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祖父孙中山_孙穗芳 铭记祖父孙中山
发布时间:2020-03-20 来源: 人生感悟 点击:
孙穗芳这次来北京的寓所,在繁华的西单商业区西南角一所看似再也平常不过的四合院建筑。这里原来是晚清王朝的一座王府,民国时期作为教育部,蔡元培、鲁迅等诸多名流贤达均在此工作和生活过。
据孙女士讲,选择这里作为自己来京的落脚点,除了此地浓厚的文化底蕴之外,更多的是自己从心底里就喜欢这样的中式建筑:布局合理,浑然大气,与天地相接,全然没有高层建筑里令人感到局促的拥挤感……
据辛亥革命研究会丁先生告诉我们:孙女士此行安排良多,现在正在休息……半个小时之后,孙女士从隔壁房间出来。给记者的第一印象是,这位年近七旬的老人像极了孙中山先生,尽管脸上有些许疲惫之色,但是在眉宇之间和脸部轮廓上,依然很容易给人似曾相识的感觉。
孙女士眼神矍铄、思维活跃而且言辞敏锐,我们的采访由此开始。
“我的祖父孙中山先生”
谈话中间,“孙中山先生”这样一个词汇被高频率的提及,孙女士在给我们讲述孙中山先生有关思想的同时,不忘把相关的珍贵资料介绍给我们。这些资料包括孙中山先生的一些手迹、主要的革命思想、已经从事的革命活动等等。
另外一部分资料,则记录了孙女士为宣传中山先生的思想所做的诸多活动。据她自己介绍,为了把宣传工作做下去,她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每年出门十多次,到世界各地的多所大学用中英文弘扬孙中山思想。累积起来,20年之间,她在世界各地的演讲活动已经到了800多场,各种各样的奖状和证书,也达到了80多张。说这番话的时候,她的脸上浮现出了自豪的神情。
孙女士首先是这样理解自己祖父的:“他为祖国的独立统一、民主和富强奋斗了终生,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此点,显然给她以非常强烈的感召,在她潜心多年主编完成的一本画册――《国父孙中山先生纪念集》里面,有她耗费多年心血往返于各地搜集的孙中山早年活动的文字和影像资料,丰富而又生动。在纲目明朗的阅读线索中,一位伟大的革命先行者的奋斗历程被清晰地描述出来。在敬佩这位革命者事迹的同时,读者会由衷地对这本书的编辑者致以敬意。
1996年,孙女士撰写的第一本书《我的祖父孙中山》付梓,但是一个更为大胆的设想在她脑海中诞生了:为什么不编写一本有关祖父生平事迹的画册,以便更形象地记录历史和传播祖父的先进思想?
于是,《国父孙中山先生纪念集》诞生了。在300多页的厚厚画册里面,孙中山先生的400多幅照片和200多幅墨宝被一一收录,其中有6张照片是孙女士的父亲孙科送给她的,属于首次发表。画册里两幅祖父的墨宝“博爱”和“天下为公”,是她在1965年花7000美金从一个日本收藏家手里买来的,用这些钱,当时可以在夏威夷买一幢很好的房子。其实,孙穗芳才9岁的时候,就在祖父人格和思想的感召之下,开始了有关资料的搜集工作……半个多世纪荏苒而过,历史被浓缩进一本沉甸甸的画册,在页面的翻检之间,历史的面貌依然清晰而且醒目。
在这部画册中,孙女士转引孙中山和共产国际驻中国代表马林的一段谈话。马林问:“先生的革命思想的基础是什么?”孙中山回答:“中国有一个道统,那就是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的一贯大道,我的革命就是继承这个正统思想来发扬光大。”
对中国古典文化传统的自觉继承,成为孙女士敬佩祖父的另外一个原因,而这些显然体现在孙中山思想的很多方面,比如说他的“博爱”思想,就是中国传统“仁爱”思想的现代阐释和弘扬,还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等。孙女士告诉我们:“孙中山的很多思想,继承了中国文化的优秀遗产和宝贵财富;反过来讲,它本身也成为了中国优秀文化的主要一部分,后来人应该注意研究、领会并且继承它。”
1987年,孙穗芳在深圳创办孙逸仙心血管医院,并在医院里面给祖父树立了一尊塑像。从那个时候起,她诞生了一个强烈的愿望,要在祖国各地树立祖父的塑像。为了推动这个愿望变成现实,她不仅多方奔走呼吁,而且,建筑学出身的她还匠心独运的亲自设计了雕像的底座:底座呈八角形,分别象征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和八目“格、致、诚、正、修、齐、治、平”,在雕像的四周,则分别记录了孙中山的革命思想,孙中山先生的遗嘱,建国大纲,三民主义,建国方略,孙文学说等以及礼运大同篇。
我们注意到,无论对于祖父革命思想的宣传,还是对于中国古典文化的推崇,“中华民族”同样成为孙女士谈话中经常被提及的一个语汇。国为“中华民族”这四个字是孙中山先生1890年在日本流亡时首创的。或许她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但是这种已经进入文化心理的无意识,显然和已经故去的祖父维系起更为深远的联系。
非礼不乐,非道不安
谈话间,孙女士给我们递过来一篇复印的文章,是孙中山游览佛教圣地普陀山时候写的一篇游记《游普陀志奇》,中山先生在其中讲到自己在佛寺前面,偶见佛光,洞见意境悠远,境界清明……
对于这篇文章,孙女士没有太多的解释,或许一切都凝结在“拈花微笑”的意会之中了吧――因为她信佛。在谈话的间隙,孙女士给我们拿来《佛说阿弥陀佛经》,讲解其中的教义,并且手把手地演示佛家礼仪。这个时候的她,俨然成为一个虔诚的佛教徒。据她自己讲,无论走到哪里,随身都带着佛经,不论工作有多忙,每天总要抽出时间来吟诵佛经。
佛家教义中宣扬的“大慈悲”、“大和平”,显然成为孙女士心中的坚定信念,这些又进一步加强了她对中山思想的理解。据她介绍,自己曾经在檀香山的观音寺中待过11年,她每天都和里面的宏恩法师探讨佛家教义,而《我的祖父孙中山》这本著作,同样也在这样一个地方被日积月累地完成。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孙女士指着印在《国父孙中山先生纪念集》扉页上面的两行字告诉我们:“这就是孙先生要努力达到的境界”。“我们中国人有句古话:非礼不乐,非道不安……”这些语句,在深谙佛家教义的孙穗芳看来,显然有了更为广阔的文化内涵。
或许是一种巧合,孙女士来北京的时候,刚好是国民党主席连战回到台湾不久、而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刚刚来到大陆,话题于是很自然地转到这里。“我和他们之间保持着很好的联系,我们曾经多次见面,并且就很多问题交换看法”,孙穗芳告诉我们,就在连战和宋楚瑜访问大陆之前,她还专门致信他们,在表达良好祝愿的同时,也对两位主席的大陆之行寄以厚望。
谈到连战和宋楚瑜先后拜访了南京中山陵和临潼兵马俑、西安的黄帝陵,孙穗芳有些激动:“他们敬仰、怀念中山先生,表达着两岸同胞的共同情感……黄帝是我们共同的祖先,它代表着我们共同的文化源流,早在20年代初,中山先生就亲笔为黄帝陵题辞:‘世界民族,惟有吾是……’”
孙女士告诉我们,她一直关注着连战和宋楚瑜的大陆之行,而且对于其中的一些场面,印象深刻。“胡锦涛主席会晤连战主席时,胡主席首先热情地与之握手,说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我看到这个场面,心里感到非常的高兴,不仅在于胡主席用中国古典诗句来作为开场白,而且我对其中浓厚的和谐、和平气氛所鼓舞”。孙女士告诉我们,“这再一次证明了那句真理,就是‘非礼不乐,非道不安’。”
对于连战和宋楚瑜的大陆之行,孙穗芳认为,他们是对孙中山先生思想的尊重,尤其是和孙中山先生倡导和平,致力于民生幸福国家富强的理念是相一致的:“国父说革命把全中国人更加团结起来,一定不可分裂中国,只有和平统一,人民才有幸福,国家才能富强。”
孙女士今年已经69岁,她把本来应该安享的晚年,完全奉献给自己的祖父,奉献给祖父生前为之奋斗的祖国。她在夏威夷的住所里面,供奉着祖父祖母的照片,墙壁上悬挂着祖父的墨迹。在窗户边上举目望去,湛蓝的海水一如昨日,一百二十七年前,同样是在夏威夷,一个来自中国的热血青年,以自己非凡的才情和决心,开创了一条举世瞩目的拯救祖国的路途;世事白云苍狗,今天,他的孙女在这里继续和他进行着心灵上的沟通……
孙穗芳小传
孙穗芳,孙逸仙和平教育基金会主席、夏威夷中国妇女慈善会会长、美国夏威夷太平洋大学校董,在海内外担任许多名誉职务,如担任中山大学香港校友会名誉会长、香港孙中山文教福利基金会名誉会长。
孙穗芳,1936年生于上海,孙科与严霭娟之女。生逢乱世,孙穗芳自小就未与生父谋面。一岁时母亲改嫁,继父对她没有感情,经常因一些小事打骂她。1948年孙穗芳毕业于上海世纪小学,常被人夸赞长相酷似祖父孙中山,因而开始对孙中山产生兴趣。此后几年因生活所迫随母亲辗转于台湾、香港等地,1950年初在香港第一次见到祖母宋庆龄。1951年被母亲送回上海,进入上海启秀女中读书,向往着新的生活。1955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上海第八女中,却因家庭出身问题无法进入大学学习。后经祖母宋庆龄介绍,于次年进入上海同济大学读建筑系,仍旧常常遭到批判和不公正的待遇。1958年被送到上海近郊农村劳动,1959年初以探亲为名到了香港,一边在香港大学修读校外课程,一边在一家室内设计公司工作。1965年结婚,1967年移居美国夏威夷,在夏威夷太平洋大学获得文学学士学位。孙穗芳1966年11月赴台与生父孙科第一次见面,盼望了三十年的事终于实现。父女感情甚笃,从这年起孙穗芳每年都回台湾两次看望父亲,直至1973年孙科逝世。
自从定居夏威夷起,孙穗芳便开始着意于祖父孙中山的故事,随着对祖父当年事业的深入了解,她愈发对祖父产生了由衷的景仰之情,并产生了一种使命感,决心要向广大年轻人宣传祖父孙中山的思想和主义。1980年,孙穗芳接到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副主席朱学范的邀请,阔别21年之后重新踏上了大陆的土地,先后访问了广州、杭州、南京和西安等城市,拜谒了祖父的故居和灵寝,瞻仰了黄花岗烈士陵墓,对祖国产生了深厚的认同感,更加坚定了她宣传祖父思想的信念。1985年,孙穗芳倡议发起建立“孙逸仙心血管医院”,1992年举行了开院典礼。此后,孙穗芳便一直把主要精力放在帮助祖国发展教育事业上,她捐出了自己多年的积蓄,参与创立了河南省郑州市的黄河大学,这是中国大陆第一家由海外华侨与大陆共同合办的大学,孙穗芳还资助了近80位中国学生赴美留学,她相信发展教育和医学是祖父当年所致力的事业。1997年,孙穗芳在夏威夷大学卡匹奥兰尼社区学院图书馆,成立了孙逸仙博士中国文物收藏馆;1998年向香港政府建议将西区公园改名为中山纪念公园并获准建造孙中山铜像。1999年5月孙穗芳获得了夏威夷众议院颁发的“人道和平奖”,以奖励她对孙中山思想的实践和推广;同年8月,夏威夷州长宣布1999年8月19日为孙穗芳博士日;2000年5月,夏威夷众议院向孙穗芳颁发了“人道慈善和平奖”,表彰她对人道工作及世界和平做出的贡献。
相关热词搜索:祖父 铭记 孙穗芳 孙穗芳 铭记祖父孙中山 孙穗芬 孙穗英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