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有争议的事情_争议“强化食品”

发布时间:2020-03-18 来源: 人生感悟 点击:

   “强化食品”是加入了某些特定营养成分的常规食品,其目的是为了降低人们因为特定营养成分缺乏而增加的健康风险。    理论上,人们可以从常规饮食中获得所有需要的营养;在现实上却有困难。比如说钙,对于不吃奶制品的人来说,从其他食物中获取足够的量并不容易。此外,像碘、硒、氟这样的成分,在某些地区的人群中会普遍缺乏。
   有历史记载的最早的“强化食品”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00年,有位波斯医生提倡往葡萄酒里加铁来提升士兵的战斗力。1931年,一位法国医生提出了食盐加碘防治甲状腺疾病。但直到一战与二战之间,“强化食品”这一概念才真正建立。二战之后,美国开始在食盐中普遍加碘。现在,美国的“强化食品”随处可见,人们也习以为常。碘、钙、维生素、铁甚至某些氨基酸都是常见的强化营养成分;而面包、早餐谷物、果汁、豆奶、零食、盐等则是常见的被强化食品。
   对“强化食品”的重要性,个体和整体的感知反差极大。一万个人中有10个人还是30个人得某种病,个人可能感觉不到什么差异,但对于一个社会来说,意味着公共医疗资源在这种病上的的需求相差3倍。比如,美国认为由于普遍补充叶酸,出生婴儿神经管缺陷的发生率下降了25%-50%;而从1938年开始的面包中强化烟酸则有效降低了糙皮病的发生。但这对于个人来说,未必有切身的体会。
   在中国,情形比较有趣。一方面,人们对于“造骨蛋白”之类没有科学根据的商业炒作趋之若鹜;另一方面,又对政府主导的“强化食品”疑虑重重。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
   作为公共决策来推行的强化食品,应该遵循这样几条原则:安全、有效、不改变食物的口感风味和外观、不明显增加食物的成本。此外,还有一把“双刃剑”:强制还是自愿?
   对于消费者来说,关注的焦点首先是安全。因为“强化”改变了食物的“天然组成”。另外,几乎每一种强化成分都是人体需要一定的量,但是过多有害健康。到底多少是“满足需求”,多少是“过多”,需要权威机构广泛审查文献来决定。公众往往不理解“过多”到底是多少,经常觉得“强化”了就是“过多”。实际上,通常的那些强化成分,在“满足需求”和“过量”之间,都有比较大的缓冲。比如铁,推荐的成年人铁需求量分别是每天8毫克和16毫克,而“过量”则需要45毫克;再比如碘,推荐量是150微克,而欧盟和美国的“过量标准”则分别定为600和1000微克。在正常进食的情况下,人们从一种强化食品中摄取的量通常只是“需求量”的几分之一。即使是吃多种强化食品,要超过 “安全上限”也并不容易。
   除了因为误解而产生的恐慌,公众对于“强化食品”的质疑更多地来自于“强制推广”。在这个自我意识逐渐觉醒的时代,“强制推广”的效果往往是适得其反。再加上并不合理的高价格,以及主管部门与商家之间可能存在的利益纠葛,更加剧了消费者对于“强化”的反感。
  从技术上说,设计合理的“强化食品”有利公众健康。但是,如何让“理论上的好事”成为“实际上的好事”,需要主管部门和食品企业认真反思。

相关热词搜索:争议 强化 食品 争议“强化食品” 日本核灾食品争议 关于转基因食品的争议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