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掌控互联网】互联网是谁在掌控
发布时间:2020-03-13 来源: 人生感悟 点击:
听命于美国商务部的ICANN掌握着四个要素:域名的决定与管理、IP地址的分配、根服务器和标准制定。这种掌控缺乏全球代表性。于是爆发了这个争论――
11月16日~18日,由联合国发起、国际电信联盟主办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第二阶段突尼斯会议落下帷幕。尽管2003年12月第一阶段日内瓦会议上争议很大的两个问题――帮助发展中国家信息技术发展和全球互联网管理,在本次会议上取得了一定进展:“世界数字团结基金”已经启动;在各方同意维持“互联网域名与地址管理公司”(ICANN)现状和承认各国在域名和国家代码上享有主权的基础上,建议由联合国成立供各方磋商协调的全球互联网管理论坛。但国际舆论认为,广大发展中国家与美国在全球互联网管理权上的论战刚刚拉开序幕。
争论焦点
“信息社会世界峰会”第一阶段日内瓦会议通过的题为“建设信息社会:新千年的全球性挑战”的《原则宣言》和《行动计划》,提出要建设一个以人为本、人人共享、具有包容性的和以发展为目的的全球信息社会,在2015年要达到的目标是:实现全球所有村庄和社区、政府、教育、科研、文化、医疗机构和其他公共服务部门之间的连接;所有语言在互联网上都能得到体现和使用;确保所有人得到电视和广播服务,以及世界一半人口能使用信息通讯技术。
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进程中,必须解决两个突出的问题,即“数字鸿沟”与全球互联网管制权。在第一阶段会议中争论的焦点是:目前承担全球互联网管理职责的互联网域名与地址管理公司,今后是由联合国及各国政府共同合作来掌管,还是继续由美国来掌管。
谁来控制ICANN
互联网源自1969年美国国防部建立的“阿帕网”。1979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支持创建了计算机研究科学网络。上世纪80年代,两个网络实现了连接。90年代初,互联网开始走向商业化应用,90年代中期后,互联网逐渐向全球扩展。为适应互联网在全球迅速普及的形势,1996年10月,互联网协会、国际电信联盟、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等机构联合成立了国际临时委员会,着手对域名、IP地址、端口号码、网络通信协议等进行管理。几番协商后,1998年9月非营利性的民间“互联网域名与地址管理公司”(ICANN)在美国加州成立,由它来行使对全球互联网的技术与政策管理。ICANN是目前全球互联网管理的最高机构,不仅有权决定互联网技术的取舍、网络通信协议的制定、域名和IP地址分配、对“根域文件”改变进行授权、域名的登记与出售及相关政策的制定,还拥有互联网执法权力,如可以把某些网址从互联网中剔除。
ICANN掌管全球互联网使其平稳安全运转,必须具备“四个要素”:一是域名的决定与管理,如www.un.org和.com、net.等顶级域名数据库类名及两个字的国家代码后缀如中国的.cn。二是IP地址分配,它是存在于互联网之中的由12位数组成的代码,网上的每台机器都需要拥有相应的地址才能被别的机器识别。三是控制域名系统使其正常运转的根服务器(根服务器的大型计算机必须瞬间将其域名与相对应的IP数字相匹配,才能使用户访问页面或发送电邮)。它是互联网运行的“中枢神经”,谁控制了根服务器,谁就控制了整个互联网。目前全球13个根服务器中10台在美国,荷兰、瑞典和日本各有一台。而目前对根服务器的管理又分散在美国国防部和航空航天局、美几家私营公司和大学及丹麦的一家非盈利性机构等。四是确保互联网运行和使用协同性的标准制定。由此不难看出,对ICANN何去何从的争论,实质是未来究竟由谁来掌握这“四要素”的决定权。
发展中国家要求“改变现状”
目前全球互联网用户已超过8亿多,未来几年将达到10亿左右。伴随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亚太、拉美、非洲地区互联网用户增速加快。互联网正在成为广大发展中国家促进自身发展的重要平台与工具。但是,目前行使全球互联网管理责权的ICANN实际上听命于美国商务部,缺乏全球代表性,许多国家对它能否继续担此重任表示越来越多的怀疑。发展中国家认为,美欧信息化发达国家控制了互联网的绝大部分域名和IP地址,使世界其他国家只能使用数量有限的域名和地址。如美国就掌握着12亿个IP地址,占目前Ipv4版互联网IP地址总量约为43亿个的1/4还多。ICANN忽视发展中国家在互联网资源分配方面的合理要求,在域名和地址分配上的不公平做法,损害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和政治利益,妨碍了缩小南北信息化发展差距的努力。虽然ICANN的监管职责仅限定为解决与域名和IP地址分配及纠纷相关的技术性问题,但在实际运作中,它利用手中掌握的.com和.net数据库牟利,每年仅注册域名一项业务,ICANN就可获得10亿美元的净利润!因而,许多国家对美国独揽互联网管理大权,对美国既是互联网规则的制定者,又是规则的监督者和受益者这一状况极为不满。
此外,各国在发展和普及互联网的过程中,都遇到了病毒侵袭、黑客攻击、垃圾邮件泛滥以及网络犯罪加重的困扰。由于互联网信息传播与数据流动本质上是跨国界、无中心的,各国法律对这些问题的处置无能为力,因此发展中国家强烈要求,目前互联网应由一国管理模式向多边模式发展,由一个多边的国际条约和组织来加以管理,从而实现全球互联网治理的民主化。
联合国提出“四种模式”
今年7月,联合国互联网治理工作组向“信息峰会”预备会提交了《互联网治理工作报告》,提出解决问题的“四种模式”。第一种是成立一个联合国管辖下的全球互联网理事会?穴GIC?雪,承担美国商务部目前行使的国际互联网管理职责,ICANN向GIC负责,而ICANN下属的政府咨询委员会职能将被取代。第二种是成立国际互联网理事会?穴IIC?雪,由其处理涉及国家利益的政策问题,行使ICANN的职能,确保任何一国政府都不得在国际互联网管理方面享有主导权。第三种是成立全球互联网政策理事会?穴GIPC?雪、世界互联网指定名称号码管理公司?穴WICANN?雪和全球互联网管理论坛?穴GIGF?雪,把互联网政策治理、监督和全球协调三个彼此相关领域综合起来加以治理。
美国“拒绝交权”
对上述“四种模式”,美国明确表示反对。6月30日,美国政府宣布,将无限期保留对负责控制互联网流量的主要计算机的监控权。美国众议院能源和商务委员会主席乔?巴顿称,美国必须继续扮演管理互联网和行使“强大监督权”的“历史性角色”。布什总统在7月的一次演讲中表示,为保持“安全与稳定”,美国将“继续扮演这一历史角色”。美国拒绝交权主要基于两点考虑:一是全球通信和商务对于互联网的依赖越来越强,互联网正面临着日益增长的安全威胁,美国担心恐怖分子使用互联网攻击美国。其次,把管理权交给联合国和各国政府而不是继续由民间机构掌管,将会妨碍信息自由流动,各国政府可能自行其是,全球监管更难展开。其实,美国想继续把持互联网监控权,是出于其巨大的经济、外交、安全利益及保持信息技术利益的考虑。
人们的几个担心
对于这场有关全球互联网管理权争执的后果,一些人士表示深切担忧。一些专家认为,最坏的情况是,很多拒绝接受美国控制的国家可能会建立自己的独立域名系统,导致“网络核裂变”,即原本联为一体的互联网可能分裂成互不兼容的若干网络。这无疑是虚拟世界的“巴尔干化”,互联网将会瘫痪,两台计算机根据相同的网址可能会登陆上不同的网站。另一些国家则担心,由于美国控制着ICANN和根服务器,如果某个国家不支持美国或与美国反目,美国就可能会修改或拒绝修改与这个国家的互联网“根档”,甚至切断这个国家与国际互联网的连接,进行“网络封锁”。
虽然突尼斯会议找到了一个折中办法――成立一个全球互联网管理论坛,但是可以肯定,围绕全球互联网管理权的争夺战将会是长期的、激烈的。
相关热词搜索:互联网 谁来 掌控 谁来掌控互联网 美国掌控互联网 谁将掌控互联网直播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