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答案感悟人生
发布时间:2017-02-15 来源: 人生感悟 点击:
阅读答案感悟人生篇一:“感悟春天”阅读训练及答案
本文赞美了春天的美好,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但作者并没有局限于此,而是揭示出一个深刻的道理,从中感悟到人生的真谛。
⑴江南的春天,总是在淅淅沥沥的春雨中悄悄来临,“杏花春雨江南”,这是上了名诗之页的。历数我经历的几十个春天,总是乍暖还寒,需要反反复复冲破lǐnliè的西风和反攻的寒潮才降临人间,因此春光很金贵,春光也往往只能雨中窥视,总在不经意中,便进入了初夏的境地,常常令人生出春光难觅的感慨。
⑵珍爱春天,是热爱生活的一种执著。这也是对照冬天的岁月,有比较而有鉴别的一种实际行动,虽然说冬天的寒冷对于世界,是净化,是考验,是生命的再生前提和生活的新生要素;这也是一种反衬和折射:没有坚冰,谁去认可红梅的烂漫?没有白雪,谁去判定青松的高洁?但是那似乎是哲学的命题和诗人的想像。只有春天才是大众的,才是为伟人和凡人、诗人和农人共同承认和赞美的。
⑶谁不承认春天是美好的?“遇物尽欢欣,爱春非独我”,诗人白居易就是这样说的。翻翻一部唐诗吧,那里面尽有李白、杜牧、韩愈、李贺们对春的感慨。摆着道学面孔的人们,是不是不咏唱春天呢?北宋理学家程颢写下了《春日偶成》,还成了《千家诗》的第一首。朱熹更是有名的“老夫子”,他面对朗朗春光,盈盈春意,也吟唱了“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的《春日》诗。和尚是讲究四大皆空的佛门子弟,也不能不被春天打动“凡心”。南宋的志南和尚写下了这样的名句:“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在中国的古诗中,可以看出诗人们从各个角度歌唱春天,为春风、春水、春雨、春草、春柳、春鸟、春山、春游,春宵、春眠等尽情歌唱,进而从欣赏春天写到珍惜春光。
⑷品味春色,沐浴春风,可以感受生活,感悟人生。这可以说是中外一致,概莫能外的。“闺女中少女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如果这位先生在封建时代的女子奈何不了这种生活的话,那么现代的那位美国哲人桑塔耶那则更有甘愿为春天俘虏的意味了。这先生长期在哈佛教书,五十岁那年的春日,有一天在讲台上,偶有知更鸟飞来,立在窗格子上,他注意到了,感受到又一个春天的到来。他回过头来,对学生们说,我与阳春有约!冲出教室,开始了他云游欧洲大陆之行。
⑸生命四季,是我们每个人都共有的,而春天更能开启人们的感情之源,心灵之泉,难怪首先在甲骨文里露面的形声字就是“春”,难怪古人殷殷切切地寄语他的友人“此行江南去,千万和春住”。居住在大观园中的史湘云更是大声疾呼:“且住,且住,莫使春光别去!”可是事实上春光难永驻,有来必有去。谁也挡不住“落花流水春去也”的结局。不管是落花有意,还是流水无情,都表现了时间之易逝的自然迹象,但是精神上的青春,意志里的春色,进取中的春光,则当常驻于有志人和奋斗者的岁月年华里!
1.依据第⑴段中的注音,写出恰当的汉字。
“需要反反复复冲破lǐnliè的西风和反攻的寒潮才降临人间。”
2.通读全文,仔细体会,作者通过对春天的赞美,从中揭示了一个怎样的道理?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人生态度?
3.从第⑴段来看,作者认为“春光很金贵”的理由是什么?由此引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慨?
4.第⑵段最后说,“只有春天才是大众的,才是为伟人和凡人、诗人和农人共同承认和赞美的。”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5.阅读第⑶段,将其中引用的诗句、诗句的作者及其生活的朝代,摘录在下面的读书卡片中,并选取其中你最喜欢的一例诗句,写出喜欢的原因。(要求:最喜欢原因的表述要紧扣诗句要点;语言要准确简明,生动流畅)
读书卡片编号:068
作者朝代引用的诗句最喜欢的诗句及原因
6.第⑷段开头写道,“品味春色,沐浴春风,可以感受生活,感悟人生。”请联系上下文,反复品味、揣摩这句话,谈谈你的感悟。
参考答案:
1.凛冽
2.①春天是美好的,但春天短暂而易逝,我们应该倍加珍惜。②人应该保持青春的活力,以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不断奋斗和进取。
3.①因为春“总是乍暖还寒,需要反反复复冲破凛冽的西风和反攻的寒潮才降临人间”;“总在不经意中,便进入了初夏的境地”。②引发了作者“春光难觅”、“春光易逝”的感慨。
4.在春天的怀抱里,不论什么样的身份和地位,人人都能尽享春天带来的欢乐,这正是春天被所有热爱生活的人所承认和赞美的原因。
5.要求:最喜欢原因的表述要紧扣诗句要点,语言要准确简明,生动流畅。(可以从诗句的思想内容、表达技巧、语言特点以及得到的启示和感悟等方面作答)
6.美丽的春色,习习的春风,给人带来美的享受和精神的愉悦,促使人们从心里感受到生活的美好,进而引发人们更加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珍视人生。
阅读答案感悟人生篇二:感悟人生
感悟人生
感悟人生,追求梦想!感悟人生,追逐未来!
我们时常感叹梦如人生,人生如梦!感叹时间如流水,匆匆来而匆匆去!那我们又是如何对待时间、对待生命、对待梦想的?这些答案请不要留给时间,留给我们自己思考吧!不要感叹时间的不公,不要感叹命运的坎坷,更不要感叹社会的黑暗!这些都没有用,甚至可能还会不断消弱你的意志,模糊了你的视线,以至妨碍了你的判断力!最终消弱了你的斗志,毁了自己的梦,甚至是自己的人生!
很多的人的梦想败给了现实,曾几何时,我们有着无悔的青春与似火的热情,曾倚马万言地抛出无数梦想,天真的笑着憧憬未来,在无限的期待中成长,最后却在无限的沉重中伤怀!但是请不要伤怀,人生充满不确定,你只有努力,不必想太多!人生需要执着,需要梦想!才有动力,才有方向!不要因为一时的失败而放弃对人生的追求,也不要因为一时的成功而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我们要思考昨天,把握今天,预算明天,最后放眼未来!
现实,永远存在着梦想照不进去来的死角,梦想,有时候就是为了被嘲笑而生、被毁灭而生。人在酝酿梦的时候更珍视自我的灵魂,也更能读懂命运的慈悲。因此有的人始终能在地狱里过着天堂般的生活,有的人却只能一辈子憧憬天堂!那就让我们怀揣着梦想在人生的
路途中笑着走下去吧!不感叹,不悲伤。只为能笑看人生!
人的一生有很多事情是无能为力的,但我们不必伤怀,交给时间去解决吧!时间会给我们最好的答案!感悟人生,感谢生命!让我们在惊涛拍浪中去把握自己的未来,把握自己的人生!
阅读答案感悟人生篇三:阅读经典感悟人生
阅读经典 感悟成长
于丹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
前言
为什么要在今天聊关于“经典”的话题,今天大家时间、工作、学习节奏非常紧张,而且是在这个时机,纷纭复杂,一切都在变化之中,我们还有那么多的时间去读几千年前的典籍吗?我想任何阅读和需要都只有在当前有用的前提下才是被接受的,今天是什么时代,成长的话题是每个人都不能回避的,我们所面对的时代比任何一个时候都复杂,这个时代的标准都在变化着,每个人面临的抉择比任何一个时候都更加迷盲和困惑。
一、觉悟就是见我心
我们想一想21世纪是什么意味,意味着文明极大的发达了,科技极大的拓展了,我们每一个人都拥有了更多的可能性,这种多元的选择,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一种迷失。今天你到任何一个人的生活中,大至选择工作、买房买车,小到去超市随便买一包方便面、一管牙膏,都面临不一而足的选择,脑袋里很多广告在打架,不知道何去何从。其实所有这一切多元选择,这种迷惑在眼前,就让我们每个人都在想,有什么才是自己幸福的标准?一个繁盛的文明一定意味着幸福指数的提升吗?一定意味着每一个人找到自己人生的坐标吗?
其实我们小时候都经常听到一个词,做一个有觉悟的人,何谓有“觉悟”呢?其实我们回到中国字的本初,“觉”字头下面是看见的“见”,“悟”是竖心旁一个“吾”,觉悟这两个字我们静静的看一看就明白一个道理,所谓觉悟就是见我心,也就是你有没有这种能力,真正看见自己的内心世界。今天这个时代我们要想了解外界的大千世界是很容易的,上网搜一下,用GOOGLE、用百度,打一个关键词,可能就会有几百万个词条出来,但是人能看见自己的心吗?我们永远没有一个心灵搜索引擎,能够在一片喧嚣浮躁之中,让我们静静的听见心灵的愿望,而每一个人的生命之所以是自己,不是他人,也就正好在于你自己心灵的愿望永远是不可复制的,永远是与众不同的。
所谓经典,其实是在我们找自己心灵坐标的时候,多那么一点点依据,在我看来这些几千年前的诸子典籍,他不是一个外在灌输给我们的知识,而是内在与我们心理的一种文化基因,我们今天只不过是用一种方式把他完全唤醒而已。
1
二、君子不忧不惧
我们内心到底有什么呢?大家都知道《论语》里面经常用到一个词就是“君子”,谁是君子,学生请教老师,你给我说说什么是君子,孔子说简简单单的4个字:“不忧不惧”,一个人没有那么多的忧思忧伤,也没有那么多的恐惧畏惧,那这个人就是君子了。学生觉得老师说得太简单,难道君子不用做更多的事吗,这就是君子了,淡淡的反问了一句话。孔子说:“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内”就是自己的内心,“省”就是反省,“疚”就是歉疚的疚,什么叫做“内省不疚”,就是当一个人叩问内心,反躬自省,觉得我了无愧疚,做任何事情上不愧于天,下不柞于人,这样的标准我们现在问问自己容易做到吗?
每个人忙忙碌碌一天过去,可能躺在床上都要反省一下,我今天的事情做得怎么样?今天所有的交往、做的事情,是不是无遮无瞒,每一件事情都是光明坦荡的,每一件事尽心尽力,没有遗憾,这就叫内省不疚。当一个人能做到这一点的时候,“何忧何惧”,何来那么多的忧思彷徨,何来那么多的恐惧彷徨,没有那么多,那一个人就能踏实睡觉了。
今天我们知道很多人都夜不能寐,按医学上说,长此以往是神经衰弱,要用各种药物调理。按中国人心理上解释,就是心中的牵挂太多,有很多事情没有尽心,有很多事情抱有遗憾,有很多事情觉得担心未来,这就是忧和惧,如果忧和惧皆无的话,我们的心多坦然,所以孔子说你以为一个人做到内心不忧不惧容易吗?那要牵扯很多行为层面上的了无遗憾,没有歉疚才能做到不忧不惧,孔子说真能做到这一点,还不是真君子吗?这样一个标准,就是中国古人所谓的君子之德。
三、吾日三省吾身
为什么要提出内心的反省,孔子在《论语》里面多次提到君子的自省,一个人问问自己的内心,有很多事情,你心里先做到,多做一些,外人苛责你的就相应少,所以他的学生曾子说,“君子日三省乎己”?这个“三”不是具体的三次,而是好多次,一个真君子一天要不停的反省,问自己什么事呢?“为人谋而不忠乎”,为人谋就是为他人做事,在今天这么多社会岗位,每个人都是一个职业角色,谋事的时候你忠诚了吗?什么是“忠”,上面是中,下面是心,真正的忠诚不是你忠诚君主,忠诚于什么外在的制度、标准,真正的忠诚中心为忠,是忠诚自己内心的良知,所以“为人谋而不忠乎”,就是每天你要做的每一件工作,在这个社会职业上,是不是忠诚于自己的良知,是不是每个点点滴滴都做到了,这是一个反省。
第二个反省是“与朋友交而不信乎”?除了你自己的职业角色,还有社会角色,有各种各样的朋友,跟朋友的交往中,做到守信誉,“信”就是中国古人的一诺千金,跟朋友们交往的事情,做到守信誉,言必信,行必果,这一点你做到了吗?每天这是问自己的一个问题。
第三个问题是“传不习乎”?今天这个时代比起那个时候更是一个大传播时代,传的东西很多,我 2
们平时翻报纸,看电影电视,再读书,所有这些东西都是传来的知识,这个知识能不能化进你的自己的生命系统?要经过一个内在的过程,就是习,学习、温习、复习,这是一个人自我生命认同的东西,很多人道听途说,左耳进右耳出,那不算你“习”了,没有化进你的生命系统,传的东西你要习,就建设了你自己。所以孔子说人天天都问问,我在社会职业上做事是不是都尽心了,凡事做好了,忠于良知,我跟朋友的交往是不是守信誉了,不辜负他人,在这个纷繁的世界里,各式各样的信息是不是认真学习、复习了,化入自己的生命,每天都问这几件事。我们今天想想,是不是还是挺有用,如果我们今天的人每天都问这么几件事,起码可以少掉很多遗憾。这就是一个反省的意味。
四、孔子人格理想
所以什么是经典?大家过去可能觉得,诸子百家的文章太难了,学了诸子百家,那都是一些藏之名山,传之后世,都是一些经典的东西,多么难!其实你仔细想一想,真正的经典告诉我们的内容永远都是最朴素的,这些朴素的东西有时候是跨越时代的,也许你今天所经历的生活环境改变了,但是我们每个人内心的需求是没有改变的,我们过去认为经典告诉我们的句子都是一些恢弘阔大的。
比如说还是这个曾子,曾子说:“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说一个真君子,一个知识分子,不可以不弘扬远大的志向,他的责任是重的,道路是远的。责任有多重,“仁以为己任”,仁爱天下作为自己的责任,能不重乎。路有多远?死而后已,能不远乎,一息尚存就要这么做,到此为止能不远吗?这样看来,我们到今天还是心潮激荡的,你觉得很远大。
比如说,孔子说“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一个人的志向是永远不可丢失的,人树立了远大志向,同时要看到从脚下到达那个志向和理想有哪几步路是可行的。今天我们往往不缺乏远大理想,但是缺少可操作性的方案。就像法国曾经给大家出过一个智力题,在报纸上他们征集答案,如果现在不幸卢浮宫失火了,你只能抢救出一幅画,你抢救那幅画,大家的答案无非都集中在像《蒙娜丽莎》、《自由引导人民》这样少数的几幅画上,这都是价值连城的,大家公认的世界美术上成就最高的作品。没错,但是这些答案都没有获奖,最后获奖的是当时的画家凡尔纳的答案,凡尔纳说,我抢离安全出口最近的一幅画。其实给我们另外一个出路,一旦出现意外风险,我们还有心情到二楼中间拐弯大厅里去找到《蒙娜丽莎》吗?你找到之前就被烧死了,其实在这个世界上,我们的理想往往被描述得美奂美伦,但是往往在实施过程中,艰难险阻,重重叠叠,我们怎么找到最可行的路,这是当下要问我们自己的问题,经典告诉你什么了?告诉你做人做事从哪里开始。
孔子带着他最喜欢的学生颜回、子路在一起谈人生,都各自说人生理想,子路说我的理想是有好东西,车马轻裘,与朋友共蔽之,穿的用的东西都跟朋友共享,用坏了我自己也没有什么遗憾,这就是我的人格理想。然后,另外一个同学颜回说,我的人格理想就是做很谦虚的人,轻易不夸大自己的功劳,这就可以了。大家都在这里说,发现老师没有说话,他们就问孔子,说你的理想是什么?我们想一想孔
3
子,就是我们公认的至圣先师,他的理想是什么?孔子淡淡的说了三句话,“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什么意思呢?“老者安之”,让自己的老人都能安顿好,“朋友信之”,让所有的朋友都对我有一份托福信任,“少者怀之”,年轻的孩子们觉得有这么一个人格榜样,可以经常缅怀,做到这三点我就够了。
这三句话,对于我们今天的每一个普通人来讲,仍然是一个命题,因为我们可以没有一个社会职业的地位,在名片上有重重叠叠头衔之前,每个人不能摆脱的就是跟这三种人的关系,人人都有生我养我的长辈,人人都有一生相随相伴的朋友,人人都有自己的儿女晚辈,你身边的人真的因为你的存在而多感到一点幸福吗?
这是我们永远要问自己的一个命题,“老者安之”,做儿女的都有孝敬之心,但是我们真正就能孝敬到地方吗?我们的孝敬就真的能够让老人觉得安顿了吗?这一个“安”字,外在是让老人安其身,内在是让老人安其心。安身或许容易,有住的地方,有吃的喝的,就真的安了吗?安心很难,儿女真的出息吗?做的事情真的是对社会特别有价值吗?他父母真的觉得脸上有光彩吗?
学生曾经问孔子什么叫孝,老师你给我讲讲什么叫孝,老师说:“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这就做到有什么劳苦的事,孩子们抢着做了,有什么好吃好喝的,端上来父母先用了,这就是孝吗?我们很多人认为这还不孝吗?孔子说,比起这些事,真正难的只有一件事,就是“色难”,最难最难的是给父母好脸色。也就是说孝顺的事情。按中国老百姓的说法,论心不论绩,他要的你是的一份心意。
还有学生问什么是孝,孔子说有人说是“谓能养”,养活父母叫孝,孔子接着说,“犬马皆能有养,不敬能为孝乎?”牛马都知道养自己的长辈,如果没有敬意真能叫孝吗?所以孝敬孝敬,是你心中怀着那样一份真正的敬重,好脸色也是外在的,心中没有敬重怎么会有好(来自:WWw.zHaoqT.net 蒲公 英文 摘:阅读答案感悟人生)脸色。而且你每天觉得多紧张,上有老下有小,工作有那么多压力,也许你上班前老太太跟你絮絮叨叨,聊几十年前的旧事,这时候你还能很耐心地听下去吗?你一下班回家,刚要打开电脑处理文件,老爷子过来,说今天下棋碰上一老头,跟他讲什么事,特有兴致地跟你说,你这时候还有好脸色听完吗?所以为什么说好脸色是无价的东西,孔子说安、孝,里面是带着深深的敬意,所以《论语》里面关于什么是孝,其实讲了很多很多,有时候经典就是这样,所谓微言大义,言辞讲得很少,意义非常深远。
你慢慢想,结合自己的生活想,觉得很难,怎么样跟父母有好脸色,不冲突,儿女有时候也觉得委屈,说跟老人冲突完全是为他好,比如老人过日子抠抠嗦嗦,趱旧东西,舍不得扔,经常买处理的菜,处理的东西,这都是经常遭儿女唠叨的事,儿女老说你看看你这习惯就是原来在农村生活时的习惯,就是原来过苦日子时候的习惯,现在为什么不想开点,这些冲突怎么来看?如果按照孔子这样的想法,你在对父母的孝敬上,要有深深的懂得,每一个人都是他历史的总和,每个人的此刻都有他所有历史的烙印。如果那没有农村生活的痕迹,没有他贫困生活的价值观,那就不是他现在这个样子了,你能尊重和
4
包容那所有的历史吗?你可以不同意,但是一定要以一种外在的方式去违背他吗?你还有什么第三种糅合的方式吗?所有这些都做到,可能才做到“老者安之”,听起来“老者安之”好像挺简单,其实挺难。《论语》里面的每句话、每个字,如果你联系整个里面讲的东西,再联系我们的生活,就都会有学生司马牛那样的感觉,听到老师一说,有那种不屑一顾的感觉,说得太简单了,君子就那么简单吗?再往下听越听越难,所以对老人要让他“安”。
对朋友一个字,“信”。我们大家可能都会说,今天就是一个信誉社会,谁不守信誉呀,在一个信誉社会,人人都是用信誉说话的,这有什么难啊?我们真正想一想,人真能做到笃诚守信,终其一生不容易,我们每一个人的信誉于心,为什么叫做中心为忠,所谓的信誉,所谓的忠诚,他都是有一个内在的深刻的标准。你一生下来,会想到多少不同的朋友呢?我们可能会想到,那些能力超群的人,声名显赫的人,财富非常众多的人,所有这些人,是不是你一生最重要的朋友?人可能终其一生,最后留在生命中,让你能想象到的,真正的会是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朋友,我们可能会想到这样一些人,他从来不喧嚣在你眼前,但是他一直在笃诚的站在你身后;他可能从来不给你的生命锦上添花,但是只要你需要,他就会给你雪中送炭;这个人可能从来不会对你滚烫火热,但是他温暖恒久,能跟你终生相伴。如果你有这样的朋友,你会怎么评价他?你的概念里你只有一种价值,就是信任托付。所以孔子说,我就希望因为我的存在,让朋友们都有一份信任和托福。
至于孩子们,他希望“怀”之,能够经常想起长辈。孩子们提起长辈,有些人格会觉得非常高大,觉得那个长辈很完美,让人高山仰止,那是最好的长辈吗?最完美的,在孩子们心中的长者,可以是庄严的、成功的、卓著的,高山仰止的那些人,未必是让他们经常想起来的,他们经常想起来的是特别朴素、特别温暖,一想那个人真好,他的今天就是我的明天,这样的人就是经常想的,不一定要多么完美,但是一定要非常亲和,给孩子们希望。所以孔子说我要做的就是这样的长者,让孩子们经常有所怀念。所以孔子说,说起人格,人终其一生,有过多少对于自己人格的描述,有过多少远大理想,但是真正从脚下去衡量的话,做到这三点就够了。这就是经典的价值,经典就是不管走到哪个时代,剥去这个时代所有的喧嚣,这个时代很多外在的标准,你去叩问内心,觉得还有一些价值永存。
(一)如何做到不忧不惧
我们刚才说做到不忧不惧,怎么才能不忧不惧,像今天这个时代,忧思迷惑,恐惧畏惧,比过去任何时候都多,所以学生问老师,你给我讲讲什么是真君子。孔子说:“君子道者三,我无能言。”孔子是特别谦和的人,他说做君子道德大概有三点,但我先说明我自己做不到,哪三点?“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仁者不忧”,一个心胸真正仁爱宽广的人,他的忧思忧伤可能少一点;“智者不惑”,一个有大智慧能够理性清明判断事物的人他的迷惑会少一点;“勇者不惧”,一个内心真正勇敢的人,他遇到恐惧畏惧来临的时候,他恐怕不那么容易畏缩。
你想想这三点,为什么要这么说?其实像忧、惑、惧,都是生活中你的负面情绪,无非是我们觉得 5
相关热词搜索:感悟 答案 人生 阅读 感悟冬天阅读答案 人生感悟图片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