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指南

发布时间:2017-01-16 来源: 人生感悟 点击:

人生的指南篇一:不朽的名著 人生的指南

不朽的名著 人生的指南

程国栋

那是1989吧,我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小说联播中,听到了路遥的《平凡的世界》。第一次听,我的心就被震撼了。这的确是一个平凡的世界,但这却是写的我们自己的生活啊!每次半个小时,我都觉得那么快,不过瘾。

到现在,这部书我已读了五遍了。将来,我还想再读。一部让人百看不厌的小说确实很少了。对于我来说,《平凡的世界》是唯一的一部。每次读,我都很快进入角色,我把书中的人物当做自己的亲人,我和他们一起喜怒哀乐。当孙少安的砖瓦厂克服了重重困难, 开始赚钱时,我喜笑颜开,真是老天不负苦心人啊!当田晓霞在抗洪前线以身殉职时,我和少平一样泪流满面,悲痛欲绝,我追随着少平一起赴他们俩的心灵之约。当孙兰香顺利的考上大学时,我的心里默默祝愿:好人一生平安??我曾经给我的学生说过:《平凡的世界》是你们跨进大学校门后的第一本必读的书,你们能从这本书中找到自己的影子,你们会受用一辈子的。

在这本书里,你找不到挖空心思勾心斗角的官场内幕,你找不到刀光剑影血流成河的暴力场面,你更看不到此处删去多少字的故弄玄虚,你更看不到大段大段叫人不堪入目的“床上戏”。但是,这里有的是最普通却又最真挚的亲情的呵护,最淳朴却又最感人的爱情的甜蜜,最现实却又最伟大的理想的追求,最一般却又最真实的创业的艰辛。这些最平凡的人、最平凡的事,总是会让我们热泪盈眶,总是会让我们思索:什么才是真正的幸福,人的一生究竟应该怎样度过。

比如说孙少平吧,尽管他只是一名高中毕业生,但他爱读书,有文化。他不愿过那种祖祖辈辈过着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他想到外面的世界去闯一闯。尽管他迈出的只是一小步,却是两代人新旧观念冲突中,新的观念的胜利。而这一胜利,是知识起的作用。因为有了知识,他才有了更高的追求,他的心胸才更加开阔。进城后,他跟着别人干砖瓦工。一个文弱书生,为了生存,手让石头磨出了血,背让石头划开了口子,他咬紧牙关,坚决撑住。他讲究信用,干活决不偷工减料,也决不多要一分钱。他乐于助人,天生侠义,尽管自己很困难,还要拿出自己的钱来资助比自己更穷困的人。他从不自卑,尽管穿的非常朴素,住的非常简陋,但心里踏实,因为钱是靠自己的血汗赚的。劳动之余,别人都在喝酒,打牌,而他却在读书,是书让他开阔了眼界,是书让他感受到了精神的充实,是书让他更深的理解了生活!

他只是一个平凡的人,他没有说过什么豪言壮语,他没有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事,但是,正是这些琐屑的我们自己也同样会遇到的事,触动了我们的心灵,在与孙少平的交流中,我们完成了精神上的洗礼与升华。

我非常感谢路遥能写出这样的作品,一个有良知的作家,应该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应该把培养人、教育人作为主要目标。人们常把作家称为(转 载 于:wWW.ZHaoqT.nEt 蒲 公英文 摘:人生的指南)“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是有道理的。试想,如果一个人的作品充斥的是凶杀、暴力、色情,描写的是总是蝴蝶、鸳鸯、男欢女爱,除了能满足一部分人追求感官刺激的卑下心理,除了能使这些所谓的作家们能赚取大把大把的钞票外,还能产生什么积极的的社会效果呢?路遥不是这样的作家,他这部呕心沥血,历时六年,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做代价写成的作品,是一部青年人成长的教科书。在这部书里,他教我们如何为人处事,如何待人接物。困难到来,如何克服;压迫当头,怎样挺住;不管怎样,人应该有爱心、有理性。但他又不是板起脸来训斥,他像一位父亲,一位兄长,一位朋友,娓娓道来,饶有兴趣,我们如坐春风,如醍醐灌顶,心中有说不出的愉悦。

现在读书的人越来越少了,我还是希望人们都能多读点书。当然,能读《平凡的世界》

更好了。我再说一遍,《平凡的世界》是不朽的名著,人生的指南。

(山东宁阳四中 程国栋 27140013176542677)

人生的指南篇二:人生指南

最大的捷径是多走弯路之后找到的。

人生之途抬脚就能走上捷径,几乎是不可想象的。或许,有些人一开始好像走得很顺,但终会让他们付出代价。事实上,真正的捷径,是走过许多弯路后找到的,就像经历丰富的人,更容易透过表象,发现事物的本质一样。哲学总是复杂中抽取的某种单纯。

6、创意是激情的代名词。

一个人富有激情,才能富有创意,激情和创意,总是难分彼此。创意也是成功所必须的元素。一个好的创意,可以让一群人变得聪明而富有效率。

1、再伟大的事业都是做出来的结果。

或许,呆在山脚看泰山,就没有登上去的勇气了,但一步一步地努力,到达山顶就不难了。许多人面对别人的成功,宁愿承认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他们不明白再伟大的成功都只是做出来的结果。执行力对人来说是最重要的一项能力。

9、社交圈就是你人生发展的基石。

人接触和交往的人不一样,也就决定了自我性格的发挥,从某种意义上讲,你的社交群就是你人生发展的基石。如果你有能力改变这种社交群,那么也就有可能改变你的人生。

11、精明和愚笨只是一步之隔。

过于精明的人,喜欢计较眼前的小利,而让人敬而远之,往往这种人,缺少战略眼光。所以,得了小利却阻断了发展之路。那种看似不精明,却能看到长远的人,可能损失眼前的利益,让他人得到好处,但却是绝对精明之人。

13、懂得轻装前行的人走得更远。好色的人难以成功,是因为容易陷入情感泥沼以及人际关系的危机之中。那些喜欢惹事,而旁鹜较多的人,总是容易忽略主体,容易偏离方向,所以,往往能够得到大发展的人,都得较为单纯的人。

14、格调愈高,成功的机会愈少。

最直接的解释,就是卖诗稿的不如开餐馆的,这是正常现象,格调高了,不是不可以成功,而是成功更难。

15、简洁就是智慧。

许多人,总爱把事情复杂化,这种人办起事来,总是不得要领,而真正的才能却应当是能够排除芜杂,去粗取精,以少胜多,以最小的成本取得最大的效益的本领。

9)舍弃旧观念,从新的角度认识问题

你无法向一杯装满水的杯子里加水。对于任一想法我都会对其保持一定的距离。学习太多的信念,反而会使你就无法找到新思路。要积极寻求那些推翻你世界观的信息。

11)做你没做过的事

做些你所不了解的事情。强迫自己去学习这方面的知识也许会是一件有趣和极富挑战性的事情。如果你对电脑一无所知,那就试着组装一台电脑。如果你有美术方面的恐惧,就开始画画吧。

12)相信你的直觉

终生学习就像在宽阔无垠的原野里漫步一样。你不知道你想要的是什么,在脑中也没有一个最终要实现的目标。让你的直觉来指引你会使你的自我学习变得更有趣。我们的生活已经被一个个有条理的决定占据了,因一时的激动而做决定这样的事情已经不存在了。

15)优先权

没有什么外界因素可以迫使你学习,自身对知识的渴望才能使你的终生学习变成你的习惯,因为此时终生学习已成为你生活中所优先考虑的事。

现实生活中,是否有许多人也过着这样的“跳蚤人生”年轻时意气风发,屡屡去尝试成功,但是往往事与愿违,屡屡失败以后,他们便开始不是抱怨这个世界的不公平,就是怀疑自己的能力,他们不是不惜一切代价去追求成功,而是一再地降低成功的标准——即使原有的一切限制已取消。就像刚才的“玻璃盖”虽然被取掉,但他们早已经被撞怕了,不敢再跳,或者已习惯了,不想再跳了。人们往往因为害怕去追求成功,而甘愿忍受失败者的生活。难道跳蚤真的不能跳出这个杯子吗?绝对不是。只是它的心里已经默认了这个杯子的高度是自己无法逾越的。

?

? 共14页: 上一页

?

?

?

?

?

?

?

?

?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 下一页

让这只跳蚤再次跳出这个玻璃杯子的方法十分简单,只需拿一根小棒子突然重重地敲一下杯子;或者拿一盏酒精灯在杯底下加热,当跳蚤热得受不了的时候,它就会“嘣”的一下,跳了出去。人有些时候也是这样。很多人不敢去追求成功,不是追求不到成功,而时因为他们的心里面也默认了一个“高度”,这个高度常常暗示自己的潜意识:成功不是可能的,这个是没有办法做到的。

不要自我设限。每天都大声地告诉自己:我是最棒的,我一定会成功

清楚自己的事情 往往,让我们晕头转向的,并不是繁重的工作,而是我们没有搞清楚自己有多少工作,该先做什么。在工作内容不变的情况下,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能够使你感到“不那么累”了。 从清理自己的办公桌开始,把桌上的其他纸张都清除掉,只留下你要处理的内容。 【B】接受现实的自己 给自己增加许多额外要求和太大压力的人,常是追求完美的人,他们对自身极为 苛刻,总是不能很好地悦纳自己。那么,从现在开始,转向自我接受。对自己并不完美的外貌、有些瑕 疵的为人处世,以及并非尽善尽美的工作状态,都要努力赞赏。有时应当心安理得地承认自己的本来面目,这样一定会让你感觉轻松很多。

【C】结交快乐的朋友 中国有句古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果你总

人生的指南篇三:人生规划指南

人生规划指南

一、人生 ........................................................................................................................................................ 1

(一)人生是什么? ................................................................................................................................ 1

(二)人生观 ............................................................................................................................................ 1

(三)人生目的 ........................................................................................................................................ 1

(四)人生价值 ........................................................................................................................................ 4

(五)人生态度 ........................................................................................................................................ 4

二、人生规划 ................................................................................................................................................ 4

(一)什么是人生规划 ............................................................................................................................ 4

(二)为什么需要人生规划/目的/意义 ................................................................................................. 4

(三)人生规划的理念/原则................................................................................................................... 5

(四)人生规划的方法/步骤/过程 ......................................................................................................... 6

一、人生

(一)人生是什么?

“人生”一词英文为“life”。中国的词典上大多这样说:“人生是指人的生存以及全部的生活经历”,而美国的教科书上却说,“人生就是人为了梦想和兴趣而展开的表演”。帕斯卡曾经指出:“人生的本质就在于运动,安谧宁静就是死亡”。有人认为:“人生就是人的生命活动和生命历程,它是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客观过程,涉及到人的学习、工作、恋爱、友谊等广泛的生活领域,包含着欢乐与痛苦、幸福与悲伤、光明与黑暗、顺利与曲折、友善与敌意、美好与丑恶等丰富而具体的内容”。

人生是什么?这是一个重大而又永恒的课题,对人生的讨论富含哲理性、深邃性,使之成为文学、影视作品的永恒主题。从生存的角度来讲,人生就是人们在其有限的一生之中,有目的的适应以及创造生活的全部过程;从生理的过程来看,人生是一个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从选择的角度来说,人生就是一个由无数的选择所构成的生命轨迹!

(二)人生观

简单地说,人生观即是人们对人生的看法和态度。“人为什么而活着(人生目的),人生有什么意义(人生价值),该怎样活着(人生态度),该选择怎样的人生道路,应当怎样处理学习、工作、事业、前途、友谊、爱情荣辱等问题,”这些都是人生观所要回答的问题。人生观是人们在人生实践和生活环境中逐步形成的,由于人们的社会实践、生活境遇、文化素养和所受教育的不同,因而形成不同的人生观。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就是人们对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客观事物的是非曲直、好坏善恶的评价标准。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三者是统一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就有什么样的价值观。

(三)人生目的

宇宙浩瀚,人生短暂,每当夜深人静时,我们会不会常常扪心自问:忙忙碌碌一生所为何来?

是否会怅然迷惘若有所思,生命到底在追求什么呢?是自己的快乐?还是别人的快乐?是不是像民俗说的那样,“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人为什么活着?这是《十万个为什么》中没有的一个“为什么”,这是一个残忍的问题。

【引例1】2006年9月1日,珠海平沙一中初三女生刘某某于开学首日在家中自缢身亡。女孩年仅15岁,成绩优异,在开学的当天还被评为“最佳文明学生”。为什么在花样年华选择这样的不归路?父母在整理她的遗物时发现了女孩在自杀前写给父母、老师和同学的遗书,遗书的部分内容说明了她自杀的原因:“我根本不知道活着是为了什么?”

【引例2】一个14岁的少年,身材高挑、相貌英俊,是学校的三好学生、班里的班长。有一天他看了一个电视节目,记者现场采访一个偏僻乡村的放牛娃。记者问他:“你在这儿放牛做什么?”放牛娃回答说:“让牛长大!”“那牛长大以后呢?”“卖钱,盖房子。”“有了房子又做什么?”“娶媳妇,生娃。”“生了娃呢?”“让他也来放牛呗!”没有想到,这几句简单的问答,却诱发了这个少年的死亡念头。死前,他在日记中写道:“看了电视,我想到了自己——我为什么读书?考大学。考上大学又为了什么?找一份好工作。有了好工作又怎样?找一个好老婆。然后呢?生孩子,让他也读书,考大学,找工作,娶媳妇??生命轮回,周而复始。”“这样的生活没有意义,这样的生命没有价值。”——这个14岁的少年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夜里,在与父母一墙之隔的自己房间里,他服毒自杀了。

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出一个恐怖的结论:人生价值、人生理想或人生目的的缺失,生命随时都有终止的可能!!那么,人生的目的到底应该是什么呢?

稻盛和夫在《活法》中说:“我想,对这个时代来说,最需要的就是从根本上质问‘人为什么活着’?这是类似沙漠里撒水那样虚无或者在急流中打桩一样困难的事情。但是,正因为我们处于鄙视劳动、纷乱浮躁的时代,我相信只有单纯且直率的质问才有更深的意义。若不能这样从根本上去尝试思考生活方式,那么,纷乱状态将愈发加深,未来将越来越混沌不清,混乱将在社会上漫布开去——怀有如此紧迫的危机感和焦躁感的人同样应该不止我一个。”

我们有必要先探究一下什么是“人生目的”。从字源来看,在甲骨文或小篆中,“目”字像眼睛的形状,外边轮廓象眼眶,里面象瞳孔,其本义是“眼睛”,作动词时意思是“看”;“的”字像箭靶的中心,“目的”二字合起来,其意思便是:“瞄准靶子的中心,有的放矢”。后来才逐渐被人们引申为行为主体预计想要达到的行为结果。那么,“人生目的”也就可以理解为是人们终其一生想要达成什么样的结果。比较正规的定义就是:人生目的是指生活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对“人为什么活着”这一人生根本问题的认识和回答,是人在人生实践中关于自身行为的根本指向和人生追求。它是人生观的核心,它决定和影响着人们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人生规划)、持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和选择什么样的人生价值标准(人生意义)。

一个婴儿在母腹中得了生命,就开始了他人生的旅程。这个旅程的目的是什么呢?对于一个人自身而言,他在降生的那一天并不存在有什么人生目的,他的大脑除了先天拥有的不满足的本性以外,并不存在有什么意识,也就更谈不上什么人生的目的了。虽然如此,但是,他在未降生以前却被时代赋予了各种各样的目的,比如,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报仇雪恨,传宗接代,做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等等等等。

有人把人分为三种:先知先觉、后知后觉及不知不觉。又有人分析指出,人中间80%属于不知不觉的沉睡者,觉醒者仅占20%。“觉醒”只是一个阶段性的起点,人可能在任何年龄(青年、中年或老年)才从沉睡中觉醒。觉醒的人会开始思考,首先发现自我之存在,进一步就会认识自我、了解自我,继而寻找人生的意义和目的。

假使人生有目的,那也是在“觉醒”了以后,因为人到这个世界上来,不是自己选择的。对人生目的的讨论虽然残忍,但也非常热门,每隔一阵就会在网络上出现,就会有人加入讨论,而结论却每次都大同小异:不外乎人各有志,人生目的因人而异;而网络上大部分人认为人生的目的是“追求快乐”,小部分人认为人生随遇而安、并无目的。

罗素说,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这三种纯洁但无比强烈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一生。马克思认为人生的目的是为了人类的幸福和人们的自我完善。中国幸福学研究认为,人的最终追求是幸福。而稻盛和夫认为“人类活着的目的和意义是为了提高心地,修炼灵魂”,他说,“在生活中为欲望所迷失、困惑,这是人类这种动物的本性,如果放任自流的话,我们就会无止境地追求财产、地位、名誉,乐此不疲。但是,这些都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性,修炼自己的心灵,带着比初到人世时有更高层次的灵魂离开这个世界,我认为人生的目的除此以外别无他求”。

本人是从大学的时候,开始尝试和同学去探讨这个问题,但只留下“愈讨论愈觉得崩溃”的结论。而临近年终岁末的这些天,内心每每总有感悟,有一天,仿佛一道灵光闪过,瞬间似有醍醐灌顶之感,“人生一世,草生一春,来如风雨,去似微尘”,所求为何?不过“快乐”二字。无论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一种职业定位,还是选择人生伴侣与爱好追求,皆是为了实现内心的愉悦和满足。快乐源自心灵,修炼自己的心灵到一定的境界,自然很容易快乐。有句话说“如果你生命中的云层遮蔽了阳光,那是因为你的心灵飞的还不够高,云层之上,那里的天空永远是碧蓝的”。由此可见,“追求快乐”与稻盛和夫的“修炼心灵”显然并不冲突。

当然,这种追求快乐并不能只为眼前的快活而荒废未来,要追求快乐的最大化和长久化。我们苦心修炼本领,努力工作挣钱是为了追求未来的、长久的快乐(即幸福)。这与中国幸福学“人的最终追求是幸福”的结论是一致的,因为幸福(Happiness)本就是持续的、长久的快乐(Happy)。

以古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与“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信条以及“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价值观来看,人生的目的有“小我”和“大我”之分。因为眼光、智慧以及个人抱负的不同,有的人终其一生只追求了“小我”的快乐,而有的人则成就了“大我”的快乐,成为了人们所敬佩和爱戴的人。这与马克思的“人生的目的是为了人类的幸福(大我)和人们的自我完善(小我)”又不谋而合。而“大我”的快乐亦不能只为眼前而忽略将来,应该立足于追求“人类的千秋万代、生生不息”的快乐。

记得我第一次将我的观点晾给朋友们时,我说,单纯只追求自己及亲朋的快乐未免过于狭隘与小资,这只是一种“小快乐”,而如果能够将快乐荫泽给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过上幸福与快乐的生活,这才是最有意义的人生,这才是人生的“大快乐”。而经过了上述的这些研究,我才惊讶的发现,我所苦心思索与探究的这些问题,前人早已阐述的明白透彻。

(四)人生价值

【定义】人生价值:是指一个人活着对社会所具有的意义和作用(体现在人的个体身上)。

【观点】一个人对社会的价值首先取决于它的感情、思想和行动对增进人类利益有多大作用;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爱因斯坦)

【观点】一个人的价值,不是看你这一辈子拥有什么,而是看你能为世界留下什么。(郭鹤年)

【怎样的人生才有意义?】①要敬畏生命,珍惜人生,热爱生活;②要有人生的理想、目标和信念;③要不断地思考、探索、实践人生。

(五)人生态度

【定义】人生态度(The Attitude of Life),是指人们通过生活实践所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看法。人生态度作为人生观的主要内容,是人生观最直接的表现和反映,它要回答“人究竟应该怎样活着”的问题。

【观点】人生就像一本书,傻瓜们走马看花似地随手翻阅它;聪明的人用心地阅读它,因为他知道这本书只能读一次;谁要是游戏人生,他就一事无成;谁不能主宰自己,永远是一个奴隶;世上只有一个真理,便是忠实人生,并且爱它;宿命论是那些缺乏意志力的弱者的借口;以嘲弄的眼光看待人生,是最颓靡的。

二、人生规划

(一)什么是人生规划 返回

当我们把人定义为“两足直立行走的高等灵长类动物”的时候,人类有600万年的历史。当把人定义为“人是会制造工具的高等灵长类动物”的时候,人类有200万年。而一个人有多长的历史呢?年龄,只是与草木、动物一样的生物学上的定义。一个人真正的历史从什么时候开始?从“觉醒”之后有意识地探求自己的人生目的开始,从有了自己的人生规划开始。

人生规划是人的自我意识逐渐成长并结合起适合自己的社会目标的产物。周恩来12岁发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誓言,毛泽东也是十多岁就开始“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艰苦磨练。人生规划实质就是一种人生的经营战略,就是自己做自己人生的设计师,规划自己人生的远景,绘制自己生命的蓝图,发挥自己的才能,书写自己人生的历史。

(二)为什么需要人生规划/目的/意义

爷爷奶奶们后悔什么

比利时的《老人》杂志曾在全国范围内,对60岁以上的老人开展了一次题为“你最后悔什么”的专题调查。调查结果十分有意思:

72%的老人后悔年轻时努力不够,以致事业无成;

67%的老人后悔年轻时错位选择了职业;

63%的老人后悔对子女教育不够或方法不当;

58%的老人后悔锻炼身体不够;

56%的老人后悔对伴侣不够忠诚;

47%的老人后悔对双亲尽孝不够;

41%的老人后悔自己未能周游世界;

32%的老人后悔一生过得平淡,缺乏刺激;

11%的老人后悔没有赚到更多的金钱。

老人们的这些判断,对他们来说是一种结论,对年轻人来说却不妨视为忠告。

为什么需要人生规划?因为生命对每个人都只有一次,谁都不可能重新来过。“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生命是有限的,如果不进行有效的规划,势必会造成时间和生命的浪费。《礼记·中庸》中有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个明确的计划与准备,否则难以收获良好的结果,人生也同样如此。

一个叫约翰.戈达德的美国人在15岁时,就把自己一生要做的事情列了一份清单,称之为“生命清单”,给自己明确了所要攻克的127个具体目标。比如探索尼罗河、攀登喜马拉雅山、读完莎士比亚的著作、写一本书等等。44年后,59岁的他通过自己顽强的努力,实现了106个目标。这里的“生命清单”,其实就是人生规划。

一个人若没有对自己人生的规划,对自己的人生目标不清晰,那么无论学历有多高,知识面有多广,也只能是一个碌碌无为的平庸之人,又或只能一辈子做别人的跟班,做一个等着时间来把自己生命耗尽的人。生命清单是必需的,它能使人树立一种精神理想和追求。

有了明确的人生规划之后,便可以做到“忙得有意义,忙到点子上”,防止无意中进入“工作太忙而没时间思考”或者“思考太多而没时间工作”的自我成长陷阱。

【观点】不做人生规划,你离挨饿只有三天。(徐小平)

【观点】你最大的责任就是把你这块材料铸造成器。(易卜生)

【观点】如果你没有自己的主见,别人就会为你做主;如果你对自己的未来没有计划,你就会成为别人计划里的一个棋子。记住:没有目标的人终将会被有目标的人利用。

(三)人生规划的理念/原则

1、规划要趁早,但无论什么时候开始都不算晚,人生道路上的每一个里程碑,都刻着两个字“起点”。今天即是一个好日子,可以马上把你的生命航船转向正确的方向。“只要开始永远不晚!只要进步总有空间!”

2、人生目的决定了人将要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即决定了人生规划的具体方向,因此,人生规划要紧紧围绕人生目的去展开。

3、思路决定出路,规划决定未来。人不是走多远看多远,而是看多远走多远。徘徊于往昔岁月,纠缠于无法变更的事实中,是徒劳而无功的。与此相反,则应该提出“怎样做”,集中精力寻找答案,寻找现实与未来之路。

4、合适才是最好的。人生规划是一个不断改变的过程,个人在生涯过程中应及时评价自己的能力及价值系统,与实际环境相结合。自己应随时关注自己的人生规划,注意自己与环境有关的信息,这就有可能做出最适合自己的决定。

相关热词搜索:指南 人生 璀璨人生 驱动人生6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