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娟,喧嚣时代的空灵】 摩登时代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20-04-03 来源: 人生感悟 点击:
“小娟很静,好静。语言都是多余,乐器都是多余,声音都是多余,但是必须传达” 小娟已经演唱了15年。长发,波西米亚长裙,带着平和,笑起来露出小小虎牙。她的动作很轻很慢,言谈中几乎听不到任何尖锐的态度或是观点,似乎总在对你说:“听我的歌就好了。”
她正准备着4月9日即将在广州中山纪念堂举办的一场“台北到淡水Live广州站”演唱会。平时,小娟还要和她的伴侣黎强每天都去一家叫做“月亮河”的俱乐部演唱。
小娟出生在武汉,本名王秀娟,毕业于中南财经大学,是中国最早的民谣女歌手之一。大陆女民谣歌手不算太多,比她早的有90年代初青海的张浅潜、沈阳的艾敬,晚一点的有2000前后北京的王娟、成都的吴卓玲等。
1990年,崔健到武汉为亚运会筹款义演,还是在校生的小娟拨通了电台的热线,直接问崔健,自己可不可以参加这次义演,没想到崔健一口答应了下来。于是小娟在崔健“新长征路上的摇滚”武汉站中担任了嘉宾。
90年代初,是中国内地流行乐发展的黄金时期。1993年小娟写出第一首作品《蓝色的窗外》,遇到新疆籍的民歌手黎强,他们一起来到北京,住在圆明园附近,中关村最早的酒吧之一“猎奇门”(现在已经荡然无存),曾经是他们驻唱的地方。他们当时一个月的收入150到200元,房租就花掉整100元。
小娟起初被人关注,是从1994年参与录制《摇滚北京Ⅱ》开始,她演唱自己创作词曲的无伴奏歌曲《美丽的魂魄》。1996年在陈哲制作的民谣合辑《第一直觉》中演唱《鸽子泪滴在伤口上》。1998年与民歌手黎强、北京大学毕业的于宙组成三人乐队:小娟&山谷里的居民。以颗粒感很强的空灵女声和柔和的木吉他为主,辅以长笛、笛子、口琴、打击乐等。
2005年,小娟演绎居住北京的新疆歌手洪启的《红雪莲》(翻唱自苏格兰民歌),以优美的旋律、女主唱舒缓深情的声音和纯真简单的木吉他为显著特征,奠定了她不可磨灭的演唱风格。2006年、2007年,陆续推出数张翻唱发烧专辑《如风往事》、《细说往事》、《惦记》、《台北到淡水》等,其中的《永隔一江水》、《玻璃心》、《离家五百里》、《红雪莲》、《爱的箴言》、《野百合也有春天》、《海上花》、《花祭》等,多为家喻户晓的经典流行曲目,旋律流畅优美,传唱度很高。在热心于民谣音乐的朋友们如“重返61号公路”(网名)等推波助澜下,之后又在台北、香港、内地分别推出原创唱片。最近乐队渐渐从酒吧小场地转移到剧场去演出,小娟往往素服布衣出演,影响在文艺青年里逐渐扩大。
李皖认为,2010年,“山谷里的居民”从3位变成4位,或许还有第5位,一个隐形的队员――校园民歌研究者公路。没有她,这张《台北到淡水》不会是这个模样。
“公路有只有骨灰级民歌迷才有的秘密感。比如,她带着乐队跑到台北动物园录音室――李双泽的故居,在虫声唧唧的一片寂静中按下录音键,开始了这场民歌之旅;再比如,她选择了《乡间小路》(叶佳修)、《走在雨中》(李泰祥)这样的民歌标志之作;也选择了《如果》(施碧梧/邰肇枚)、《小茉莉》(邱晨)、《雨中的故事》(简维政)等青涩派代表。”
音乐人李广平说,“小娟的音乐有温润的气息、有清澈的水流,我们叫她‘HIFI民谣’。”李皖又说:“小娟很静,好静。语言都是多余,乐器都是多余,声音都是多余,但是必须传达。所以有了这语言,有了这乐器,有了这声音……就是一种空。”
武汉的李皖,刁钻的耳朵,自然对武汉的小娟有格外的希冀。“我曾在《我的思念》(专辑第2首)那里被狠狠打动,几乎匍匐在地上。继续往下听,敬意一分分减弱。这或许可用‘审美疲劳’一词搪塞。”
爱护之余,他难免下了“狠心”去批评:“这是一种抽象至极的声音的美……它如此强大,在它面前情感的表演很低级。”
小娟平和,不抽烟,不喝酒,不用手机,没去过KTV。她说,她是个经常会流泪的人,却不是因为难过。在采访中,她用了数次“开心”、“知足”。小娟说:“我的歌偏慢,这跟我们的生活节奏有关系,其实我觉得这种慢节奏是每个人都想要的,现代人快餐化的生活无法体会生活里的许多乐趣。”
人物周刊:听过你翻唱的一些歌,比如《天空之城》等,为什么做那么多的翻唱?
小娟:在我的概念里,音乐不是一种形式上的简单重复,是源自于内心的一种感受。《天空之城》是对美好事物的一种向往,向往是不受局限的,我们就翻唱了这首歌曲。音乐对于我们来说,不单单是限制在节奏上、音符上,不光是形式上的,更重要的是内心的感受,所以对于我们来说,没有别人的作品和自己的作品那么强烈的一种分歧感。从小到大,每个人经历的、见过的人,都是一个铺垫,从别人的作品里找到自己想要说的话,然后很用心地去唱,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
人物周刊:出专辑和现场表演更喜欢哪一种?
小娟:更喜欢现场,专辑是一种凝固的美。我还是更喜欢流动的,就像溪水一样。
人物周刊:有人听到火车上放你的歌,在大理和丽江也放你的歌。你对这样的小范围的传唱,有什么样的感受?
小娟:首先是很开心。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听是很开心的事情。其实喜欢我们音乐的人都是一种人,是对自己内心有一个寻找的过程的那一部分人。有些人听到了也当没听到。对我们来说是多了一些朋友,他们表达的方式都一样,很多是很长时间已经不在听音乐了,突然听到了就很喜欢。也有小孩子喜欢,很欣慰,很开心。
宣传就是口口相传,他们自己买碟。做音乐也没想过要怎么样,只是做自己想做的这么一件事。很多时候都是媒体来找,自己很少去做宣传。有时候有一些商业上的邀请演出,也会筛选,可能拒绝,也可能接受。
人物周刊:你的快乐建立在什么基础上?
小娟:满足。整个城市变得越来越快,像一个大的转盘,跳进去会跟着一起转。我不愿意做我做不到的东西,只做自己能做的事。
人物周刊:你的爱情是怎样的?
小娟:我不知道你相不相信有一种深情就是真的,与众不同。我们算是一见钟情吧,我很满足,很知足。当时从他的眼睛里面就看见我想要的。
爱情就像一块田,洒下种子,不浇水除草,是不可能的。我所得到的幸福是最简单的,但是属于我的幸福,也希望每个人都能得到这样的幸福。
人物周刊:乐队成员在一起是怎么相处的?
小娟:乐队现在的成员4个人,黎强是吉他手,小光是2008年加入的,荒井是09年加入的,我很幸运能够遇到他们。我们的专辑里面有小光的钢琴,还加入了荒井的打击乐,是真正意义上4个人的专辑。
我常常在舞台上是这样介绍他们的,我更愿意叫他们山谷里的小强,山谷里的小光,和山谷里的荒井。这个山谷不是一个外在的景,而是内心的某一块地方,每个人其实都有这块地方,只是离它或近或远,因为是“山谷的居民”,我们对心灵的这块地方的寻找,是比较在意的。小光平时是一个爵士乐手,会萨克斯会键盘,到了乐队,却吹起了长笛、口琴,唱起了和声,他说因为音乐需要,不是为了自我。
人物周刊:想过自己的未来?
小娟:真的能感觉到越来越多人的喜欢,是一件很开心的事。但是,听歌的其实只有一个人,也就是说并不考虑有多少人听,不因为他的数量多少而去改变,也不会更欢喜或者更悲伤。
相关热词搜索:空灵 喧嚣 小娟 小娟 喧嚣时代的空灵 喧嚣时代 喧嚣时代的孤独哲人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