖羊的又多了起来,而买羊的又少了起来。我们假设卖羊的又来了三位A、B、C,他们分别带来了2、3、4只羊,而买羊的只来了两位D和E,他们要买的数量是2只和3只。按照前一个交易日的价格,A和D成交了,每只羊110元。A与D离开后,B和C发现买羊的只剩下了E,E告诉他们,谁的羊价格低,他买谁的羊。B、C经过争夺,B认为110元/只的价格还是可以接受的,C认为不可以,于是B与E成交了,每只羊的价格是100元,而C只好把4只羊牵回家去了。

  经过这一个交易日,羊的价格由下跌了,由110元/只下跌到100元/只。羊的平均价格是:V=(110元/只×2+100元/只×3)÷(2 +3)=104元/只。羊的市场价格是100元/只。

  交易日将永远延续下去,羊的价格也将永远在供求的变化中变化着。这就是价格,就是我们整天与之打交道的并决定我们幸福指数的价格。

  在这里我们截取了3个交易日做为一个周期,观察了价格运动的一般情况和特点。我希望读者不要把眼光刻意盯住那些简单的数字和形而上学地去理解这一过程。本来我还可以把数字和交易过程设计得更复杂一些,那样也许更接近客观的真实,但是我没有那样做,因为那样一来,就增加了演算和叙述的复杂性,把本来能够很容易说明白的问题反而说不明白了。比如市场价格就是市场中占主导地位的价格,而在我们的例子中却不能突出地表现出来,只能用3只羊比2只羊多这样一个简单的事实象征性地表现了一下。如果读者不了解市场价格的真实含义,仅凭数字去感受,那么就不会了解为什么3只羊是市场价格,而2只羊却不是。又比如,我们以三个交易日作为一个周期来描述价格的变化,肯定地说,这绝不是意味着价格的变化是如此的简单和直观,也不是说价格的变化必须以3个交易日为一个周期。事实上价格的变化或波动根本就没有什么周期。周期的想法是人杜撰出来的,没有任何根据。谓予不信,请随便去看任何一本统计手册,关注一下某种商品价格走势就明白了,我不是在瞎说。

  (三)实践的验证

  我想指出,因为价格是人与人之间的利益交往的关键所在,因而必然受到社会各种力量的关注,再加上生产和消费者的各个人的千差万别的情况,就使得它的形成变得异常的复杂,即使在一个狭小的市场里,想彻底弄明白一位交易者和其他交易者之间的复杂关系也是非常困难的。来到市场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不同背景、不同心情、不同目的、不同的谈判技巧(讨价还价的技巧),(点击此处阅读下一页)

  更重要的是市场上总的供给和总的需求处于什么状况,以及没有有其他的社会力量对其进行干预,等等。这一切都会对价格走势发生影响作用。理论上不可能把这所有的因素都概括进去,这就决定了我在前边的研究只能是建立在对最基本的因素的把握上,只要能大致勾勒出一个最基本的运行原则就可以了。

  我对价格的理解还来自于我对真实市场的观察。下面就让我叙述一个真实的市场例子,以便使读者增加一些感性的知识,好从教科书中的那些虚幻的价格理论中走出来。

  离我居住地不远,就是一个小市场。它使得我有机会在近距离对市场的一般运作机制进行了实地考察。这是一个城乡结合部,我刚住过来时,这个小市集也刚刚在诞生。每天来这里卖东西的人也只有十几位,到后来增加到几十位。他们大多数是附近的农民来销售自己生产的蔬菜、水果和土产的,也有几位市民从批发市场贩运一些蔬菜来零售。每个人售卖的量都很小,因此也没有垄断。在一个交易日,他们如何为自己的产品定价,如何涨价,如何落价,以及他们之间如何展开竞争,都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是任何教科书和经典著作都不曾告诉过我们的知识。

  一般说来,清晨的开市价格是由售卖者从批发市场、昨天的市场价或其他集市上获得的。当然他们中的每个人又结合自己的产品数量、质量确定一个涨落幅度。于是同类水平的价格大体相同,但也存在差异,差异一般保持在10-20%之间。差异太大者就是考虑到更高的质量因素了。所以人们所说的“市无二价”,是不真实的。正如我所说的,市场价只能是市场上占较大比例的价格,而决不是说市场上只存在这么唯一的一个价格。

  这个市场的买方就是由我们这些新迁来的居住民。他们通常的做法是来到市场之后,总要先围绕市场转一周,详细了解一下每一位售卖者的价格、数量和质量,以及市场上购买者的人数。一般先到市场的购买者,不太讲究讨价还价,这是一批可以按出售者要价就实现购买的人。当然他们买到的东西也是最新鲜和有质量的。越到后来来到市场的人越喜欢讨价还价。

  如果买者越来越少,那就说明货物多了,销售者必须赶紧降价,否则就可能销售不出去了,特别是那些出售农产品的农民。他们拿到市场上的东西一般当天都要售完,所以他们降价最快,幅度也最大。有时同一样东西当天上午的价格要比下午的价格高一至二倍。遇到天气突然变化,或者将近傍晚,他们急于出售,还可以进一步降低。有一次我花一元钱竟然买了5公斤黄瓜,而上午的价格还是一元一公斤。

  如果当天开始时价格定得比较高,就会出现问价的人多,而购买的人少。用卖者的话说就是出现了“卖不动”的情况。这种情况说明价格高了,需要适当降低。于是双方在对峙2-3小时后,就会有人首先降价。特别是农民。中午时分是他们的降价转折点。过了中午他们会主动一步步地把价格降下来。其他人会主动或被动地跟上;
如果开始时价格较低,购买者人数较多,而出售的货物越来越少。这时就会有人立刻涨价,其他人也会随之效仿。有好几次我看见,当有许多人围着一个货摊争相挑选商品时,货主突然宣布,在这样一个价位上他不出售了。买者必须按他新宣布的价格购买。于是这时就会有人空手悻悻离开,原本热闹的货摊也就会逐步平静下来。

  几乎每一位购买者都要与卖者讨价还价,有时同一位货主卖给前后到来的两个买主的价格也不同。这取决于买者讨价还价的本领和技巧。

  卖者之间的竞争是在背后悄悄进行的。从表面上看,几个卖相同货物的货主要价都一样。但只要认真地与其中的一、二人接触,就会暴露他们之间的价格差异。有的货主不但乐意把价格降下一块,并且还要悄悄叮嘱买者不要把他的真实价格张扬出去。他害怕引起同行们的嫉妒和新的降价竞争。我认识一位卖肉的女货主,她每天能够早早地把肉卖完,诀窍就是她卖的肉价要比其他货主便宜10-20%,并以此吸引和固定住一批客户,但她公开宣布的价格与其他人并无两样。当然时间久了这个秘密也会被同行发现,有人会学习,但也有人不以为然,他们愿意坚持不降价,说不定到后来,会出现新的机遇,买者的人数增加起来,卖者剩下独此一家,反而美美地大赚一回。

  当然这样做也要担当很大风险,市场上也可以经常看到因卖不出去而腐烂掉了的货物。这种情况大多数发生在那些市民贩运者身上。他们从批发市场批发来,价格偏高,无法与农民竞争,最后只好赔掉。农民的成本核算,一般是不把自己的人工费用计算在内,所以他们感觉的利润空间非常大,更有农民说他们的产品是自己生产的,是没有“本钱”的。也就是说,只要能将产品卖出去,拿到货币,就“赢利”了,因此一些市民贩运者非常不喜欢农民来出售他们的产品,为此也经常发生争执和一些不愉快的事情。

  

  五 结语

  

  我相信,对我在上面阐述的这种价格形成理论和实践经验,肯定会有人依据固化在头脑中的传统观念提出质疑,认为这是新古典经济学早就提出过的供求决定论。我的回答是:供求决定价格的理论是正确的。但据我所知,迄今为止,历史上还没有出现过一个可以称得上是科学的、系统的供求决定论,原因是没有人能理解价值的全部秘密。没有一个正确的价值理论,就不可能对价格形成机制作出符合实际的解释。人感觉到供求关系左右着价格变动并不难,难的是必须建立起能够说明这一切的运动机理,简单地说,就是谁能找到V=D/U,谁才能正确解释这一切。我们中国人早就知道“物以稀为贵”的道理,但中国人却没有人去追究为什么。这也很正常。正像所有的人都知道苹果熟了要从树上落下来,但没有人去问为什么,只有当牛顿问了并知道了为什么,世界就会因此而改变。

  

  2007年7月17日。

  

  注释:

  [1]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52页。

  [2]《马恩全集》第16卷,141页。

  [3]《资本论》第一卷,120页。

  [4] 同[3]。

  [5]《马恩全集》第21卷,215页。

  [6] 萨缪尔逊著,高鸿业等译《经济学》(下),第679-680页。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年。

  [7]马歇尔著,《经济学原理》(下),第36-37页,商务印书馆,1997年。

  [8]同[7],第40页。

相关热词搜索:是怎么 价格 郑克中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