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蔗糖受伤]蔗糖
发布时间:2020-03-16 来源: 人生感悟 点击:
广西产糖量超过全国的60%,广西蔗糖的产量变化将影响到中国的糖价高低。而年初低温冻害天气导致的农业大面积受灾对蔗糖业的影响,目前还未完全显现。除了天灾,长期以来甘蔗品种种植结构的严重不合理的深层问题也暴露出来。
“这样长时间的寒冷天气,电视里说是50年一遇,村里的老人们都说以前没有这样冷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扶绥县渠黎镇的王宝芬说,“以往冬天最多穿3件衣服,今年不行了’最多的时候我穿了6件。”
1月中旬以来,广西各地长时间、大范围的低温冰冻天气以及2月初的霜冻天气,给甘蔗生产造成重大损失。至2月21日,持续了一个多月的低温灾害天气才宣告结束。“天气变冷时,甘蔗已经收了很多,所以2007-2008榨季没有太大影响,但是下个榨季就很难说了。”扶绥县渠旧镇的蔗农甘家福说。
广西甘蔗播种面积在2007年已达到1338万亩,占全区耕地面积的1/3强。在2004年至2005年间,中国共有4000多万种植甘蔗的农民,其中广西就占2600多万,为广西总人口的55%。另外,广西还有30多万与糖业生产有关的产业工人队伍。
目前广西有糖厂95家,2006-2007年榨季产糖量为708.6万吨,占全国的60%以上,已成为全国甘蔗种植和蔗糖产业中心。从1992年至今,广西甘蔗种植面积、蔗糖产量已连续15个榨季屠全国第一位,其产量甚至超过了古巴、澳大利亚的总产糖量。
灾害袭来,“广西蔗糖的产量变化将影响到中国的糖价高低,所以被关注成为必然。”广西自治区经济委员会糖业与农产品加工处一名官员这样表示。糖在群众生活及国民经济中有着重要作用,其产量、储量及价格的每一次波动,都将给整个社会带来影响。
为了确保将储备糖用于抗灾救灾,确保储备糖数量真实、质量合格和储存安全,应对突发事件引起的市场异常波动,从2008年3月1日起,由国家商务部、财政部、发改委联合发布的《中央储备糖管理办法》正式实施。
糖业震动
3月2日。正在扶绥糖厂等候卸甘蔗的蔗民甘家福随手折断一根甘蔗,指着中间变黄、变暗红的地方说:“正常的甘蔗不会有这样的颜色,往年我们的甘蔗吃起来很甜,但是今年的甘蔗除了甜味,还有点酸,个别的甚至还有点咸味。”
在收购现场工作的扶绥糖厂技术人员陈钢说:“我们对运进来的甘蔗进行损害检验,最严重为12级,现在发现8至9级的情况最多,当然也有少部分是正常的,没有受到冷天气的影响。这和品种、种植区域等多方面因素有关。”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本榨季甘蔗入榨的同时,严重影响了下榨季该品种的留种。”陈钢表示,这种受冻害严重的甘蔗,由于生长点及侧芽完全受害死亡,几乎不能留种,所以将极大影响到下榨季植蔗任务的完成,只能进行翻蔸重种,而即使留种也会出现缺蔸断茏、发株迟,导致下榨季原料蔗的减产,
截至2月13日,广西甘蔗重要产区崇左市共有5万亩已砍过的蔗根被冻死,部分蔗种虽已下种,但由于没有做好盖膜等防冻措施造成烂芽死芽,需要翻种补种,这又增加了劳力投入和成本投入,影响农业生产效益;由于受霜冻天气影响,甘蔗种芽萌发能力下降,影响出苗率,生产用种量增多,又将造成政府、企业及蔗农的投入加大。
广西经委糖业与农产品加工处的官员表示:在他们进行的调研活动中,相关人员无不表露出对当前留种甘蔗大厩积受灾,未来导致新榨季缺种、缺苗现象严重,最终导致2008-2009榨季产量大幅波动的担忧。然而一名湖南糖老板认为:“之前有些部门和媒体对灾情有些炒作过头了。具体损失得等到3月或4月份再去实地了解甘蔗的发芽情况,看看对下榨季的生产会有多大的影响。”
对于此次灾害影响所造成的损失,有50万吨到180万吨的不同说法和猜测。按照广西经委的分析:低温冻害天气是发生在1月中下旬,即使造成了一定的灾害影响,但糖厂的榨蔗量已达到了60%多,受灾的也就是剩余未榨的40%的甘蔗。截至2月19日,广西糖料蔗受灾面积1051.1万亩,成灾面积640.1万亩,因灾减收糖料蔗400多万吨,损失蔗种约90万吨。在灾情发生后,糖厂为减少损失,也纷纷加大了人榨量,每天满负荷生产,抢收抢榨。
广西自治区农业厅高级农艺师张江华说:“按照1吨糖耗蔗平均8吨计算,广西糖料蔗减产如果按照540万吨计算,则食糖减产在67.5万吨;如果不计算损失的蔗种,单计算减收糖料蔗400多万吨,折算成减糖也是在50多万吨,因此我认为此次广西的灾情造成的减产应该是在60-70万吨。”
张江华说:“如果都需要大量留蔗苗重新种植,将给蔗农带来很大损失,即使工时损失不计,每亩至少需要留0.7吨左右的蔗种,按照政府目前每吨275元的收购价来计算,这次蔗农每亩至少要损失近200元。”
1999年12月,广西大部分地区曾经遭遇严重的霜冻,损失很大。相比之下,2008年冻死的甘蔗占少数,特别是桂南地区甘蔗死亡更少,主要是由于冰冻和低温引致的病菌使甘蔗大面积腐烂。
2008年3月初,明媚的阳光和回升的气温已经降临广西的大多数地区,但是甘蔗专家又开始担心已经受灾的甘蔗会遭遇严重的二次伤害。张江华表示,经过长时间的低温冰冻。甘蔗的许多组织已经遭到破坏,气温的回升将促使这些被破坏了的组织加速腐烂,从而使整根甘蔗腐烂,无法加工。
广西甘蔗遇灾,似乎为北方甜菜糖产区带来了商机。2007年11月,中国糖业协会对2007-2008榨季国内的产量进行估计,全国产糖量达到1350万吨,其中蔗糖1226万吨,甜菜糖只占124万吨。
2008年2月26日,在中国最大的甜菜糖产区新疆,绿翔糖业总经理陈志江公开表示,广西甘蔗的受灾给新疆甜菜糖带来了商机,近期,新疆甜菜糖的销售相当好。另外,媒体引述新疆糖业协会秘书长梁争柱的话说,受未来白糖供需缺口预期影响,连日来糖价接连走高,乌鲁木齐市糖价每吨在3950元至4000元,比1月份涨了近480元,“广西蔗糖的减产会给新疆糖带来很大商机,同时将激发农民种植甜菜的积极性”。
然而张江华认为:“甜菜方面的竞争广西并不需要太多担心,我们只需要认真种好自己的甘蔗。北方种植的甜菜是无法和甘蔗相提并论的,因为甜菜的出糖量很低,差不多10吨甜菜才出1吨糖,如果再说到土地单产量,那甜菜更是无法和甘蔗比,所以我们对目前新疆等地的竞争并不在意。”
不合理的种植结构
“台糖22号”具有产量高、糖分高、宿根性好和耐旱力强等特点,所以在广西大部分甘蔗种植区都受到欢迎。”张江华说,“这个品种大约是1998年从台湾引进的,而且是从民间渠道进入广西的,目前差不多占广西甘蔗 总种植面积的60%以上。”
“大家喜欢种‘台糖22号’,也是因为偷懒的关系。”扶绥县渠旧镇的蔗民甘家福说,“这年头大家都觉得做农民太苦了,不如出门去打工。这样的甘蔗种一年收三年,之间只要撒点肥料,并不需要太多劳力投入。”
但是2008年这一次寒冷天气,却也暴露出广西所种植的“台糖22号”抗寒性差的弱点。
在来宾市蔗区,台糖22号占全市甘蔗种植总面积的75%左右,在1月中下旬遭遇了长时间的低温冰冻天气,2月3日、4日又出现了大范围的霜冻天气之后,许多蔗地里看起来长势良好的台糖22号甘蔗,内部已经大面积变质。
在柳州市蔗区,受灾最严重的甘蔗品种主要集中在台糖22号,该品种的种植面积约占全市甘蔗种植总面积的35%,而占全市甘蔗种植总面积42%的台糖16号因其较强的抗冻性受灾情况相对22号要小。
按照广西经委公布的数据,此次受灾品种基本上都是台糖22号,广西主要产糖地市当前品种基本上都是台糖22号,柳州该种植比例占36%;来宾市达到75%,南宁占65%,崇左则占90%以上。
“事实上台糖22号的优缺点我们早就掌握,由此几年前我们就建议蔗农和糖厂,应该用多元化来规避各种农业风险。”广西农业厅高级农艺师张江华说,“种植品种不能单一,因为除了天气变化外,各种疫情都会给农业带来影响,造成损失。”
“作为政府部门,很多时候我们只能是建议,但是蔗农和糖厂都有自己的考虑。尤其是糖厂经常以补贴、降蔗苗价等方法来鼓励蔗农种见效快、产量高的蔗种,却很少考虑风险。”张江华说,“我觉得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应该多种一些抗寒性强的品种,而不能仅仅考虑产量。”
“‘桂糖00-122’在这场罕见冰雪灾害中,居然完好无损,这是冰雪灾害中的意外收获!”2008年2月20日,广西农科院院长、甘蔗专家李杨瑞说。之前,广西农科院组织12名甘蔗专家,赴桂北、桂中16个甘蔗主产县,就甘蔗受灾情况进行调研。
广西媒体报道称:桂糖00-122甘蔗是自2005年开始试验并于2007年开始推广的新品种,目前在全区还没有完全推广。李杨瑞认为,该品种最高糖分值的潜力可达19%以上,是中国目前的甘蔗品种中蔗糖分最高的。
“其实现在每过一段时间都有新品培育出来。”广西农业厅高级农艺师张江华说,“多年来全国各种甘蔗研究机构在培育新品种方面都作出了贡献,但是每个机构都会说自己的东西好,作为政府职能部门,我们一直很注意客观的分析、观察,而不会轻易对新产品作出评价。”
灾害的经验教训对下一步广西全区推广甘蔗新品种也是契机,“糖厂和蔗农都应该清楚,虽然品种选择是关键,但是良好、恰当的种植技术同样可以使产量提高,同时有降低农业风险的好处”。张江华表示,下一步广西农业厅将努力把台糖22号的种植比例降下来。
灾害年年有
2008年3月初,许多运送甘蔗的大卡车仍然在扶绥糖厂前排着长队。这样的情景从每年的11月前后到次年明前后都存在。2008年的收购价仍然为政府规定的每吨275元。扶绥糖厂农务部的陈钢说:“如果外面的糖价涨了,我们的收购价就会涨;但是如果外面的糖价降了,我们的这个价格却不能降,目的是要保护蔗农的利益。”
来自渠旧镇竹琴村的几名蔗农则表示:“275元的价格其实是很低的,蔗农永远没有糖厂赚的多。而且现在糖厂和政府都划定了卖甘蔗的范围,让农民吃亏不少。”一些运甘蔗的驾驶员则表示:“如果我们可以自由卖甘蔗,那么我们肯定愿意拉到南宁去,那边给的运费要高得多。”
2008年2月17日,广西自治区经委召集区糖协、各市经委、糖办、各制糖企业在南宁召开了紧急会议。经委副主任汪春伟表示,截至2月15日广西甘蔗受到毁灭性打击,全区受灾面积达到了1000万亩,全区需要翻种的甘蔗种植面积约800万亩,加上新种100万亩共900万亩,全区需要种苗约800万吨,如不及时加以落实将严重影响下榨季的食糖生产,对国家食糖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汪春伟指出,下一步将严格执行自治区的糖料蔗的收购价格,任何企业不许压价收购;各地和各企业要及时组织技术人员,指导农民核实宿根蔗受灾情况,及时翻种补苗,减少损失。
云南糖业协会秘书长杨运生分析,“现在昆明糖市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广西的减产上,导致了近期价格每吨上涨了400-500元,像这样突然‘狂飙’的价格在云南糖业史上很少出现过,不过估计这样的形势不会维持太长时间。”
“自从国家批准糖业可以进入期货交易,买卖糖就好像炒股票了,必须随时注意它的价格动向。”一名到广西考察甘蔗受灾的湖南糖老板说。
广西农业厅高级农艺师张江华说:“其实农业灾害是年年都会有的,只是每年的表现不一样,大家应该用一种平常的心态来对待。所以对于每一次自然情况的变化,新闻媒体不应该大惊小怪,一些与糖业利益相关的机构更不应该恶意炒作,故意抬高糖价牟利。”
专家指出,近几年来由于糖价高升,广西许多已弃种甘蔗数年的地区开始复种,使广西的蔗田每年成百万亩递增,而对于国内、国际市场的需求把握很缺乏,明显步伐太快,“这涉及2000多万广西农民、200多亿工业产值,对农民增收、工业产值利润关系极大”。
张江华说:“广西的小农经济状况还非常明显,对于抵抗农业灾害其实是有利有弊的。由于蔗农的种植规模小,所以能够自己调节解决,恢复能力也非常强,在这方面政府不应该低估。同时政府也应该在劳力、政策、资金和技术等多方面帮助蔗农,让他们尽量减小损失。”
责编 宁 二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