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右翼对中国的危害【日本右翼不肯反思历史的根由】
发布时间:2020-03-13 来源: 人生感悟 点击:
崇拜强者,欺凌弱者;“皇国史观”被奉为“民族纲领”;随意性的宗教观为政治所用。 当莫斯科、伦敦、巴黎、华沙、奥斯维辛等地的“二战”老兵和战争受害者,欢庆二战胜利58周年的时候,在东京却有众多右翼阁僚及议员公然参拜靖国神社,向甲级战犯顶礼膜拜。历史已跨入21世纪,中日邦交正常化也有31年,为什么日本右翼势力至今不肯反思历史和表示忏悔,且任意大放厥词呢?
民族观:“大和民族”的优越心态
日本民族长期困守海岛,从岛屿上看世界。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了单一的民族结构,以及语言、历史和文明程度的高度同一性。但同时日本又自认为乃“日所出之国”,是“天下第一国”,由狭隘心理衍生出“大和民族”的优越感和自命不凡、唯我独尊的民族心态。
“大和民族”的优越心态,可以追溯到19世纪60年代明治时期尊崇天皇制的扩张主义者福泽谕吉,他被称为日本早期的“启蒙思想家”、“教育家”。但日本的各个邻国却不可能认同这种评估。因为在福泽谕吉的所谓西方文明思维模式中,他汲取的多是“征服他人”、“分割世界”之类的思想,因此他的民族理念中充斥着崇拜强者、欺凌弱者的偏颇意识。福泽曾说,日本的不幸在于其邻国朝鲜和中国太贫穷。因此,日本的出路在于“脱亚入欧”,其目的正是为了“拯救他们脱离苦海”。
中国总是把日本当做隔海相望的邻邦,始终表示亲情和友善。日本历史学家木宫泰彦曾说:日本民族在上古就直接同中国往来,逐渐吸取新文化,经过咀嚼和醇化,培育出日本固有的文化。然而,日本一些教材却写道“自天武天皇时起,日本派出遣唐使者,以示国威”,反倒成了日本“大和民族”来中国“教化”汉民族。日本在“二战”中战败后,宁肯承认是被美国人打败,却决不承认同时也是被中华民族所败。日本一些右翼政要的排外意识,至今仍十分强烈。现任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在向日本自卫队官兵训话时坚称:在日本发生震灾或动乱时,一定要严格管制“三国人”:“朝鲜人、中国人、台湾人”。更有甚者,时至今日,石原仍把中国人称为“支那人”。
今天,当中国开始走上富国强兵之路后,日本有些人又抛出了“中国威胁论”,这就是说,中国人穷了他们看不起,富起来他们也不顺眼。抱有民族优越感的日本右翼分子信奉的正是一种“服膺强者、轻蔑弱者”的价值法则。
历史观:根深蒂固的“皇国史观”
日本国内依然存在着顽固信奉和尊崇天皇制的右翼群体―――“皇国史观”论者。“皇国史观”昭示的是要把世界置于“天皇的统治”之下,它是同对外“扩张”和“征服”联系在一起的。这股势力尽管人数不多,但其能量万不可低估,他们不仅往往占据舆论主流,甚至能左右日本政坛,主宰日本国家的命运。2003年1月日本提出的《21世纪日本外交基本战略》报告强调,中国军事力量从中长期看对日本构成“严重威胁”。据此,日本要“以日韩为中心,与美国相连接,再向东南亚和大洋洲扩展,形成一个应对中国的‘网络’”,还要加强“同加、澳协调”,改善“日俄间关系”,以此达到“平衡中国势力”之目的。
一些右翼政要甚至撰文提出要“战胜中国,重建日本”,不仅要遏制住中国,使日本作为战略国家而得到重建,而且为同中国进行对抗,除建立“日元圈”外,还要把日本建成亚洲网络的“指挥塔”。
现任首相小泉在参拜靖国神社问题上始终回避两个关键性问题:回避战争有“侵略者”和“被侵略者”之区别,回避战犯和一般战争死难者之区分。他辩称参拜是“为了感受和平,不再发生战争”。而实际上,目前在日本知道那场战争的人不到总人口的一半;了解那次战争是侵略战争的人只占三分之一。这就是日本舆论长期误导所造成的严重后果。
“二战”给中国造成了约3500万人伤亡和约5000亿美元的财产损失。但由“自民党历史研究委员会”编写的《大东亚战略的总结》一书,竟然声称在南京“没有发现大屠杀造成的尸体累积”,因而声称南京大屠杀是“虚构”的。日本文部科学省今年4月公布了有关2002年度高中教科书的审定结果,依然隐匿侵略史实真相。在慰安妇问题上,施暴的主体“日本军”被隐去,被修正为“许多妇女遭到强制暴行,受到了伤害”。在对南京大屠杀的记述中,“强奸”被改写成笼统的“暴行”,降低了犯罪等级。
有些右翼分子甚至称:中国所有的抗日战争纪念馆都应删掉“抗日”二字。还说,日本政府阁僚应更加频繁地参拜靖国神社,直到中国人习惯日本的参拜而不再抗议为止。
宗教观:“功利性”多于“虔诚性”
在宗教信仰上,日本人多信奉佛教、基督教、神道。日本宗教具有多样性和随意性,一个人可以同时有几种信仰。日本人的葬礼通常在寺院里举行,婚礼却在教堂里进行。大部分日本人家里既有佛坛,也有神龛。
日本一些信徒对宗教的信仰缺乏一种“虔诚如一”的心态,只是作为需要时的一种心情或寻找一种基本感觉。甚至把它作为祈求买卖昌盛、全家安宁、考试及格、升学乃至出生安全等多种多样现世利益的寄托。
与德国相比,德国大多数人信奉基督教新教,新教教规中严格要求每个信徒对过去所犯下的罪过加以“清算”,即“认罪”、“忏悔”,从而得到心灵上的解脱。在不少信徒看来,“忏悔不是怯懦,而是良知的闪耀和人格的升华”。
一位日本朋友说:德国人之所以能够比较认真地“忏悔”和“认罪”,与许多信徒们对其信仰的虔诚和比较真心实意的投入不无关系。而日本人的宗教观中恰恰缺乏虔诚性,较多的是功利性,因而对于过去的历史,很难认真地采取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至于对待历史,按着日本宗教的习俗:历史是过去了的事,应该忘记它。人一死去,“立地成佛”。一旦成了佛,不能再追打。日本实行“政教分离”,宪法明文规定:政府及其机关不应涉及“宗教活动”。其实在日本,每年8?15战败日来临,右翼政要都会大摇大摆地参拜靖国神社,以示悼念。靖国神社的根基中是有一定的文化因素,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去靖国神社参拜的日本政治家决不是为文化和宗教因素而去,他们是为了拉选票和笼络人心,因为参拜靖国神社可以使政治家在国内得到很大的认可和支持。而靖国神社在历史上起的作用就是为军国主义鼓舞士气,日本所谓“文化不同”的辩词是站不住脚的。
狭隘的民族优越感、根深蒂固的“皇国史观”和宗教信仰上的“利欲”特点,是日本右翼坚持错误历史观的深层思想根源。日本应该如何对待历史?应该怎样与亚洲诸国和平相处?日本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作家大江健三郎说得好:日本要在21世纪成为亚洲的一个伙伴,就必须建立一个基础,使“自己能够批评邻国”,也“能够倾听邻国的批评”。为此,日本必须为其侵略行径反省。只有这样,才能取信于邻国,进行“平等互利的合作”。
相关热词搜索:根由 右翼 日本 日本右翼不肯反思历史的根由 日本右翼分子歪曲历史 日本右翼否认侵略历史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