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灯的使者:燃灯古佛
发布时间:2020-03-18 来源: 人生感悟 点击:
赵越胜的《辅成先生》充满着一种厚重、沧桑和忧伤的气息,它将一个晚辈学人在时代动荡之中对学术前辈的理解与感怀,书写得分外动人,文章中的辅成先生乃是北京大学著名的伦理学教授周辅成先生,他与赵越胜持续了将近半个世纪的忘年之交,而维持他们师生之谊的,不仅仅是那种师徒之间的学术关联,更重要的是他们在精神与道义上相同的理念与追求。我很喜欢赵越胜的笔触,他将一个虽曾受大辱的寂寞学人,写得那样高贵与透明,那非得是大手笔,也非得是历经沧桑的人不可。
除了这篇《辅成先生》,丁东主编的《先生之风》中,我最喜欢的还有章诒和的文章《人生不朽是文章》,这篇文章同样是厚重、沧桑与忧伤,章诒和的文笔总是那样动人心扉,而她的个性气质与她在荒谬的历史岁月中所遭受过的种种磨难,同样给她所写就的文章留下了批判与怀疑的底色。她在这篇文章中写了曾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和中国戏曲协会会长的张庚,这个从延安时期走来的革命干部,却浑身激荡着正直、善良与高贵的人格魅力,他在学术与官场之间平衡了半生,但做人与为学的底线,却从来是那样牢固和笔直。
丁东在《先生之风》的序言中感慨,中国是一个有着优秀教育传统的国度,古朴淳正的师风曾一代代薪火相传。然而,这种引人自豪的美好传承,于今遭到了空前的挑战。也因此,诸如丁东所编选的这册《先生之风》,则给我们提供了一次非常庄重的膜拜与纪念,而我去岁曾在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另一册文集《传灯:当代学术师承录》中也有过这样的读书体验,但这册文集显然更重视学术思想的承传与延续。丁东先生所编选的这册《先生之风》,则似乎偏重于精神思想上的独立与自由,甚至是高贵与清洁的本色。
本书的开篇文章便是钱理群纪念先师王瑶的文章《王瑶怎样当北大教授》,追忆了自己在北大求学与为师的岁月里,如何跟随王瑶这位学术泰斗进行研究与教学的点滴往事,而最令他感慨的则是王瑶在独特年代里,对于学生的殷切期待与栽培,以及其中饱含着的宽容、严格甚至是苛刻的爱护之情,显示了一位学术良师与精神导师的风范。
感怀忆旧的文章最易动人,但也最难书写,其间的情感关系如何把握,情绪渲染如何拿捏,事情的追忆如何取舍,都是很难操作也很难完成的,而若一旦成为佳作,我也最爱读的,因为那其中有一个人对于另一个人最大程度上的理解、反思与态度,也是被纪念者一生的一个缩影与总结。为此,我还喜欢读收录在这册书中的许多文章,诸如北岛的文章《听风楼记》、王彬彬的《我的老师潘旭澜先生》、钱文忠的《“毕竟是书生”》、吴迪的《纪念王年一先生》、王富仁的《欲哭无泪》等数篇,都是其中的杰作,读后均令我感慨和受益。
我一直喜爱丁东先生编选的著作,因为在他的编选著作中,都曾有一种触动人心的大关怀所在。在这册《先生之风》中,那些被纪念的先生们,诸如钱锺书、唐达成、李慎之、杨小凯、王元化、贾植芳、陈乐民,等等,多少都有些异端的色彩,他们思想的自由与精神的独立,实在是彰显了中国知识分子独特的魅力与风采,远大的见识与视野,以及高贵的担当与胸怀。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