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克利,首席创新精神官:首席医官

发布时间:2020-04-03 来源: 人生感悟 点击:

  巴克利在任上继承并强化了3M大力扶持创新的传统――奖励科技发明,允许失败尝试,倡导员工用15%的时间从事独立研发并提供资助基金      奥巴马大概没有想到,自己试图修复与企业界关系的努力会被贴上“反商业”的标签。
  炮轰者是3M公司首席执行官兼董事会主席乔治•巴克利,他警告称,制造商有可能因此将生产线从美国转移至加拿大或墨西哥。
  巴克利自2005年以来一直掌管着3M这家经营多样化的百年制造企业,他在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表示:“企业有这样一种感受,在美国很难做生意。原因包括监管、税收、华盛顿貌似反商业的政策,以及对待科学的态度。我们知道奥巴马具有罗宾汉般劫富济贫的本能,他是反商业的。”
  奥巴马在前两年任期中与企业时有摩擦。自去年11月民主党败走中期选举之后,奥巴马政府对商界采取了更为和缓的论调。在巴克利做出上述评论之前,前者正在精心与商界进行接触。
  “巴克利的言论让我感到惊诧不已。”白宫办公厅主任威廉•戴利撰文反击称,“两年前我们的经济直线下滑,现在已经开始增长。目前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因此无论是巴克利发表的那类言论,还是那些怀疑奥巴马是否全心全意致力于美国经济复苏的人,都是不足为信的。”
  奥巴马是否言行一致其实对3M已不重要,这艘制造业航母近5年在巴克利的指引下,早已驶离美利坚的怀抱,这也正是巴克利向奥巴马叫板的资本。
  
  “你不知道他们会推出什么”
  
  虽然不如通用、波音、微软等美企为中国人所熟知,但事实上,3M的产品却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他们的员工大多会这样告诉你:“在街上行走,大部分银行和餐饮连锁店的招牌是用3M材料的,经过的轿车车身和车内很多材料都是3M提供的;在乘坐地铁的时候,地铁上无缝的半透明广告贴膜是3M独有的;办公室里的记事贴便条纸是3M的;在你打手机时,手机里不下十几种材料和器件也是3M的。”虽然,你也许不知道这些。
  百余年间,3M从一个依靠5个年轻人起家的采矿公司,发展至如今囊括通信、交通、医疗、建筑、办公等诸多领域的全球性多元化科技企业。惠普的共同创始人威廉•休利特极为崇拜3M,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他们下一步会推出什么”。
  这家公司先后发明了6万多种产品,平均每天推出1.5项产品发明。创新精神弥散在3M的每一个细胞之中。
  上世纪90年代,3M的增长趋缓,一向崇尚人才内部培养的百年老店开始进行反省。2005年12月7日,继詹姆斯•麦克纳尼后,巴克利成为3M公司109年历史上的第二位“空降”总裁。
  巴克利没有辜负3M的选择,并将创新精神推向极致。
  甫上任他便开始实施“增长新政”,在2006和2007两年间一口气完成了37项收购。而在加盟3M之前,巴克利在宾士域集团担任CEO。他同样是通过大量的收购扩张为该集团带来辉煌业绩。
  巴克利大刀阔斧的创新之举与3M谨慎行事的传统形成鲜明对照。他直言,3M一度增长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太顾虑风险的存在了”。
  “我们有45个技术平台,有6万多种产品。可以想象如果不是因为我们有创新精神很难有这么多产品。从公司层面来讲有一些比较鼓励创新的文化在里面。”3M中国区公共及政府事业部总经理杨大昕表示,“我们公司尤其是研发人员做本职工作的时候可以把15%的时间拿出来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可以是任何事。”
  在麦克纳尼时期,3M公司约定俗成的“15%自由创新时间”被取消。去年,巴克利访问上海时向媒体证实:“我的前任并不支持‘自由创新时间’,但是在我上任以后,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做法,因此我又恢复了这个‘自由创新时间’。”
  3M在麦克纳尼执政期间实现了年利润率22%的增长,但该公司闻名商界的创新活动却遭到了束缚,研发人员已记不清上一个新产品被发明出来是什么时候的事了。巴克利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罪魁祸首”就是麦克纳尼时代严格的规范和程序。
  他在任上继承并强化了3M大力扶持创新的传统――奖励科技发明,允许失败尝试,倡导员工用15%的时间从事独立研发并提供资助基金。巴克利花了整整3年时间,使当时已略显暮气的3M重新焕发了创新活力。
  
  创新是个无秩序的过程
  
  现年64岁的巴克利是钢铁工人之子,青少年时期曾在工厂打工,后获得南安普敦大学和哈德斯菲尔德大学工程学联合博士学位。他有数年时间是在实验室度过的,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了十几项个人专利,还是个园艺迷。因此,巴克利有着科学家天生的好奇心,做事不拘一格,对于新事物的探索与追求已内化为其性格的组成部分。
  据称,他每天的工作时间通常接近14个小时,回复邮件从不让秘书代劳,员工往往会在给他发邮件之后15分钟内收到回复。即便是给华尔街分析师们演讲时用的PPT,也几乎是他自己完成的。“从我的大脑到键盘再到屏幕上,这是一个充满创意的过程,我很难将这个过程交给别人。”他说。
  这种气质恰与3M原有的工程师文化浑然一体。
  也许正是这个原因,工程师出身的巴克利对曾被前任奉为圭臬的“六西格玛”管理原则十分不感冒:“创新本身就是一个无秩序的过程,你不可能在创新中实施‘六西格玛’标准,然后说创新进度有点落后了,我打算安排下周三想出一个好点子,下周五再来两个。”
  他打了个比方,如果按照“六西格玛”的市场预估体系,3M公司在1974年发明的弱性粘胶纸就会因找不到用途而夭折在实验室,上世纪80年代至今风靡全球的“报事帖”便条纸也就不会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反对者不仅仅只有巴克利。“为发明创新制定时间表,这真的很困难。”在3M工作了30年的机械工程师克雷格•奥斯特抱怨说,MBA出身的麦克纳尼不懂创新流程,“六西格玛”的规定抑制了实验室的工作。这一观点代表了3M内部大多数科学家和工程师的立场。
  巴克利在所有涉及创新和研发的环节上果断停止了任何关于“六西格玛”的操作和行动,使3M原来没有层级或部门界限、强调自主的创新文化得以归位。公司成长的重心,也由利润和过程控制转向了发展和创新。
  尽管两年前出现了经济衰退,巴克利仍然让当年的研发开支保持在10亿美元以上。身为3M顾问的管理大师拉姆•查兰说:“乔治用他的个人时间、精力和关注来加速创新机器的运转,赋予研究人员更大的自主权利,开阔他们的思想,并敦促他们重振3M的辉煌。”
  “作为公司的CEO,我更像是公司的‘首席创新精神官’,或者说‘创新拉拉队长’。我会不断地在各种场合,如内部讲话、开会、演讲或给员工写信,强调创新是如何的重要,鼓励科学家和工程师们,给他们自豪感,让他们知道公司和我对他们的重视。”巴克利认为,领导者需要去承担创新的风险,并创造出一个适合创新实验的环境,而员工则需要知道创新的重要性并将其转化为行动。
  初掌公司时,他与部门主管克里斯会面,后者对磨砂纸的业务发展状况和前景并不看好,巴克利反问他:“我认为磨砂纸的前景很诱人,为什么不诱人?”
  “我认为诱导员工创新的方式是:向多年来被灌输某些东西不重要的人们,提出简单的意见。”克里斯后来受到启发,改变了原有的想法。
  数字能证明创新的魅力:3M近5年内推出的产品收入已回升至营业总额的30%,而到2012年有可能上升至35%左右。这5年恰好是巴克利接手3M的5年,商界称之为3M的“创新复苏”时期。
  
  “我还不急着去钓鱼呢”
  
  按照3M公司的传统,CEO年满65周岁时将自动解除聘用合同,这也意味着巴克利将于明年2月――他的下一个生日来临时正式退休。3M的董事会将在近期决定是否开始起用新CEO进行过渡交接,抑或让巴克利呆到明年合同到期。
  据3M透露,合适的继任者将从公司内部寻找,可能的接任者是安全保护服务部门的让•卢比、医疗健康部门的布莱德•索尔以及负责海外销售的桑林。
  但巴克利似乎仍干劲十足。“我现在还不急着去钓鱼呢。”今年1月的一次电话会议上,他毫不掩饰希望留任的愿望。
  对巴克利的“利好”消息是,大卫•玛莱恩刚刚接替了公司原CFO帕特里克•坎贝尔的位置。“坎贝尔的卸任可能会把巴克利的退休时间延长到2012年之后。”花旗银行分析师迪恩•德雷认为,这家制造业航母不大可能在一年内对两个最高职位作出调整。
  而3M的员工似乎也对这位平易近人的CEO依依不舍。“他太出色了。”公司投资组合经理奥利弗说。
  该公司的股价在巴克利的任期内上涨了18%,超过了同期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13%的增长。即使在金融风暴席卷美国的2009年,3M仍然发布了超过1000种新产品。
  巴克利带领3M渡过经济危机的努力赢得了下属的喝彩,除了重新将重点转向研发,对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的开发,更是为公司获得了三分之一的销售额。
  是的,巴克利一直都认为,资本就应该投向环境更加友好的地区。
  近期公布的数据显示,3M公司今年一季度销售额为7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5.2%。而每个区域的销售增幅也都保持在两位数:亚太21.0%,拉美与加拿大19.5%,欧洲13.1%,美国本土10.2%。其中,中国、印度和巴西等新兴市场一季度的增幅明显,达到24%,销售额占3M公司全球总销售额的34%。
  新兴市场的崛起让3M领导层信心满满。“当我们看到需求正在复苏,我们就当即决定向海外增加资本,以满足当地的增长。我们说话的时候,这种变化就在发生。”新任CFO大卫指出,为了充分利用海外市场的增长优势,今年是公司历史上首次将更多的资本投向美国本土以外。
  巴克利证实,2011年有65%-70%的资本支出将用于美国本土以外的地区,其中有一半资金将投向亚洲地区。
  “我们在亚洲和拉美看到了大量的机会,并正向这些地区注入资金。”巴克利一直对奥巴马政府的经济政策持批评态度,对国内经济形势的不明朗发出警告,但却对海外市场表现出相当的乐观。
  尽管奥巴马政府试图对企业使用更加温和的语气,但巴克利却明确表示不吃这一套:“我只看一个人的实际行动,而不是花言巧语。”
  他还抨击美国移民政策的限制使人才获取签证的难度增加,迫使一些研发工作不得不在海外进行。
  “我们有68%的博士来自国外,他们大部分想留在这里,但我们没有那么多的签证。”巴克利在接受明尼苏达公共广播电台记者采访时说,“我们把科学家送到中国、印度和德国,还在当地建实验室。这当然是很好的战略考虑,但我们也别无选择。如果我们不能把人才留在身边,还把人才送给对手,我们的规模将受到很大的局限。”
  事实上,3M公司对于海外市场的重视从未中断,而中国由于人口基数庞大,自然成为该公司扩张版图中的重点。
  从1984年11月在上海注册成立中国有限公司至今,3M公司在中国已建立了12家公司、7个生产基地、25个办事处、1个研发中心和3个技术中心,员工超过5700人。
  “中国市场的增速非常强劲,中国已超越日本,成为我们除了美国市场以外最大的市场。”巴克利向媒体透露,未来几年,3M将在中国并购至少四五家公司。中国市场已然成为后金融危机时代3M在全球的强力引擎。
  今年3月,巴克利在出席公司新研发中心设计方案公布仪式的间隙表示,3M计划斥资1000万美元在中国台湾北部建立一个新的研发中心。这意味着3M将继续增加对亚洲地区的投资。3M预计,到2015年,来自新兴市场的收入占公司总收入的比例将升至45%。
  投资环境的差异让巴克利按捺不住了,于是发生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
  “政治家们或许忘了,企业可以自己做出选择。我们不是受契约束缚的奴仆,我们会去那些环境友好的地方做生意。如果环境充满敌意,企业就会逐渐地悄然离开。”巴克利说。

相关热词搜索:创新精神 首席 巴克利 巴克利 首席创新精神官 首席创新官 首席创新官工作职责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