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北非,从哪里来? 北非
发布时间:2020-03-15 来源: 人生感悟 点击:
“早晨的沙漠,像被水洗过了似的干净,天空是碧蓝的,没有一丝云彩,温柔的沙丘不断地铺展到视线所能及的极限……” 这是三毛《撒哈拉的故事》中的句子。提及北非,很多人都会首先想到撒哈拉沙漠。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三毛,这位受台湾、大陆甚至全球华人喜爱的台湾女作家那一篇篇脍炙人口的作品。
北非,西临大西洋,东接红海,北与欧洲隔海相望,通常包括苏丹、埃及、利比亚、突尼斯、摩洛哥、阿尔及利亚六个国家及大西洋中的若干群岛。撒哈拉沙漠将非洲一分为二,撒哈拉以南就是我们常说的“黑非洲”;而在沙漠以北,则是作为地中海南岸的北非,主宰的是阿拉伯人以及阿拉伯文明,隔苏伊士运河与西亚大地紧紧连在一起,构成人们常说的“中东”,在厚重的世界史上一次又一次书写着浓墨重彩的篇章,一如今天举世震惊的北非动乱。
“地中海新娘”
除了三毛的作品,许多中国人对北非的认识,还与几部电影有关。
伊丽莎白?泰勒,这位注定将永垂影史的女星,塑造了许多让人难忘的银幕形象。在1963年拍摄的好莱坞经典影片《埃及艳后》中,一位两千年前的埃及女王克里奥佩特拉,更被塑造得光彩照人。
《埃及艳后》讲述的是一个真实的历史故事。公元前48年,罗马执政官凯撒为追击政敌,跨过地中海进军埃及。此时在埃及王室内斗中失势的克里奥佩特拉,在凯撒到达埃及后的一天,让仆人用毯子把自己裹起来,从密道扛进王宫,风姿绰约地出现在惊愕万分的凯撒面前。21岁的克里奥佩特拉彻底征服了这位战无不胜的罗马统帅,在凯撒的干预下,克里奥佩特拉掌握了埃及的实际统治权。
几年后,克里奥佩特拉应凯撒之邀前往罗马,一路尽显女王风范,轰动整个罗马城。但好景不长,凯撒遇刺身亡,克里奥佩特拉被迫携子逃回埃及。凯撒的部将安东尼和养子屋大维合力平定了罗马内乱,但很快安东尼也紧步凯撒之后尘――拜倒在克里奥佩特拉的石榴裙下。让罗马人不能忍受的是,安东尼宣布将罗马东方领土的一部分赠与克里奥佩特拉及其子女。罗马群情激昂。公元前30年,屋大维率军攻克亚历山大城,安东尼自刎,克里奥佩特拉绝望地将毒蛇放入自己的胸口,结束了39岁的生命。
克里奥佩特拉并不是真正的古埃及人,准确地说,她是古希腊人。而且她也不是什么“艳后”,而是地地道道的女王。在世界上,北非是最早跨入文明门槛的地区之一,在波斯人、马其顿希腊人和罗马人相继侵入、打断埃及历史进程之前,埃及人已经经历了3000多年高度成熟发达、到今天人们仍旧叹为观止的古代文明,矗立在今天埃及北部的成群的金字塔、分布在南部的大大小小的众多神庙,依旧在述说着古埃及昔日的辉煌。
公元前332年,崛起于希腊北部的马其顿,在征服了希腊众城邦之后,在国王亚历山大的率领下开始了大规模的对外征伐,第一个目标就是埃及。亚历山大几乎兵不血刃地占领了埃及,但他在风暴般地向亚洲一路远征之后,猝然死于巴比伦。随后,昔日的部下托勒密占有了富庶的埃及,并建立了盛极一时的托勒密王朝,克里奥佩特拉就是这个王朝的末代君主。托勒密王朝的统治打开了埃及文明和欧洲文明相互交流、融会贯通的新局面。托勒密在亚历山大亲自勘选的城址上建起了极致辉煌的亚历山大城,希腊式的建筑、艺术、文化在这里茁壮成长。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亚历山大城被誉为“地中海新娘”,是埃及乃至整个北非、地中海世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安东尼的死,使屋大维成为罗马实至名归的最高统治者。与此同时,屋大维入主埃及也意味着罗马完成了对整个北非地区的征服。古罗马从亚平宁半岛一隅走来,最终建立了囊括整个地中海流域的庞大帝国。在征服埃及三年后,屋大维结束了罗马共和制,改名为凯撒?奥古斯都,成为古罗马的第一位皇帝。
公元4世纪,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埃及划归东罗马(拜占庭)帝国,富庶的埃及成为拜占庭的“粮仓”,拜占庭在西罗马垮台后依然屹立千年不倒,个中原因,不乏埃及的贡献。然而埃及也成了由东向西而来的一拨拨强敌攻取的目标。公元7世纪,内外交困的东罗马帝国在北非的统治已是风雨飘摇,而此时,朝气蓬勃的阿拉伯帝国正在地中海东岸冉冉升起,伊斯兰时代即将来临。
公元639年,阿拉伯大军越过约旦河开往埃及。接着,阿拉伯人又以埃及为基地,以摧枯拉朽之势征服了整个北非,并且顺势越过直布罗陀海峡进入欧洲西部,一个横跨亚非欧的阿拉伯帝国建立起来。在阿拉伯移民、阿拉伯语和伊斯兰教的推动下,北非逐渐完成了伊斯兰化和阿拉伯化。13世纪,在蒙古大军的打击下,曾经不可一世的阿拉伯帝国灰飞烟灭,而蒙古人的统治也如一股烟云转瞬即逝,包括北非在内的原帝国版图上,一些独立的阿拉伯王朝建立起来。再到公元16世纪,又一拨由东向西横扫旧大陆的强敌闯进这里,他们就是操突厥语的奥斯曼土耳其人,他们几乎完全继承了阿拉伯帝国的版图,建立了横跨亚欧非三大陆的帝国,北非全部成为他们的囊中之物。
从尼罗河到苏伊士运河
如果说,《埃及艳后》可以让现代的人们来一次时空穿越,了解古代埃及的几千年历史,那么,另一部电影则使人们得知了20世纪初期北非的处境。
上世纪70年代末,改编自著名女作家阿加莎?克里斯蒂同名小说的电影《尼罗河上的惨案》,在风靡了西方之后也征服了中国观众。旖旎迷人的尼罗河景色,扑朔迷离的凶杀案件,剥茧抽丝般的推理过程,让人们陶醉不已。电影中的故事,发生在上世纪20年代,那时的埃及抑或北非,并非如尼罗河般平静。摆脱西方殖民统治的斗争正在酝酿之中,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全世界范围内出现的民族民主运动浪潮遥相呼应。
自进入近代以来,西方列强就对北非大陆垂涎三尺。1798年,拿破仑率大军侵入埃及。此时,包括法国在内的欧洲列强已凭借坚船利炮的军事优势,正在企图把全世界变成西方的附庸。眼看着奥斯曼帝国日渐式微,欧洲人将侵略的矛头指向了包括北非在内的它的领土。战略地位险要的埃及自然首当其冲。
然而短短三年之后,法军便在英国和奥斯曼军队的干预下灰溜溜撤出埃及。但是,法国远征埃及的举动拉开了西方列强瓜分非洲狂潮的序幕,而且使埃及第一次受到了近代西方文明的冲击。
不久之后,一个名叫穆罕默德?阿里的青年军官在法军退出后的权力角逐中胜出,成为“尼罗河谷的新主人”。阿里来自地中海对岸的奥斯曼领地阿尔巴尼亚,随着对法作战的土耳其大军来到埃及,但他建立了一个事实上独立于奥斯曼帝国、并一直持续到1952年的王朝,带领埃及走进了全新的历史时期。在英法侵略势力日益严重的威胁下,阿里力图增强国力,进行了一系列的近代化改革,这个古老的东方国家雄心勃勃地企图追赶西方的发展步伐。随着实力的增强,阿里的野心也急剧膨胀,并很快将进攻的方向对准了南面的邻居――苏丹。此时的奥斯曼帝国对苏丹鞭长莫及,只得默认埃及对它的占领。
一个强大的埃及,显然不是企图肢解奥斯曼帝国的西方列强所希望看到的。对于英法等老牌殖民者而言,埃及不仅是块资源富饶的肥肉,而且还是它们控制远东殖民地的重要战略基地。于是,英法不约而同地加紧了对埃及的殖民渗透。开凿运河、打通地中海和红海之间的航道,是埃及人、包括埃及走马灯似的外来统治者自古以来的梦想。1859年,埃及借由英法提供的条件严苛的贷款,正式开挖运河,以12万人的生命为代价,历经十年之久才告竣工。但是,运河的实际控制权却掌握在英法手里,运河就成了西方列强奴役埃及的工具,并在直到今天的埃及、乃至整个中东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1882年,英国利用埃及人民起义之机,直接派兵占领埃及,在运河区建立了它在海外最大的军事基地。然而,在1882~1922年英国宣布埃及“独立”的40年时间里,英国撤军的诺言重复了66次,却没有一次付诸实践。埃及成了英国名副其实的殖民地,苏丹则以“英埃共管”的形式“间接”地依附于英国。与此同时,在埃及争夺战中略逊一筹的法国不甘示弱,将目光转向了马格里布地区,阿尔及利亚、突尼斯、摩洛哥相继成为法国的势力范围,利比亚则被意大利捷足先登。殖民统治一方面给北非人民带来了难以磨灭的伤痛,另一方面,又或多或少地在这些阿拉伯国家后来的发展历程中留下了西方的印记,包括语言文化、生活习惯、政治经济制度等。
新北非的诞生
“第二次世界大战日益迫近,很多被困在欧洲的人们怀着希望急切地想逃往自由的美洲,里斯本遂成为热络的航运地点,然而在战争的阴霾下,并非每个人都能顺利到达里斯本。于是,一条艰苦、迂回的逃难路线出现了:从巴黎到马赛,越过地中海到达阿尔及利亚的奥兰,然后搭火车、汽车或徒步,沿着非洲海岸线,来到法属卡萨布兰卡。在这里,幸运的人藉着钱、影响力或者运气,可能拿到出境许可证,而后赶到里斯本,再从里斯本奔向新世界。不过,更多的人则只能在卡萨布兰卡,等待、等待、再等待……”
1942年11月,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部队挺进卡萨布兰卡――这个法属摩洛哥历史名城的同时,被许多人认为是好莱坞所拍出的最伟大电影的《卡萨布兰卡》(《北非谍影》)在纽约上映。这段深沉而又简单明了的旁白,引出了二战背景下一个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爱情、战争、革命、爱国主义、抵抗运动、冒险、谍报……使这部电影充满了引人入胜的因素,也道明了北非由于临近欧洲而在二战中的独特作用。
如果要选出第三部影响最大的以北非为背景的电影,那肯定非《卡萨布兰卡》莫属。这部电影的女主角是与伊丽莎白?泰勒齐名的英格丽?褒曼。不过,就在电影上映后不到两个月,1943年1月,在已经解放了的卡萨布兰卡,同盟国两巨头罗斯福和丘吉尔的风头就盖过了电影中的男女主角,为历史留下了“卡萨布兰卡会议”这个词条:两巨头宣布将把战争进行到法西斯三国无条件投降为止。这是二战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一环。
当历史的车轮走到二战时,北非早已被英法意瓜分殆尽。但对于希特勒和墨索里尼而言,整个地中海和北非是他们建立欧陆霸权不可或缺的侧翼,也是向印度洋挺进的重要跳板。在横扫欧洲大地之后,1940年德意联军相继开赴北非。英国当然不会将自己的地盘拱手相让,于是,一场大厮杀随即展开,是为北非战场。
1942年6月,被称为“沙漠之狐”的德国陆军元帅隆美尔自利比亚突入埃及,陈兵距开罗只有350公里的阿拉曼,剑指英军设在那里的中东司令部。英国著名将领蒙哥马利率领大军,在阿拉曼与隆美尔对峙。10月,战火燃起,30万名士兵、数千辆坦克、数千架战机在这片已沉睡千年的荒原上激战了整整12天,开启了法西斯军队在北非覆灭的进程。卡萨布兰卡峰会之后,1943年7月,盟军终于肃清北非战场的德意军队,从北非沿岸港口启航,向西西里岛破浪前进。这是盟军首度进攻轴心国本土,不但为筹备中的诺曼底登陆打下坚实的基础,也标志着战争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同一年,北非再次亲历了扭转二战格局的历史性事件――开罗会议。1943年11月,美国、英国和中国领导人云集开罗,发表了著名的《开罗宣言》,宣告了反法西斯同盟国团结合作、彻底打败日本的决心,世界为之振奋。
北非在二战中沦为战场,为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但另一方面,二战也为北非摆脱殖民枷锁提供了有利时机。
1943年初,英法军队进入的黎波里,结束了意大利在利比亚的统治。然而,为反抗殖民统治长期浴血奋战的利比亚人民,未能如愿以偿实现独立,英法很快对利比亚实行分治,并分别成立了军政府,大洋彼岸的美国也趁势在这里建立了美国在非洲最早的空军基地。
早在19世纪,利比亚就开始了漫长的争取摆脱奥斯曼帝国统治之路。其间,近代伊斯兰教复兴运动中的一个派别――赛努西教团扮演了关键的角色。但当1911年意大利入侵利比亚时,赛努西教团又与奥斯曼当局联手抵抗侵略。二战中,赛努西教团首领伊德里斯在英国的支持下组建了军队,并成立赛努西埃米尔国。1951年,利比亚终于取得了真正的独立地位,成立了利比亚联合王国,伊德里斯出任国王。不过,18年后的1969年9月1日,一个出生于普通柏柏尔人牧民家庭、名叫卡扎菲的27岁的年轻人,领导“自由军官组织”突然发动政变,向世界宣布:腐朽的伊德里斯王朝寿终正寝,崭新的利比亚共和国诞生了。从此,利比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走上了卡扎菲宣称的既非资本主义又非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而卡扎菲也因其特立独行的举止在国际社会极其惹眼。
利比亚的独立吹响了北非独立的号角。自英国势力染指尼罗河以来,埃及就提出了“埃及是埃及人的埃及”的口号,反对外国人干涉埃及内政。一战结束后,在闻名埃及现代史的华夫脱党的领导下,埃及掀起反对英国控制、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高潮。1919年,埃及爆发全国性的大起义,遭致英军的血腥镇压,但也极大地动摇了英国的殖民统治。1922年,英国政府被迫承认埃及独立,华夫脱党随后上台组阁。然而,埃及的国防和苏伊士运河仍由英国控制,“独立”虚有其表。就在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一群以纳赛尔为首的血气方刚的爱国青年军官于1945年成立“自由军官组织”,决心赶走殖民者,彻底实现埃及独立。1952年,纳赛尔率领200名自由军官起义,兵不血刃占领开罗,罢黜国王法鲁克,宣布成立埃及共和国。1956年,纳赛尔宣布将由英国控制的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引发第二次中东战争。在埃及军民的坚决抵抗和世界人民的声援下,埃及打败了英、法、以的武装入侵,并最终取得了完全的独立地位。就在同一年,苏丹、突尼斯、摩洛哥也纷纷脱离英法殖民当局的统治,获得独立,北非大地一片生机盎然――除了正陷入解放战争中的阿尔及利亚。
相对于其他北非国家,阿尔及利亚的独立道路更加艰辛和曲折。法国于19世纪30年代开始武装入侵阿尔及利亚,阿尔及利亚沦入法国殖民统治之下。在长达一个多世纪里,阿尔及利亚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反抗斗争。在起义多次遭到暴力镇压后,许多阿尔及利亚人认为不可能通过和平途径取得独立。1954年,在亚非拉独立浪潮的影响下,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阵线”领导阿国人民进行武装抗法斗争。法军连年作战,伤亡惨重,消耗近100亿美元的战费,六届内阁相继因战争失败倒台。1958年,重出江湖的戴高乐为摆脱困境,建议法阿直接谈判,但又在谈判中提出种种无理要求,多次谈判均无果而终。1962年,无力再战的法国被迫承认阿尔及利亚的独立地位。在长达八年的武装斗争中,阿尔及利亚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法国也有10余万的人员损失,堪称当代非洲民族解放运动中最为惨烈的独立事件。
与此同时,随着法国势力撤出阿尔及利亚,西方列强在北非100余年的殖民统治也随之灰飞烟灭,同时结束的还有外来人对北非2000余年的征服。古老而广袤的撒哈拉大地,朝着全新的未来走去。
如今,北非的发展走到了又一个十字路口。古老的北非曾经焕发出勃勃生机,今后的北非将何去何从?
相关热词搜索:北非 从哪里 现代北非 从哪里来? 霸王本宫从现代来 《现代诗的美从哪里来的呢》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