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让哥本哈根会议无果而终? 哥本哈根减肥法
发布时间:2020-03-22 来源: 人生感悟 点击:
目前为止公开说哥本哈根会议成功的只有联合国方面和奥巴马,中国也有人觉得它部分成功了,但是,许多说过它成功的,包括英国在内,事后他们的官方却有人追?"这次没搞好,是谁的责任"。这说明很多曾经认为它成功的国家事后也会认为它失败了,或者起码不够成功。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它曲线成功了。持这一观点的是一些相当激进的反全球化分子和环保分子,典型代表是加拿大的作家Naomi Klien,她写了一篇文章,说这次会议很成功,因为它没有达成任何协议。他们认为,如果真的出来一个协议,比如扩大碳排放市场(这是很多环保组织所担心的),会比现在这份没有什么实际效果的协议更可怕。
但无论如何我们都很难说这次会议相当成功。据环保组织统计,这是人类史上碳排放量最大的一次会议,5万多人跑到哥本哈根,开了十几天的会,结果竟是一份两张半纸的协议,而且这个协议还不是大家通过的,只是被大?“?知”的。在这份协议里,所有减排承诺都是自愿性质的,没有法律约束力,协议提出的发达国家要向发展中国家提供1000亿美元援助,也同?没有法律效力,只是说了而已。过去很多年,在气候、拯救全球贫富差距、环境等问题上,发达国家都做了非常多的承诺,这些承诺大多没有兑现,甚至还有些发达国家反悔,钱给出去了现在想要回来。就这份两张半纸的协议开了这么多天,消耗大家那么多的精力,我不觉得这样的会议很成功。
如果不能说它成功,责任在谁?会议后期,全球各地的媒体开始互相指责,尤其令人关注的是,英国的《卫报》发表了英国内政和环境大臣米利班德的观点,他说,最大的责任是中国,中国扮演了阻挠会议进行的角色。之后几天,著名作家Mobilt在《卫报》上回应,中国在这次会议上的确没有什么建树(很多西方媒体记者和评论家如此认为),但最主要的责任仍然在美国。这个观察相当准确。因为会议中期到后来,很多发达国家开始做转移视线的工作,让大家越来越把焦点集中到中国身上。可是我们要先看美国在这次会议上的态度,首先,美国为自己定出的减排目标完全达不到欧盟等已发达国家的水平,也达不到世界各国对它的期盼和要求,而且,美国之前曾退出过《京都议定书》,过去几年里,当其它国家特别是欧盟这些发达国家开始着手减排计划的时候,美国基本上什么事都没做。现在它来了,提出一个其实没有很强减排承诺的计划,而且奥巴马来之前即说,美国不会再让步,美国不会受任何法律约束。谈判必然是要妥协的,以这样的态度来开会,怎么可能成功?
但现在,许多国家指责中国不愿意接受有国际监测的减排计划,并在多方面指责中国,这实际是在转移视线。中国这次会议上的表现并不是非常完美,在接受国际监测方面也可以有争论,但美国做为历史上碳排放量累积最大的国家,人均排放量最大的国家,和在过去退出过《京都议定书》的国家,他现在没有资格去做转移视线的骂战,英国也是如此。
无论如何,这个会议已经如此。接下来,我们要做一些检讨。很多评论员都注意到,这次会议上真的看到G2这个议题浮现。我认为,这样的会议上,把中国抬得太高相当危险,中国最适合扮演的角色是连接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如77国集团,和大家利益共享,千万不要被美国或发达国家挑出来当成一个头儿或者最重要的代表去谈,那样会招惹过多的注意力,如果会议结果不妙,大家会指责你。会议结束后,连发展中国家都认为中国做得不好,他们认为中国怎么可以与巴西、印度、南非等国一起去和美国密谈,虽然那个协议是大家一起谈出来的,但巴西和南非等国受的指责就比较少。中国受指责多,因为中国是碳排放量最大的国家,同时也因为在过去一年来,所有人都认为中国很强大和富庶了,几乎要把中国当成已发展国家。这样的局势对中国来讲不是好事。从这个会议可以看出来,我们的国际形象、自我感觉和真实情况有很大的差距。真实情况如温家宝总理所说,我们仍然是一个有1.5亿人处在赤贫状态的国家,是一个亟待发展的国家,国际形象上总把中国捧得和美国一样,或要越越美国了。中国有时也觉得天下大事应该和美国一起坐下来谈谈。并不是说逃避责任,但这样会让中国承担更多的目光,和不应该由我们独立承担的责任。
如果在以后很多的谈判场面上,中国被列入已发达国家俱乐部,我们怎么跟发展中国家的盟友交待,要和他们维持什么样的关系?如果和他们在一起,我们又怎样面对发达国家?这种局势在这次会上已经非常微妙地显现出来了,我们必须冷静、客观和理性地看待,不要被冲昏头脑。
相关热词搜索:哥本哈根 而终 无果 谁让哥本哈根会议无果而终? 哥本哈根会议后 哥本哈根会议主题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