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受之:一个城市最幸福的记忆是“步行的记忆”】 幸福一家人电视剧免费
发布时间:2020-03-23 来源: 人生感悟 点击:
王受之: 设计理论和设计史专家,中国当代设计教育的奠基人之一,洛杉矶“艺术中心设计学院”终身教授,大陆、台湾、香港两岸三地设计理论界中公认的学术权威。 研究涉猎广泛,几乎包括了现代设计的所有范畴,如现代建筑、城市规划、室内设计、环境艺术、娱乐设计、文化创意产业、时装设计等。主要著述有《世界现代建筑史》、《世界现代设计史》、《城市史》、《白夜北欧》、《巴黎手记》、《骨子里的中国情结》、《历史中构筑未来》。
1月14日,现代设计史论专家王受之一袭黑衣,出现在由汉阳区人民政府、楚天都市报、金地集团武汉公司共同举办的“伟大的城市进程”四新高峰论坛上。
与他一起出现的,还有2010年上海世博会、2015年米兰世博会规划师博埃里。在论坛现场,王受之和任何一次露面一样,低沉而快速的话语始终把控着整个局面。听到某位翻译对博埃里发言的阐释不够精准,他又心甘情愿的做起了同传。
他的话题始终和这个城市有关,会展中心、新都市主义,甚至小时候住在花楼街走路去买的一碗热干面。也许,与被邀请到论坛现场的他的四位小学同学一样,武汉,他从未远离。
旧城改造要保留记忆的“植体”
这次与金地的合作,是王受之对自己所坚持的城市概念的再一次实践。在他看来,中国无法完全效仿美国的“新都市主义”理论,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了要一次性把美国都市主义、郊区化和新都市主义三个阶段全部走完。
他认为,比起学习美国“新都市主义”的亮点,教训更值得中国吸取。他再一次“愤怒”地提到武汉展览馆,“我经过中山公园,都不愿转头看到那个丑陋的大建筑。”因为那个前苏联设计的展览馆,不仅是少年王受之的艺术启蒙基地,还是他所提倡的旧城改造应该保留的“植体”。
“尺度”是他整场发言中提及最多的字眼。他怀念小时候住在花楼街时的生活尺度,“虽然很破烂,但走路买来的热干面是香喷喷的。一个城市最幸福的记忆绝不是开车的记忆,而是步行去买一碗热干面或者豆皮的记忆。”他还想起1957年长江大桥刚落成时,汉阳钟家巷山上的一些苏联专家建筑,尺度也“让人舒适”。
武汉适合多做些小街区
他建议武汉多做一些类似19世纪英国“Garden city”式的小区,每个小区3000-5000人,拥有居住、商业、娱乐、交通运输、就业五个功能。武汉把每个功能彻底分区,只能带来交通烦扰,浪费更多的资源。所以,“与其做超级大都会,不如做很多小的街区。”这也是武汉郊区城市的发展希望。
“这样的小街区,让人们的工作、生活都在一个区域,紧凑而舒适。有农业、生态等一切宜居的东西。”但他表示,“要达到这个效果,是一个城市整体规划才能实现的。也许一个区有50个盘,分给50个地产商,但最后做成什么样子,是规划能改变的。”
他感到遗憾的是,目前中国的规划者缺少人文关怀。“国外的规划专业要修艺术史、文化史等课程,中国却认为规划是个纯理工的学科。在高等院校的大调整中把规划专业全都放在理工科院校,而不是综合性院校,这种学校培养出的从业人员喜欢量化,排斥人文精神。”
他还提到一个城市的国际化衡量标准。在他看来,一个城市能达到国际化,首先要功能国际化,也就是说成为全球某个行业的翘楚。“武汉喜欢自比芝加哥,但芝加哥曾经是北美中西部地区农产品和工业产品的出口大港,那个地位没有谁能够替代。”虽然武汉也具备优越的地理位置,但它并没把这个优势“淋漓尽致”的发挥出来,“差一口气”。■
相关热词搜索:记忆 步行 受之 王受之:一个城市最幸福的记忆是“步行的记忆” 一个城市的记忆 幸福的记忆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