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怀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之知识与权力的互动
发布时间:2020-04-10 来源: 人生感悟 点击:
(一)何怀宏曾翻译《正义论》等名家经典,自己著有《良心论》、《世袭社会及其解释 》等佳作。
(二)讲座内容:
何怀宏教授从三个方面展开自己的讲座。
一、从中国古代选举制度发展探讨思想和制度的探讨
这里的制度是广义的制度,它皆一切具有某种持续性、惯性的规则组成的体系,除平常 意义也是最主要的政治制度外,它还包括经济制度、文化制度,甚至日常生活的惯例也可归 属于制度。政治在中国的历史上扮演了并继续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对思想和制度的关系可从 很多角度观察:制度是如何产生和创新的?思想在其产生过程中起何作用?思想是如何产生和更新的,制度在其产生和创新过程中又起何种作用?通观中国历史可知,一种思想被制度化往往要经过漫长的过程,而且不可避免地发生变异,不同于思想创立者的初衷。历史上的关键 时刻,关系制度决择的时刻,行动者、权力拥有者很少有时间静下心来经过思考去建立某种 制度。美国1789年的制度会议是人类历史上少数几个由掌权者理性地去设计一种社会制度的 半键时刻之一。不幸的是,进行制度创新的时刻,往往是社会形势非常紧迫,权力拥有者面 对环境的各种挑战,无瑕去作出选择。这种非思考的决策。如果具有历史合理性,就会延续 下来。任何制度都是由人的行为来完成的。人的原有观念和思想或者接受的某种理论,也许 是不成系统的。但也许就是这种理论在制度的创造过程中发挥巨大作用。如法国大革命爆发 前夕,虽然社会契约论的创立者卢梭已在孤独凄凉中死去,但其留下的思想却成了大革命的一 种思想动力。制度的设计很难判度是自然的还是人为的。两者所占的比例如何。这正如哈耶克 所说的在自然和约定之外人的行动是非设计的。平常人们争论的“英雄创造历史”、“群众 创造历史”其实涉及到思想和制度的关系。到底是谁创造历史,无法下结论,但至少在历 史舞台上,帝王将相是活跃的主角,大众只能作观众,作后台布景。许多历史行动并没有解 释其原因的意义,因为很多行动本身对进行这种行动的人来说就是非理性的,它只是在面临 危机时,行动者动用一切思想、理论、经济政治资源积极应战的结果。
中国古代并无成形的民主思想,这并不是中国古人较之今人和希腊罗马人有智力上的差 别,而是因为一种社会制度,广义的社会存在所制约的。古希腊时城邦国家星罗棋布,各种 形式的政体存在,给时人提供了选择比较的机会;
古代中国自成一体,根本无比较选择的机 会。这就涉及到制度对思想形成的制约关系。
从中国古代选举制度的发展历史看思想和制度的互动关系。春秋时孔子把过去的“贤贤 ”思想发展为“有教无类”、“学而优则仕”。如果说子产的“贤贤”思想是主张在贵族内 部选拨优秀人才管理国家的话,则孔子的思想不仅仅是简单的教育思想,它包含了某种政治 含义,它要打破门第血统的束缚,给出身贫寒的士子同样入仁做官的机会,孔子周游列国, 正是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所做的实际行动。孔子最重要的思想是“礼”、“仁”。“礼” 指的是一种差别的秩序,是孔子继承前人保守的一面;
“仁”则含有仁爱、悲天悯人之意, 体现了对人性的追求,也表现了孔子选贤标准是“仁”而不是传统的门第出身,这是也子进 步的创新的一面。“仁和“有教无类”,“学而优则化”的理念是综合的,其隐含的是:人 格是平等的,人人可以受教育,人人可以为官。孔子的思想在春秋,在战乱纷争的战国也是 无法实现的。但战争状态下对人才的渴求,促进了“唯才是举”思想的发展,也摧毁了过的 世族,为这种思想的制度化埋下了伏笔。秦时,建官僚制,使官员的来源问题日益提上群主 的议事日程。汉承奉制,因此,同样的问题在武帝时日益凸现出来。何去何从?走分封制旧 路还是选择一条新路?关键时刻,孔子的思想起了作用。董仲舒的选举制度得到汉武帝的认 可,至此几百年的思想终于被制度化。汉的察举制“开几千年选举制度之先河”,当时察举 只是皇帝的一个政令,但因为被坚持下来,最后成为皇帝也不可以轻易改动的制度。中国古 代的选举制度是走“之”字形的:察举制到东汉末年、魏晋南北朝时因无法执行而被九品中正制代替,九品中压制又被科举制代替,科举制度在明清时则发展成极度客观化、严密完备 的制度。制度形成后又过思想产生了影响:科举制不仅可以使一批潜在的读书种子跻身于统 治阶层,还影响整个社会的荣耀和追求。“20世纪之前的中国,是世界上最具书卷气的民族 ”得以成立。
二、带来的社会变迁
简而言之,选举制度不仅是教育制度,也不仅是政治制度,而是影响社会结构发生根本 性变化的制度,它造就出一种全新的社会系统,形成了结构性的流动。社会由过去封闭的世 族社会发展成为 选举社会。据费孝通、潘光里的研究:科举制所造成的社会流动率比现代 社会还要高。政治权力、经济财富、声望资源的流动制度化、全新化。但中国社会的等级模 式、官本位思想的没有变。现在,很流行从现代性的角度探讨历史存在,从历史中找民主因 素,科技成就,商品经济的成就。托克维尔说现代社会的基本标准是平等。中国古代选举制 所追求的人入仁机会的平等也许就蕴含了中国古代的民主思想。
三、对后人的启示
1.从学者的角度来说,每个学者都希望自己的研究成果可对社会有所启发或产生出某种 改革性理论,那些怀有社会关怀的学者更是期望自己的理论可以上开到制度。但是,学者必 须处理好学术和社会态度的关系,也让“知识分子就是看不到自己的理念不能实现的人”。
政治是社会运作是最有力的杠杆,但过多的干预,过早期望自己的理想诉诸于现实,则 往往造成社会的扭曲。二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制约知识分子去思考,去突破;
但近一百多年来 ,当他们可以静心反思中国历史 经验和教训时,又过于热衷于行动,热衷于干政。
社会还是需要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霍布斯这种并不奢望争于推行自己政治思想的学者的。
2.从制度的角度看:古代选举和近代意义上的选举只是补充官员,不带来整个政治的改 变,等级是其理念基础;
后者则是多数人参与的,是以多数人的参与作为必需条件的制度;
其形式是自下而上,以众和贤;
选举的结果会造成整个政治的改变,平等是其理念基础。古 代选举和近代选举的联系有待后人去探讨。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