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礼宾改革_国家欢迎仪式礼宾改革
发布时间:2020-03-13 来源: 人生感悟 点击:
改革开放后,国宾接待工作的改革,是沿着服务国家整体外交战略,重礼仪、讲实效、不事铺张并逐步与国际礼仪惯例接轨的方向前进的,经过不断整顿、创新,把不符合现代礼仪规范的东西取消,把极左时期取消的有用的东西再恢复过来。
国宾访问,是国与国之间的重大外交交往,来访国、接待国都会十分重视。国宾来访,举行盛大欢迎仪式。铺红地毯、少年儿童献花、演奏国歌、鸣放礼炮、检阅陆海空三军仪仗队等,是现今各国欢迎国宾仪式上的基本内容。
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西方帝国主义国家的敌视和封锁,除了苏联等少数国家外,我们的朋友不多。与这些国家相互来往对年轻的共和国意义重大,因而花费在对外礼仪上的精力也相应较多,人力、物力、财力耗费较大。如当时国宾来访,专机一入境,我们即派战斗机升空护航;动辄动员数万名群众夹道欢迎;国宾车队长达数公里;宴请规模大、规格高,等等。
其实,上述作法的种种弊端当时已为人们所共知,因此,后来逐步对礼宾制度做了改革,如“文革”以前就取消了专机护航的作法。但是,在“文革”极左思潮泛滥时期,在貌似“革命”、“突出政治”的口号下,不顾多年来国际上形成的礼宾惯例,把国宾车队摩托车护卫、鸣放礼炮这两项重要礼宾制度给取消了。还有人提出,把国宾检阅陆海空三军仪仗队改为检阅陆海空三军加红卫兵仪仗队。甚至有人认为,在国宾欢迎仪式上向国宾献花是资产阶级货色,应该废除,应改为献毛主席语录。当然,这些荒唐的想法最后没能成为现实。
文革后主要进行的改革有,取消群众夹道欢迎和大型集会,压缩车队和宴请规模,降低宴请规格,限制国宾团由我方负担食、宿、交通费用的随行人员的人数(现今国家元首来访,我方免费招待18人,其余人员由来访国负担相关费用)。当然,改革不是取消主义,国宾车队摩托车护卫、鸣放礼炮制度分别于1981年和1984年得以恢复。至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现行国宾欢迎仪式基本固定下来。
自1980年9月1日起,我国国宾欢迎仪式,由机场(火车站)改在人民大会堂东门外广场举行,但是雨天和冬天(从11月1日至来年3月31日),则在大会堂北大厅举行。大会堂、天安门、天安门广场是首都的心脏,是我们国家政治活动的中心。在这里举行国宾欢迎仪式,会更庄严、更隆重、更能体现我们国家崇尚礼仪、热情好客的传统美德。另一方面,地点的改变省去了很多人力、物力,给中央领导同志节约了宝贵的时间。
关于国宾欢迎仪式,在我的礼宾工作经历中,以欢迎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那次来访最令人难忘。1989年5月15日,苏共中央总书记、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戈尔巴乔夫来访。这是中苏两国交恶近30年后,试图重新接近、恢复正常国家关系的一次极为重要的外交行动。这次访问不仅是两国人民所关心和期盼的,甚至也成了国际舆论关注的焦点。然而,原计划在大会堂东门外广场举行的欢迎仪式,由于当时的政治风波已无法举行。我们建议将欢迎仪式改在机场举行。我作为主管处长,焦急地等待着上级的批复,以便布置安排。
戈尔巴乔夫的专机预定在5月15日中午12∶00降落在首都机场。应急报告直到前一天夜里22∶00才获中央批准。于是安排在机场举行欢迎仪式的工作立即连夜展开了。首先要通知去机场迎接的中央有关领导、各部委领导,新闻媒体各单位以及各协作单位,如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营、礼炮营以及军乐团。待工作布置完,离专机抵达只剩下10来个小时了。后来听说,参加迎宾仪式的单位担心白天兴师动众会引起过多的注意,天不亮就将几百人的队伍用车拉到机场。
另一个难题是,按照国际惯例,接待国宾必须铺红地毯,从下飞机的舷梯一直铺到国宾乘坐的汽车前。如果在机场举行仪式,红地毯应从下飞机起,直到检阅仪仗队完毕。仪式用的红地毯在人民大会堂存放,大会堂周围的交通又被阻断,无法将红地毯运到机场。戈尔巴乔夫下飞机时,只有舷梯台阶上延长下来的两、三米红地毯。检阅中从始至终,戈尔巴乔夫都是走在水泥地上的。尽管礼炮的鸣响惊心动魄,国歌声雄壮有力,仪仗队员们也个个精神饱满,但是缺少了红地毯,欢迎仪式大为逊色。当天电视新闻播出后,不少细心观众给我们打电话,质问为什么不给戈氏铺红地毯。
观众的质问不无道理。举行欢迎仪式虽然只是表面的、礼仪性的,但却是国家的门面。它表示的不仅是对贵宾本人,而且是对其代表的国家和人民的尊重和友好;同时,它还体现着我们国家的尊严和荣誉。更重要的是,中苏两国隔绝30年之久的首次高层接触,其深远意义甚至可以与1972年尼克松对我国的“世纪之行”相比。令人遗憾的是,这么重大的访问,却碰到这么尴尬的礼宾场面,至今还让人感叹不已。
所幸,那次访问在礼宾工作的其他方面还算圆满,更主要的是在邓小平与戈尔巴乔夫的会晤中,中苏双方达成了“面向未来”的共识,冲谈了欢迎仪式的缺憾。
阅读背景
鸣放礼炮
始于航海业发达的欧洲,有文字资料说,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当一艘战船驶入外国港口或在公海上与外国战船相遇时,会互相鸣炮。这既是一种自我解除武装的友好表示,也是一种向对方致敬的表示。后来演变为一种欢迎贵宾登舰的最高礼遇。不久,这种礼仪又被沿用到陆地上,成为隆重欢迎贵宾的一种国家礼仪。所不同的是,真炮变成没有弹头的空炮。1772年,英国规定,鸣放礼炮21响为欢迎国王和王后的礼仪。1875年,美国国务院与英国驻美公使达成协议,规定按照海军习惯,鸣放礼炮作为迎宾的最隆重礼节,21响最隆重,19响次之。
为什么要鸣放21响?说法有三:其一,西方海军视双数为不吉利,而单数3是万能数字,7是神圣和神秘的数字。7的3倍等于21,21应给予贵宾。其二,过去的战船上一般配有7门大炮,各放1响为7响,而在港口上炮多,以3倍还之。第三,那时最大的战舰配备21门大炮,全部放完为最诚实的礼节。尽管说法不一,但鸣放礼炮21响已成为国际上欢迎最尊贵的国宾的礼仪惯例。
仪仗队
仪仗原是古代帝王、高级官员出巡时,护卫人员所持旗帜、武器等。据说,在我国,仪仗队最早出现于公元前的11世纪,周武王讨伐商纣王的战争期间。后世各朝代帝王沿用了这种作法,又不断改进,作战部队新装备和作战有功的将士被选到仪仗队,展示给人。帝王们亲自检阅,鼓舞士气,以增声威。古代时,我国仪仗队只有陆军,逐步与国际流行的作法接轨,发展为陆海空三军。一些内陆国家没有海军,也有的小国没有空军,因此,一些国家的仪仗队只有陆军一个军种。检阅三军仪仗队,作为欢迎国宾仪式的一项内容,其历史也只有几十年之久。
我国陆海空三军仪仗队人数一般为240人,最少为155人,最多时为360人。1970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对我国的“破冰之旅”,我们在欢迎仪式上都做了特殊安排,三军仪仗队人数为360人。
相关热词搜索:经历 改革 礼宾 经历礼宾改革 礼宾改革 国家欢迎仪式礼宾改革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