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联合国那些事儿】 模拟联合国新手入门

发布时间:2020-03-15 来源: 人生感悟 点击:

  2010年4月,北京的早春,北京大学东门外文津酒店。天哪,这是一个什么会议?不同肤色的男男女女一水儿的正装,一水儿的熟练英语,一水儿的外交官范儿,一水儿的正儿八经。是联合国的会议吗?只是这些代表看上去太“嫩”,太年轻了――原来这是2010年度北京大学国际模拟联合国大会。数百名大学生将在这里度过为期四天的“外交官”生涯,朝核问题、能源问题、武器问题与局部战争冲突,是这些年轻人讨论的热点议题。
  在一般辩论阶段,代表们依次阐述“本国”――通过抽签确定每个代表队所代表的国家――立场,没有发言的代表则专注倾听、偶尔发问,通过发言判断各国立场,寻找可能的盟友。在这个短暂的“平静期”过后,会议进入主要部分――辩论以及起草文件。代表们立刻活跃起来,不断在会场内外穿梭、交换意见,在走廊里,随处可见正抱着笔记本电脑草拟文件的代表,而那些围坐在一起相谈甚欢的,显然已经达成一致意见,形成“国家集团”。
  最有趣的就是各方文件基本完成后的“拉票”阶段,为了让一些“中立国家”支持自己“国家集团”的文件,立场坚定的代表苦口婆心地游说,而那些立场摇摆的,或者其扮演的国家本身就态度模糊的代表,则经常“出尔反尔”,甚至在现实中决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也在这里上演着……直到最后的投票表决阶段,代表们的表情可谓几家欢乐几家愁:有的草案顺利获得通过,有的不得不开始新一轮的磨合,有的则因无法协调各方意见而终致决议流产,大家只好“不欢而散”……
  各国学生代表们的认真、执着、投入、一本正经,让人莞尔,也让人感慨和感动。谁知道这些稚气未脱的年轻人中,将来会产生多少外交家、有多少人会真切地忙碌在纽约、日内瓦或其他地方的联合国机构中?
  模拟联合国?什么是模联?我能参加吗?我应该怎样参加?可能会有许多人发问。
  
  Part I 我的世界我做主
  
  早在联合国成立之前,哈佛的校园中就有这样一批学生,他们思维活跃,口才出众,而且对国际政治抱有浓厚的兴趣。在哈佛大学深红色的砖楼里,他们时常就国际问题展开激辩,走在哈佛的校园中,他们也处处流露出“明日之星”的气质。这些年轻人的聪慧和热情,很快转化成了惊人的创造力,他们渐渐摸索出了一种别出心裁的形式――“扮演”不同国家的外交官,参照国际联盟的议事程序,煞有介事地讨论国际问题。
  联合国成立之后,哈佛学子借鉴了联合国机构的议事程序,于1946年开始进行“模拟联合国”(Model United Nations,简称MUN或模联)的活动,他们经过抽签决定自己所“代表”的国家,从“本国”立场出发分析国际问题,按照类似美国国会的规则和程序进行发言、游说、辩论、谈判,“国家集团”间达成共识,产生决议草案,并按照联合国大会的表决程序进行投票从而形成决议。
  二战后的世界,走入了美苏争霸的冷战格局,联合国几乎沦为摆设,但在波士顿的“模拟”联合国,哈佛学子却难能可贵地以平等而多元的角度“处理”国际事务。虽然在历史文献中鲜见关于模联起源的记载,但人们普遍将哈佛大学公认为模联的鼻祖,哈佛的模联形式慢慢也成了一种范式,被称为“哈佛模式”,为世界各地的模联所借鉴和引用。
  哈佛全美模拟联合国大会(简称HNMUN)和哈佛世界模拟联合国大会(简称HWMUN)是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影响最广泛的模联大会。其中,HNMUN有近30个委员会,参与人数近3000,大会组织者全部为哈佛在校学生,他们的专业态度与敬业精神是其他大会难以比拟的。美国最知名的大学,包括常青藤盟校以及西点军校等军事院校也都积极参与进来。
  经过60多年的发展,哈佛学子播下的星星之火,已在世界范围内形成燎原之势。现在,模联参与者囊括了大学生、高中生,乃至一部分初中生,在规格上,也分为国际大会、全国大会、地区级和校际间的大会。而且,模联已经不局限于联合国的机构,开始尝试对其他全球或地区性多边组织、政府内阁、国际论坛等进行模拟。据统计,目前全世界每年有近400个国际性的模联大会在50多个国家召开,每年参与大会的师生来自世界100多个国家,总人数超过400万。在世界各地的模联会场都可以看到这样的年轻学子:英文纯熟,思维缜密,谈吐不俗。从他们的身上,人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那些曾在哈佛校园中挥斥方遒的年轻人的影子,这种“明日之星”的气质,始终没有改变过。
  
  Part II 联合国,中国模拟ing
  
  新千年,新模联
  2001年2月,美国波士顿,屋顶、街道还覆盖着一层厚厚的雪。然而,寒冷的天气并没有挡住一群热情洋溢的年轻人,他们来自世界各地,共赴一个约会――模拟联合国。在这群朝气蓬勃的年轻学子当中,史无前例地出现了两名来自中国的成员,他们是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学生,此行的目的就是在模联的诞生地近距离观摩哈佛全美模拟联合国大会(HNMUN)。
  虽然早在1993年,专门服务于在华外国人子女的北京顺义国际学校就召开了第一届北京模拟联合国大会,不过,参与者主要是各国以及中国国内的国际学校,独立于国内教育界,没有任何中国国籍的学生参加。到2001年时,模联已有近60年的历史了,但听说过“模联”这个词的中国人依然寥寥无几。
  在HNMUN数天的会议上,参会的年轻学子一律西装革履,说话有板有眼,外交辞令运用自如,俨然外交官的范儿。会场上,他们或举手发言,或仔细倾听他国代表发言,表面上看起来风平浪静的会场,其实工作繁多而有序,他们一边准备自己的发言稿,一边互传纸条,一边寻思何时提出最恰当的动议,尽职尽责地扮演各自的角色,为他们所“代表”的国家争取最大的利益。而在会场外,甚至开party时,他们都会钻着空子去游说“别国”的代表来赞同自己的立场。尽管最后通过的决议并不会被付诸实施,甚至不为外人所知,但是代表们那股认真劲儿和改变世界现状的理想主义情怀,深深地感染了来自中国的学生。为什么不在中国也办模联呢?
  很快,这两名同学回国后随即开始组建团队筹办北大校内的模拟联合国活动,5月份便召开了北京大学首届模拟联合国会议暨《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国大会。随后,在北大国际关系学院梅然老师的倡议和支持下,北京大学模拟联合国协会宣告成立,成为国内首家模联社团。
  此后,北大模联协会不断发展壮大,会员由最初的几个人发展到近200人,影响力与日俱增。就在同一年,中国联合国协会推荐了四名外交学院的学生参与俄罗斯联合国协会在莫斯科举办的模联大会。还是在这一年,西北工业大学的模拟联合国团队成立。这三所学校也因此成为最早在中国开展模联活动的高校。新千年,中国正式迎来了与联合国同龄的模联。
  从2002年开始,中国越来越多的高校一方面陆续派出团队参加国际上的模拟联合国会议,学习做代表的经验,另一方面开始在国内开展模联活动,与模联相关的学生组织、社团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众多大学校园。2002年5月,中国联合国协会和外交学院共同主办了“北京2002模拟联合国”,来自15所高校的81名代表就“安理会改革”等议题展开激辩,成为国内第一个校际间的模拟联合国会议。
  
  像申奥一样申“模”
  2005年3月25日,一队来自北京大学的学生浩浩荡荡地飞抵世界知名学府爱丁堡大学,参加世界模拟联合国大会(HWMUN)。这并非北大模联协会第一次派团去海外参会,但是这一次学生们显得格外紧张和兴奋,因为他们此行还有一项重要任务:申请在北大举办世界模拟联合国大会。
  HWMUN是全球最为成熟、最富盛名的模联活动之一,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为了保证其鲜明的国际特色,每年选取一所学校与哈佛共同举办世界模联大会,足迹已踏遍了欧美、非洲和南美。将HWMUN引入亚洲、引入自己的校园,成了中国模联组织的梦想和目标。
  北大模联协会,作为中国模联活动的主要阵地,成功举办过多届北京大学模拟联合国大会,并多次派出代表团参与世界各地的模联活动,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为了赢得HWMUN 2006年承办权,他们除了必须在爱丁堡表现突出,以引起组织者对中国的重视以外,还要像申奥一样递交申请材料、展示协会的成绩和能力、提供资金、人员、场地、后勤规划,等等。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轮轮的PK后,北大最终如愿以偿。HWMUN秘书长维克托评价道:“北大在竞标过程中表现得非常专业、严谨。”
  2006年3月27日,来自世界37个国家和地区,160余所著名高校的近1500名大学生在北大百周年纪念大讲堂欢聚一堂。维克托带着一把剑登上了百周年纪念讲堂的讲台,因为在他的理解里,“拔剑出鞘在中国文化里是重大事情开始的象征”。维克托郑重地敲下了木槌,开启了世界模拟联合国大会的首次中国,也是首次亚洲之旅。
  对于北大乃至中国的模联活动来说,这一刻是值得铭记的里程碑,中国的模联从此由单纯面向国内转为面向世界,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2007年北大模联协会开始自主举办国际性的模联活动,当年3月第一届北京大学国际模拟联合国大会(AIMUN)在一片欢呼声中胜利落下帷幕,这次会议吸引了来自亚洲以及亚洲之外的47所大学的400多名大学生,成为亚洲地区规模最大的模拟联合国会议,为模联活动在中国的进一步推广做出了贡献。与此同时,北大模联协会也在不断国际化,现在主席团中有1/3的成员是母语为英语的留学生。
  目前,除了AIMUN,中国主要的模联项目还有中国联合国协会与北京师范大学合办的中国模联大会、外交学院模联大会、北京外国语大学模联大会,以及香港模联大会。
  
  大学中学两栖发展
  “今天的焦点在于武器禁运的讨论。俄罗斯不肯做出一厘让步的强硬态度使得整个会议陷入僵局。在欧盟方面也出现了分歧,希腊和丹麦加入到了中俄的联盟中……”乍一看,还以为这段话出自某个外交官之口,其实这只是一个年仅17岁的中国高中生的模联日志。
  从模联诞生以来,中学生历来就是主力军之一。不过在中国,中学生的模联活动起步相对较晚,一直到2005年北大举办首届全国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第一次把模联活动推广到全国知名高中。至此,中国的模联活动才呈现大学生和中学生层面的两栖发展。
  尽管中学生的模联活动起步相对较晚,但势头同样不可忽视。到2009年,参与北大全国中学生模联大会的学校已达66所,包括澳门、台湾,也包括内蒙古、陕西、甘肃、四川等西部省份。与此同时,出国参加模联活动的中学生日益增多,全国各地的中学也在积极开展模联活动。根据北大模联协会撰写的《中国模拟联合国活动发展情况调查报告》,在被调查的97所开展过模联活动的中学中,无论是在主办模联大会还是参加模联大会方面,高中的会议数量、会议规模、参会学校均高于大学。而近两年,随着高中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化,一些学校设置了模拟联合国选修课,以固定的课程形式对参与模联活动的学生进行培训。
  另一方面,由于参加模联活动不仅锻炼外语能力和思维能力,还被认为是申请海外高校的加分项,因此在学校以外也出现了盈利性的组织提供模拟联合国有关的培训,吸引了很多高中生参加。《报告》显示,对于高中生来说,通过参加模联选择出国深造的学生的比例平均接近40%,甚至更多。
  目前中国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也主要由两大会议构成,一是北大全国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另一个则是由北京蔚蓝国际教育机构举办的国际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蔚蓝就是一家专门从事模拟联合国培训与推广的校外机构,今年还与哈佛联合举办了首届哈佛模拟联合国中国会议,也算是中国模联领域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不过,风生水起的中国模联也存在一些局限,其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模联发展的不均衡,现在无论中学还是大学,模联活动都主要集中在华北、华东的几个城市,其他地区则很有限。
  
  模拟的并非联合国
  “哈佛模式看重的是‘辩才’,以及模仿自己所代表的国家角色是否到位。但是参加过国际会议的人就知道,很多时候,外交官是在正式场合之外斡旋、在走廊磋商,而不是走上前台去叫板。实际操作中,包括困难的解决、利益的拿捏,外交官做的更多的是幕后工作。”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王逸舟在接受本刊采访时这样表示。
  哈佛学子播下的火种虽然在全世界有燎原之势,但事实上,无论从哪个层面上看,模拟联合国都与真正的联合国相差甚远。曾多次参与联合国机构会议的中国联合国协会副总干事叶学农说:“在真正的国际机构或政府间组织当中,你只要是正式成员,不管你有没有否决权或加权投票,只要参会,你的态度就是有分量的,对于会议能不能产生结果、产生怎样的结果,都是有影响的。”然而,在模拟联合国的会场,“辩才”显然被放到了一个首要位置。叶学农回忆自己亲身参与的一些模联大会,总结道:“模联的会场是――不讲话,你就是nobody,只有讲话,你才是somebody。”这也正是为什么在模联的会场,参会的学生从头至尾都要高高举手,争取“说话”的机会。令人哭笑不得的是,有些学生好不容易获得了说话的机会,却只是提出一个毫无意义的motion。单纯为了讲话而讲话、为了融入而融入,这在真正的外交官看来,显然“形式大于内容”。
  在议事程序上,现在的模联也与真正的联合国相距甚远。真正的联合国下属机构众多,每个机构各有特色,议事规则也不尽相同,然而在模联会场,无论模拟的是什么机构,议事规则都是统一的、固定的。从这个角度上看,中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模联,都不能算是严格意义上的“模拟联合国”。“人们普遍认为,哈佛模式所使用的规则是从美国国会所使用的规则演变而来,与实际的联合国机构相差太多。”叶学农在采访中说,“而且现在的模联,模拟的不仅仅是联合国,还模拟G20、WTO、东盟10+3等――这可就真的不再是联合国啦!”
  模拟联合国所模拟的却并非联合国,这一现象近年来也引起了联合国的注意。针对这种情况,联合国公共信息部现在正亲自操刀,立志搞出一个官方版的模拟联合国,直接改写联合国大会的议事规则,一切程序都按照真正的联合国大会的规则进行。2009年和2010年,联合国分别在瑞士和马来西亚举办了世界模联大会(GMUN)。在中国,中国联合国协会主办的模联也试图往真正意义上的联合国靠拢。
  但是,对于“模联人”来说,无论是哈佛模式还是联合国模式,都只是游戏规则上的变化,他们最为看重和倾情投入的,是对世界性议题的关注、激烈的辩论、精彩的提案、平等的交流,他们享受的是过程,以及这个过程带给他们的思考、感悟和成长,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舞台上他们可以大声说出年轻一代对世界的期望。就像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在致某一次模联大会的贺电中所说,这个世纪不久就会是他们的。
  
  Part III 他们叫做MUNer
  
  世界公民的诞生
  2004年4月的一天,北京师范大学二附中的高一学生刚刚进行完期中考试,曹疏野正在收拾自己的书包,班主任出现在教室门口,向他招了招手。老师对他说:“现在北大有个叫‘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的活动,希望咱们学校能够派代表参加。”如今已是北大模联协会秘书长的曹疏野,在接受本刊采访时说:“我清楚记得,那天是我第一次听说‘模联’这个名词,从那时起,模联就在我的学习和生活中成了主旋律。”也就是从这一刻起,曹疏野成了一名地地道道的MUNer(模联人)。
  当时曹疏野即将参加的是首届中学生全国模联大会。会议虽然到2005年才开,准备工作却早就开始了。2004年10月,曹疏野第一次踏进燕园的大门,和另外十几名同校同学一起,接受北大模联协会成员的培训。经过简单的培训,曹疏野了解了模联的基本流程、掌握了文件写作的要领。2005年3月,中学生全国模联大会正式开始。
  “之前有一个抽签,我抽到了墨西哥。”曹疏野就这样成了墨西哥的代表,“为此,我还专门去了趟墨西哥大使馆,向参赞了解墨西哥的基本情况。”当时,他参加的是联合国经社理事会下属的科学和技术促进发展委员会,备选的议题是克隆问题和知识产权问题,经过投票,代表们选择了后一个议题。对第一次“触模”的经历,曹疏野记忆犹新:“那几天一直在开会,从星期五一直开到星期天,几乎没有睡过觉,大家在不断讨论,晚上回家之后也是打电话――总结情况、讨论第二天的工作、研究材料、归纳问题、写发言稿……”凭着充分的准备和良好的口才,曹疏野获得了最佳代表的殊荣。
  2006年,已是高三毕业班的曹疏野,又一次参加了中学生模联。当北师大二附中负责模联的老师告诉他当年北大还有模联大会时,曹疏野立刻说:“我去!”这年春天,他代表德国参加麻醉药品委员会的讨论,又一次荣获最佳代表。
  不知不觉间,模联的种子已经在他身上悄然发芽了。通过高考,曹疏野考入北大哲学系,然而由于对模联的热爱,从一进入大学的校门,他就开始辅修国际关系专业的课程,一年后,终于如愿以偿地转入心仪的国际关系学院。巧合的是,当初与曹疏野一起参加首届中学生模联的五名同年级学生中,三人都在学习国际关系或外语专业。
  大一加入北大模联协会,大二担任学术总监,大三担任秘书长,曹疏野从最初的参与者变成了一个组织者,六年的模联生活,使他成长了许多。“模联带给我的东西,首先就是眼界打开了,我有了一种世界公民的意识。”曹疏野说,“中国学生一般都封闭在学校里,不像国外的学生有很大的交流空间。但是通过模联活动,我们走了出去,发现自己有话语权,于是开始重新认识自己、努力表达自己,从而去改变一些东西,甚至改变世界,改变中国。”
  无独有偶,王逸舟教授也向记者谈起了这样一段经历:“我的孩子在大学期间也曾参加过一次国际性的模联大会,他当时代表孟加拉国,特意来向我咨询。我告诉他:从弱小国家的情况出发!模拟联合国的一大特色就是让你换个角度看问题,在‘换位’过程中就碰撞出了世界意识。”
  
  大国的后生
  2008年9月,北大模联协会举行一年一度的招新面试。这一年的面试采取了四对四英文辩论的形式,一个名叫卢紫烟的女孩表现十分抢眼,她的英文流利,发言踊跃,就连讲话的语气都很有气势。就在卢紫烟以为自己稳操胜券的时候,评委们却决定“刷”掉她。因为她只是在表达,而不是试图交流。当时的卢紫烟,还没能体会到“表达”与“交流”之间的细微差别。
  2010年7月,已是北大模联协会会长的卢紫烟,第一次作为代表,出席在荷兰海牙举办的欧洲模拟联合国大会(TEIMUN)。她说:“第一次参会就是一个学术水平很高的国际性会议,一开始非常不适应,感觉压力很大。”不过,幸好TEIMUN考虑到非英语国家的语言弱势,允许非英语国家采用“双代表制”――两个代表组成搭档参会,一人侧重思维、分析,有较高的专业水准,另一人则擅长语言。卢紫烟的co-delegate(共同代表)郑若?,恰恰拥有丰富的办会经验,在郑若?的帮助下,她很快适应了议程和会议规则。
  在我们的采访中,凡是曾经出国参会的学生,对于自己的第一次国际会议的经历,往往会用一个词来概括――挫败感。由于模联现场的竞争与压力超乎想象,有些年纪较小的中学生在第一天参会后甚至痛哭流涕。在这一点上,卢紫烟也有同感:“想要在每个session(会期)都做到积极,还真是很有挫败感。”
  卢紫烟和郑若?代表智利参加人权委员会,讨论的议题有三个:一是在刚果内战中,强奸成为战争手段的问题,二是双性、变性人及同性恋的人权问题,三是移民的人权问题。由于会议有严格的程序,在一般辩论环节每个代表都有讲话的机会,所以卢紫烟并没有感到“插不上话”,但在随机和即兴辩论上,却立刻看到了差距。“比如我想阐述清楚一个观点,至少需要打十分钟草稿。我们与外国代表的差距绝对不在学术水平上,语言和是否敢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才是我们的障碍。”也正因这两大障碍,中国学生很容易被挡在非正式讨论之外。而在模联的会场,没有大胆的表达,就没有决定权。卢紫烟和郑若?虽然在组成国家集团的工作中做出了贡献,结果依然被排除在了工作文件的起草之外。在这次会上被评为最佳代表的恰好是代表中国的一名阿富汗男生,卢紫烟摇摇头说:“那个男生特别激进,说出来的话根本不像中国,一点也不‘中庸’。”
  对此,有过多次海外参会经历的张丹彤说:“中国学生面对‘凶悍’的争辩,就会表现得尽量谦让,但其实不应该这样。对方越凶悍,我就越要争辩,这样的反应才被认为是积极的。”一旦掌握了诀窍,突破了初次参会的“挫败感”,“提高就会很明显,每一次都会比上一次进步很多、很快,整个人的状态都不一样了。”在北大的模联队伍中,不乏在欧美国家获得最佳代表或最佳代表团的学生,甚至有在国际性模联大会中担任副秘书长的。
  王逸舟教授也对模联会场上年轻学子的表现赞不绝口,他说:“1995年我曾参加联合国50周年纪念,那时候的中国不算是强者,我们的学者出国都显得比较胆怯,往往一句话还没说完就被他国代表打断。但是现在,中国处于世界舞台的中央,参加模联的学生的气势完全不一样了,他们勇敢、敢于表达,这种气势属于大国的后生、新一代。”
  “表达”是在模联会场取得发言权的基础,却不是最终目的。卢紫烟在经历了最初的“挫败感”之后,对模联有了更深一层的感悟:“模联的经历给我带来最多影响的其实是‘交流’这两个字。我想这可能也是模联的精神之一。许多冲突是因为误解,而误解之所以产生就是因为交流不够,或是交流方式有误。”张丹彤也认为“只有交流才能真正融入”,她说:“其实国外学生的平等意识特别强,他们对你的期望与对其他国家的人是一样的,只要你能够而且乐意交流,很快就能融入他们。这也正是为什么人们对模联活动有如此大的认同感。”
  
  独家记忆
  2009年9月1日,时任北大模联协会会长的张丹彤刚刚在泰国做完义工回到北京,还没来得及睡个懒觉,就接到模联协会一位师姐的电话:“联合国基金会理事会将要集体访问北大,模联负责接待!”嘉宾中有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夫妇,联合国基金会创始人、CNN创始人泰德•特纳,2006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孟加拉国银行家穆罕默德•尤努斯,以及联合国基金会会长蒂莫西•沃思……当晚,张丹彤便和模联的几名骨干成员,在五道口的一家咖啡店熬了个通宵,又在此后一周七易其稿,才将接待策划确定下来。
  10月27日,联合国基金会理事会成员代表团访问北京大学,张丹彤走上讲台侃侃而谈,向嘉宾介绍了北京大学,用“Passionate、Knowledgeable、Understanding”(热情、博学、包容)概括了北大学子的特点。随后,嘉宾被分为四组,分别由四名“校园文化大使”带领,游览校园,最后由四名学生代表作主持,在四个分会场举行了座谈。张丹彤参与的正是与安南夫妇的座谈会。
  安南夫妇的对话主题为Reality in the Making,讲的正是北大学生如何改变身边的世界。张丹彤从模联会议谈到实践联合国的发展目标,最后总结说:“模联不仅仅是模仿,我们在活动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价值、理念和追求。”而安南在简短开场白中也提到:有没有国际社会?如何炼就观察世界的宽阔视野?国际法如何是国际通行的语言?我想北大模联的同学们在模拟辩论中,在对国际问题的思考中,在走出校园关注社会的实践中,已经找到了这些问题的答案。
  相比之下,在临湖轩的分会场,以中国NGO为主题的座谈会就轻松多了。泰德•特纳携美丽的女友前来,始终笑意盈盈。为了在这次座谈会上展示中国NGO的风采,几位模联成员做了大量准备:遍查资料、阅读特纳的自传、制作PPT……当看到一张由学生自己制作的中国NGO分布图时,特纳频频点头,还忍不住发出“喔”的赞叹声。
  短短几小时的座谈,背后是长达几星期的准备,张丹彤和她的同伴们,专门为此启动了“校园大使”以及分会场主讲人的招募和选拔,还联系到学校合唱团、篆研社、笛箫学社来展示中国传统文化,在活动前一天,甚至组织志愿者对110多名现场观众挨个打电话确认时间地点。当所有分会场座谈都顺利结束时,张丹彤立刻脱去高跟鞋和正装,与同伴们兴奋无比地大吃了一顿。她说:“那一刻,是我人生中最轻松的时刻之一!”
  北大所特有的资源,为这些对国际事务充满兴趣的学子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类似这样高规格、面对面的交流并不鲜见,就在这项活动的前一年,北大模联协会还接待过美国前副总统戈尔、美国劳工部部长赵小兰,曾与美国著名智库机构“对外关系学会”座谈,并与耶鲁、纽约大学、普林斯顿等知名学府的模联协会建立了合作关系,还组织协会成员参观过一些国家的驻华大使馆。甚至单纯就模联活动来看,他们的经历也令人咋舌,张丹彤说:“这三年以来,我们邀请了五个大洲30个国家,100所世界知名大学的1450名大学生代表出席AIMUN。这些,都不是简单的数据罗列,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有不寻常的故事和努力。”
  有人说,“模联”就意味着“磨练”,从性格的塑造、世界观的形成,到日常生活中的待人接物,模联悄无声息地在这些学子的身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迹。正如张丹彤所说:“这是一个脱胎换骨的过程,是一个认识你自己的过程,是一个认识世界的过程。”
  
  Part IV UNer――真正联合国人的点评
  
  陈旭外交部国际司司长
  模拟联合国活动有助于加深各国民众、特别是年轻人对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议事规则及主要活动的了解,为推广联合国和平、发展与合作的理念,争取国际社会对联合国工作的理解与支持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多边外交日益活跃和联合国日益引人关注,通过模联活动,在全国各地的大学和中学不断涌现出不少关心、喜爱联合国的同学,利用这个平台积极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朋友进行沟通与交流,增长了见识、锻炼了才干,也展示了中国青少年热爱和平、放眼世界的积极形象,令人感到十分欣慰。衷心希望模拟联合国活动在中国的影响进一步扩大,参与范围进一步拓宽。
  
  陈健 中国联合国协会会长、联合国前副秘书长
  模联活动对中国学生增强对国际事务的参与感是有好处的。
  模联活动应该有多方面的作用。一是所谓的Presentation(陈述),你代表一个国家,通常使用英文来表达本国的主张,这使得学生更加开放,调研能力和表达能力得到提高。这是大多数模联活动都能够做到的,但是,大多数模联活动就停滞在这一步,我们觉得这是不够的。
  所以我们还强调另外两方面作用:一是Debate(辩论),不同国家、不同观点之间,通过辩论试图说服对方。西方国家的学生一般有很多辩论和演讲的机会,这种能力可以得到锻炼,但是中国学生所受到的教育方式一般是“灌输式”的,辩论的能力不强,所以我们强调还要开展辩论,各种不同观点可以交锋。
  第三个能力就是培养学生认识到要学会Compromise(妥协)。联合国的一大特色就是:如果只考虑自己的利益,不兼顾别国利益,最后很多决议都得不到通过。必须是以提案方的利益为主、兼顾各方利益,一个决议才能通过。我们希望通过模联的引导,让学生认识到,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要兼顾其他。
  这三个方面的意识和能力,对所有人来说都是重要的,不管将来从事何种工作,你都应该善于表达、善于说服,都应该既坚持己见,又顾及他人,要有合作共赢的精神。一次模联活动并不能一下子培养出学生的全面能力,但如果意识到这三种能力的重要性,对于他们的人生而言是有益的。至此,模联才达到了最大的效果。
  
  沈国放中国原常驻联合国副代表、大使,外交部原部长助理,现世界知识出版社总编辑
  我在外交部主管国际司期间,参加过三次中国联合国协会和一些大学一起组织的学生模联活动,看到了模联活动从开始到现在的逐渐完善。
  这个活动有很重要的意义,可以增进大学生对联合国的了解,通过参与模联,学生可以体验到外交斗争的一些过程。我希望这个活动能够继续扩大规模。同时,我们曾在联合国工作的外交官应该多到开展模联活动的各地大中学校,去宣传、讲解中国在联合国中的活动和作用,使得民众和大学生对联合国以及中国在其中的作用有更加全面的了解。
  同学们通过参加模联活动来提高英语水平、辩论能力、组织能力,这是需要的,但是应该往另外一个方面加大力度,即增进对联合国的认识,体会到不同国家在重大国际问题上究竟是怎样通过联合国进行磨合、达成一致的。另外,我觉得不同国家的学生共同组织模联活动,这样很好,今后可以扩大这方面的范围。而且活动的一些模式可以改进一下,每次活动前可以请我们驻联合国的大使,或者在联合国工作的官员,向大家介绍一下联合国的有关情况,尤其是中国的作用。

相关热词搜索:联合国 事儿 模拟 模拟联合国那些事儿 模拟联合国新手入门 北京大学模拟联合国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