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解脱

发布时间:2017-02-15 来源: 人生感悟 点击:

人生的解脱篇一:心理痛苦的最终解脱

叶嘉莹认为:“研读渊明的诗, 我们可以体悟

倒,一个伟大的灵魂,如何从种种矛盾失望的寂寞

悲苦中,以其自力更生,终于挣扎解脱出来而做到 转悲苦为新愉, 化矛盾为圆融的一段可贵经历”[1]。

自义熙十四年(418)刘裕幽安帝立恭帝至元嘉四年 (427)诗人卒这一时期,随着对刘宋政权认识的深

入以及自我生命历程的终结,陶渊明的仕隐情结终

于化解,他这一时段的诗文集中地反映着由金刚怒

目的“悲苦”向物我冥一的“新愉”的嬗变。

一、人生悲苦的集中表露与心理痛苦消解的开 始

义熙十四年(418)的十二月,宋王刘裕幽安帝

而立恭帝,立司马德文为皇帝。 该年除夕,尚未从家

庭火灾笼罩下的阴影里完全走出来的陶渊明由此

唱出了人生当中最高亢悲戚的韵调———《岁暮和张

常侍》。 诗作从岁暮著笔,将市朝的变化,风云的严

武宏璞 1 , 高申平 2 (1. 陕西理工学院文学院,陕西 汉中 723001; 2.穰东初中,河南 邓州 474165)

———陶渊明后期田园诗探究

心理痛苦的最终解脱

摘 要:刘裕幽安帝而立恭帝,引发了陶渊明人生悲苦的不可抑制。 恰由此始,陶渊明开始了向“物我冥

一”的人生境界的嬗变。 随着对刘宋政权的默然肯定,再加上诗人年岁的衰老、身体的病弱,逐渐地消褪着 “先师遗训”的“达则兼济天下”的理想,坦然地面对生命的终结,最终从心理痛苦中解脱出来。

关键词:悲慨;刘裕;嬗变;境界 中图分类号:I207.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48-2011(03)-0052-(05) TheDisappearofMentalPainandSuffering ———InvestigatingTaoYuanming’sIdyllicPoemsintheLate

WUHong-pu1,GAOShen-ping2

(1.Collegeofarts,ShanxiInstituteofTechnologyCollege,Hanzhong723001,Shanxi;

2.Middleschoolof RangDong,Dengzhou474165,Henan) Abstract :TaoYuanminghadstartedthelifestatethatdon'tcomplainsince418.Alongwiththeexecutionof LiuYu'snewpoliticalmeasureandbodilydecrepitude,Hefacedtheendofthelifepeacefully.Atlasthecameto theformationofthestatethatdidn'tcomplain. Key words: pain;LiuYu;transmutation;state.

收稿日期:2011-04-05 作者简介:武宏璞(1972- ),男,河南邓州人,陕西理工学院文学院 2008 级古代文学专业研究生。 研究方向: 古代文化与文学。

第九卷第三期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Vo1.9.No.3 2011 年 6 月 JournalofTongrenVocational&TechnicalCollege(SocialScienceEdition)Jun.2011

-52

厉,同岁暮的凄冷、暮年的悲伤融为一处,使全诗笼

罩着浓重的悲凉感伤的气氛。 清吴菘《陶论》评得简

而深刻:“此篇音节悲苦,起结尤感叹欲绝。 盖人生境

遇无常,抚己慨然,正非渊明所独。惟渊明当日之怀有 难以告人者,故其触景增慨,比他人为独深也”[2]。

此诗被历代评家与《读山海经》一并列入“金刚

怒目”式作品,我认为它有着显著的特点:第一,此

诗集中了陶诗文中常见的五大主题,对岁月流逝感

叹,对自己年迈无力的咏叹,宦游之叹,对人生的愁

苦的慨叹,结尾处转换心灵阵痛的“凭化迁”。 这五

个方面的主题在其他诗文中多有涉及,但都没有此

处集中。 第二,此诗除了上面的五个主题相关的诗

句之外,没有掺杂任何“田园秀美”的成分,没有田

园喜悦的任何影子;从词语色彩来看,几乎没有暖

色,冷色也冷得令人寒意阵阵。 例如陶公感叹岁月

流逝,此类诗句并不少见,如“行行向不惑,淹留遂

无成”(《饮酒》 其一)、“盛年不重来, 一日难再晨”

(《杂诗》其一)、“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挽歌

诗》其一)、“开岁倏五日,吾生行归休”(《游斜川》)、

“日月不肯迟,四时相催迫”(《杂诗其七》)、“寒往暑

来,日月浸疏”(《祭程氏妹文》)等,但是都远没有此

诗悲悯动人:“市朝凄旧人, 骤骥感悲泉”,“凄”、

“悲”二字令读者骤然升腾悲怆之感,它不是轻描淡

写的感叹岁月流逝,而是把这一感叹融入到了冰冷

的景象之中;明天是新的一年的开始,传统上这是

一个值得寄以厚望和祝福的日子,但诗人却是“明

旦非今日,岁暮余何言”,看来,这新年对诗人来说

并没有什么好的感受,唯一的感受是无话可说。 可

以说,诗人在这五个方面的悲戚成分远远超越了其

他任何诗作中的同类感受。 于此作中,诗人的悲愤

达到了其人生中的巅峰,恰于此时此诗,诗人终于

认识到个人能力、命运际遇、身体状况等方面的客

观性,再次思及以前未能达成的“先师遗训”和如今

这憔悴的境遇,只能望洋兴叹。 有了这种认识,诗人

开始了趋于“物我冥一”境界的嬗变。

陶渊明《岁暮和张常侍》中的悲愤在《怨诗楚调

示庞主簿邓治中》(420)中有所遗存,但是已经大为

消解。 汉乐府“楚调曲”有《怨诗行》,此仿其体,故称

“怨诗楚调”,古辞和魏晋以来歌辞都用来表现人世

各种伤慨哀怨,诗人取“怨诗”“楚调”以名篇,便显

示了诗人的用意。 但是有一点能够证明这是陶渊明

有意为之:诗中开始出现了“在己何怨天,离忧凄目

前”的认识,这种自我批评在陶诗中少有。 这一认识

是怎样在诗中表达出来的呢 首先,诗人叙说了自己

对“善有善报”的怀疑、人生的不幸遭遇、晚年园田

生活的悲惨,最后给自己以饱含悲戚却无奈的勉强

的自慰:“在己何怨天, 离忧悽目前。 ” 咎责全在自

己,哪里怪得上天!诗人由 “善有善报”的不真实、自

己人生的不幸遭遇、园田生活的悲惨事实而直接进

入了自我批评,这是值得我们细细品评的:“善有善

报”的质疑暗示着诗人对“先师遗训”的“达则兼济

天下”的理想未能实现的不满;对人生不幸遭遇、园

田生活悲惨的逼真的唠叨叙说,开始从自身找原因

而不把自己的园田悲叹完全归咎于命运际遇的不

公平,这大大消解了此作的愤怨程度,同时表明诗

人终于有了自我批评的意识,这是他心里痛苦解脱

的开始。

二、对刘裕认识的深入与心理痛苦解脱的完成

元熙二年(420),刘裕迫司马德文禅让,即皇帝

位,国号宋,改元永初,是为武帝。 陶渊明《桃花源记

并诗》作于刘裕代晋之后。 随着历代学者的主观解

读,《桃花源记并诗》逐渐成为旷世杰作,更成了人

们心灵的寄托。 洪迈说:“予窃意桃源之事以避秦为

言,至云‘无论魏晋’,乃寓意于刘裕,托之于秦,借 以为喻耳”[3]。 陈寅恪认为:“陶渊明《桃花源记》寓意 之文,亦纪实之文也”[4]。 人们断言:陶渊明想超脱现 实社会,追求一个超越予尘嚣之外的淳朴社会———

桃源世界,并且以此为证据凿凿地断言陶渊明对于

刘宋的嫌恶———这显然是对陶渊明的错误解读。

这实际上涉及到对刘裕的历史真实看法的问

题。 刘裕称帝前后,在政治上、经济上采取了一系列

适合历史发展的措施:第一,整顿弛紊的朝纲。 以司

马氏前车之鉴,宋武帝削弱强藩,集权中央。 第二,

抑制豪强,以赈百姓,发展生产。 限制兼并,禁止豪

强封固山泽,曾多次下令减免税役。 第三,提倡节

俭,身体力行。 孤寒出身的刘裕知道稼穑艰辛,平时

清简寡欲,对珠玉车马、丝竹女宠十分节制。 为了警

诫后人, 他在宫中悬挂了少儿时使用过的农具、补

武宏璞 , 高申平 心理痛苦的最终解脱

-53

缀多层的破棉袄。第四,减轻刑罚,亲自听讼。永初三 年(422 年)正月,下诏“刑罚无轻重,

人生的解脱

悉皆原降”[5],对 东晋以来苛刻的刑法进行了改革。 第五,大兴学校, 重视教育。 策试诸州郡秀才永初三年(422 年)正月,

下诏:“便宜博延胄子,陶奖童蒙,选备儒官,弘振国 学。 ”[5]。 这些措施,客观上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使刘宋王朝一度成为南朝疆土最大、 经济比较发

展、政治比较稳定的政权,也使刘裕获得了较好的

历史评价。 北魏谋臣崔浩说:“刘裕奋起寒微,不阶

尺土,讨灭桓玄,兴复晋室,北禽慕容超,南枭卢循, 所向无前,非其才之过人,安能如是乎”[6],王夫之

说:“宋武兴,东灭慕容超,西灭姚泓,拓拔嗣、赫连

勃勃敛迹而穴处。 自刘渊称乱以来,祖逖、庾翼、桓

温、谢安经营百年而无能及此。 后乎此者,二萧、陈

氏无尺土之展,而浸以削亡。 然则永嘉以降,仅延中 国生人之气者,唯刘氏耳”[7]。 陶渊明创作《桃花源记》时,刘裕新政已经卓有

成效,因此我认为:《桃花源记》恰恰印证着陶渊明

对“桃花源的乌托邦”的不相信,同时表明诗人心理

上已经接受刘宋政权,“先师遗训” 的压力锐减,心

理痛苦已经解脱。 理由如下:第一,诗文中提到的

“太元”是东晋孝武帝司马曜的年号(376—396),这

一期间,社会事实境况确实很乱,可以说是魏晋南

北朝时期最为动乱的时期,那一时期发生大的战争

就有十几次。 诗人选择“晋太元中”,一方面想到了

彼时战乱的祸患,另一方面思及目前刘宋政权下相

对平静的社会图景,该诗是诗人对比乱与和之后肯

定了刘裕政绩之后的产物。 第二,此诗文以“寻向所

志,不复得路”和南阳刘子骥“欣然规往”未果、“寻

病终”、“后遂无问津者”结尾。 陶渊明自幼经历一系

列战乱兵变,认识到战争对人民的伤害,对国家政

治、经济,社会生活的破坏,因此痛恨战乱,关注民

生,忧国忧民。 战争造成的颠沛流离生活使陶渊明

对现实感受有切肤之痛,而今面对刘裕政权各种恢

复社会政治稳定与恢复经济决策的初见成效,陶渊

明那积郁沉闷的愁苦心态业已减轻,遂有做一篇诗

文来表达自己这一感受的念头:“唉, 历史的进步、

社会的发展,个人岂能掌舵 原来对刘裕代宋充满反

感,如今看来,这家伙还可以,你看这社会形势不正

在向好的方面发展吗 想想太元年间那可怕的社会

现实,真实让人后怕啊! 其实,庄学所追求的那种

‘老死不相往来’的社会图景不一定存在,只是他们

一厢情愿而已,那么,我就根据‘桃花源的故事’①

作一篇文章吧! ”遂有此文,更有此文的结尾。 第三,

诗文暖亮和谐的色调昭示着诗人内心的从容和顺。

桃花源里,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是那么和

谐、完美和统一,没有剥削压迫、没有纷争困扰、没

有忧伤烦恼,处处恬静和乐,人人纯朴厚道。 这是多

么理想、多么和谐和梦寐以求的社会。 诗文之中语

句色彩温暖,行文流畅随和,没有任何过于冷色的

词汇,这么冷静的行文,这么平和地选择词汇语句,

难道不能显露陶渊明内心的平静与闲适吗 那么,陶

渊明为什么有这么平静、闲适的心态,我认为:诗人

对刘裕的一系列新政举措的效果有了进一步深入

的认识,对刘宋政权的不屑不再那么强烈,甚至消

失。 诗人看着刘宋政权逐渐是社会回归平稳和谐,

社会生产也逐渐得以恢复,诗人那“壮且厉”的心终

于从空中降落到了地面,偶有一闲适的春光明媚的

日子,诗人灵感忽现,提笔而成《桃花源记并诗》。 因

为“艺术是一种人类活动,其中一个人有意识地用

某种外在标志把自己体验的情感传达给别人,而别 人被这种情感所感染,同时也体验到这

种情感”[8]。

刘裕是东晋南北朝最有建树的皇帝,他所做的

改革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促进了历史的发展,这是

有目共睹的,善于审时度势的陶渊明岂不闻乎 热衷

于社会良性发展的陶渊明会反对刘裕的新政 对世

事颇有见解的陶渊明岂能对当时的事实上的进步

产生抵触情绪 这一切的答案都可以从《桃花源记并

诗》靓丽的色调解读出来。 我们需要明确的是,当时

的陶渊明已经步入暮年,且身抱疾病,淡出了刘裕

政权的视野,这不是刘裕的过失,也不是刘裕的安

排,是历史把陶渊明终生念念不忘的“先师遗训”的

“仕而达济天下”的壮志泯灭了,倘若把这笔账算在

刘裕头上,那是不正确的。 众多解读者以此诗文标

举陶渊明的“乌托邦”理想,不惜改变历史对刘裕的

真实评价而否定其对中国历史的贡献,那根本得不

到实质的认识,更不能正确认识诗人的内心世界。

三、心理痛苦解脱后面对生死的坦然

第九卷第三期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Vo1.9.No.3 2011 年 6 月 JournalofTongrenVocational&TechnicalCollege(SocialScienceEdition)Jun.2011

-54

陶渊明要达到“无尤无怨”的人生境界,首先要

改变对刘宋政权的看法。 这一心态的变化,我们可

以从他晚年所作的《乞食》里面解读出来。 此诗当是

诗人晚年所作。 诗中记叙了一次由于饥饿而出门借

贷,并得人遗赠、留饮的活动。 前四句通过具体的动

作和内心状态, 形象地传达出诗人复杂的心情;中

间六旬写受到主人的盛情款待,由“谈谐”而“情

欣”,由酣饮而赋诗的情景;末四句对主人表示感激

之情,写得悲愤而寄慨遥深。 历代的解读者不约而

同地达成了共识:这首诗比较真实地反映了陶渊明

晚年贫困生活。 但是,百读其诗,就读不出任何贫困

生活条件与伤痛惭愧的标志来, 反而有几点疑问:

第一,这“乞食”是借粮还是蹭一顿饭。 多数解读者

注释为既借粮又蹭了一顿饭。 其实,在魏晋时期,名

士之风流行,别说士人借粮,就士人裸体狂奔也不

算什么,所以,对《乞食》的解读不要拘于“乞食”二

字的表面意思而犯“以文害辞”的错误。 纵观全诗,

没有冷色调的词汇,更没有冷色调的句子,诗人的

叙说没有一点悲戚的意思,反而是娓娓道来,毫无

惭愧之意,更无悲戚之情,仿佛在向我们讲一件与

自己无关的事,相当平静、和顺。 在那个时代,偶尔

为自己的简单的自斟自饮的无聊所驱,外出蹭一顿

有好酒好肉的饭局不算什么,我们感到钦佩的是陶

渊明竟然以此入诗,这绝对是大的决定,是文学史

人生的解脱篇二:解脱经

以下是解脱经的英文发音及中文解释:

Moksho Nama Jeevasya Vimukthihi Yethasmaath Indriyaanaam Vimukthihi Yethasmaath

Ahankaaraat Vimukthihi Yethasmaath

Manaso Vimukthihi Yethasmaath

Gnyatasya Bandhaat Vimukthihi Yethasmaath

Samskruter Bandhaat Vimukthihi Yethasmaath Samayasya Bandhaat Vimukthihi Yethasmaath

Karmano Bandhaat Vimukthihi

Ithy Satyam Satyameva Satyam

Ithy Satyam Satyameva Satyam

Ithy Satyam Satyameva Satyam

Om

由于梵语的词汇顺序是反向的,因此这里只给出中文的通顺翻译:

从工作中解脱

从社会中解脱

从制约中结果

从知识(的束缚)中解脱

从头脑中解脱

从自我中解脱

从感官中解脱

从人生中解脱

是觉醒

这是真理、真理、真理… 这是真理、真理、真理… 这是真理、真理、真理…

人生的解脱篇三:直面人生矛盾 彻底解脱心灵

直面矛盾 解脱心灵

马克思的对立统一的哲学思想又称矛盾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对立统一规律也是唯物辩证法区别与形而上学的一个重要标志。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由矛盾组成的。矛盾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这是矛盾的普遍性。矛盾在不同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形态,这是矛盾的特殊性。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对立和统一及其关系的哲学范畴。矛盾的同一性指的是矛盾的两个对立面相互依赖,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矛盾的对立性指的是矛盾的两个对立面互相排斥的属性和互相分离的趋势。

这些观点对于我们正确地认识世界、认识社会乃至认识和把握自己的人生命运都不失为一把万能的钥匙。

人类世界其实到处是充满矛盾的世界。正因如此,每个人从一降生就掉进这样的矛盾漩涡中了。无论什么人,一生都很难摆脱矛盾的困扰。每天,只要睁开眼来便会发现在自己的周围,除了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矛盾,几乎没有别的存在。人的真正本领就是要学会和这些矛盾打交道,增长驾驭和摆弄这些矛盾的智慧与能力,在错综复杂的矛盾中求生存、求发展、求自由、求解脱。正是这些方方面面、大小不一、既对立又统一、既相生又相克的矛盾才构成了奧妙无穷的宇宙大千世界,形成了神奇壮丽的大自然,组成了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因此也就造就了这样那样、性格迥异的人类众生相,也正是由于这些矛盾的存在,将很多人磨砺成熟,丰富了人类认识,推动了社会进步。

面对生活中形形色色的矛盾,我们该怎么办呢?

首先,要有正确的态度、坚定的信仰,实践证明,人不可以没有信仰。一个没有信仰的人必将走向愚昧和疯狂。要把“和谐、包容、仁爱、正义” 作为人生价值观、世界观,将仁、义、礼、智、信作为永久的行为规范。面对矛盾时相信我们可以解决它,战胜它,这是我们可以战胜它的基础。

其次,要冷静下来理清思路,不能面对矛盾就乱了阵脚,不知所云,一味的纠结,我们要做的是冷静下来,慢慢理清思路,搞清楚问题的所在,以及矛盾的对立面是什么,然后逐步分析,寻找解决方案。

再次,要经常換位思考,设身处地将自己置于矛盾对方的角度,想一想“假如我是他” 会怎么样。这样,彼此间就可以减少些许偏激、片面乃至怨恨,多了几分理解与宽容。要尽可能多释放一些体谅与关爱,多一些配合与支持。矛盾双方如果都能冷静地检讨反思自己的缺点和错误,虔诚地进行自我批评,勇于承担矛盾出现的原因责任在于自己,而不是拿出得理不饶人或蛮不讲理的气势一味指责对方,那情形肯定是会烟消云散,既使再大的心结也会解开了。

我们就是生活在这样一个到处充满矛盾的世界里,矛盾的普遍存在是绝对的,恆久的。矛盾的对立统一规律,表明彼此双方是缺一不可的。敢于直面人生中各种矛盾、乐观地接受它的洗礼、陶冶、摔打和承担的人是真正生活的强者;相反,畏缩、逃避、屈服、丧志者则是懦夫。今天,伟大的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在于她敢于面对各种矛盾并驾驭、利用和转化矛盾,一步步走来,走向了茁扗、走向了成熟、走向了理性、走向了文明、走向了强大,成为了全世界其他各民族争先效仿的榜样。作为她的儿女,我们一定要忠实地继承中华祖先们的光荣传统,以宽宏豁达的心量和高瞻远瞩的目光看待社会,看待世界,直面人生际遇中各种矛盾的挑战,将自己命运的缆绳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争做生活的强者,让心灵获得彻底解脱!

相关热词搜索:解脱 人生 人生感悟放下就是解脱 解脱人生种种痛苦书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