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维和警察:十年征战,捍卫和平 捍卫和平

发布时间:2020-03-20 来源: 人生感悟 点击:

  2010年是中国警察参加联合国民事维和行动10周年。然而不幸的是,1月13日,在海地发生的里氏7.3级强烈地震中,正在海地执行维和任务的朱晓平等8位中国维和警察殉职。在8位英烈极尽哀荣的悼念活动中,中国维和警察群体引起了亿万国人和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
  
  中国警察参加联合国民事维和行动的历程
  
  根据联合国维和行动章程,联合国维和人员包括维和部队和民事警察。维和警察的主要职责是帮助维护任务区的社会治安、监督当地警察执法、培训或重组当地警察、协助选举、监督难民返乡以及提供其他司法协助等。
  中国于1988年加入联合国维和行动特别委员会。2000年1月12日,中国政府应联合国请求,向联合国东帝汶过渡行政当局派遣了15名民事警察。这是中国首次派遣民事警察执行联合国维和任务,揭开了中国警察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序幕。2001年1月,中国首次参加联合国在欧洲地区的维和行动,向联合国波黑任务区派遣了首批5名维和警察。2003年11月,中国首次参加联合国在非洲地区的维和行动,向联合国利比里亚任务区派遣了首批5名维和警察。2004年1月,中国向联合国阿富汗任务区派遣一名高级警务顾问,这是中国警察首次参与阿富汗维和行动。2004年4月,中国向联合国科索沃任务区派遣首批12名维和警察。2004年5月,中国向联合国海地任务区派遣1名维和警察,这是中国首次向美洲地区派遣维和警察。2004年10月,由125名队员组成的中国首支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到达海地,这是中国首次派遣成建制的维和警察防暴队参加维和行动,掀开了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新篇章。
  截至2010年1月底,中国共向亚洲的东帝汶、阿富汗,欧洲的波黑、科索沃,非洲的利比里亚、苏丹和美洲的海地7个任务区派遣维和警察1573人次。目前,尚有近200名维和警察在东帝汶、利比里亚、苏丹和海地4个任务区执行任务。部分中国维和警察由于工作业绩突出,相继担任了任务区行政管理、行动规划、后勤保障等部门的主要领导,先后有30多人担任任务区副总警监、代理总警监、总部参谋长和地区警察局长等高中级警察职务,有2人被选拔到联合国纽约总部工作,有5人被聘请为联合国维和训练教官。中国维和警察的过硬业务素质和一流工作能力赢得了联合国维和机构、驻在国政府和人民以及国际警界同仁的广泛赞誉,在联合国维和任务区树立了典范。截至海地地震前,中国维和警察创造并保持了“无一伤亡、无一违纪、无一退返”的“三无”纪录,全部被联合国授予和平勋章。
  
  中国维和警察部队的建设与任务
  
  中国维和警察走出国门执行任务,不但代表着中国警察的形象,也展示着中国的国家形象。10年来,选拔、培训、派遣维和警察的机制不断成熟,基本形成了以维和培训为基础,以严格选拔管理为重点,以培养人才、体现中国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为目标的工作格局。
  中国维和警察从全国公安机关中选拔产生。参加选拔考试的民警必须具备如下条件:中国共产党党员;全日制大学专科以上学历;从事公安(含边防、消防、警卫)工作5年以上;身体健康,心理素质良好;具备熟练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具有熟练的汽车驾驶技术(2年以上驾龄)。维和警察的选拔主要分为四个阶段:初选(入围)考试、入围培训、联合国甄选、出国前教育。初选考试的内容包括:英语阅读、听力、写作和口语考试;驾驶考试;射击考试;体能测试。通过初选考试的人员参加维和培训,培训结束后学员要先通过公安部组织的毕业考试,然后参加联合国的甄选考试。联合国的甄选考试包括语言、驾驶、手枪拆装和射击等项内容。通过全部考核的警察取得联合国颁发的维和民事警察资格证书。此后,获得维和民事警察资格证书的胜出者将到设在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河北廊坊)的中国维和民事警察培训中心接受出国教育、分发装备、驾驶训练、射击训练、防疫注射等,并在出国前再次接受联合国官员的电话面试。
  维和警察培训包括作为单警派出的维和警察培训和成建制维和警察防暴队培训两部分。作为单警派出的维和警察培训是为期3个月左右的常规培训。学员要按照联合国维和培训大纲的要求,进行汽车驾驶、射击、维和业务、任务区背景、形势侦察、通信联络、识图、防雷、急救、安全、国际法、人道主义救援、人权与执法、热带疾病的预防、安全意识、心理调控、英语听说读写等20多门课程的培训和学习。培训中心会通过模拟演练的方式来提升学员作为联合国维和警察应具有的安全意识、谈判能力等综合素质。维和警察防暴队培训一般为期4个月,共设维和业务、任务区概况、防暴组织指挥、基本技能和防暴技能、防暴战术、防暴队管理与后勤保障、维和语言、涉外教育等9个专题。培训既有针对指挥员、语言队员、后勤保障人员、装甲车驾驶员、狙击手分别进行的专业训练,又有全体队员参加的以防暴技能和防暴战术培训为主的集体合训。2004年10月12日,时任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参观了中国维和民事警察培训中心,对该中心的各项工作以及取得的突出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联合国维和任务区都是战争频发、社会秩序混乱的地区。中国维和警察面对危险的工作任务和艰苦的生活条件,认真履行保护人权、打击犯罪、重建当地执法队伍等职责,积极承担执勤巡逻、社区警务、案件侦破、处置群体性事件等任务,多次参与收缴武器、遣散非法武装、协助救济安置难民等专项行动,为任务区恢复和平与稳定、保护当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维和警察把在国内开展群众工作的理念和方法带到任务区,为无助儿童和受困民众送去关爱和温暖;组织各国维和警察开展义务劳动,帮助当地居民重建家园;出资捐建警局,改善当地警察办公条件;加强同联合国机构的沟通和交流,密切与各有关国际组织、外交机构的联系,增进了同友邻维和力量的友谊。此外还积极配合驻外机构开展工作,保护当地华人华商的合法权益,为中资企业保驾护航;积极宣传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和中国社会的进步发展,为当地民众和国际社会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的窗口。在长期实践中,中国维和警察形成了“忠诚、拼搏、团结、奉献”的“维和精神”,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
  
  中国参加联合国民事维和行动的意义与成就
  
  中国是一个爱好和平的社会主义国家。党中央、国务院作出派遣警察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决策,既是中国总体外交布局的战略之举,也是推动构建和谐世界的实际步骤,更是发挥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作用、展示负责任大国形象的重要体现。
  第一,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有助于中国国际形象的塑造与提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已成为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的重要力量。中国警察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体现了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作用和影响,展示了中国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的积极姿态。中国维和人员在维和任务中的良好表现,受到了维和任务区人民的热烈欢迎,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声誉,增强了中国的世界影响力。
  第二,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有助于中国国家利益的实现与维护。维和是一种可以调动和使用的战略资源,参与维和有助于特定国家利益的实现。此外,通过维和行动,还可以为在相关国家和地区工作生活的同胞、中资机构和企业提供安全保障,有效维护中国的海外经济权益。
  第三,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有助于中国警察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随着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中国的涉外警务工作越来越多,对国际化警务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中国警察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可以有机会与世界各国的警界同行一起工作,增进了解,为日后开展国际警务合作打下良好基础。联合国维和任务区主要采用英、美等国家的警察管理体制。作为现代警察管理体制的发源地,英、美等西方国家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科学、高效的警务管理体系。中国维和警察与其他国家的警界同行在这种体制下一起工作,有利于学习国外先进的警务管理经验和先进的警务技术,有利于推动中国公安工作的改革和发展,促进中国警察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中国警察参加联合国民事维和行动10年来,始终忠实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为祖国和人民赢得了全世界的尊重和赞誉,为践行“和谐世界”理念作出了积极贡献,不愧是中国警察的骄傲,是中国人民的骄傲,是世界和平的坚强卫士。
  
  (责任编辑:李瑞蔚)

相关热词搜索:维和 捍卫 征战 中国维和警察:十年征战 捍卫和平 中国维和警察 中国维和警察10年生死路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