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三年逆势增长】 未来三年中国经济

发布时间:2020-03-12 来源: 人生感悟 点击:

  当雷曼兄弟破产倒下为导火索的金融危机在全球蔓延开后,每个国家都在经历一场严峻的经济变革。而中国却在这个大环境下逆势而为,不但持续了多年来保持的高增长,还一举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同时,中国的经济又有很多自己的特点:GDP连续高速增长;房地产价格飙升;通货膨胀的压力很大;财政和税收收入连年增长下,财富的合理分配成为难题;经济发展模式落后和投资领域市场秩序急需规范等等。
  
  货币供应量的两面
  
  高房价已经让老百姓怨声载道,几年以来政府轮番出台了若干对房地产行业的调控政策,是否已经见效?我认为,已经显现了效果。从近期公布的数据来看,一些城市的房地产交易量环比已经开始下降。
  
  房地产市场今天的局面,还是要从金融危机说起。从2009年开始,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和鼓励消费,各国都有各自的救市举措。美国是国会批准了7000亿美元用作金融救援,中国政府推出了4万亿投资计划并开始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巨大的货币供应量促使大量资金进入房地产市场,从而让房地产价格一高再高,也一定程度上促成了目前面临的通货膨胀压力。比如,2009年CPI是负增长,但房地产交易量却同比增长了24%之多。
  
  备受指责的还有政府的土地财政,地方政府靠卖地来获得大量财政收入,这一方面反映了全国普遍存在的畸形的地方政府收入模式,另一方面,这也是货币政策宽松的产物。地方政府能卖出很多地,是因为货币供应量过大,市场上有足够的资金去买地。反之,当货币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紧缩后,卖地的行情也会低落,房地产市场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抑制。
  
  目前,房产已经成为老百姓最大的生活支出和生活压力,房地产市场直接影响到老百姓的生活质量,这也是政府持续出台调控房地产市场政策的原因。我认为调控政策在未来还会有更多的作用显现出来。
  
  货币供应量带来的另一个后果就是目前面临的通货膨胀压力。从国家统计局最近公布的数据来看,今年10月份CPI是同比上涨5.5%。在此前的7月份,CPI已经创下了今年的最高纪录6.5%。尽管CPI已经连续三个月在下跌,但下跌的幅度有限。加上年底到明年春节,几个传统节日都会促进消费,所以,我认为,目前通货膨胀的压力还是很明显的,明年1月份也会在4%以上。
  
  4万亿利弊
  
  中国的GDP连续多年保持8%以上的增幅,是让全球瞩目的。尤其是在最近的三年,还能保持9%上下的增幅,是很不简单的。但也要冷静地看到背后的危机,不能“唯GDP论”。
  
  我们都知道,2009年9月,美国的第四大投行雷曼兄弟宣布破产倒闭,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像多米诺骨牌一样,波及之处无一幸免。尽管金融危机让很多国家经济发展放缓甚至负增长,但中国不但没有受到影响,反而在今年超越了日本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在金融危机初期,中国也出现了部分出口企业倒闭、一些外商投资企业撤资回国等情况,但后来各国都陆续推出了经济刺激政策,中国政府最大的举措就是推出了4万亿投资计划以及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
  
  现在回过头看,这些政策的效果是很明显的:GDP保持了高速增长,财政和税收收入保持了远高于GDP增速的增长,中国人均GDP达到4000多美元,相当于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我们的GDP主要是靠投资拉动的,同时为此付出了很大代价。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目前的通货膨胀局面和房地产飙升的价格,还包括不协调的经济发展模式、对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破坏、地方政府的隐形债务、社会矛盾的激化等等。所以,温总理说我们现在的发展是“不全面,不协调,不可持续的发展”。同时,一些领域也出现了“国进民退”现象。其实,从统计局关于国企和民企数量的数据来看,民企并没有明显减少。但在一些领域,尤其是投资额巨大、政府引导起作用的领域,民营企业很难踏进门槛。
  
  国家鼓励国企做大做强,发展成能在国际社会有相当竞争力的跨国集团,这个初衷是好的,但前提还是要坚守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只有关系到国家安全和国计民生的重大产业,才可由国企把控。
  
  反之,大多数领域都可以向民营资本放开。比如金融领域,美国有7000-8000家银行,能解决各个层面的信贷问题。而我们的商业银行主要是为国企服务,民营企业很难获得资本支持。据我所知,这几年江浙沿海一些倒闭的民营企业,很多是因为融资成本过高(民间高利贷),被利息压倒的。那么,就要鼓励发展地方银行,甚至允许民营资本参股入股,用金融改革来解决这些问题。
  
  国计和民生同等重要
  
  除了发展经济,构建和谐社会也是政府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因为国计和民生同等重要。
  
  不能不承认的是,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在法制建设尚有漏洞、政府的监督机制也不完善的情况下,就会出现贪污、权钱交易等现象。而从上到下都追求经济发展,也会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法制和道德方面的约束,像野蛮拆迁、暴力执法、见死不救等这类影响社会和谐的现象,也就被曝光出来,此前出现多次的老人跌倒没人搀扶、广东佛山的“小悦悦”事件都是当前民生矛盾的一个。
  
  与GDP的增幅相比,居民的收入增长并没有同步。如何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再为老百姓创造一个安居乐业的和谐社会环境,是对中央和地方政府的一个考验,这些建设也将是多方面、多渠道和多种形式的。
  
  从房地产方面讲,继续调控房地产市场、坚决抑制房价上涨是必要的。从去年开始陆续出台的收紧货币流动性、设置限购条件、提高贷款利率、征收房产税等措施,政府应该监督这些政策执行到位并发挥出作用。影响民生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税负。今年前8个月,全国财政收入7.4万亿,同比增长30.9%,而年初财政部的预算报告里,预算的全年财政收入也就将近9万亿元。这三年来,财政收入实现了几级跳,从6万多亿元到今年可能突破10万亿元,过高和过快的财政收入增长,也反映出税收体制存在的问题。
  
  今年已经调高了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明年开始在上海试点增值税改革,这些都是为企业和个人减负的税改政策。除此之外,还应该进一步完善目前的税收体制,减轻中低收入阶层的负担,降低中小企业的负担,真正起到用税收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
  
  除此以外,还应该为老百姓创建可靠的投资渠道,保护老百姓的投资权益,通过政府规范的管理和引导,让百姓真正分享到经济发展的成果。
  
  目前国内投资渠道有限,证券市场发展得不规范,就没有真正起到融资和投资的作用,反而成为投机炒作的平台,上市十几年从来没分过红的“铁公鸡”公司很多,制作虚假账目和报表欺骗投资者的行为并不鲜见,这些是不正常的。
  
  我注意到在新的证监会主席郭树清上任后,证监会发布消息称拟采取措施提升上市公司对股东的回报,在新公开发行股票时,就要在招股说明书规划分红计划,这是一个非常有力度的政策,也是保护中小投资者的一个好政策。
  
  (本文由著名经济学家,中国社科院原经济所所长、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张卓元口述,本报记者陈黛整理)

相关热词搜索:中国经济 逆势 增长 中国经济:三年逆势增长 中国经济增长前三极 经济增长一二三四级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